□本刊編輯部
她們沒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沒有引起社會轟動的科研成果,只是首都萬千女職工中普普通通的一員,但她們一直在默默無聞地辛勤工作,并在自己的普通崗位上取得了值得借鑒、讓人點贊的成績。值此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之際,讓我們來了解她們的付出,聆聽她們的故事。
今年30 歲的黃爽,在2022 年的春節(jié)多了一個特殊的身份——北京2022 年冬奧會雪車項目的起點長。
黃爽與冬奧結緣是在2019 年,那一年她在網(wǎng)上看到通知,北京冬奧組委要舉辦一個國內技術官員的培訓,就第一時間報名了,經過一系列的培訓后,順利通過考試,并取得了國際級裁判證書,正式成為雪車和鋼架雪車項目的國內技術官員(簡稱NTO)。截至目前,此項目國內技術官員的數(shù)量不超過40 人。
作為起點區(qū)域的負責人,黃爽說:“我要整體掌控雪車項目出發(fā)區(qū)的工作部署,組織協(xié)調以及監(jiān)督起點各點位工作人員的工作開展,具體負責檢錄區(qū)的相關工作?!笔聦嵣?,雪車起點區(qū)域的工作極為繁雜,需要各個環(huán)節(jié)相互配合、緊密銜接,這對黃爽來說是不小的挑戰(zhàn)。
雪車項目正式比賽是從2 月13 日開始,碰巧這一天天降大雪,這給黃爽的工作又增加了新的難度?!把┗ú煌5芈湓谑哲嚻脚_和出發(fā)準備區(qū)的冰面上,為了保證推著沉重雪車的運動員更加安全,我安排工作人員一邊緊急掃雪,一邊在地面鋪上大量的地墊?!边@一準備過程完成得緊張而迅速,雪車的第一場比賽順利完賽?!斑B這樣的狀況我們都能攻破,還有什么是我們不能克服的?這也讓我信心倍增。”黃爽自豪地表示。成功完賽后,因為下雪場地運力不足,黃爽只得從賽道沿線走下去。這一路她欣賞著紛紛飄落的雪花,看著海坨山白皚皚的巍峨壯麗,不由得感嘆:“能夠以國內技術官員的身份參與到冬奧中,我感到很驕傲?!?/p>
雪車項目的賽事安排多在早上和晚上,黃爽所住的酒店離賽道很遠,常常在賽前4 小時即早上5點就要離開酒店前往賽場做準備,晚上12 點多才能回來。比賽進行時,一個競賽單元往往有四五個小時,這期間她一直在場地各個區(qū)域巡視,對整體工作流程進行把控,提醒工作人員上崗時間,一刻也不能休息。這看似簡單的工作,其實需要十足的耐心和細心,同時也要經受海陀山上嚴寒天氣的考驗?!耙驗殚L時間站立、走動,再加上厚重的雪服,完賽后肩部背部倍感疼痛,而且在賽時不覺得有什么,一旦坐上回酒店的車就總會覺得又累又冷又渴又餓?!秉S爽回憶道。
作為NTO,黃爽先后3 次在海坨山的“雪游龍”執(zhí)裁,同時憑借著英語語言優(yōu)勢,還參與了北京2022 年冬奧會、冬殘奧會雪車和鋼架雪車專業(yè)(崗位)培訓教材的編譯工作。作為英語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她也經常為學生們普及冬奧知識,向他們介紹自己所執(zhí)裁項目的規(guī)則和比賽特點,為學生們講述她在賽場上所體會到的奧運精神,希望為他們忙碌的學習生活中增添一份樂趣和激勵。
每每提到服務保障冬奧,黃爽這樣說:“我們與來自五湖四海的雪車項目國內外技術官員,忙碌在位于海陀山的‘雪游龍’上,保障賽事,見證‘雙奧之城’這一歷史,共筑冬奧夢,作為一個有著奧運情節(jié)的延慶人,我感到很榮幸!”
“千萬雪花,競相開放,萬千你我,匯聚成一個家?!贝号蟮刂?,絢爛的煙火照亮了北京城市的夜空,震耳的吶喊聲響徹神州大地。當2 月4 日,全球矚目“鳥巢”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時候,段捷的保駕模式已經開啟了13 天。從1 月23 日起,國家速滑館開啟了閉環(huán)管理,段捷跟隨同事一起對國家速滑館的基礎設施進行保障工作。
“國家速滑館作為北京2022 年冬奧會唯一新建冰上競賽場館,將有14 枚金牌在此產生,也是產生金牌最多的場館。我和同事們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倍谓菡f,作為國家速滑館的建設者、冬奧會的“保駕”人員,歷經千余天的建設果實,迎來榮光時刻。
為做好國家速滑館的賽時保障工作,項目團隊挑選了參與工程建設全過程中各專業(yè)隊伍的頂尖工人和管理人員,組成了120 人的保駕團隊。冬奧會期間,段捷與同事一起進行著場館基礎設施維保的工作。消防設施、通風空調、機電設備必須保證運轉正常,“兩分鐘人車確保趕到現(xiàn)場”。盡管她對自己親手鑄造的國家速滑館信心百倍,絕對能夠經受住賽事的考驗,但是還是做好了突發(fā)事件的應急預案。冬奧會恰逢春節(jié)假期,段捷和同事們一起主動放棄了休息,全身心地投入到冬奧會的保駕任務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張張照片記錄著保障人員的堅守。
作為北京城建集團國家速滑館保障團隊閉環(huán)外總包管理工作人員中為數(shù)不多的女同志,段捷發(fā)揮女同志熱情、細心的特質,積極主動地扛起了人員考勤、組織核酸、宣傳等繁雜的后勤工作。“雖然人員考勤和核酸檢測等工作是基礎保障工作中最不起眼的一項,但是疫情之下又必不可少?!倍谓轂榱俗龊眠@些保駕工作,還特意制定了值班表,為現(xiàn)場“保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 月27 日,閉環(huán)內一位同事的生日。段捷代表項目部精心挑選了生日蛋糕,通過重重檢查關卡交到了同事的手中。當天同事在朋友圈曬出了閉環(huán)內切蛋糕的照片,并這樣寫到:“這是這輩子最有意義的一次生日。冬奧有我,讓我們一起向未來?!笨吹酵麻_心的笑容,段捷由衷地祝福他。2 月5 日,國家速滑館迎來了首個競賽日,段捷與同事們早早便來到現(xiàn)場,迎接著“冰絲帶”的第一批奧運觀眾。她用手機記錄下了那些感動的瞬間,他們與觀眾交談場館使用感受的瞬間,紅了眼眶的瞬間,為運動員振臂吶喊的瞬間,沉浸式體驗著自己親手建筑的場館,共享這屬于所有人的榮光時刻。
2018 年,自國家速滑館開工以來,段捷與所有參建者一樣,一起見證了它的春夏秋冬、日升日落,辛勤和汗水、淚水與笑容澆灌出“冰絲帶”。“很榮幸作為一片‘小雪花’,參加并見證了北京2022 年冬奧會的圓滿舉辦?!倍谓菡f,回首四年前,“以百分之百的工匠精神,創(chuàng)百分之百的優(yōu)質工程”是她和所有參建者的承諾?!案鹘缑襟w及各國運動員、官員向冰絲帶伸出大拇指,這是對我們四年歲月最好的回答,也是對全體參與到國家速滑館建設、運營、賽事籌備人員最大的褒獎?!?/p>
普通人眼中的ICU 是個可怕的地方,因為生命中的“絕望”與“希望”在這里不停地來回交替……但是在首都兒研所ICU 病房里,卻處處都有醫(yī)護阿姨對小患者們濃濃的關懷、滿滿的愛。
劉亞京是個地道北京姑娘,畢業(yè)后選擇了兒科護理工作。在兒研所度過了11 個春夏秋冬的她,一路走來,始終奮斗在重癥醫(yī)學科臨床護理一線,不僅積累了豐富的急危重癥搶救護理經驗,也帶領科室創(chuàng)建人文品牌,努力做有溫度的醫(yī)療,為重癥患兒傳遞溫暖,為患兒家庭點亮希望。
在兒研所的ICU,劉亞京是最貼近孩子的護士阿姨之一。護士長肩負著整個病房的護理工作,每一位孩子入院,她都會在身邊陪伴,做護理。在ICU 的孩子意識逐漸恢復,面對陌生的一切而感到恐懼時,劉亞京總會握著他們的手一遍遍溫柔地哄著,她會與患兒拍小手、喂飯、剪指甲、洗頭發(fā)、梳小辮,還會給孩子們講火火兔故事,不時還會打開投影給孩子們看喜歡的動畫片。在ICU 病房的一個角落書架處,擺放著不同年齡段孩子喜歡看的圖書繪本和玩具,劉亞京會給每張病床上放上孩子喜歡的毛絨玩具。對于哭鬧不止的寶寶,劉亞京還會用自己的“獨門絕技”——“愛心棒棒糖”哄孩子。更令孩子們期盼的是,得到劉亞京手工做的黏土玩具,小籃球、小動物、小花朵等,“我經常會問小朋友喜歡什么,等下班后,我就會用超輕環(huán)保黏土做些玩具,第二天帶到病房。看到孩子們欣喜若狂的樣子,我也是倍感欣慰?!痹贗CU 病房緊張的氛圍里處處流露出劉亞京“媽媽式”的關愛與溫暖。
“我們是無陪護病房,孩子們突然到了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加上有病痛的折磨,哭鬧是在所難免的,這就需要我們醫(yī)護人員既要有精湛的醫(yī)術,還要有濃濃的人文關懷?!眮喚┲v道,“其實,在我們科室里的醫(yī)護人員很多時候都成了患兒的‘臨時媽媽’,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努力戰(zhàn)勝病魔,希望他們早日回到父母身邊?!痹浻幸粋€叫“小佳佳”的患者,讓亞京記憶猶新,寶寶出生三個月,患有先天性食道狹窄疾病,手術之后通過醫(yī)護人員的努力終于有所好轉。在護理階段,由于患兒特殊情況,劉亞京經常都是抱著“小佳佳”喂奶,有時候一抱就是一晚上??粗靶〖鸭选比諠u康復,紅紅潤潤的嘟嘟小臉沖著護士阿姨咯咯笑,心底一下子就被融化了,這一刻,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只要孩子們健康。
與其他護士不同的是,在劉亞京的包里隨時都有一架索尼相機。她解釋道:“我想用鏡頭記錄ICU 病房的溫暖,不論是患兒還是醫(yī)護人員,她們都是最可愛的人”。她經常在工作的間隙,為患兒拍下珍貴的照片,之后再精選、打印、塑封后送給家屬,一張張精美照片背面,有整個ICU 團隊的祝福?!爱斂吹交純焊改附舆^照片時被感動瞬間,總會有一股強烈的暖流涌在我的心間。我知道,小小的照片給了他們無盡的力量?!蓖瑫r,她也成了為醫(yī)護人員拍照的專業(yè)“攝影師”,在春節(jié)、護士節(jié)、母親節(jié)這些特殊的節(jié)日里,她的相機里都會定格醫(yī)護人員的微笑時刻,每位同事都會得到一張屬于自己的工作照。
在整個病房里,無論患兒和醫(yī)護人員就像一個大家庭。在劉亞京心里,這就是充滿愛的人文品牌。
還記得2008 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氣貫長虹的“擊缶而歌”嗎?那年,10 歲的郭亞旻坐在電視機前,被2008 名演員擊打2008 尊缶的演出所震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那屆奧運在少年郭亞旻心底留下的最深印象——“我多么想成為那引以為傲的‘二〇〇八分之一’啊?!?/p>
2020 年,大學畢業(yè)的郭亞旻進入愛立信公司并有幸成為北京冬奧通信保障團隊中的一員,真的從一名奧運會的觀眾變成了一位奧運會青年建設者,成為了那引以為傲的“二〇二二分之一”。兒時的夢想成真,讓郭亞旻心潮澎湃:“我們的場館基建已接近尾聲,5G 網(wǎng)絡已率先部署完成,規(guī)劃、建設、優(yōu)化、維護,處處都有我們的身影,雪如意、冰玉環(huán)、冬奧村、冰雪小鎮(zhèn)處處揮灑過我們的汗水。與寒風為伴,與冰雪為伍,只為北京冬奧‘信息之橋’暢通無阻?!?/p>
2021 年春節(jié),在氣溫驟降至零下35℃時,郭亞旻和她的同事們頂風冒雪對61 個重保區(qū)域的通信情況開展全面摸排。他們沒有抱怨、沒有退縮,有的只是咬緊牙關連續(xù)工作,雙手凍僵了仍然平穩(wěn)端起測試電腦,被偶爾路過的孩童笑稱為“雪人”。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排除了一個又一個故障,480 次來回奔波,掛滿冰霜的保障車輛見證了他們的毅力。不畏風雪、無懼嚴寒、排查故障、消除隱患,他們用初心和使命描繪通信人的堅強,成為北京冬奧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二〇二二分之一”。
2021 年7 月,驕陽似火,郭亞旻和她的同事們無視高溫“烤驗”,一刻不歇地開展網(wǎng)絡指標監(jiān)控工作。他們在暫時還沒有空調的簡陋房間里,7×24 小時監(jiān)控數(shù)據(jù)。悶熱的房間里,豆大的汗珠從額角不斷落下,“5+2”“白+黑”更是成為郭亞旻每天的工作常態(tài)。揮汗如雨,堅守崗位,他們恪盡職守書寫通信人的責任擔當。
2022 年2 月,北京冬奧會如期而至,愛立信冬奧保障團隊吹響集結的號角。轉眼間郭亞旻已加入保障團隊一年多了,性格開朗的她早已和同事們打成一片,因為九月出生,大家都親切地喊她“小九”。上班時間收派工單,她就協(xié)助處理異常;業(yè)余時間搞活動,她就變身幕后導演為大家出謀劃策。同事們都說,郭亞旻的到來給原本緊張的保障工作帶來了蓬勃生機。但郭亞旻覺得:“正是這些在每一個平凡日子里不遺余力奮斗的寶貴成長經歷,才讓我如今扛起責任,無畏綻放,為身邊的人帶來溫暖和力量?!?/p>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壯舉,面對祖國的召喚,郭亞旻和她的同事們逆行于風雪路上。他們是小家庭里的孩子、妻子、母親,是北京冬奧會上不太平凡的“擊缶人”,更是堅守崗位用實際行動踐行“和平、友誼、公平、進步”奧運精神的通信人。
“汪國真先生曾經說過,風很平凡,如果吹在夏天;水很平凡,如果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雪很平凡,如果飄落在冬日與春日之間……”郭亞旻自豪地說,“我也欣賞這樣的平凡,我也喜愛這樣的平凡,我也想努力成為這樣的平凡。我多幸運啊,我也是北京冬奧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二〇二二分之一’!”
北京冬奧會已經結束,奧運期間的服務保障工作受到了世界各國運動員的一致稱贊。這份榮譽中,也有蓋洋的一份功勞?;貞浧鹉嵌谓洑v,仿佛還在她的眼前:“由于賽時正遇中國傳統(tǒng)佳節(jié),閉環(huán)內的工作人員無法與家人團聚,而服務保障工作意義又格外重大,當冬奧遇上虎年新春,戰(zhàn)‘疫’與護航并行時,我與后勤保障團隊一起,從特色餐飲、生日祝福、剪紙活動、理發(fā)服務等細微之處入手,盡力為大家提供著中國特色的人文氛圍和保障服務?!?/p>
這段經歷中,蓋洋記得最清楚的是為本領域的志愿者們組織了“雙奧之城城市之光”朋輩互助活動?!斑@一活動還在北京2022 年冬奧會的微博官方賬號進行了報道?!? 月23 日,來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首都體育學院三所學校的96 名志愿者加入到了團隊中。但沒多久,志愿者與帶隊老師的情緒都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陌生的團隊、閉環(huán)內疫情防控的風險、封閉的集體生活、駐地到場館的長距離通勤以及馬上到來的春節(jié),使大家有了思家之情。有的志愿者問蓋洋:“老師,我們需要面對面和境外運動員及境外記者接觸,這也太危險了吧?”與此同時,帶隊老師也提出了“要休息”的要求。蓋洋感嘆道:“誰也沒想到,學生的情緒這么快就出現(xiàn)了波動,僅僅兩天時間就到了第一個適應期?!?/p>
為了緩解這一波動,根據(jù)體育領域志愿者對語言和專業(yè)性要求較高的特點,蓋洋第一時間向相關領導進行了請示,與志愿者負責老師一起,發(fā)揮自身院校工作優(yōu)勢,僅通過半天的準備時間,就組織舉辦了“冰立方”體育領域志愿者朋輩互助活動?!盎顒釉O置的‘多語言交流會’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們自己以情景對話等方式,分享英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日語等7 種語言的常用詞句和對話,讓志愿者們在增加語言和專業(yè)知識、發(fā)揚助人為樂精神、緩解思家之情的同時,也讓大家更有凝聚力和滿懷熱情地參加到冬奧志愿服務中來,更好地在賽時進行志愿服務?!鄙w洋說,“在冬奧賽事服務保障中,我真正學到了在服務中如何既能體現(xiàn)標準和疫情防控的‘硬度’,又能展現(xiàn)出人文關懷的‘溫度’的方法?!?/p>
其實,蓋洋不僅僅是參與了北京冬奧會的服務保障工作,她還是2008 年夏季奧運會的親歷者——14 年前的她正在讀研究生二年級,被借調到了中國足協(xié)外事部進行實習工作。2021 年8 月,蓋洋再次來到北京冬奧會賽場,成為國家游泳中心場館運行團隊體育領域的一員,并擔任競賽秘書一職?!案傎惷貢墓ぷ鲝氖贾两K貫穿并伴隨整個賽事全過程,辛苦不言而喻,有時甚至需要24 小時待命,不敢怠慢每一個需求?!鄙w洋介紹道,閉環(huán)內的工作緊張忙碌卻不簡單,作為本領域人員管理和食宿行服務保障的聯(lián)絡人,除需協(xié)助部門領導及人員管理部門負責本領域及賽事相關人員的考勤、場館進出及人員保障工作,主要是面向P類工作人員、志愿者及部分技術人員的賽時保障工作。其中住宿、餐飲、交通和人員管理工作都需要細之又細,她會精細做好協(xié)調聯(lián)系工作,提前至酒店、交通服務點等熟悉環(huán)境,準確傳達信息,進行精準對接,隨時處理遇到的住宿、交通等突發(fā)事件。
在百萬莊養(yǎng)老照料中心內的空地上,一名40 多歲的女護理員正在和坐在椅子上的七八個老人們一起做拋氣球的游戲,老人們時而高興,時而惋惜。這些老人最小的73 歲,最大的已經95 歲了。這名女護理員叫馮愛芬,她不斷在老人們之間穿梭,幫他們撿氣球和調節(jié)氣氛。
游戲活動結束后,老人們紛紛回到自己房間休息?!拔覀冎行囊还?00 多平方米,23 張床位,屬于公辦民營性質,目前住了16 位老人?!痹诜鲋袆硬槐愕臈钅棠袒胤块g的路上,馮愛芬說。
今年93 歲的楊奶奶除了腿腳不便外,眼睛不花耳也不背,思維也不錯,交流起來完全無障礙。“疫情不嚴重的時候,我們每天早上在門口曬太陽啊、唱歌啊、聊天啊、做游戲……馮愛芬他們人都很好,陪著我們一起玩,大家經常在一起有說有笑?!闭f話間,我們一起走到了楊奶奶的房間。房間20 多平方米,四張1.2 米的單人床一字排開,收拾得很整齊,沒有一點異味兒,門口單獨的衛(wèi)生間也很干凈?!拔颐刻焐习嗟牡谝患戮褪遣榉?,看看老人有沒有什么異常,然后就收拾衛(wèi)生?!瘪T愛芬告訴記者,“如果晚上值班的話,就在需要特別陪護的老人床邊放一個睡椅,方便隨時照顧老人。”
說起來簡單,可對于護理員來說,實際的工作強度并不低。給老人穿衣、喂飯,幫助他們洗澡都是最基礎的工作,對完全失能的老人,不僅要換尿不濕、清理排泄物,還要晝夜不停地按時幫老人翻身,防止褥瘡的產生,往往一個護理員還要照顧多個老人。除了對護理技能有要求外,耐心、責任心更是護理員的基本素養(yǎng)?!皩ψo理員來說,老人拿你當自家人,就是我們努力工作的最大回報?!边@就是從事護理工作25 年的“勞模護理員”馮愛芬不變的職業(yè)追求。
1997 年,24 歲的馮愛芬懷著到大城市闖一闖的念頭,來到了北京,加入惠佳豐,開始在醫(yī)院做護工。在那之前,她從未接觸過護理工作。第一次硬著頭皮走進醫(yī)院,看到病區(qū)里忙忙碌碌的醫(yī)務人員,插滿各種導管的重癥病人,讓此前連醫(yī)院門都很少進的馮愛芬有些不知所措。當時,有一些護理工干上半年甚至一個月就走了,有時病人情緒不穩(wěn)對護工的苛責讓她很委屈,但是馮愛芬一干就是十幾年。因工作表現(xiàn)突出,2010 年5 月,馮愛芬榮獲了“北京市勞動模范”稱號?!懊慨斂吹讲∪嗽谖覀兊淖o理下,一天天地好起來,會產生一種發(fā)自心底的成就感,讓我像病人的親人一樣高興?!瘪T愛芬說,這就是支撐她堅持下來的理由,平凡的崗位讓她感受到辛勤付出帶來的收獲和快樂。
2015 年,馮愛芬調到惠佳豐養(yǎng)老照料中心工作。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養(yǎng)老院進行封閉式管理,馮愛芬主動請纓留在養(yǎng)老院里照顧老人。她精心護理失能失智的老人,時刻關注著老人的心情和身體狀況。封閉期間家屬不允許探視,馮愛芬便主動開導老人,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老人與家屬視頻聊天,還陪伴老人們一起做手工,給老人唱歌。
在與老人相處中,馮愛芬深深地感受到,護理服務不能只照顧好老人的生活,還需要更多精神撫慰和陪伴,這需要護理員必須守住一份真情。馮愛芬經常對大家說的一句話是:“關心老人的今天,就是關心自己的明天,希望我們把這份真情傳遞下去?!?/p>
剛剛早晨7 點半,53 歲的楊忠梅就已經來到華威北里社區(qū)的服務家庭上崗了?!皬? 月14 日起,我才來到這家照顧患有老年癡呆和帕金森病癥的阿姨。老人今年已經70 多歲了?!眲倓偵蠎魰r,老人什么都記不住,就連身邊的愛人都不認識,更別提兒子了??删驮诎雮€月的時間里,老人的精神狀態(tài)明顯好轉,她的老伴高興地說:“現(xiàn)在她明白多了!”
提到老人好轉的秘訣,楊忠梅表示,就是平時與老人多溝通,“就像教導小孩子一樣,慢慢地、反復地向老人講解,一遍遍加深她的記憶?!鼻皫滋?,楊忠梅領著老人在小區(qū)里遛彎,老人曾經的同事看到了,趕忙走過來與老人聊天:“你還認識我嗎?”老人搖搖頭。楊忠梅支招,找找兩人以前的合照讓老人辨認??粗浀恼掌?,老人開口道:“你不是那個王……王……王溪玲嗎?”“對!”老人的同事十分高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家政服務員,楊忠梅從事這項工作已經8 年?;貞涍@些年的工作,她表示:“我來自農村,剛來北京時,眼前一摸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工作。當時有一位朋友介紹我做家政,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踏入了愛儂。通過參加全面系統(tǒng)的專業(yè)培訓,經過老師們細心、耐心的不斷指導,使我對家政行業(yè)有了清晰的認識和了解。我也相信,未來自己做家政服務工作一定能做好。”
剛開始安排上戶服務工作時,楊忠梅只敢選擇了做家務,“感覺家務要比帶孩子、照顧老人輕松?!彪S著工作經驗的累積和不斷收獲客戶的認可,她也變得更加自信,并于2016 年1 月開始接育兒單。“剛做育兒工作的時候我也很擔心,因為照顧孩子需要很大的耐心、細心和責任心?!睘榱苏疹櫤脤殞殻瑮钪颐凡粩嗟貙W習育兒知識,并及時向愛儂的老師尋求專業(yè)指導,工作逐步順利開展?!皬膶殞? 歲2 個月到4 歲多,我在這個客戶家干了3 年。寶爸寶媽夸我能吃苦,愛學習,肯努力,寶寶帶得好,是他們在家中的好幫手?!?/p>
2019 年下戶后,楊忠梅做起了老人照護工作?!拔仪扒昂蠛笠颜疹櫫? 位老人,自理、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都有。其中難度最大的就是一位80 歲的大媽,老年癡呆,誰都不認識,經常有幻覺,護理難度比較大?!眲偟綅彽臅r候,老人根本不讓楊忠梅接觸?!懊看闻鏊?,她不是打我就是咬我,還有罵人現(xiàn)象?!睉{著自己的養(yǎng)老護理知識和實戰(zhàn)經驗,楊忠梅清楚地知道,老人的這些癥狀都是病癥引發(fā)的,不能跟她計較?!拔疫\用所學的護理知識和專業(yè)技能,不厭其煩地變換不同的方式方法來跟老人互動交流,精心的護理、耐心的照料讓老人有了足夠的安全感。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磨合,老人情緒穩(wěn)定了很多,也慢慢地接受了我?!庇捎诓∏榈脑?,老人因為吞咽障礙留置了胃管,楊忠梅又每天想盡辦法保障老人所需營養(yǎng)均衡攝入。她對老人的真情付出令客戶全家人都非常感動,并獲得客戶贈送的“耐心護理人放心愛儂服務美名揚”錦旗。
2021 年,楊忠梅獲得全國“最美家政人”稱號。談到今后的工作,她表示:“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老人的生活品質有所提高,同時能減輕客戶的負擔。這樣的話,我就特有成就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