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慧穎
終南別業(yè)
[唐]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dú)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古意】
人與自然互相包容
一首《終南別業(yè)》,王維將那份超然物外寫到了極致。詩人沿著溪水漫步,心隨水轉(zhuǎn),待走到水盡處,就坐下來,靜觀云卷云舒,與山中的水、天上的云相隨相望。全詩在極簡的意境中,傳神地將人內(nèi)心豁達(dá)淡然的情感傳遞了出來。即便在繁瑣的生活里,人們讀到這兩句時,也會深深感受到那種遠(yuǎn)離凡塵、淡看一切世間風(fēng)云的境界。
【今解】
生命是場美麗的邂逅
登山時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見了,是焦躁不安,抑或失落不平?對“詩佛”王維而言,人生處處有風(fēng)景,你看天上的云卷云舒,不也是一種風(fēng)光?無路可走又何妨?“我”干脆就地坐下,靜看風(fēng)云變幻,陶淵明不是說過嗎,“應(yīng)盡便須盡,無復(fù)獨(dú)多慮”,因此無須抱怨焦慮。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過程中,不論經(jīng)營事業(yè)、學(xué)問等,勇往直前,后來竟發(fā)現(xiàn)是一條沒法走的絕路,山窮水盡的悲哀失落難免出現(xiàn)。此時往天空看吧!雖然身體在絕境中,心靈還可以暢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賞大自然,體會寬廣深遠(yuǎn)的人生境界。
美文賞讀
一直都喜歡老人,喜歡安靜整潔、笑容慈祥、語氣平和、思想深邃的老人。覺得他們是上蒼留給后人的珍貴財富,向人們昭示著成熟的智慧、寬廣的包容。
早年的王維工書畫,善詩文,對仕途有所希求。二十一歲進(jìn)士擢第,調(diào)太樂丞。三十三歲時張九齡擢其為右拾遺。他對張九齡也是分外敬慕,有“賤子跪自陳:可為帳下不?感激有公議,曲私非所求”之句,雖多為后人詬病,卻是當(dāng)時年少氣盛,想大展宏圖的真實寫照。公元736年,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他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但熱血堅定的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場,他一方面對當(dāng)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dān)心,但另一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經(jīng)歷安祿山一事后,他看到仕途煩擾艱險,便想超脫塵世。恰逢得到宋之問的輞川別墅,山水勝絕,他便寄居在此,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在此間他認(rèn)識了道友裴迪,兩人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這首詩便是寫在這個時期。
而關(guān)于輞川別墅,他曾多次寫詩描繪。
《輞川別業(yè)》
不到東山向一年,
歸來才及種春田。
雨中草色綠堪染,
水上桃花紅欲燃。
優(yōu)婁比丘經(jīng)論學(xué),
傴僂丈人鄉(xiāng)里賢。
披衣倒屣且相見,
相歡語笑衡門前。
這個地方也是他一生的轉(zhuǎn)折,因為這里的秀美風(fēng)光和結(jié)識的道友,終于將心性打磨得淡然了悟,洞徹天地。
人世坐臥行立,不過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于是,我們有幸看到,安然的王維在更安然的輞川里,寫最安然的詩。
那些誓與紅塵同進(jìn)同退的人,被世俗的顏色迷亂了雙眼,被風(fēng)霜雨雪欺得腰弓背駝,被明槍暗箭傷得體無完膚,才記得怨憤,人生多戲謔,世事太無常。他們感嘆著現(xiàn)實的殘酷,說功名權(quán)力都是金錢的游戲,自詡可以經(jīng)得起流年,可以只當(dāng)是品飲苦茶,卻不知在這些追逐和失落中,他們早已迷失。更多的人,終其一生都在為一件事苦苦追尋,期盼著夢想成真的那天,待到最后頭破血流地縮回原點,才想起不如放下。然而,一句言語,一次離別,一點忽視,一點涼薄,便又撩撥得他們坐臥難安,食不知味。
人生不是一場聲勢浩大的逃亡,不是遇見失意便要轉(zhuǎn)頭、經(jīng)受煎熬便求撫慰。真正的隱者,是平和廣納的。俞陛云說:“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云起,見妙境之無窮。可悟處世事變之無窮,求學(xué)之義理亦無窮?!闭f的便是那顆開放接納且又淡定平和的心。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人們總是一直往前走,越走越遠(yuǎn),越走越快,許多珍貴的東西就這樣被落在身后了。生命需要一個端詳?shù)淖藨B(tài),不妨試著慢下來。慢下來看水,水消失了,而山嶺上白云涌動,原來是水化成了云。無論哪一種絕境,都會有它存在的意義,只有你靜靜地聽,才能懂得它要告訴你的道理。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存在窮途末路一說,關(guān)鍵是看那個人,有沒有等待柳暗花明的耐心。
多少渺小的生命在時光中零落成泥,了無痕跡,就如水泡,“噗”的一聲,消散成無數(shù)細(xì)小的分子,即便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于天地間,本尊也無處可尋了。每個生命都是不可重復(fù)的,每段時光都是不可逆的,這么想想,人的一生是一件多么輝煌的事情。如果有一種溫暖,能穿過荒涼的大地,穿過涼薄的人心,直抵不滅的靈魂,讓下一次的生命純善敦實,將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王維后半生追求圓融之境,沒有人知道他最終是否悟道。只是臨終時的那種清醒明悟和灑然坐逝,讓人不禁有所希冀。
你聽,那暮時的鐘聲,在紅塵深處響起,是挽留,是送別,抑或無悲無喜。你偶然得聞,便覺如淬身心。其實說到底,生命是場美麗的邂逅,所有的相遇都是注定的重逢。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p>
(摘自中國出版集團(tuán) 現(xiàn)代出版社《枕上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