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龍
1992年12月,我光榮入伍來到遼寧撫順“雷鋒團”老營區(qū),記得自己入營第一課是參觀雷鋒紀念館。這個紀念館是該團1973年從老撾執(zhí)勤回國后創(chuàng)建的,整個紀念館坐東朝西呈長方形,主樓門前“雷鋒紀念館”5個金色大字閃閃發(fā)光,門口兩旁挺立著8棵蒼松翠柏。我從上小學時就知道雷鋒的名字,今天作為新兵上的第一課就是近距離接觸雷鋒紀念館,心情格外激動。眼看前廳中雷鋒雕像那燦爛生動又親切的笑容,在我心中定格成一簇燃燒不熄的火炬。進入紀念館,認真聽著女解說員抑揚頓挫的解說,我仔細看著展板上的一張張雷鋒生前的照片、一件件展現(xiàn)雷鋒生平的實物、一篇篇顯示雷鋒手跡的日記,我的心潮似海浪起伏。看著雷鋒一家人在暗無天日的舊社會相繼被害,幼小的孤兒雷鋒上山砍柴被狠心的地主婆活活砍傷,為雷鋒一家的悲慘遭遇感到十分難過,也激起了對階級敵人的無比憤怒;看到被我們黨的地下組織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的窮小子雷鋒,在黨的陽光雨露下幸福成長,由衷為他慶幸欣喜;看到他好不容易穿上軍裝、紅心向黨進步飛快、全心全意當好兵做好事的先進事跡,內(nèi)心充滿了敬意。此時,我深感雷鋒的遭遇、雷鋒的手跡、雷鋒的遺物、雷鋒的故事,是那樣地親切,就像見到了雷鋒一樣,我深深被雷鋒的言行、精神所打動和震撼!
這就是我參軍到“雷鋒團”后上的終生難忘的第一課!
雷鋒說過:“革命需要我去燒炭,我就去做張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槍眼,我就去當黃繼光……”我在新兵連時,就和雷鋒當年入伍時一樣,軍事素質比較弱,每逢訓練苦了累了想放棄時,就想起雷鋒加班加點練習投彈,把耗油量大的老爺車改成節(jié)油車,努力提高個人軍事素質,成為本領過硬的行家里手的事跡,我就咬牙堅持了下來,后經(jīng)各級組織的培養(yǎng)關懷和個人不懈努力,自己逐漸成長為一名黨員干部。
雷鋒老班長22歲的生命和兩年八個月的軍旅生涯是短暫的,在時光長河中只是一瞬,但他卻用短暫的生命堆積出一個讓我終生折服的信仰高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雷鋒精神,深刻指出“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發(fā)出“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把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的偉大號召。領袖的殷切囑托,蘊含著對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雷鋒精神的高度重視。走進新時代,弘揚雷鋒精神,讓雷鋒旗幟高高飄揚,成為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肩頭的歷史重任。對于我們新時代軍人來說,踐行雷鋒精神,就是要學習他那種崇高的人生追求、堅定的理想信念、精武強能的職業(yè)操守,敢打硬拼的血性膽魄、純潔高尚的道德品行。要始終把責任舉過頭頂、視使命重于泰山,爭當強軍路上的打贏先鋒,在接續(xù)奮斗中永做雷鋒傳人。
(責任編輯:仇學平)A9A2713A-E18A-489E-A02A-770E06A2B7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