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佳童? 崔江
福海在后廚聽陳師傅說,今天下午呂掌柜出去開會回來,帶回一個消息。大明府要進(jìn)行衛(wèi)生飯店評比,就定在下個禮拜,是首屆,紅星樓也要參加。
“就是比哪家飯店干凈?”福海問。
“嗯?!标悗煾迭c(diǎn)點(diǎn)頭。
果然,第二天呂掌柜就開始吩咐大家收拾飯莊。先收拾前門臉、后院,該歸置的歸置,門上、墻上的臟東西該鏟的鏟,實(shí)在鏟不掉的就遮一遮。接著是大堂、樓上包廂,趁沒客人的時候,凈水潑地,一遍遍拖,不留死角。桌子腿、凳子腿、樓梯兩邊的木柵欄,平時注意不到的地方這次一律注意到。盆栽,該剪的黃葉要剪,實(shí)在不成樣的就整株換掉。最后是后廚,整個紅星樓最難拾掇的地方。呂掌柜發(fā)動店里所有的伙計去幫忙,一口鍋一口鍋地刷,一個灶一個灶地洗。掏鍋底灰,掃蜘蛛網(wǎng)。醬油缸后面的死耗子、窗臺上的螞蟻窩,統(tǒng)統(tǒng)給處理掉。前前后后折騰了三四天,清出來的臟油足有幾十斤。
清完了,福海從后廚走到大堂,過一會兒又走回來,一掀涼簾,竟捂住眼睛嚷嚷“亮得刺眼”。大家一陣笑。
當(dāng)天下午,呂掌柜又把斜對面布店里的裁縫叫來,給各人都比著量了尺寸。
等到了檢查那天,老裁縫一大早帶著兒子送來滿滿兩大包衣服,粗布黑的是給廚子們穿的,粗布灰的是給前面堂倌穿的,賬房隨著前面。呂掌柜前一天晚上囑咐大家使勁洗澡,用堿水把該搓的皴泥都搓掉。于是衣服一來大家趕緊換上,不多時,檢查的就到了。紅星樓是第三家,衛(wèi)生督查的專員和餐飲協(xié)會的會長們前呼后擁地往里擠,呂掌柜一邊恭恭敬敬迎上去,一邊用手在背后給大伙兒悄悄做手勢,于是齊整整站在兩邊的堂倌和師傅們立即鼓掌,氣氛十分熱烈。檢查隊伍往里走,打頭的走到最里面一張桌子旁邊,拿中指往桌子的背面摸,然后拿到陽光下看,干干凈凈,沒有臟東西,于是滿意地點(diǎn)點(diǎn)頭。呂掌柜緊張得白出了幾溝虛汗。又去后廚,只見锃光瓦亮,十二分整潔,連咸菜壇子都一塵不染。有人去了樓上,有人光往屋頂上看,有人到后廚去看垃圾車,回來以后都點(diǎn)頭,仔仔細(xì)細(xì)填表,于是那打頭的說:“真好!”這才和呂掌柜握個手,帶著一大幫人離開了紅星樓。店里上下,如釋重負(fù)。福海抬起腳,把一塊爛餃子皮從地上撿起來。
三天以后,評比結(jié)果揭曉,紅星樓被評為優(yōu)勝級,是最高級別。呂掌柜親自捧來一塊長方形的銅牌,銅牌上頭寫“衛(wèi)生飯店”四個字,下頭寫“優(yōu)勝級”,最底下是一行小楷落款。用紅布披了,掛在門臉旁邊的墻上。于是到紅星樓吃飯的、路過的,紛紛駐足觀看。呂掌柜借題發(fā)揮,為慶祝本店成為衛(wèi)生飯店,大酬賓三天,只要進(jìn)店吃飯,每桌一律贈送干炸帶魚一份。再加上有這塊牌子,一時人人都知道紅星樓做菜干凈,那老顧客便對朋友夸耀自己的眼光向來沒錯,新顧客也總想來品嘗品嘗,于是紅星樓的生意又熱熱鬧鬧火爆了幾天。
伙計們趁機(jī)對呂掌柜說:“這么大的喜事,咱們自己也該慶祝一番?!贝蠹叶汲隽肆?,呂掌柜不好不同意,只是說等忙過這幾天,忙過這幾天。
過了幾天,店里人稍稍少了些,呂掌柜問大家想怎么個慶祝法兒。沒想到大家互相看了看,異口同聲:“吃個八大碗!”呂掌柜哈哈大笑,滿口答應(yīng)。八大碗是老家村里坐席的一套菜,制作十分粗糙,一般就是四碗燉肉、一碗燉雞、一碗燉下水、一碗燉海帶、一碗燉青菜。說是八碗,也有九碗十碗,以燉為主,燉好了往粗瓷大碗里一盛,敞開了吃吧。此時正是夏天,過年回家的伙計到現(xiàn)在也隔了半年多沒吃了,回去那次還不一定吃上,過年沒回家的,不用說,心里那更想得慌。呂掌柜一聽,也逗出了饞蟲,腸子癢癢,再說這八大碗又沒有什么值錢的食材,并不費(fèi)錢嘛。于是說定大伙兒吃一頓八大碗,馬二爺和陳師傅、李師傅都樂意上手,尤其是陳師傅,早年在老家做游廚,村里人叫他“廚長”,經(jīng)驗(yàn)豐富。
過了兩天,伙計們上午早早就都跑來,隨便吃了早飯,就著新送的牛肉、青菜,切的切,洗的洗,一齊下手。燉雞燉肉。海帶要用肉湯熬。燉青菜就用芹菜,時下最便宜。等到上午十點(diǎn)來鐘,該燉的都在鍋里,該蒸的都在籠屜中,前面開始進(jìn)客。
一進(jìn)門,就聞到一股香味兒,純是肉香,單純,沒有干擾。沒有干擾香味便格外濃郁,讓人驚訝。
“你們在做什么呀?”客人問。
堂倌們卻笑而不語,撣著桌椅安排客人落座。客人坐下了,還是好奇,“你們到底在做什么?怎么這么香?”
堂頭走過來,滿臉笑容,是真高興?!安m不過您的鼻子,我們自己燉點(diǎn)兒碎肉下水,犒勞犒勞?!?/p>
“給我也來一份!”客人說。
“哪能啊,都是碎的、破的,上不了臺面。”堂頭賠笑。
“我不管!誰讓我趕上了?你們開飯莊就是賣給客人吃的!忒香,給我來一份!”
“這……”
堂頭不依,客人不饒。
沒有辦法,只好各樣都舀點(diǎn)兒,湊成一碗給客人送上。于是這天中午,紅星樓幾乎所有的飯桌上都擺了一碗雜和爛燉。堂倌們聞著飄來飄去的肉香,呼隆隆咽著口水,干活兒更加賣力。
等到下午,客人都走了,太陽斜照進(jìn)紅星樓大堂,就像潑了一地沸水。大伙兒索性下了門板,痛痛快快聚在一起。四張桌子拼起來,后廚一喊,幾個伙計跑進(jìn)去端八大碗。哪里還是八大碗,人多菜多,裝不下,全盛在盆子里,一盆一盆放在桌上。肉盆里湯汁還在冒泡,香氣從泡里炸出來,像一朵花開了。桌子旁邊的板凳上,放著一籠屜熱乎的白面饃饃。伙計們或蹲或站,圍著桌子,手里拿著炸油條用的長筷子,不時地往盆里插。福海緊挨著師父,生怕一不小心被擠出去。滿屋都是吃肉聲,吧唧吧唧。眼花繚亂,肉像一條條魚,從盆里釣出來送進(jìn)嘴里。再沒有這樣舒坦的一頓飯。呂掌柜本來準(zhǔn)備和大家一起吃,可是一看這架勢,說了兩句話,就匆匆出兩碗上樓了。
牛肉太肥,只好拿饅頭壓。有人就噎住了,使勁砸胸口。馬二爺看著不對,掃開密密麻麻的筷子,說一聲不能光吃肉,便端起海帶和芹菜往肉盆里扣,用大勺攪在一起??墒强曜舆€是長了眼睛,偏往肉塊上撕扯。一頓飯吃得像打仗,吃到最后,所有人都打著要斷氣的嗝,噘著兩片被肉打磨得油光透亮的唇。
“你吃了幾個?”
“五個!”
“你呢?”
“六個!”
“白面饃饃就是瓷實(shí)!”
“燉牛肉真費(fèi)饅頭!”
福海擦著嘴,無限滿足。可能是太久沒吃了,他覺得今天這頓八大碗比在老家吃過的還要好吃。
“肉里是不是有什么別的材料?”福海問師父。
馬二爺正在剔牙,聽見福海說話抬起頭來,說:“要當(dāng)大廚的人,還吃不出來?”
福海紅著臉笑了。
馬二爺也笑了,說:“別問我,牛肉是陳師傅燉的?!?/p>
福海的目光又去尋陳師傅,陳師傅也吃得很美,對著福海煞有介事地點(diǎn)頭,“那可不,我有秘方!”
“真的啊?”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兒嘛。”陳師傅很瀟灑地說。
門外有人哐哐砸門,一邊砸一邊罵:“大下午的關(guān)什么門?呸,你們剛選上衛(wèi)生飯店就這熊樣?你老爺我急等著吃飯!開門!開門!”
伙計們一聽,急忙把菜盆往后廚放,福海和順心抱著肚子,步履沉重地跑去卸門板。
過了幾天,紅星樓接了一席升學(xué)宴。福海聽大家私下說那家伙考上的也不是什么揚(yáng)臉的學(xué)校,可是操辦得真不簡單,客人還要分中午、晚上兩批。這年頭,升學(xué)是幌子,關(guān)鍵是后頭那宴席。你家有事我隨了禮,我總得找個由頭讓你還回來吧,至于升的是什么學(xué),真是天曉得!
席上的菜單是主人和店里商量著擬的,陳師傅帶著兩個伙計去出外會,剩下的人馬二爺拿著單子按菜分配,你干什么他干什么。燉牛尾、燉仔鴿,福海來,燉上之后正好還能打打別的下手。
福海開始忙活,客人還沒來,牛尾就燉出來挪到盆里蓋著。鍋里還剩下兩塊從骨頭上掉下來的碎肉,裝進(jìn)去反而不體面,福海便用勺子舀起來裝進(jìn)肚里。味道不錯,火候也很好,軟爛不塞牙。中午上菜,客人評價也不錯。不過他自己卻總想起前幾天剛吃的八大碗來,同樣是牛肉,明顯陳師傅燉出來的更好吃。晚上還有幾席,人忙得像轉(zhuǎn)起來的尜,渾身轉(zhuǎn),就是腦子轉(zhuǎn)不動,福海也就顧不得多想。地鍋里燜著老鴨,陳師傅已經(jīng)回來了,他讓福海盯著,福海就死死盯住,他以為陳師傅會過來看看,甚至往里放點(diǎn)兒啥,可是陳師傅在忙,竟全然忘了這邊。最后還是福海問他時間是不是到了,他才讓福海揭開蓋看看,然后就?;?。
福海想問陳師傅到底有沒有秘方,可是前面堂倌又進(jìn)來要菜——大堂里還有好幾桌別的客人呢。第二天上午,福海在廚房里刷茶葉罐,刷著刷著突然記起做八大碗那天,自己好像看見陳師傅在肉快燉好的時候,拿著一個小罐往鍋里抖摟了些什么。那肯定是陳師傅的秘方,沒有秘方,這牛肉怎么燉也白搭。福海想。
福海去找順心,順心也在忙,他正在后院拆洗冬天發(fā)面用的厚褥子,一臉苦相。
福海說:“你不要拆了,你先聽我說?!?/p>
順心問:“你怎么了?”
福海說:“我在琢磨陳師傅那天說的秘方?!?/p>
“秘方?怎么了?”
于是福海就把牛尾燉出來怎么著、自己想起什么來一五一十告訴順心。
順心聽完把手從棉褥子里撤出來,對準(zhǔn)福海的脖頸狠狠拍了一巴掌,弄得棉絮繞著他倆轉(zhuǎn)圈亂飛?!澳阆肷赌??那天陳師傅跟你說有秘方,是跟你鬧著玩兒,你沒看大家都笑嗎?”
“我怎么覺得陳師傅那天確實(shí)往鍋里放東西了?”福海揉著后脖頸一臉困惑。
“不可能,那天陳師傅把牛肉焯完水,咱倆幫著倒進(jìn)鍋里,看著他放的蔥、姜、花椒、大料,是不是?”
福海點(diǎn)點(diǎn)頭,“對?!?/p>
“完事兒你轉(zhuǎn)身去切海帶,根本就啥也看不見,我在那里幫著燒火,除了咸鹽大醬,我就沒見陳師傅往里又加別的東西,光看他往外撈爛蔥爛姜了?!?/p>
福海困惑地?fù)项^,“那我在老家可真見過廚長們燉菜的時候拿著一個紙包往鍋里抖摟?!?/p>
順心聽了使勁撇嘴,滿臉不屑。
福海說:“你干嗎?”
“還老家,”順心說,“那都是假的!我們村有三個廚長,都說自己做菜有秘方,其實(shí)就是裝神弄鬼,給自己??陲埑?。你沒看現(xiàn)在好多飯店掛招牌也是這樣,動不動就是秘制這個秘制那個,還有什么宮廷脫骨扒雞,還宮廷?”順心越說越帶勁,“那扒雞不就是從咱們老家興起來的嗎?我老早就聽我爺爺說過,扒雞這玩意兒脫骨純粹是因?yàn)楫?dāng)時那個燉雞的睡著了,才弄得皮也爛了、骨也松了,滿滿一鍋雞又不能扔,還得端出去賣,根本就沒有宮廷啥事兒!”
福海聽了,雖然半信半疑,心里卻突然怪怪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就像被騙了似的,蔫蔫的,說話也沒有了力氣。福海本來還想待會兒等陳師傅睡醒了找他問問清楚,聽順心這么一說,就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那天不過是陳師傅順口說了個玩笑,自己卻當(dāng)了真。
他這些日子,急著練藝,見什么都恨不得學(xué)兩手,聽這個說兩句講兩嘴,最好再跟那個學(xué)個秘方。今天讓順心說了一頓,脖子上竟有些汗涔涔的。
這時候順心又一巴掌拍過來,“幫我洗褥子!太大了,一個人洗不完!”
“行?!备:4饝?yīng)著,兩個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天。
“這時候洗褥子干嗎?”
“潮,都長醭了,現(xiàn)在不洗到冬天就洗不出來了?!?/p>
“上回那次大掃除,我從后廚油桶后面清出個葫蘆來。”福海說。
順心扭頭瞪著他,眼睛雪亮。
“干嗎?”
“還我!”順心說。
福海咧嘴笑了,“我就知道是你的。”
“你弄到哪兒去了?”
“交給堂頭了?!?/p>
“不可能!交給他我早挨揍了?!?/p>
福海接著笑,“給你行,你下次可別偷我們后廚的酒喝了。這次新進(jìn)的黃酒連我?guī)煾付疾簧岬枚嘤?,差一點(diǎn)兒他心里都有數(shù)?!?/p>
“知道知道,不稀罕,我多少天沒喝你們的酒了?!?/p>
“扯吧,你那葫蘆里一股酒味兒!”福海站起來。順心問他:“什么時候還我?”“再說?!?/p>
倒也奇怪,福海自從那回被順心說了一頓,以后燉個什么東西膽子就大了起來。以前他老想著秘方秘方,一上手就打怵,畏手畏腳的。現(xiàn)在想明白之后,該放什么就放什么,該怎么燉就怎么燉,這一放得開,菜就做得好了,連師父馬二爺都多夸了他兩次。
這幾回每次做完,他都要想辦法嘗一嘗。味道雖然還不如陳師傅做的,但是也沒有差很多。陳師傅做了二十多年的廚子,這點(diǎn)兒差距總還是要有的。有一天,福海去給順心送葫蘆,兩個人又聊起了天。福海說:“你說的還真對,我覺得我最近做菜有點(diǎn)兒上道了,以前我老是想著這個思慮著那個,做出來怎么都覺得不可心,現(xiàn)在比以前隨便了,倒比以前強(qiáng)了?!?/p>
順心聽了,頗自豪地拍打自己的胸脯,“我說什么來著?我說什么來著?你得好好謝謝我!”
福海一點(diǎn)頭,順心立時就要兌現(xiàn),說:“街口那家賣糖葫蘆的,最近新上了糯米糖藕?!?/p>
“?。磕阆氤耘疵滋桥??”福海嚇了一跳。
順心搓著手點(diǎn)點(diǎn)頭。
福海斷然拒絕:“不行,那也太貴了,頂多請你吃根山楂糖葫蘆?!?/p>
“你沒良心!”順心一見福海不答應(yīng),立即把臉一拉。
福海只好在心里盤算,“最多……最多請你吃兩根糖葫蘆?!?/p>
“我白幫你了!”
“那我還幫你把葫蘆藏起來讓你少挨一頓揍呢?!?/p>
順心無話可說,兩個人互相妥協(xié)。
去買糖葫蘆的路上,福海和順心碰到一個抽彩的攤子。十幾個紅紙包一溜擺在地攤上,旁邊是滿滿一堆手巾、手套、不倒翁、桂花油等雜七雜八的東西。又有一個大香爐和一柄小劍,怕被人摸去似的擺放在攤主兩腿之間。規(guī)則是一角錢抽一次,拆開紙包,裝有紅布條的是特等獎,獎大銅香爐;裝有黃布條的是一等獎,獎小銅劍;裝有紫布條的是二等獎,獎不倒翁;裝有藍(lán)布條的是三等獎,可在手巾、手套還有別的里頭任選一個;要是裝了其他顏色的布條,沒獎。順心看上了那把小銅劍,福海也覺得不錯。順心讓福海掏錢出來抽,福海不掏,他說這種都是空獎多。于是順心就自己掏錢,福海攔他,他不聽。抽了一次,空獎,順心說是熱熱身。又抽一次,還是空獎,福海就上來拽他,順心一邊掙扎一邊嚷嚷:“再抽最后一次!再抽最后一次!”
最后一次,順心大氣不敢出,緩緩打開紙包,閉著眼從里面取出一個藍(lán)布條。福海在一旁驚呼:“中了!”順心趕忙睜眼,見是藍(lán)布條,狠狠白了他一眼,噘著嘴挑了一塊手巾挽在脖子上。三毛錢,就買了一塊掉毛的破手巾,順心邊走邊嘟囔,今天下午手氣不好,應(yīng)該上午抽,上午他剛起來就在街上踩了一攤馬糞。兩個人接著找賣糖葫蘆的,福海突然覺得很奇怪,誰都知道這種抽彩的把戲是騙人的,他敢保證,那十幾個紙包里絕對沒有紅布條和黃布條。就那大香爐和銅劍,不知道擺了多少回了,一回也沒有被人抽走過。可是順心還是見一次上一次當(dāng)。福海不也是嗎?他知道老家燉八大碗的廚子弄個油紙包是故弄玄虛,但他不也相信?
“我就看上那柄小劍了,一見就挪不動步,哪還顧那許多?”后來順心說。真是一物降一物呀!
很快過了八月,進(jìn)九月。九月并不忙,九月不像八月有八月節(jié),使得一些人家多出一個團(tuán)圓聚餐的理由。不過九月好歹有個重陽節(jié),雖說這節(jié)一般人不怎么重視,卻偏偏有一個人跑到紅星樓來,考察一番,并且定了席。這人是大明府慈善救濟(jì)會的一名職員,救濟(jì)會下面的贍養(yǎng)院里圈著一院的老人,每年九月九會里都要請他們吃頓飯。
那救濟(jì)會職員來得心急火燎,去得也著急忙慌,只給了一個標(biāo)準(zhǔn),其他的全都不管。馬二爺想既然都是些跟自己差不多大的老人家,就多做點(diǎn)兒嚼得動的。前些日子他剛掉了一顆槽牙,看著這個渾身斑點(diǎn)、皮膚褐黃的老伙計,老頭有點(diǎn)兒傷心。這回是真老了,以后得愛惜著了。徒弟福海少不了在一旁勸解勸解。從那以后,老頭打定主意,往后后廚剔下來的蹄筋、脆骨之類的東西一概不再動——他得為剩下的伙計們負(fù)責(zé)。
因此多是些燴菜、燜菜,炒菜不多。白蘿卜燉羊肉,陳師傅主動要做。等到快中午,老人們一來,先把堂倌們嚇了一跳。二三十口子,跟打仗一樣往樓里擠。上樓也不用安排,紛紛搶座位坐下了。亂哄哄的,耳背的自然認(rèn)為別人也耳背,說話聲音一個大過一個。還有的在樓上坐不住,竟然趁人不注意一個人下樓溜達(dá)進(jìn)后廚。后面一喊,堂頭趕緊進(jìn)來,把人勸出去。那老先生又對紅星樓大堂里新?lián)Q的兩塊玻璃窗產(chǎn)生了興趣,張嘴就是:“我年輕那會兒,哪有這個!想我年輕那會兒……”堂頭沒辦法,上樓把那天訂餐的職員叫下來,才把老先生給哄了上去。不敢等了,趕緊上菜。不敢上涼菜,魚又沖一遍油,炸得酥爛,燙嘴,端上去,老人們一哄而起,看架勢比年輕小伙子都厲害。燒蘑菇,連里頭作為配菜的花生米都爭著吃。胃口極好,根本不存在牙口問題,馬二爺明顯多慮。菜還在一道道上,堂頭說:“不急不急,慢點(diǎn)兒吃?!蹦南氲絼偛帕镞M(jìn)后廚的那位開了聲:“慢不得呀,你這個兄弟不知情啊,咱們一年就吃這么幾回,下回得到過年了,實(shí)在是等不了了。”大伙兒一齊應(yīng)聲,堂頭一愣,一時不知道說什么好。恰巧順心又端著盤子上來,眾人便不再說話,擺出了迎戰(zhàn)的架勢……于是堂頭也只好下樓,隔著簾子去催后廚的菜,囑咐菜量稍微大一些。
羊肉快要燉好了。福海正在給一道菜擺盤,陳師傅撂下手里的活兒,揭開燉羊肉的大鍋蓋。黃瓜不夠用,福海轉(zhuǎn)身彎腰去找,抬起頭,瞧見陳師傅手里不知什么時候多了個小茶葉罐。蒸汽繚繞,陳師傅看了福海一眼,大聲對他說:“福海!今天不跟你賣關(guān)子了!瞧,咱的秘方來啦!”
他說著打開茶葉罐,把一些類似小方塊的東西用手碾著撒進(jìn)羊肉鍋里。秘方?不是沒有嗎?什么時候又冒出個秘方?福海傻眼了。
陳師傅還在說:“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其實(shí)也沒啥,說出來你可別笑,曬干的海腸子和炒的……”可惜福海全沒聽進(jìn)去。他就站著,一根黃瓜攥在手上。過了一會兒,他才拿起放在鍋臺上的一只勺子,往鍋里去舀了半勺羊肉湯。也不嫌熱,放進(jìn)嘴里一咂,味道是好。他徹底糊涂了,一開始他相信有秘方,菜怎么也做不好,后來好容易才讓自己不去琢磨這個,哎,秘方又從陳師傅手里冒出來了。這是咋回事?最近幾回他燉的那些肉,吃著真不差,可是今天這放了海腸子的羊湯,味道也確實(shí)高了一檔,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兒?難道是自己的舌頭壞掉了嗎?
前面又在催菜,福海只好拎起手里的黃瓜回到案板前接著忙活。馬二爺和陳師傅都看出他見到小茶葉罐整個人都蒙了,卻也不說話,只是忙著手里的活兒。直到所有的菜都上齊,福海又走到地鍋那兒,重舀了一勺肉湯細(xì)細(xì)咂摸。馬二爺從后面走過來,在他的肩膀上按了一下。
福海回頭,嘴里的肉湯讓他差點(diǎn)兒嗆氣。
他想說什么,馬二爺卻先笑了,“你這個傻小子,李鐵嘴的書聽多了,以為到處都是世外高手、無字天書了。你是不是以為陳師傅做八大碗沒有什么獨(dú)門作料,就算是有,弄不好也是拿鋸末子、面粉裝神弄鬼?”
福海點(diǎn)點(diǎn)頭,師父說到了他的心上。
“哈哈!”馬二爺笑了,在后廚的陳師傅、李師傅也都忍不住笑了,于是福海便更加不解。
“哪有的事兒呀,”馬二爺說,“陳師傅當(dāng)年就是靠八大碗進(jìn)的咱們紅星樓?!?/p>
福海驚訝得張開嘴。
“勤行里沒有糊弄,裝神弄鬼長不了。蝎子拉屎還獨(dú)(毒)一份兒呢?!瘪R二爺說,“秘方就是秘方,有就是有。那些說書的說什么費(fèi)了好大勁兒才得到一本和尚、老道的武林秘籍,打開一看一個字也沒有,也就是聽個熱鬧,忒玄乎。差了這一小罐東西,那味道就是差著呢??墒窃捰终f回來,前幾天你自己燉的那兩回,味道不也不賴嗎?沒有手藝,饒你什么秘方也白搭。你說是不是?”
福海心里覺得對,腦袋里卻亂亂的,忘了點(diǎn)頭。隔著鍋臺,陳師傅大聲喊他,福海趕忙抬頭,只見一個小茶葉罐已經(jīng)飛了過來。福海下意識用褂子兜住,低頭看,白底粗瓷,隱隱散發(fā)著一股腥味兒?!安诲e,不錯,邊做邊學(xué),再做不難嘛,下回再讓你做,保管不比我差了。”陳師傅說。
再抬頭,馬二爺和陳師傅、李師傅又都在忙別的了,只有他像被刷洗了一樣渾身透濕,站在廚房中央。衣服褲子都貼在身上,感覺黏糊糊的。
隨著紅星樓廚子、堂倌們忙進(jìn)忙出,市井生活如一幅長卷徐徐鋪展:肉香撲鼻的后廚、咕嘟冒泡的地鍋、大快朵頤的鄉(xiāng)黨街鄰……作者筆下的生活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對于福海而言,做一名好廚師的秘訣究竟是什么呢?我想,敢于打破固有范式,大膽突破與創(chuàng)新,并能下苦功鉆研,練就一身真本事,這才是真正的“秘方”。
——教師 溫蕓蕓
讀完這篇文章,我深有感觸,作為一名廚師,不能總是依葫蘆畫瓢,應(yīng)該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做人也一樣,不能一直模仿他人。只要勇敢邁出第一步,勇敢地嘗試,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六(3)班? 張雅瀾
看完了故事,我覺得秘方其實(shí)就是一種心理作用。福海知道陳師傅有秘方后,就天天琢磨秘方是什么,認(rèn)為“沒有秘方,牛肉怎么燉也白搭”。當(dāng)順心告訴他其實(shí)沒有秘方時,他先是震驚,然后半信半疑,有些蒙,接著又恍然大悟。于是他不再每次燒菜時想著秘方是什么,而是自信專注地琢磨每一道菜、做好每一道菜。我想,所謂的“秘方”并不是什么特殊調(diào)料,而是用心做菜的真功夫和信心?!?)班? 湯軒
看了《秘方》一文后,我明白了只有勤奮加上智慧,才能實(shí)現(xiàn)自己的目標(biāo)與理想。人生沒有捷徑,作為一名學(xué)生,現(xiàn)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學(xué)習(xí),樹立明確的學(xué)習(xí)目標(biāo),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才能收獲勝利的果實(shí)。
——六(3)班? 呂馨予
其實(shí)哪有什么秘方呢?所有的事,只有認(rèn)真去做,才有可能成功。做任何事,關(guān)鍵在于自身實(shí)力,至于“秘方”,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唯一的秘訣,便是勤學(xué)苦練。如果不提升自己的實(shí)力,即使天上掉下一本《秘方大全》,你也接不住。
——六(3)班? 祝凌峰
從小到大,我一直喜歡看武俠小說。
小學(xué)時,晚上回家偷偷看,要等爸媽睡著以后,不能讓他們發(fā)現(xiàn)我的屋里還亮著燈。初中住校,熄燈以后鉆到被窩里打著手電筒看,結(jié)果半年之內(nèi),近視度數(shù)暴漲。當(dāng)時學(xué)校外面有一家超市租書,一本書租一天才幾毛錢。當(dāng)時好多同學(xué)為了熬夜看小說,都會買一種像礦燈一樣能戴到頭上的燈。高中的時候,上自習(xí)用課本擋著看。上了大學(xué),拿著手機(jī)明目張膽地看。
小說看多了,經(jīng)常讀到一個似曾相識的故事,那就是有人為了練成某種武功,苦尋某種武林秘籍,歷盡千難萬險,幾乎都要走火入魔了,結(jié)果最后兜了一大圈,等拿到那秘籍,卻發(fā)現(xiàn)是無字天書。然后這人便會大徹大悟,原來真正的秘籍在心中,或者只有忘掉一切武功才能達(dá)到武學(xué)的最高境界。一開始還覺得很新鮮,看得多了就覺得故弄玄虛。
所以我想反其道而行之,寫一篇《秘方》。用我熟悉的老家游廚題材,表達(dá)一層相反的意思,那就是各行各業(yè),要想做到頂尖程度,就得踏踏實(shí)實(shí)有本事,有傳授就是有傳授,有秘方就是有秘方,一切故弄玄虛最終都將會被戳穿。我覺得,這才是行走江湖的硬道理。
——韓佳童
2018年一二月合刊的《少年文藝》,刊登了韓佳童的小說《九大碗》,這是福海系列作品的第一篇,那一年,馬二爺、小福海和大家見了面。如今已是2022年6月,經(jīng)歷四年多灶臺上蒸煮煎炸烹熘燉炒的歷練,福海從學(xué)徒即將升任三灶師傅,而作者韓佳童也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本書——《福如東海》。
恭喜韓佳童,他以福海為主人公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福如東?!窐s獲“第三屆曹文軒兒童文學(xué)獎”長篇佳作獎。這本書通過少年福海的視角,對傳統(tǒng)文化、對中國美食和菜式、對廚師行業(yè)進(jìn)行了深入肌理的描寫,刻畫了世間百態(tài),是一部向傳統(tǒng)文化致敬的佳作。
經(jīng)歷五個寒暑,故事里的福海即將出師,故事外作者的新書全新面市,這背后的“秘方”是什么呢?不過是心無旁騖地專注、下苦功,持之以恒地不懈堅持以及對自己的信心。
好作品是“釀”出來的,春秋冬夏、歲月自然、困難煩惱,都是原料,愿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都能擁有“秘方”。
—— 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