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佳慧
初夏已至,白天晴空萬里,傍晚涼風習習,正是欣賞古城美景的好時候。位于姑蘇區(qū)虎丘街道轄區(qū)內(nèi),代表著姑蘇千年風情的七里山塘街此刻人氣不減。從山塘行至虎丘,自古便是一條極其風雅的路線,在這里我們通過古人的眼睛,發(fā)現(xiàn)更多的文化風景。
從閶門外步入山塘街,第一站便是景區(qū)門口的“御碑亭”。這座古色古香的亭子立在山塘橋堍,內(nèi)有一塊刻著乾隆御筆的石碑。
這座碑亭并非古跡,而是2003年修復山塘街的時候新建的,但石碑上刻著的“山塘尋勝”,確實是乾隆的手跡。1762年,乾隆第二次下江南,寫下了一首七里山塘的七律詩,石碑正面的刻字,就選用了其中“山塘”和“尋勝”四字組成。
石碑后面是乾隆所寫的整首詩:“閶門西轉(zhuǎn)歷山塘,尋勝云巖春載陽。嶊崣峰容真虎踞,荒唐劍氣幻魚腸。司徒文學應(yīng)稱獨,洗馬風流不可當。高處縱眸喜有在,近遙綠麥一方方。”
御碑亭邊,是“山塘七貍”的美仁貍。自閶門到虎丘的七里山塘,也被許多人叫做“七貍山塘”,因為每一里的一座橋邊,都鎮(zhèn)守著一只貍貓。它們分別是山塘橋畔的美仁貍、通貴橋畔的通貴貍、星橋畔的文星貍、彩云橋畔的彩云貍、普濟橋畔的白公貍、望山橋畔的海涌貍和西山廟橋畔的分水貍。
市民和游客游七里山塘,可從御碑亭邊出發(fā),先會一會憨態(tài)可掬的美仁貍,繼而欣賞七里美景。
其實,贊美山塘的古詩,乾隆不止寫了一首。“山塘策馬攬山歸,澹蕩韶春鞭漫揮。烘受朝睛花蕊綻,潤含夜雨麥苗肥。曰游曰豫所無逸,樂水樂山亦靜機。更喜吳民還易教,重來歌舞較前稀?!边@首描摹山塘千年古街的詩,也出自這位皇帝之手。
乾隆可以算是閱盡了人間的奢華和富麗,而從他戀戀不舍、獨獨放心不下山塘的景勝,就可以看出山塘的千年繁華真正實至名歸。
跟著詩歌行走山塘,從來就是一種極具江南文化氣息的體驗。早在唐代,為蘇州百姓開鑿了山塘河的白居易就寫有一首五律詩《武丘寺路》:“自開山寺路,水陸往來頻。銀勒牽驕馬,花船載麗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種仍新。好住河堤上,長留一道春。”山塘河從誕生起,就是姑蘇最美的風景之一。直至今日,這條河的顏值還在不斷提升。
2021年年底,山塘三期項目沿河立面景觀提升主體工程正式完工,工程秉持“修舊如舊、舊而不破、有機更新”的原則,打造了“最蘇州”的枕河市井人家。近日,山塘河更是被評為“河顏悅色—2022年度蘇州最美幸福河湖”。
來山塘,還應(yīng)該吃美食,喝好茶。如同清初詞人陳其年所寫:“窈窕山塘半酒家,浣衣歸去笑吳娃,東風吹得繡裙斜。琴幾砑光麋綠竹,楸枰敲落水仙花,碧紗窗影浸山茶?!倍ツ觊_始,虎丘街道聚集了榮陽樓、馬棟佩、丹鳳樓、朱新年、陳小鵝等一批老字號、網(wǎng)紅餐飲、特色早點商家,傾力打造了市井早餐集合品牌“山塘早點來”。品味山塘,又多了一份煙火氣。
時值初夏,“三花”即將在山塘散發(fā)芳香?!肚寮武洝分?,就記載著蔣寶齡的一首《吳門竹枝詞》:“蘋末風微六月涼,畫船銜尾泊山塘。廣南花到江南賣,簾內(nèi)珠蘭茉莉香。”如今,除了賣花婆婆,經(jīng)過了虎丘街道“一巷閱千年,百步看山塘”街巷美化項目和特色店招打造項目,“三花”元素也隱藏在山塘的街頭巷尾中,為閑逛的游客帶來驚喜。
走著走著,塔影若現(xiàn),虎丘近在眼前。虎丘,自古與山塘“串聯(lián)”在一起,是蘇州人享受四季風華和歡度民俗節(jié)日的地方。明代詩人袁中郎曾這樣形容:“凡月之夜,花之晨,霧之夕,游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為尤勝。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至蔀屋,莫不靚妝麗服,置酒交衢間,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櫛比如鱗,檀板丘積,樽罍云瀉?!闭菍⑶痫L光的戀戀不舍和激賞,使得他筆下有了如此生動的描述。
有趣的是,山塘之行的終點處,也有一座御碑亭。這座御碑亭位于虎丘山的塔院內(nèi),大雄寶殿后面。它在宋時稱御書閣,元時為妙莊嚴閣,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改建為御書亭,因康熙、乾隆南巡時均駐蹕虎丘,故光緒十三年(1887)再次改建。中間為康熙御碑,兩側(cè)為乾隆御碑,正面碑文被毀,反面的碑文基本完好,其中一塊碑是乾隆第二次下江南(1762)所書。這就如同前后呼應(yīng)般的,給了七里之行畫上了一個句號。
但行程的句號并非代表著欣賞虎丘美景的結(jié)束。今年5月,《姑蘇繁華圖》《康熙南巡圖》等典籍都呈現(xiàn)過的虎丘塔影園修復完成。此次建設(shè)采取“保留、恢復、新建”三大措施,融合不同歷史時期的塔影園片段,匯成了塔影八景。如今,塔影園中的池水再度倒映出虎丘山林的翠綠,虎丘塔也在其中若隱若現(xiàn)?!皷|風宛轉(zhuǎn)。逗人語煙梢,塔鈴天半。鷗影闌干,泛來詩夢遠?!鼻宕膶W家姚燮所描繪的場景,游人亦能體驗。
跟著古人品文化,隨著腳步賞風景,錦繡山塘,大美虎丘,總有驚喜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