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克娟
天津市武清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天津 301725)
慢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是心臟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多種心臟疾病發(fā)展的終末期,是1種因心臟結(jié)構(gòu)及功能變化,導致射血功能受損或心室充盈的臨床癥狀群[1]。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慢性HF 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且發(fā)病年齡趨于年輕化,患者的預后較差,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2]。目前,臨床尚未完全闡明慢性HF 的發(fā)病機制。多項研究證實,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的過度激活引起心肌重塑是慢性HF 的主要病理學基礎(chǔ)[3-5]。由于慢性HF 病死率高、預后差,早期診斷并采取及時干預措施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N- 末端B 型利鈉肽前體(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是1 種由心室及心房肌細胞合成的內(nèi)分泌激素,目前多項研究證實NT-proBNP 與心肌重塑具有密切關(guān)系[6-8],同時也可作為反映心室功能的指標。本研究檢測了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221例慢性HF 患者的NT-proBNP 水平,根據(jù)疾病嚴重程度對其進行分級,比較不同亞組的NT-proBNP 表達水平,旨在為臨床診斷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221例慢性HF患者作為試驗組,選擇同期年齡、性別匹配的50名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根據(jù)試驗組的紐約心臟學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級,將其分為輕度組(NYHAⅡ級,108例)、中度組(NYHAⅢ級,65例)和重度組(NYHAⅣ級,48例),各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受試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各組一般資料比較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9]制定的診斷標準,根據(jù)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明確診斷為慢性HF;NYHA 分級Ⅱ~Ⅳ級;年齡在22歲以上。
排除標準: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疾??;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合并惡性腫瘤;合并肺栓塞綜合征;合并凝血功能異常;合并腎、肝、腦等其他重要臟器功能障礙。
受試者入院后次日(對照組為體檢時),抽取其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采用美國貝克曼公司生產(chǎn)的Avanti J-HC 低速離心機,設(shè)置離心參數(shù),離心半徑r=10 cm,離心速率=6 000 r/min,對標本進行10 min離心后留取上清液,保存于-80 ℃冰箱,由專人使用羅氏公司生產(chǎn)的e601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采用ELISA 法測定血清NT-proBNP 水平,取連續(xù)3次測量結(jié)果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結(jié)果。
比較各組的NT-proBNP 水平,構(gòu)建NT-proBNP診斷慢性HF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線),評估其診斷價值。
試驗組的NT-proBNP水平為(4 152.18±152.14)pg/ml,高于對照組的(250.85±32.42)pg/m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5.654,P=0.000)。
中度組及重度組的NT-proBNP 水平均高于輕度組,重度組的NT-proBNP 水平高于中度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亞組的NT-proBNP 水平比較(pg/ml,±s)
表2 不同亞組的NT-proBNP 水平比較(pg/ml,±s)
注:與輕度組比較,aP<0.05;與中度組比較,bP<0.05;NTproBNP 為N-末端B 型利鈉肽前體
組別例數(shù)NT-proBNP(pg/ml)輕度組1083553.28±184.02中度組 65 4502.18±268.24a重度組 48 5285.26±524.47ab F 47.283 P 0.000
NT-proBNP診斷慢性HF的ROC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為0.843(95%CI為0.767~0.919,P<0.05),最佳截點為3 985.58 pg/ml,此時靈敏度為85.70%,特異度為86.30%,見圖1。
圖1 NT-proBNP 診斷慢性HF 的ROC 曲線
慢性HF 是多種心臟疾病的終末階段,重要病理特征為心室重構(gòu),目前有研究證實,原發(fā)性心肌損傷或心臟負荷加重時引起心室反應性擴張及肥大,可改變心肌細胞外膠原基質(zhì)及降解平衡,導致慢性HF[10]。有文獻報道,對患者心室重構(gòu)指標進行檢測,能夠有效評估慢性HF 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同時還有望成為診斷患者疾病的相關(guān)指標[11]。腦利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一種與心室壁應力具有明顯相關(guān)性的物質(zhì)[12],在慢性HF 患者中可呈快速特異性表達,是目前公認的評估心室功能障礙的優(yōu)良標志物。但隨著相關(guān)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已發(fā)現(xiàn)機體中的BNP 具有半衰期短等不足,而NT-proBNP 具有更長的半衰期,且與血液中BNP 水平成正相關(guān)[13]。
壽列軍等[14]的研究顯示,在早期心室功能異?;颊咧蠳T-proBNP水平不會出現(xiàn)明顯改變,而在慢性HF患者中可檢測到NT-proBNP水平的明顯變化,且與患者心室重構(gòu)密切相關(guān)。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健康受試者與慢性HF患者中存在NT-proBNP表達的明顯差異,與上述研究結(jié)果類似。本研究根據(jù)慢性HF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將其分為3個亞組,表2結(jié)果顯示不同亞組間NT-proBNP水平存在明顯差異,重度組的NT-proBNP水平高于輕度組及中度組,中度組的NT-proBNP水平高于輕度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隨著慢性HF患者疾病嚴重程度的加重,NT-proBNP水平出現(xiàn)明顯升高。有研究顯示,NT-proBNP主要在心室合成;心室壁壓力增加、缺血等情況可刺激心室細胞大量合成NTproBNP入血[15]。趙利等[16]的研究證實,神經(jīng)刺激及機械刺激均可使心室細胞合成及釋放NT-proBNP,通過對NT-proBNP水平進行檢測能有效評估機體的心功能情況。呂珩和鮑麗剛[17]的研究顯示,NTproBNP水平的升高可評估早期HF,同時還可作為影響慢性HF患者心肌細胞凋亡的因素之一,增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還有研究顯示,在不同病情慢性HF患者中,合并惡性心律失?;颊叩腘T-proBNP水平顯著升高[18]。本研究中探討了NT-proBNP水平對慢性HF的診斷價值,結(jié)果顯示,AUC為0.843(95%CI為0.767~0.919,P<0.05),最佳截點為3 985.58 pg/ml,此時靈敏度為85.70%,特異度為86.30%。但有研究顯示,NT-proBNP主要經(jīng)腎臟代謝,在腎功能損傷患者中可能出現(xiàn)NTproBNP代謝受損,進而導致機體中NT-proBNP水平的升高[19],故臨床實際操作過程中需結(jié)合其他指標評估慢性HF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以提高診斷準確性。
綜上所述,NT-proBNP 在慢性HF 患者中的表達水平明顯升高,且與慢性HF 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相關(guān),可作為診斷慢性HF 的指標之一,而為了進一步提高診斷準確性,臨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結(jié)合其他指標進行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