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其東
摘要:在技術進步和“雙減法”的普及下,計算機輔助教育越來越普及,“信息化”的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信息化技術教育中,應主動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采取多種形式進行信息化教育。初中階段是信息技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上,采用層次分明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分層教學;雙減
“雙減”是為了減少學生的家庭作業(yè),減少他們的家庭作業(yè),緩解他們的學習壓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自從“雙減”的實施之后,尤其是學校,都對教育和教學進行了嚴厲的調控,不但對所有的課外補習機構進行了嚴厲的管制和管制,而且還制定了相應的課程和教材,力求為學員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有利的學習和學習的氛圍。初中信息技術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性課程,不僅要立足于“雙減負”的大環(huán)境,還要考慮其自身的特征,進行新一輪的“雙減式”教學改革。
一、分層教學的必然性
在我國普通初中,由于多種外部條件的限制,目前我國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和教育資源十分匱乏,這是造成我國初中計算機基礎課起步差異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則是地域的差別,在高速發(fā)展的都市里長大的孩子,家里都有一部電腦,不但可以自己學習,而且還能在父母的幫助和激勵下不斷進步。而在城市、鄉(xiāng)村等地區(qū),由于經濟發(fā)展相對滯后,許多初中只有一部或數(shù)部電腦,有些學生連電腦都不用。這些問題并非個別現(xiàn)象,在不同學校都有。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出現(xiàn)了分層教學與小組教學的模式。分層教學方法采取層次接近、層次分開的教學方式。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
當前,一些地方初中對于信息化課的理解還比較滯后,因而缺乏足夠的關注,反映出了在信息化教室里老師不能很好地控制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的內容,從而導致了在教室里自由發(fā)揮。此外,老師們很少能對學生的電腦進行控制,這主要是因為教學的器材和老師的幽默感,有些老師比較死板,只會按照教材來講課,缺少設計感,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很可能會“開小差”,去干與課堂沒有關系的事。另外,在教學中存在著師生間的交互、對知識的過度依賴、對問題的反思、對問題的歸納、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對信息技術的認識等都存在著較大的缺陷。
三、基于“雙減法”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分層實施
1.更加注重信息化技術的教學
信息技術是對學生今后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不論將來從事什么樣的工作,只要能熟練地運用這些技術,就能讓他們順利地、快捷地進行工作,也能促進科技與信息技術的結合,促進兩者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基礎課程,它的作用是讓同學們對電腦的認識更加深入,同時也可以通過使用軟件來獲得一定的電腦操作技巧。在初中,教師應注重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時間,不允許老師隨便安排教學內容。
2.運用分層的方法科學合理地分層學生
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學習者的真實狀況,并針對其個人的喜好和接受程度,設置相應的教學目的。在進行分級時,老師可以將積極性高、有較強理論基礎的同學分成加強小組,而對基礎知識掌握一般、接受能力一般的同學則分為基礎班,基礎差、理解能力差的同學。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jù)學員的進步情況適時地進行小組的調整。這種方法有助于逐步改善課堂的教學效果和教學品質。
3.采用層次分明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分級
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差別對其進行適當?shù)姆旨墸蛊淠軌虺浞职l(fā)揮其在課堂中的作用,從而提高其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例如,在“制作多媒體講演”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基本的多媒體演示文的意義和制作技巧。對于提高班的學員,老師不僅要讓他們了解多媒體講授的意義,熟悉如何使用多媒體講授,并在閑暇之余進行有關的實踐訓練,以提高其實踐能力。
4.采用分級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家庭進行分級
在初中信息化教育的實踐中,以“作業(yè)”作為“分級”的最后一步,它的目的在于檢驗“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并在“分級”的教學中起著“反饋”和“歸納”的功能。在特定的作業(yè)層級上,應按層級的要求安排不同的信息技術作業(yè),以達到分級的目的。優(yōu)秀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創(chuàng)新和彈性,老師可以為其布置更多的任務,主要是提升信息技術的知識,擴展思考,增加問題的思考方式。而中級生的家庭作業(yè)主要是學習基本的信息技術,老師可以給他們提供一定的困難,提升他們的解決問題的技巧;而學困生的作業(yè),要注重基礎,老師可以給他們布置的任務,讓他們更好的理解。
5.分層的教學方式
采用層次分明的教學方式進行初中信息技術教育,層次分明是課程設計的關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采取多種教學手段,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為不同水平的學習者設計不同的教學目的。優(yōu)秀生以輔導為主,給予他們充分的自主學習和發(fā)展空間,使他們能夠自主地進行自主學習,并做好相應的輔導工作;而中等生則以鼓勵為主,嚴格地執(zhí)行教育任務,以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和電腦應用能力;在教育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以知識為導向的任務為導向,使學生感受到完成作業(yè)所帶來的滿足感,逐步克服對信息技術的恐懼,進而使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和積極性。
結語:
人類處在一個科技與科技并存的時代。在“雙減負”的大環(huán)境下,不管是學生的實際社會實踐活動,或是教育與教學的實際實施,都離不開信息化技術的支持。初中信息化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它對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為此,在實施層次分明的教學模式下,應不斷地進行改革,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顧金芳.基于分層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20(36):239.
[2]楊冬萍.芻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J].中國科技投資,2017(36):375.DOI:10.3969/j.issn.1673-5811.2017.36.334.
[3]莊佳艷.基于雙減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J].文淵(初中版),2021(7):669-670.DOI:10.12252/j.issn.2096-627X.2021.07.331.
基金項目: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教育教學改革專項課題《“雙減”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分層教學的行動研究》(課題立項批準號:Fjjgzx21-230)BAD20008-BC2B-4424-9A12-99E4882A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