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浩然 李 玉 姜 寧 李正鵬 李巧珍 劉四海 周 峰**
(1.上海市農業(yè)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農業(yè)部南方食用菌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國家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市農業(yè)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上海 奉賢 201403;2.河南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三門峽 472000)
香菇(Lentinula edodes)屬于木腐菌,人工栽培起源于公元1 000—1 300年[1]。香菇的栽培技術歷經原木天然接種栽培(俗稱砍花法)、段木人工接種栽培和代料人工栽培3個重要發(fā)展階段[2]。代料栽培的主要原料為木屑,其次為麩皮、米糠及少量石膏。木屑材料一般選用材質硬實的闊葉樹種,如殼斗科、樺木科、漆樹科樹木等[3]?!笆濉逼陂g,在精準扶貧等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的香菇產業(yè)高速發(fā)展,生產規(guī)模逐年擴大,香菇生產對木屑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大。為保護自然環(huán)境,2017年我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yè)性采伐,以櫟木為代表的硬雜木市場供應量短缺。如何在保證香菇產量和品質的前提下,開發(fā)資源豐富且富含木質素、纖維素的生產原料替代硬雜木屑作栽培原料,成為當下香菇生產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之一。
我國蘋果木資源豐富,且蘋果主產區(qū)與香菇主產區(qū)部分重合。研究表明,蘋果木木質素和纖維素的含量同闊葉樹種差異甚小,可用于香菇生產[4]。近年來,陜西、山西、河南及山東等地對蘋果木替代硬雜木生產香菇作了試驗研究,并獲得成功,創(chuàng)建了生產模式[5-6]。曹建剛等[7]研究表明,蘋果木替代26%的硬雜木可顯著提高菌絲生長速度及第一潮和第二潮香菇的生物轉化率。張鎖峰、梁怡等人[8-9]研究表明,蘋果木替代櫟木屑可提高香菇子實體的養(yǎng)分利用率、營養(yǎng)物質含量及風味物質含量。
目前,蘋果木替代櫟木屑栽培香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使用香菇固體菌種接種菌棒,養(yǎng)菌后進行大棚出菇。不同于固體菌種,液體菌種是通過液體發(fā)酵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菌種,具有制種周期短、成本低、純度高、活力強等優(yōu)點,符合食用菌產業(yè)機械化、集約化發(fā)展的趨勢?;诖?,我們使用香菇液體菌種,開展了蘋果木替代櫟木屑作栽培料工廠化栽培香菇的研究,旨在為香菇液體菌種工廠化高效生產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促進香菇產業(yè)轉型升級。
供試香菇菌株為滬香F2,由上海市農業(yè)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試驗設在河南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試驗設3個栽培料配方處理。配方1:櫟木40%,蘋果木40%,麩皮19%,石膏1%;配方2:蘋果木80%,麩皮19%,石膏1%;配方3(ck):櫟木80%,麩皮19%,石膏1%。各參試培養(yǎng)料含水率為53%~55%,滅菌前pH值為6.0~6.2,滅菌后pH值為5.5~5.8。
1.2.1 菌棒制作與滅菌接種
選用17 cm×55 cm×0.07 cm(折徑×長度×厚度)聚乙烯塑料袋,使用自動裝棒機裝料扎口,菌棒長度(40±1)cm,每棒裝料(濕重)2.5~2.8 kg,116℃滅菌6 h,滅菌結束后將菌棒移至冷卻間冷卻,菌棒中心溫度降至25℃以下時,用自動接種機接種(香菇液體菌種)。
1.2.2 菌棒培養(yǎng)及出菇管理
菌棒接種后移至庫房培養(yǎng),保持棒心溫度23~25℃、CO2濃度0.2%~0.3%。前期避光培養(yǎng),當接種孔間菌絲相互連接時脫去外套袋放在網格架避光培養(yǎng)。菌絲滿袋后刺孔增氧,同時給予光照促其轉色,90 d后脫袋移至可控庫房室內出菇,保持溫度12~16℃、相對濕度80%~90%、CO2濃度0.08%~0.10%。每潮菇采收結束休養(yǎng)10~15 d(休養(yǎng)溫度20~25℃)后,注水刺激出下一潮菇。
試驗過程中及時和準確地記錄菌棒發(fā)菌情況、滿袋時間、蕾數(shù)、單菇質量和產量等,利用SPSS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采用Excel 2019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及圖形繪制。
不同配方培養(yǎng)料菌棒裝袋及培養(yǎng)情況見表1。
表1 不同配方培養(yǎng)料菌棒裝袋及培養(yǎng)情況
由表1可知,不同配方栽培料的裝袋質量差異顯著,配方3(ck)裝袋質量最大,為2 823.2 g,分別較配方1和配方2增加225.5 g和286.1 g,說明蘋果木的密度比櫟木?。慌浞?(ck)培養(yǎng)料干質量以及養(yǎng)菌完成質量均顯著高于其他兩個配方;菌棒培養(yǎng)結束后,3個配方培養(yǎng)料每棒分別失重690.9 g、699.3 g和777.9 g,失重率26.57%~27.55%,差異不顯著。
不同配方培養(yǎng)料菌絲的滿袋時間見圖1。
圖1 不同配方培養(yǎng)料菌絲的滿袋時間
由圖1可見,香菇液體菌種在供試配方的培養(yǎng)料中均可正常生長;配方1、配方2菌絲滿袋時間較短,分別為33.0 d、32.7 d,分別較配方3(ck)縮短了1.5 d和1.8 d。這可能因為蘋果木屑的顆粒度比櫟木屑大,孔隙度大,更有利于菌絲生長。
不同配方培養(yǎng)料對出菇蕾數(shù)的影響見表2。
表2 不同配方培養(yǎng)料對出菇蕾數(shù)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配方3(ck)相比,配方1、配方2香菇菌棒的第1潮蕾數(shù)顯著增多,增幅分別為94.87%和136.75%;各處理間的第2潮蕾數(shù)差異不顯著;與配方3(ck)相比,配方1的第3潮蕾數(shù)無顯著差異,配方2的第3潮蕾數(shù)顯著減少,降幅為52.61%;配方1、配方2香菇菌棒的總蕾數(shù)顯著增多,分別較配方3(ck)增加31.79%、28.51%。可見,在相同菌齡情況下,培養(yǎng)料中添加蘋果木有利于第1潮出菇集中現(xiàn)蕾,50%蘋果木替代櫟木處理可避免3潮香菇后勁不足的問題。
不同配方培養(yǎng)料對單菇質量和產量的影響見表3。
表3 不同配方培養(yǎng)料對單菇質量和產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與配方3(ck)相比,配方1、配方2第1潮菇的單菇質量和平均單菇質量顯著減小,各處理間第2潮菇的單菇質量和第3潮菇的單菇質量差異不顯著;配方1、配方2第1潮菇的產量顯著提高,分別為296.23 g/棒、320.59 g/棒,較配方3(ck)增產22.72%、32.81%;配方1和配方3(ck)的第2潮菇產量、第3潮菇產量和總產量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配方2。
不同配方培養(yǎng)料對生物轉化率的影響見表4。
表4 不同配方培養(yǎng)料對生物轉化率的影響
由表4可知,配方1、配方2第1潮菇的生物轉化率較高,分別為24.26%、26.89%,較配方3(ck)提高33.37%、47.83%;配方1第2潮菇、第3潮菇的生物轉化率較配方3(ck)差異不顯著,但總生物轉化率顯著高于配方3(ck);配方2第2潮菇的生物轉化率、總生物轉化率較配方3(ck)差異不顯著,但第3潮菇的生物轉化率顯著低于配方3(ck)。
試驗結果表明,利用蘋果木屑替代櫟木屑工廠化栽培香菇(使用香菇液體菌種)具有可行性。與櫟木相比,蘋果木較軟、木屑顆粒度較大,增大了菌棒的孔隙度,更有利于菌絲生長,可顯著縮短菌絲滿袋時間,降低庫房培養(yǎng)周期,增加庫房的使用效率,節(jié)能降耗,降低了養(yǎng)菌成本。用蘋果木作栽培料生產香菇,可提高第1潮菇和總出菇蕾數(shù),但單菇質量略有降低。使用香菇液體菌種出3潮菇,用蘋果木替代50%櫟木作栽培料,不影響香菇產量且生物轉化率顯著高于純櫟木;用蘋果木替代100%櫟木生產香菇,產量集中于第1潮,總體產量顯著下降,說明用蘋果木栽培香菇,香菇菌絲易分解、吸收,出菇集中使基質養(yǎng)分被大量消耗,第3潮出菇時基質養(yǎng)分補給能力下降,導致后期的香菇產量低。目前,國內主要在大棚出菇,一般出4~5潮菇,建議可適量添加蘋果木替代櫟木,不宜采用純蘋果木配方;國外主要在控溫庫房出菇,為提高出菇效率,香菇菌棒只出1~2潮菇,栽培料可選用純蘋果木或加大蘋果木替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