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發(fā)
高度的信息化,有著把這個星球每個角落的人都有效聯(lián)通起來的神奇能力,但同時,它本質上也加劇了每個個體內心的“孤島狀態(tài)”。
在高度信息化的生活中,人本身如何不淪為一種快速消費品?越是在眾聲喧嘩中,越需要一顆真正安靜下來的心。越是快速變化的時代,越需要一顆真正慢下來的心。
世界上所有的美,都需要一種高度的專注和漫長時間的淬煉。讀書、求知,當然更不例外。有過鄉(xiāng)村生活經(jīng)驗的人知道,長得過快的樹,是空心的,其材質不堪大用。在信息時代,整個社會的“速生、速成”的心理慣性,事實上得到了強化。
在時代的屏幕上瞬間自生自滅的文字,越是淺陋粗鄙,就越需要有人能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勇氣,舍棄眼前之利、螢火之光,創(chuàng)造出能昭示一個時代良心和品質的精神產(chǎn)品,穿透這個時代流傳下去。
對大自然的演化、對現(xiàn)實的變遷、對世間的悲歡離合,人們內心的觸角都要敏感地、密切地去感受它們,催生清新的生命感,不必去過度轉述網(wǎng)絡上蒼白的“二手人生經(jīng)驗”。只有這樣,明確的信念才會產(chǎn)生,生命的內在熱度才不致流失。
【原載《領導文萃》】
插圖 / 生命的厚度 / 趙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