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摘要:番茄在中國有著廣闊的市場,番茄在市場競爭中要向綠色食品的方向發(fā)展,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番茄種植過程中綠色技術的應用,能有效降低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提升番茄產(chǎn)量。綠色食品番茄種植技術需從種子、種植條件等各個方面進行有效控制,實現(xiàn)番茄種植的標準化與規(guī)范化,為市場提供綠色番茄。希望通過本文分析,能為綠色食品番茄種植技術的應用,以及番茄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關鍵詞:綠色食品;番茄;種植技術;物理防治;化學防治
這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不僅要保證食品安全,還對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有著廣泛需求。綠色番茄也成為種植中的主要方向,要求在番茄種植期間,通過種植全過程的控制與優(yōu)化,對綠色食品番茄種植技術的各個要點進行總結與介紹。下面就從番茄種植技術的品種選擇開始對技術應用要點進行深入分析。
1 種子處理
1.1 品種選擇
綠色食品番茄種植對品種有較高要求,要選擇營養(yǎng)價值高、生長周期短的品種,這樣才能保證番茄有良好的市場,以及較少的成本投入,較早能看到效益。番茄品種可選用抗病高產(chǎn)、抗逆性強、品質優(yōu)的品種[1]。
1.2 育苗
可選擇適宜溫室栽培的品種,且具備高產(chǎn)、耐寒、耐弱光、抗病的能力,比如優(yōu)拉516等。
1.3 苗床營養(yǎng)土的配制及苗床制作
使用肥沃過篩田土與圈糞混合制作,比例為6:4,在混合肥土中將二銨、草木灰與多菌靈,添加量分別為1.5kg/m3、15kg/m3與0.5kg/m3,要求將土、肥、藥混合均勻。需要的苗床面積為5m2/667m2,要將配好的營養(yǎng)土制成小高畦備用,小高畦的寬、長、高分別為102cm×600cm×10cm[2]。
1.4 浸種催芽
種子在催芽需使用冷水浸泡,浸泡時間需控制在12h,然后在催芽過程中,使用10%磷酸三鈉浸泡,浸泡時長為20min,浸泡結束后可將其清洗干凈。整個浸種催芽一定要嚴格按照要求進行,確保催芽效果。
1.5 播種
在事先準備好的苗床上播種,要求苗床需提前澆好。播種規(guī)格為10g/m2,秋冬茬栽培與冬春茬栽培的時間分別為8月5日左右與11月中旬。在適宜時間播種,能確保番茄成活率,因此番茄種植戶需做好播種時間控制。
1.6 分苗
分苗需做好觀察工作,當有2片子葉展平時,就可將其移到營養(yǎng)缽中。營養(yǎng)缽用土配方需合理控制,材料為過篩肥活土與腐熟圈肥,比例為7:3,肥土中中混入的磷酸二銨、草木灰、50%多菌靈分別為1.5kg/m3、20kg/m3與0.5kg/m3,混入后拌和均勻[3]。
1.7 苗期管理
在苗期床宜見干見濕,在這個時期需及時補充水分,可使用病毒A+噴得利各500倍液混合噴施一次,對病毒病進行預防。
2 定值
2.1 實行輪作
種植地塊如果是重病地塊,要采取輪作的方式進行處理,可與非茄科蔬菜輪作。
2.2 整地
要將田間植株殘體及其他雜物清理干凈,并深翻通過太陽光進行消毒與晾曬。
2.3 施基肥
基肥以腐熟的農(nóng)家肥為主,8000~10000kg/667m2,同時還要將二胺、餅肥、硫酸鉀混入,分別為20kg/667m2、100kg/667m2、15k/667m2。
2.4 做畦
春冬茬與秋茬可分別壟作或高畦、平畦。壟作壟寬、畦寬分別為60cm、100~120cm。
2.5 鋪設滴灌設施
這些年水資源浪費比較嚴重,所以可采取節(jié)水栽培技術,節(jié)水栽培還可以在冬春季節(jié)對病蟲害進行有效控制,并能提高地溫[4]。采取地膜覆蓋的種植方式。
2.6 大棚消毒
做好溫室大棚消毒,能有效預防病蟲害??杉尤肓蚧欠?~3kg/667m2,將80%敵敵畏乳油與0.25kg的鋸末混合在一起,按照一定間距分堆放好,并點燃。將大棚密閉一晝夜,然后打開通風,當大棚里沒有味道時就可定植[5]。
2.7 幼苗處理
做好苗床幼苗病蟲害控制,是定值前必須做的工作。如果為確保病蟲害處理效果,可使用藥劑對蚜蟲、紅蜘蛛等害蟲進行預防,可使用的藥劑有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等。
2.8 定植時間
定值時間一般為播種后的25d,這時幼苗長出5片葉。秋冬茬栽培與冬春茬栽培需分別控制在9月15日左右與1月30日左右。在適宜的時間定值,可滿足番茄的生長需求。
2.9 定植密度
可通過大小行種植的方式定植,大行、小行、株距需分別控制為80cm、50cm、30cm,密度為3500株/667m2。
3 田間管理
3.1 溫度管理
溫度管理期間需在緩苗期、開花坐果期、結果期這三個時期做好控制,確保控制效果。具體見表1。
3.2 光照
在冬季需做好光照控制,可采取透光性好的耐候功能膜,確保膜面清潔。將保溫覆蓋物在冬天揭開,將反光幕掛在日光溫室后部,能給大棚更多光照。在夏季與秋季需做好遮陽降溫工作。
3.3 濕度管理
番茄在不同水期所需濕度也各不相同,所以要做好濕度控制,確保番茄的健康成長。在緩苗期、開花坐果期、結果期的最佳空氣相對濕度分別為80%~90%、60%~70%、50%~60%。水分在果實膨大期之前需嚴格控制。在進入膨大期后,需保持水分供應充足。在上午澆水,番茄在中午不會有萎蔫的現(xiàn)象發(fā)生。當外界溫度在12℃以內時,可整夜放風排濕。
3.4 追肥
將1%過磷酸鈣或者0.1%氯化鈣在開花初期噴灑在頁面是哪個,間隔時間為15d,對臍腐病進行預防,同時也要在頁面上噴施0.5%尿素等。追肥需在每一層果實進入采收期開始。一般情況下追尿素8~13kg/667m2。
3.5 二氧化碳施肥
可采取二氧化碳氣肥在保護地施肥,要求二氧化碳的濃度需控制在1000~1800mg/kg。當肥料為雙效微肥料時,需控制在10g/m2。施肥間隔期較長,一般為1個月1次。
3.6 花期管理
花期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要求能做好?;ū9ぷ鳎瑢ㄆ跍囟冗M行嚴格控制,將其控制在19~24℃;在放蜂傳粉時,要合理控制密度,一般為一箱蜜蜂輻射的范圍為200~400m2。為提高座果率,可使用振蕩器振蕩花序。
3.7 番茄掐尖處理
掐尖處理需按照番茄的生長習性進行,通過掐尖處理能保證根系的快速生長。將番茄中心兩個心中的一個掐掉,并做好觀察工作。通過及時掐尖處理,能提升番茄質量與結果率,提升番茄存活率。
3.8 整枝打岔
病癥會在番茄生長過程中出現(xiàn),為避免對其他健康番茄產(chǎn)生影響,需及時將有病害的枝處理掉。謹慎摘除番茄側枝,側枝要按照番茄在后期的生長狀況確定是否保留。側枝可進行養(yǎng)分的汲取,也可進行光合作用,為主干的健康生長提供支持。當側枝過于繁茂時,需適當摘除。在晴天進行打岔工作,在光照作用下課加速傷口愈合,減少細菌滋生。為提升番茄結果率,需做好花心摘除工作。
4 病蟲害防治
番茄成長過程中病蟲害防治是重要工作,需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基本原則,采取農(nóng)業(yè)、物理、生物與化學防治的輔助手段,強化對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4.1 農(nóng)業(yè)防治
結合當?shù)貙嶋H情況選擇多抗高抗品種,提升番茄的抗病害能力。生育環(huán)境需適宜,加強對適齡壯苗的培育,提高抗逆性。對溫度與濕度進行合理控制,肥水需適宜,確保光照充足,做好通風工作,對不同生育時期的溫度進行合理調節(jié),要防止受到低溫與高溫的危害。為避免產(chǎn)生積水可采取深溝高期的手段,將田園清理干凈,這樣不僅可以促進植株生長,還能減少病害的發(fā)生。嚴格采取輪作制度,要與非茄科的輪作在2年以上,有條件的區(qū)域可事實水旱輪作方法。
4.2 物理防治
(1)鋪設銀灰色膜驅蚜蟲。將銀灰色膜覆蓋在地面,也可以在設施骨架上將銀灰色莫綁在上面,在綁上去前要將膜剪成10~15cm寬的條。
(2)設防蟲紗網(wǎng)阻蟲。將20~25篩目尼龍網(wǎng)密封在大棚通風口,對蚜蟲、白粉虱等害蟲進行阻止。
(3)黃黏板誘殺。將黃黏板掛在番茄行間,要求比植株頂部高30cm,黃黏板的懸掛間隔密度為30~40塊/667m2。但蟲體沾滿黃黏板后,需及時更換新的黃黏板,并將10號機油涂抹在上面。
(4)植株管理。當發(fā)現(xiàn)植株存在各類病害時,要及時將病葉、病果及時去除。使用濃肥皂水洗手后進行整枝與打杈工作,這樣可以對操作期間的病毒病感染進行防止。
4.3 生物防治
可使用各類蟲害的天敵進行防治,這樣能減少藥劑的使用??词褂蒙锼巹┓乐共∠x害,可使用的生物藥源有苦參堿、農(nóng)用鏈霉素等。
4.4 化學防治
在干凈晴朗的時間對保護地使用藥物進行熏煙處理,A級綠色食品蔬菜準用農(nóng)藥為化學農(nóng)藥,在一個生長季只允許使用一種農(nóng)藥。
4.4.1 灰霉病防治
對于灰霉病進行防治過程中,可使用6.5%的萬霉零粉塵、10%速克零煙劑、65%甲霉零可濕粉劑800~1000倍液,可分別使用1kg/667m2、205~300g/667m2、60~50g/667m2。
4.4.2 葉霉病防治
在防治葉霉病時,可使用45%百菌清煙劑、40%福星乳油800倍液,在667m2的田間可分別使用150~200g、205g。
4.4.3 早疫病與晚疫病防治
在對早疫病防治過程中,可使用56%百菌清粉塵、45%百菌清煙劑、80%新萬生可濕性粉劑等藥劑,在田間可分別使用1kg/667m2、80g/667m2、100g/667m2。晚疫病防治可使用的藥劑有5%霜霉清粉塵、45%百菌清煙劑、72%克露可濕性粉劑,田間可分別使用1kg/667m2、150~200g/667m2、100g/667m2。
4.4.5 青枯病防治
將20%的石灰水澆灌到每穴,要求每穴為250ml。使用3%的菌康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在發(fā)病初期進行防治, 使用量為100g/667m2。也可以使用72%農(nóng)用硫酸霉素可溶性粉劑400倍劑,使用量為300ml/株。
4.4.6 潰瘍病防治
在對潰瘍病進行防治期間,可使用的藥劑為3%克菌康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菌素可溶性粉劑400倍液,使用量分別為100g/667m2、100g/667m2。
4.4.7 病毒病防治
在定植后1~2周、初花期進行防治,可使用的藥劑有5%菌毒清水劑300~400倍液、20%病毒靈懸浮劑、1.5%植病靈乳劑600~800倍液,使用量分別為170ml/667m2、125ml/667m2、80ml/667m2。
4.4.8 蚜蟲防治
可使用4%滅蚜粉塵、敵敵畏煙劑、蚍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3000倍液、5%來福靈乳油,每667m2的使用量分別為1kg、400g、25g、17ml。
4.4.9 棉鈴蟲防治
使用Bt乳劑200倍液在卵孵化期,這樣能對低齡幼蟲進行有效防治。當百株卵量超過5粒時,最佳防治時期為50%卵變黑時,可使用15%安達懸浮劑3500~4000倍液,使用量為用14ml/667m2。也可以使用20%速滅殺丁乳油2000~4000倍液,用量為18ml/667m2。
5 及時采收
在番茄完熟期進行采收,這時番茄表面全部變紅,果肉不硬,且具有較高的含糖量。番茄作為一種常見的蔬菜,在開花后40~50d的時間,番茄有超過3/4的量開始變黃或者變紅,這時就要開始采收工作。夏秋番茄較春番茄著色快、易成熟、易軟化變質,近銷的應在果實開始轉紅后采收;遠距離調運的,應在白熟期或轉色期采收
6 結語
綠色食品番茄種植技術的應用,要求番茄種植戶能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技術,并做好種植全過程的質量與細節(jié)控制。番茄是我國重要的蔬菜作物,要想提升番茄產(chǎn)量,實現(xiàn)綠色種植,就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做好控制。最為重要的是做好病蟲害防控,減少病蟲害對番茄生長產(chǎn)生的危害與影響,確保番茄的健康生長。目前較常使用的方法有物理、生物與化學防治等,為減少藥劑對番茄與自然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影響,未來需積極推廣與使用綠色藥劑,推廣綠色防治。
參考文獻
[1] 曾立,程萬里,余豪,等.多黏類芽孢桿菌KM2501-1發(fā)酵液對番茄根結線蟲的防治效果[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20,26(5):1046-1050.
[2] 葛桂民,李建欣,盧欽燦,等.日光溫室口感型番茄和優(yōu)質甜瓜一年三茬菇渣基質高效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20(1):99-102.
[3] 岳玲,衛(wèi)向東,楊素榮,等.蔣衛(wèi)杰博士:聚焦生產(chǎn)一線(四十七)——赤峰喀喇沁旗大棚越夏番茄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18(5):86-88.
[4] 孫丹丹,張曉君,路來風,等.海洋紅冬孢酵母分泌蛋白的鑒定及其在番茄采后生物防治中的應用[J].食品科學,2021(20):22-29.
[5] 吳宣毅,曹紅霞,王虎兵,等.不同種植行距和灌水量對中國西北地區(qū)日光溫室短季節(jié)栽培番茄品質的交互影響[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18,5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