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瀝
(中國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 成都 610036)
短波通信依靠天波傳播時,可實現(xiàn)遠距離通信,天波依靠電離層反射,由于電離層不會被摧毀,機載平臺普遍配備短波電臺作為遠距應急通信手段。短波經(jīng)電離層傳播時在通信收發(fā)端之間存在一個最高可用頻率(MUF),如果高于此頻率,電波將穿過電離層,不再反射[1~2]。由于電離層隨日夜、季節(jié)、太陽活動周期、地理位置等因素不斷變化,使得短波天波信道不穩(wěn)定[3~5],故實際短波通信中,正確的選頻是決定通信鏈路建立及通信質(zhì)量的關鍵。隨著技術的發(fā)展,短波頻率預測已有諸多研究[6~8],其中典型的是ITU-R P.533建議書,該建議書給出了短波傳播預測方法,美國電信科學協(xié)會基于此開發(fā)了短波傳播鏈路仿真模型ITS HF Propa?gation[9],本文將利用其中的REC533對MUF進行預測,并將預測結果與機載短波通信人工選頻值進行對比,分析REC533頻率預測在實際工程應用中的實用性。
結合飛行實際,本文僅討論大圓距離D為2000km內(nèi)的MUF預測方法。根據(jù)ITU-R P.533-14建議書[10],n跳E?;綧UF由下式給出:
式中, i110是一跳長度d=D/n的110km的半跳鏡面反射高度的入射角,f0E為E層臨界頻率,僅需估算控制點為路徑中間點的 f0E,f0E按照ITU-R P.1239-3建議書的規(guī)定確定。
F2層基本MUF的計算公式為
REC533根據(jù)ITU-R P.533建議書開發(fā),通過設置收發(fā)雙方的地理位置、太陽黑子數(shù)SSN、天線模型等參數(shù)[9],可對MUF進行預測。本文預測用例依據(jù)現(xiàn)有飛行試驗所規(guī)劃航線分別選用西安-青島、西平-南京、宜陽-南京、成都-滄州、廣州-滄州5條鏈路,時間為2020年9月~11月,通信距離涵蓋500km~1700km,各條通信鏈路收發(fā)雙方對應的經(jīng)緯度及大圓距離見表1。
短波通信人工選頻一般在飛行試驗計劃前幾日開展,按照通信距離及航線要求選定地面臺位置,選頻時在收發(fā)點分別搭建短波電臺進行通話測試、記錄話音質(zhì)量,通信雙方可建立通信鏈接的最高頻點即為該時間段內(nèi)人工選頻最高可用頻點。人工選頻時通常根據(jù)以往選頻經(jīng)驗,按通信時間段確定初始頻率,并按一定頻率間隔進行話音通信,具體操作時可根據(jù)實際通信效果切換頻率步進。針對表1中的5條通信鏈路,西安-青島鏈路人工選頻時間為北京時間上午10點~12點,下午15點~16點,西平-南京鏈路人工選頻時間為北京時間上午11點左右,下午15點~16點,宜陽-南京鏈路人工選頻時間為北京時間上午10點~11點,中午13點左右,下午15點~16點,成都-滄州鏈路人工選頻時間為北京時間上午10點~11點,廣州-滄州鏈路人工選頻時間為北京時間上午11點~12點。
表1 通信鏈路
結合人工選頻所用收發(fā)天線、發(fā)信機功率及信噪比要求等參數(shù),利用REC533對表1中5條通信鏈路進行預測,MUF預測及人工選頻結果詳見圖1,從圖中可見,MUF預測結果與人工選頻在頻率變化的趨勢上基本保持一致。
圖1 MUF預測及人工選頻結果
為評估基于REC533的MUF預測與實際人工選頻值之間的差異性,本文用兩者間的相對偏差RD及絕對偏差AD來表示[12],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PMUF代表MUF預測值,F(xiàn)man代表人工選頻值。
MUF預測與實際人工選頻結果的相對偏差及絕對偏差見圖2和圖3。從圖中可見,5條通信鏈路的MUF預測值及人工選頻值大部分相對偏差在15%以內(nèi),絕對偏差在2MHz內(nèi),其中宜陽-南京上午的MUF預測值與人工選頻偏差最大,相對偏差為25%左右,絕對偏差為2.5MHz左右??紤]電離層的變化和保證通信的穩(wěn)定性,在選定鏈路工作頻率時,一般不高于MUF,而是取MUF的80%~90%作為最佳通信頻率[13],由此將進一步降低預測頻率與人工選頻的結果偏差,可用于指導工程應用中的頻率選擇。
圖2 相對偏差
圖3 絕對偏差
在實際工程應用中,當機載平臺進行短波遠距離通信時,利用REC533提前預測MUF,得到該通信鏈路的最高通信頻率,依據(jù)預測值可提高人工選頻效率。結合機載平臺的實際情況,如機載短波頻段的底噪特性、天線特性等,還可對通信效果進行提前評估。本文利用REC533對MUF進行預測,并與人工選頻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仿真結果表明,預測結果與人工選頻在頻率變化趨勢上保持一致,相對偏差總體上在20%以內(nèi),個別點偏差較大,在實際機載平臺應用中,具有一定的工程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