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單晶硅作為光學(xué)晶體材料的典型代表,具有導(dǎo)熱性良好、紅外光折射率高等優(yōu)點,但其脆性大、硬度高,難以加工,而激光輔助加工是提高單晶硅加工效率的有效方法?,F(xiàn)首先通過COMSOL Multiphysics軟件建立激光輔助加工單晶硅的有限元模型,確定了最合適的激光功率;然后通過單因素試驗法,模擬了激光功率、光斑直徑、移動速度對單晶硅溫度場的影響;最后采用紅外熱像儀獲得實驗值,并與模擬值進行比較,結(jié)果表明,測量的溫度值與仿真計算值變化趨勢是一致的。
關(guān)鍵詞:激光輔助加工;單晶硅;溫度場
中圖分類號:TG665?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671-0797(2022)12-0029-04
DOI:10.19514/j.cnki.cn32-1628/tm.2022.12.008
0? ? 引言
單晶硅作為最流行的半導(dǎo)體材料之一,在微電子機械系統(tǒng)、精密光學(xué)元件和電子產(chǎn)品的制造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單晶硅是一種典型的硬脆材料,具有硬度高、脆性大等特點[1-2]。利用激光輔助加工可以使單晶硅硬度降低、塑性增強,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在激光輔助加工單晶硅過程中,溫度是一個重要指標,適當(dāng)?shù)募訜釡囟瓤梢越档蛦尉Ч璧挠捕?,但是溫度過高會導(dǎo)致單晶硅工件表面產(chǎn)生熱裂紋、熱應(yīng)力過大等問題,影響單晶硅的使用性能,同時過高的溫度會引起單晶硅表面氧化(約1 000 ℃)和熔化(熔點1 410 ℃)[3]。因此,將激光加熱溫度保持在最佳范圍內(nèi)至關(guān)重要,必須慎重選擇激光輔助加工過程中的溫度場工藝參數(shù)[4]。本文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軟件建立了激光輔助加工單晶硅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研究了加工參數(shù)對溫度場分布的影響規(guī)律。
1? ? 激光加熱溫度場模型
實際的激光輔助加工過程中影響因素有很多,如熱對流、熱傳導(dǎo)、熱輻射等。因此對模型進行如下假設(shè):(1)將激光作為熱源,其分布為高斯分布;(2)模型中沒有考慮切削熱;(3)忽略單晶硅的表面溫度對激光吸收率的影響。
傳熱過程簡化為三維直角坐標系下的非穩(wěn)態(tài)導(dǎo)熱微分方程式:
式中:ρ為密度;c為比熱容;λ為導(dǎo)熱系數(shù);qv為熱源功率密度。
激光加工過程中的熱流密度由激光輻照吸收的能量、熱對流吸收的能量和熱輻射吸收的能量三部分組成:
λ?z=0=qH-qc-qr? ? ? ? ? ? ? ? ? ? ? ? (2)
其中,激光輻照吸收的能量為:
qH(x,y,z,τ)=αexp-exp(-α·z)? ?(3)
式中:α為吸收系數(shù);P為激光功率;r0為激光光斑半徑;r為加工點到激光束中心的距離。
單晶硅與周圍空氣的自然對流換熱為:
qc(x,y,z,τ)=h(T-T0)? ? ? ? ? ? ? ? ? ?(4)
式中:h為對流換熱系數(shù);T為單晶硅在激光作用下的溫度;T0為環(huán)境溫度。
單晶硅初始邊界表示為:
T(x,y,z,τ=0)=T0? ? ? ? ? ? ? ? ? (5)
單晶硅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的熱輻射為:
qr(x,y,z,τ)=εσ(T4-T04)? ? ? ? ? ? ? ? ? ? (6)
式中:ε為單晶硅的表面輻射率,對于單晶硅來說取值為0.7;σ為玻爾茲曼常量,取值為5.67×10-8 W/(m2·K4)。
2? ? 數(shù)值模擬結(jié)果分析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軟件建立激光輔助加工單晶硅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如圖1所示,模型中激光光斑以0.5 mm/s的速度沿x軸負方向移動,圖1所示為在t=2 s時單晶硅表面形成的瞬態(tài)溫度場;采用COMSOL傳熱模塊中的固體傳熱和激光加熱進行耦合物理場求解。
本文數(shù)值模擬激光輔助加工單晶硅過程中使用的仿真參數(shù)如表1所示。
取t=4 s時的仿真結(jié)果,如圖2所示,在激光功率為4 W作用下,激光束中心的峰值溫度達到345.9 ℃,在單晶硅的深度方向,溫度從單晶硅表面?zhèn)鬟f至單晶硅內(nèi)部,截面中心溫度達到343.4 ℃。如圖3所示,在激光功率為6 W作用下,激光束中心的峰值溫度達到490.3 ℃,在單晶硅的深度方向,截面中心溫度達到491.1 ℃。隨著激光功率的增加,單晶硅表面和內(nèi)部溫度均增加,當(dāng)功率達到8 W時,如圖4所示,單晶硅中心溫度達到669 ℃,截面中心溫度達664.8 ℃??梢钥闯?,隨著激光功率的增加,工件表面溫度和內(nèi)部溫度逐漸增加,當(dāng)功率增加至12 W時,工件表面溫度將超過1 000 ℃,該溫度會引起單晶硅表面的氧化,影響加工單晶硅的使用性能。為了避免過高溫度對工件產(chǎn)生的不利影響,選擇合適的激光功率為4~8 W。
3? ? 加工參數(shù)對溫度場的影響
3.1? ? 激光功率對溫度場的影響
圖5所示為不同激光功率作用下單晶硅沿縱深方向溫度分布。仿真中的功率設(shè)置為2~10 W,激光半徑50 μm,移動速度0.5 mm/s??梢园l(fā)現(xiàn),隨著激光功率的增加,工件表面熱流密度增大,因此溫度逐漸升高,這是由于熱量的擴散導(dǎo)致單晶硅沿縱深方向的溫度分布呈拋物線形狀。在特定激光功率的作用下,距離光斑越近,溫度梯度變化越大,等溫線越密集。激光功率達到10 W時,最高溫度達到1 000 ℃左右,對單晶硅表面影響較大,影響單晶硅的使用性能,也會造成能量的浪費。B38838FF-7371-4061-8A06-23ACEAFF21C7
3.2? ? 激光半徑對溫度場的影響
如圖6所示,選擇激光半徑0.05~0.3 mm進行仿真,從圖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縱深處,激光半徑越小,聚焦效果越好,能量越集中,溫度越高;激光半徑越大,熱量越不集中,能量擴散嚴重,達不到加熱軟化的效果。但是激光半徑過小,會導(dǎo)致單晶硅小范圍內(nèi)溫度過高,不利于單晶硅沿縱深方向均勻受熱。
3.3? ? 加工速度對溫度場的影響
如圖7所示,選擇0.5~2 mm/s移動速度進行溫度場的仿真,從圖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縱深處,速度越快,單晶硅表面沿縱深方向的最高溫度越低,這是由于速度的增加導(dǎo)致了單晶硅在單位時間內(nèi)吸收的能量減少,而速度越慢,單位時間內(nèi)單晶硅吸收的熱量越大,沿縱深方向最高溫度越大。
4? ? 實驗結(jié)果的測量
為驗證模型的準確性,采用如圖8所示Fluke Ti400+熱像儀進行檢驗,檢驗過程如下:利用激光器加熱4 mm×4 mm×0.5 mm單晶硅,F(xiàn)luke Ti400+熱像儀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和精確度,能夠清晰地顯示隨溫差或隨時間推移的漸進式熱量變化。
實驗過程中分別改變激光功率、光斑直徑、移動速度,圖9所示為實驗檢測所得的數(shù)據(jù),將實驗數(shù)據(jù)與有限元分析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與仿真結(jié)果整體趨勢保持一致,可以說明本文所建立的激光輔助加工單晶硅模型是準確的。
實驗測得數(shù)值高于模擬值的原因在于,實驗過程中影響溫度分布的因素較多。實驗過程中的邊界條件與仿真模型中的邊界條件是有差異的,在實驗過程中,紅外熱像儀是靜止的,這就導(dǎo)致單位時間內(nèi)單晶硅表面累積的熱量更多,從而使得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值高于仿真模型獲得的模擬值。
5? ? 結(jié)語
本文首先建立了激光輔助加工單晶硅時的溫度場模型,并通過COMSOL Multiphysics軟件建立激光輔助加工單晶硅的有限元模型,確定了最合適的激光功率為4~8 W;然后通過單因素試驗法,模擬了激光功率、光斑直徑、移動速度對單晶硅溫度場變化的影響,對不同參數(shù)下工件橫縱截面等溫線進行了描述;最后,采用紅外熱像儀對相同參數(shù)水平下激光輔助加工單晶硅的表面溫度進行了測量,并與模擬值進行比較,結(jié)果表明,測量的溫度值與仿真計算值變化趨勢是一致的。
[參考文獻]
[1] 徐巖,李善武,楊新華,等.紅外材料硅透鏡加工工藝研究[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6(3):359-361.
[2] 陳全勝.硅基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光學(xué)性能研究[D].北京:中國科學(xué)院大學(xué)(中國科學(xué)院物理研究所),2020.
[3] CHEN X,LIU C L,KE J Y,et al.Subsurface damage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in laser-assisted nanometric cutting of single crystal silicon[J].Materials & Design,2020,190:108524.
[4] 王義軍,朱豐林,姚康林.激光燒蝕45鋼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J].工具技術(shù),2021,55(10):63-69.
收稿日期:2022-03-30
作者簡介:姚棟(1988—),男,吉林松原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精密、超精密加工。B38838FF-7371-4061-8A06-23ACEAFF21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