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圖雅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本刊記者 何娟攝
“烏蘭圖雅就是那個誰啊,一唱歌眼睛就瞇成一條縫,就像表情包似的,不過看著還挺喜興……”聽到烏蘭圖雅這樣描述自己在歌迷心中的畫像,同行的工作人員無奈地笑了,“她私底下更不像個女明星,完全沒有任何偶像包袱”。
烏蘭圖雅俏皮地跟大家展示著獨具特色的“月牙眼”,滿臉喜悅藏不住。這位蒙古族青年歌唱演員日前獲評“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她說:“站上舞臺我就精神亢奮,每一個細胞都是開心的。”音樂是烏蘭圖雅的快樂源泉,已經(jīng)滋養(yǎng)她30多年。
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用這句話來概括烏蘭圖雅的“飯圈”也許有點夸張,但頗能說明她的影響力。在某音樂平臺的評論區(qū),有網(wǎng)友發(fā)出“靈魂拷問”:“我一個18歲的大男孩喜歡烏蘭圖雅的歌,聽起來正常嗎?”“幫66歲的老母親下載廣場舞神曲,聽一遍就徹底魔怔了,33歲的職場人士表示不可思議!”“我是為8歲女兒收藏的這首歌,她們課間操跳舞用的就是這曲子……”
音樂是最容易被人感知的特殊符號,不識字的老年人、沒上學的小孩子,聽到烏蘭圖雅的“洗腦神曲”都會不自覺地跳起來?!短遵R桿》《鳳凰飛》《站在草原望北京》等一系列耳熟能詳?shù)母枨殡S著歡快的節(jié)奏,傳遍大街小巷,走進千家萬戶。
回顧11年演藝生涯,烏蘭圖雅坦言,“我的成名和中國廣場舞的發(fā)展壯大密不可分”。在她看來,廣場舞是深入人民群眾、備受男女老少喜聞樂見的一種文藝生態(tài),“北京2022年冬奧會期間,總導(dǎo)演張藝謀將廣場舞搬上開幕式,也充分肯定了它的歷史地位”。2021年,由她演唱的《站在草原望北京》被國家體育總局收錄為全國12套廣場舞推薦曲目,同期推出標準的廣場舞范本,受到廣大中老年群體的歡迎。
烏蘭圖雅認為,正確引導(dǎo)人民群眾參與廣場舞活動,可以為大家?guī)砩眢w上的健康、心理上的放松、精神上的愉悅。“我的歌曲大多是律動感比較強的,MV色彩鮮明靚麗,歌詞導(dǎo)向充滿陽光正能量,可能比較容易受到阿姨們的喜愛。”
為群眾放歌,為群眾伴舞,把人民群眾當作檢驗作品的“考官”,是烏蘭圖雅進行文藝創(chuàng)作的準則與標桿,“在無數(shù)次走基層的過程當中,我也收獲了感動,收獲了營養(yǎng),收獲了內(nèi)心的豐盈”。
近年來,烏蘭圖雅堅持以文藝志愿者的身份,參加中國文聯(lián)舉辦的各類文藝惠民活動。走進福利院、養(yǎng)老院,深入偏遠地區(qū),奉獻藝術(shù)盛宴,采風提煉靈感。除了主動“走進去”,面對一些特殊群體粉絲,她還多次找機會將大家“帶出來”,攜手粉絲一起走上電視錄節(jié)目,“他們伴著我的歌曲跳著舞,展現(xiàn)了新時代中國人民健康、積極、樂觀、向上的狀態(tài),這種生活面貌和精神風采也在反哺我們的文藝創(chuàng)作,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因此,在演藝事業(yè)之外,烏蘭圖雅更多以公益大使的形象為人熟知。
有一次,烏蘭圖雅請同行評估自己的音樂作品,對方6歲的小侄女聽得不亦樂乎,不僅會跟隨節(jié)拍搖搖擺擺,還專心致志對著屏幕認字記歌詞。孩子最能夠精準地捕捉到旋律的快樂,老人則輕易就能感應(yīng)到曲調(diào)的內(nèi)核。一位80多歲長者的來信就曾讓烏蘭圖雅潸然淚下,“爺爺年輕的時候去內(nèi)蒙古當過兵,因為年齡大了,身體條件不允許他重返草原,我的歌喚醒了他關(guān)于草原的記憶,好像青春與熱血的年代不曾遠去。他對著我一個年輕人滿口感激,我就感動得不行?!闭f起這封信,她忍不住兩眼通紅,“沒想到除了我們草原兒女,很多歌迷也有各種各樣的草原情結(jié),大家定義我是民族歌手,但音樂是不分民族的”。
烏蘭圖雅出生在科爾沁草原,遼闊的天地賦予她寬廣的音域,民族的底色贈給她能歌善舞的基因,家庭的氛圍更是很早就為她埋下了演藝事業(yè)的種子。童年時期,小圖雅為客人表演總是心生歡喜,“還沒學會講話和寫字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學會唱歌了”。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烏蘭圖雅并不認為自己是天賦型選手,她在演藝生涯表現(xiàn)出的努力與勤奮,得到多位行業(yè)前輩的認可。
真正的藝術(shù)家更愿意把舞臺讓給下一代,把鮮花和掌聲送給晚輩,獨自在幕后品嘗成就感和幸福感。出道10余年,烏蘭圖雅長期與大學老師烏日娜保持緊密聯(lián)系?!拔忆浿菩赂璧臅r候,如果時間條件允許,老師還會親自來‘監(jiān)棚’。畢業(yè)多年,她從沒放棄督促自己的學生成為更好的人?!睘跞漳仁恰都槿龑殹返难莩咧唬杲椎乃琅f在進取,一邊攻讀博士學位,一邊繼續(xù)教學工作和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為學生爭取演出機會。談及恩師,烏蘭圖雅說:“很多人都說我的音樂極具力量感,但在老師身上,我深刻感受到,行為的力量比音樂的力量更強大,這股力量可以在人生低谷期轉(zhuǎn)化成一劑強心針。”
歌曲廣為流傳固然是每一位歌者的職業(yè)追求,而藝術(shù)的接力傳承則是幾代人的不懈追求。今天的烏蘭圖雅也被很多晚輩稱為“老師”,對她而言,短短的這兩個字極具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次偶然的機會,烏蘭圖雅看到小童星阿比亞斯,看他像草原上的駿馬一樣展現(xiàn)蓬勃的生命力?!拔揖屯蝗幌胍型K?、考驗他。”趁著阿比亞斯放寒假,烏蘭圖雅帶他隨行錄節(jié)目。連續(xù)幾天早出晚歸的連軸轉(zhuǎn),不僅讓他看到舞臺上光鮮亮麗的一面,還帶他感受演藝人員的幕后真相,讓他品嘗艱辛之后,再去驗證自己對于歌唱事業(yè)的熱愛程度。“心之所向,何懼風浪,千萬顆心奔赴一個地方……”說到這里,她哼唱起不久前為獻禮共青團成立100周年而錄制的主題歌,感慨青春的美好與力量。
烏蘭圖雅鮮明的民族風總是讓人印象深刻,她享受著民族文化的滋養(yǎng)與熏陶,也用歌聲向大眾傳遞草原的氣象與生態(tài)。“你們都騎馬上學嗎?你們都住蒙古包吧?你們都會在家擠牛奶喝嗎?……”從草原走出,烏蘭圖雅遇到過不少“可愛的問題”。越來越多的歌迷追尋她的炫酷民族風來到內(nèi)蒙古,感受草原的現(xiàn)代與淳樸,打開視野刷新認知。
除了向大眾推廣新時代的草原風貌,收集蒙古族的老物件也是烏蘭圖雅的一大愛好。“說到中國的刺繡工藝,很多人都會想到江南、西南等地區(qū),其實我們蒙古族的刺繡也很有特色。以前我還經(jīng)常穿著民族服飾去逛街,很享受那種驚艷了眾人的感覺?!闭驹诟鼜V闊的舞臺上,向更多觀眾宣傳民族文化,職業(yè)自豪感伴隨著知名度的擴大與日俱增。
5月10日,參加慶祝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之后,她對自己的使命擔當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我們要創(chuàng)作更多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住的精品力作,用歌聲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