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陽
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核酸檢測也隨之常態(tài)化。早在上個月,學校為了應對突發(fā)情況以及施行校園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管理,就曾進行了多次全校核酸檢測模擬演練。
在前幾次模擬演練中,我被學院任命為院負責人之一,專門負責化學院19、20級研究生的核酸檢測通知與安排。相較于本科生較為統(tǒng)一的課程與作息時間,研究生因為專業(yè)方向與課題組的差異,生活作息會有較大差別。因此,要想?yún)f(xié)調大家的科研生活,安排一個統(tǒng)一時間進行全員檢測,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除此之外,每次演練的通知時間都非常緊張,常常是前一天發(fā)通知,第二天就要保障全員到齊,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檢測。所以,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五六十人的時間協(xié)調,太考驗負責人的組織能力了。
第一次演練時,我接到通知是在實際演練的前一天下午3點,要求必須在當天晚上7點前建好專屬微信通知群,并且商議協(xié)調出統(tǒng)一的核酸檢測時間。要知道我所負責的這些研究生經(jīng)常起早貪黑做實驗,短短4小時內,他們看不看手機信息是一回事,能不能在科研工作間隙抽空回宿舍樓做核酸,又是另一回事了。
深知任務艱巨,于是我一接到通知,立馬開始按照名單加好友建群,有些同學立馬就通過了好友驗證,而另一些正忙于科研的同學則一直未回復。看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急得我恨不得跑到這些同學實驗室去,面對面提醒他們。有驚無險的是,同一學院的同學彼此之間都很熟悉,甚至有的就在同一實驗室。所以,當有些同學因為忙科研沒時間看手機時,那些相識的同學總有辦法面對面通知到個人。晚上6點多鐘,我總算建好了微信群,大家開始商議核酸檢測時間。
問題又出現(xiàn)了,正如我之前所擔心的,有些課題組有上下班打卡制度,這些同學只能在晚上9點后回宿舍樓做核酸,而有些時間相對自由的課題組,則想早早完成檢測,以免耽誤洗澡時間。最終形成了兩撥陣營、人數(shù)相當,這可難住我了。同樣身為化院人的我,深知科研人的不易與辛酸,有時候再多做幾分鐘,實驗結果就可能天差地別,所以爭分奪秒做實驗的思想深入人心。其中,有些同學的實驗課題正處于關鍵階段,往往離最后的成功只有一步之遙,若中斷實驗離開實驗室,回宿舍樓先做核酸,那將前功盡棄,得不償失。有些同學正在進行控制變量實驗,同一個實驗若被分在兩天進行,則不僅增加了實驗的變量因素,還會使實驗結果缺少說服力。而對于像我一樣用儀器研究科學問題的同學而言,好的儀器狀態(tài)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儀器運作狀態(tài)優(yōu)良,我們便會利用好這一條件通宵達旦高效完成實驗,一秒鐘也不想浪費。所以,如何平衡好同學們的科研生活與防疫工作,成了我面臨的大難題。
另一方面,我也很理解那些想提前做核酸的同學,因為宿舍樓每層只有一個公共浴室,常常供不應求,晚上10時許大家集中回來后,必然會排出一條長隊。兩方陣營各有道理,我實在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思考再三,我決定把實際情況報告給老師。老師了解情況后,協(xié)調了兩個檢測時間段。同學們也非常配合我們的工作,努力調整自己的時間安排,在不耽誤自身科研任務的基礎上,都盡量爭取在規(guī)定的時間段里按時完成核酸檢測。比如,有的同學在了解核酸檢測安排后,主動與其他時間段做核酸檢測的實驗室小伙伴交換儀器機,或者打算提前去實驗室完成當日任務,這樣既不耽誤既定的科研計劃,又保證了學校防疫措施的順利進行。
第二天,大家都有序按照上報的約定時間,到宿舍樓前進行核酸檢測,自覺上報核酸檢測進程,完成檢測后又自動接龍回復。出乎意料的是,我們這一小組成了整個學院最先完成所有任務的隊伍。
最近,學校升級了防疫措施,為了避免同學們不必要的時空交集,出入校申請手續(xù)更加嚴格,而這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我們院系位于北大主校區(qū)外,宿舍卻位于主校區(qū)內,要是去化學院做實驗,必然要出入主校區(qū)。一天兩天申請也就算了,天天申請的話免不了哪一天就忘記了,而一旦忘記申請,就會失去當日出入校權利,導致無法出校完成實驗。如果一周內超過兩次忘記申請,那接下來一周都不能再出入校了,這對于日日離不開科研實驗的理科生而言,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很是耽誤事情。
考慮到這一實際問題,院領導提出了出入?!鞍酌麊巍边@一概念,即以院系的名義為同學們申請了免日常報備,但要求同學們簽署只往來于宿舍和化學院兩點一線的保證書,簽字后就無須在系統(tǒng)上天天報備,便可以刷臉通過了。這樣,可謂真正做到了“不誤實驗,不誤防疫”。
責任編輯:丁莉莎0626501E-DB73-4AC7-A28E-8A8A3A1A81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