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怡煒
你知道為什么我們剪指甲的時候不會覺得疼嗎?為什么我們不會像小嬰兒一樣“吐奶”?為什么絕經(jīng)后婦女容易骨質疏松?為什么老年人容易患冠心病?要是長了膀胱結石,醫(yī)生會做些什么操作將它去除,它將通過什么途徑排出體外?面部的“危險三角區(qū)”是如何得名的?我們身體內的血液是如何流走的?心臟是如何迸射血液的,其具體路徑是什么? 這些看似簡單卻一下子讓人回答不上來的問題,從日常科普到生活中常見疾病,在這本書里,你都可以找到答案。
“這是枕額肌,有兩個肌腹,一個枕腹、一個額腹,還有一個帽狀腱膜,這個肌肉收縮可以產(chǎn)生額紋。如果一個人額紋消失,那么提示面癱?!薄斑@是動眼神經(jīng)核,這是滑車神經(jīng)核,展神經(jīng)核,舌下神經(jīng)核,這四種核團是一般軀體運動。”“靜脈血從上下腔靜脈流入左心房,到左心室,通過肺動脈運輸?shù)椒芜M行氣體交換變成動脈血,然后再流經(jīng)右心房心室,最后由主動脈射向全身?!弊鳛橐幻t(yī)學生,解剖課上,每當老師用專業(yè)術語講到這些時,我的腦海中總是一片混亂……因為我們對其解剖結構并不清晰明了。直到我翻開了《DK透視眼百科·人體》這本書,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油然而生。
咀嚼時,是咀嚼肌在上提下頜骨助我們研磨食物;眼輪匝肌可以幫助閉眼,降眉間肌可以上提鼻梁;頭頸部復雜精巧的血管網(wǎng)和神經(jīng)網(wǎng)將如何呈現(xiàn)……從人體系統(tǒng)到器官肌肉,再到組織血管,配合著令人難以置信的清晰度,展示了人體的各個細節(jié)。它既不像專業(yè)書那樣晦澀難懂,卻又能帶你在醫(yī)學殿堂中打開一個新的大門。精美絕倫的解剖圖譜將條理明確、達地知根地帶你感受我們人體的組成。
《DK透視眼百科·人體》最大的亮點以及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它有六個令人醍醐灌頂?shù)哪z片。我們眼睛看到的物體是如何成像的?外界氣體是如何入肺,氧氣是怎樣入血的?血液在心臟內是如何流動的?吃進去的食物在體內會經(jīng)歷些什么最后排出?腎臟是如何產(chǎn)生尿液的?大腦皮質的不同區(qū)域分別管理著什么?覆于解剖結構之上的膠片,會讓我們對這些過程有一個具體明確的認知,這些細節(jié)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理解人體是怎樣組合在一起的。
就像作者在本書前言中說:“我在多年的行醫(yī)生涯中,一直試圖利用仿生的部件代替損傷的器官和肢體,但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和天生的一樣好。當我們看到這些圖片的時候,應當記住身體是一件多么偉大的禮物,我們應該照顧好它?!蔽覀冎挥性搅私庾约旱纳眢w結構,才能更好地保護它。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很重要,體內時刻都有數(shù)千萬細胞在為我們工作,所以我們應當善待自己。
讓我們一起打開這本書,走進不可思議的人體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