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靜,汪 銳
銅陵市中醫(yī)醫(yī)院 檢驗科,安徽 銅陵 244000
胃癌是一種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1-2]。胃癌的發(fā)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升高,且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西北和東部沿海具有較高發(fā)病率[3];同時,50歲以上男性為多發(fā)群體,老年人群消化道疾病發(fā)生率較高。由于慢性胃炎病程較長,加之其他基礎疾病的影響,胃癌難以早期診斷和治療,因此老年胃癌具有發(fā)病率高、預后差、致殘致死率高等特點。早期有效篩查胃癌結(jié)合針對性治,可提高老年胃癌患者的存活率。糖類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Cyfra 21-1)等作為現(xiàn)階段常用的腫瘤標志物,用以診斷各種組織器官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4-6]。由于其廣泛存在于胃腸道腫瘤患者血液中,臨床上缺乏老年胃癌特異性檢查指標。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糖類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均被認為與原發(fā)性腫瘤相關[7-8]。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清AFP、CA72-4、CA19-9聯(lián)合Cyfra21-1檢測老年胃癌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7例胃癌患者納入胃癌組,同期診斷為胃良性疾病73例患者納入胃良性組、健康體檢者90例納入健康組。胃癌組男性80例,女性27例;年齡(74.67±7.81)歲,年齡范圍60~93歲。胃良性組男性44例,女性29例;年齡(67.05±1.12)歲,年齡范圍60~78歲。健康組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齡(67.14±1.28)歲,年齡范圍61~75歲。3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胃癌組患者經(jīng)病理學初次確診為胃癌,且未經(jīng)過手術、化療、放療等抗腫瘤治療;年齡60周歲及以上;臨床資料完整;胃良性組患者經(jīng)CT或病理學診斷排除惡性腫瘤,均為胃良性疾病;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非初治胃癌;檢測多種腫瘤標志物前已接受部分臨床干預;并發(fā)其他組織器官原發(fā)性惡性腫瘤,包括肺癌、結(jié)直腸癌等;患其他臟器功能不全,或嚴重疾?。慌R床資料不完整或未檢測多種腫瘤標志物。
1.2 研究方法 受試者于檢測日清晨留取空腹8 h外周靜脈血5 ml,4℃下離心收集血清于-20℃下凍存待測。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AFP、CA19-9、Cyfra21-1及CA72-4水平,所有操作均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應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測定數(shù)值。其中,AFP≤25 ng/ml、CA19-9≤35 U/ml、Cyfra21-1≤3.3 ng/ml、CA72-4≤6.9 U/ml為正常范圍。各指標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判斷中,陽性判定需至少一項為陽性,陰性判斷中各項指標水平均不超過正常范圍。
靈敏度=陽性/(陽性+假陰性)×100%
特異度=陽性/(真陰性+假陽性)×100%
2.1 3組受試者的血清指標水平比較 胃癌組患者血清AFP、CA72-4、CA19-9及Cyfra21-1表達高于胃良性組和健康組,胃良性組患者上述指標表達高于健康組,3組間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受試者血清指標水平比較
2.2 腫瘤標志物檢測靈敏度和特異度分析 各腫瘤標志物血清AFP、CA72-4、CA19-9聯(lián)合Cyfra21-1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6.4%、93.9%,高于各指標單獨檢測。見表2。
表2 各腫瘤標志物檢測靈敏度和特異度分析
2.3 老年胃癌患者血清指標陽性率與病理特征的關系 107例胃癌患者中,36例血清AFP升高,71例正常;40例血清CA72-4、Cyfra21-1升高,67例正常;41例血清CA72-4升高,66例正常。血清AFP、CA19-9、Cyfra21-1與腫瘤直徑明顯相關(P<0.05),血清CA72-4與年齡明顯相關(P<0.05),血清Cyfra21-1與腫瘤分化程度明顯相關(P<0.05)。性別、病理類型與TNM分期三大病理特征均未發(fā)現(xiàn)與AFP、CA72-4、CA19-9、Cyfra21-1存在相關性。見表3。
胃癌早期無特殊臨床癥狀,臨床建議超過45歲的人群應定期進行胃鏡檢查,以進行早期篩查[9-10]。但我國大多數(shù)胃癌患者在確診時大部分為中晚期,因此十分需要特異性指標輔助檢查。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老年胃癌患者AFP、CA72-4、CA19-9和Cyfra21-1水平高于胃良性組和健康組,而健康組受試者上述指標水平最低。這說明,AFP、CA72-4、CA19-9和Cyfra21-1水平異常作為老年胃癌診斷的輔助指標,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不同于其他糖類抗原,CA72-4具有較高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已被證實在消化道和卵巢腫瘤中特異性表達,且不存在于其他組織中,因此,CA72-4在老年胃癌患者中水平異常符合既往報道[11-12]。AFP是一種由胎兒肝細胞及卵黃囊合成的糖蛋白,在成人血液中濃度極低,目前臨床上常作為原發(fā)性肝癌的血清標志物,在本研究中觀察到老年胃癌患者血清中該指標對水平異常[13-1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AFP、CA72-4單獨檢測的靈敏度均>60%,特異度均>70%。相較于單獨檢測,上述4個指標聯(lián)合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度最高,分別為86.4%和93.9%,較之劉彥合等[15]的研究結(jié)果中CA19-9、CA242及CA724聯(lián)合診斷胃癌的特異度更高,亦高于袁錫裕等[16]報道的90.4%特異度。這說明AFP、CA72-4、CA19-9和Cyfra21-1聯(lián)合檢測老年胃癌,具有較特異性。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老年胃癌患者血清CA72-4與年齡明顯相關,AFP、CA19-9、Cyfra21-1與腫瘤直徑明顯相關,Cyfra21-1還與腫瘤分化程度明顯相關。有研究顯示,CA19-9還與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遠處轉(zhuǎn)移和TNM分期相關;CA74-2與年齡無明顯相關性,但與浸潤深度、TNM分期明顯相關[17]。這均與本研究所得結(jié)果不一致,可能原因是本研究僅納入60歲以上患者有關;同時,由于患者資料限制,本研究未討論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遠端轉(zhuǎn)移和浸潤深度情況。因此,在后期研究中,將擴大樣本量,以探究上述指標與更多臨床指標間的相關性。
表3 胃癌患者血清指標陽性率與病理特征的關系/例(百分率/%)
綜上所述,AFP、CA72-4、CA19-9和Cyfra21-1聯(lián)合檢測在老年胃癌診斷中具有較高靈敏度和特異度,可作為輔助指標,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