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婷婷
(泰安市婦幼保健院 產科 山東 泰安 271000)
剖宮產是產科常用的一種分娩方式,主要用于高危產婦、難產產婦的分娩,在挽救產婦和圍產兒生命健康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雖然剖宮產在產科臨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該分娩方式屬于外科手術的一種,在幫助產婦分娩的過程中,會對產婦本身產生一定的創(chuàng)傷。且在剖宮產手術開展過程中,需要進行麻醉、輸血、輸液等干預,導致產婦在剖宮產期間須承受較大的風險,對產婦的身心健康和產后康復,均會產生不利影響[1-2]。因此,加強剖宮產產婦的護理干預,積極地改善其圍術期風險,是保證母嬰健康、促進產婦產后恢復的關鍵[3]。為了提高剖宮產產婦的產后恢復效果,我科室對其開展了快速康復理念聯合心理護理干預,獲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剖宮產在解決孕婦難產、終止高危妊娠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保證母嬰安全、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出現、加快產婦產后康復始終是產科重點關注的問題。快速康復外科(FTS)指的是在圍手術期采取有效措施對患者進行護理,以減輕患者的手術應激反應,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促使患者術后快速康復。
選取106 例在我院行剖宮產的產婦(納入時間: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納入53 例。比較基線資料,結果顯示P>0.05。觀察組:年齡23~32 歲,平均年齡(27.42±2.58)歲;對照組:年齡22~31 歲,平均年齡(27.29±3.07)歲。本次研究納入的研究對象均具備剖宮產指征;自愿行剖宮產,均為單胎活產;產婦孕周均在36 周以上;無傳染疾病、心力衰竭、精神障礙。
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guī)圍術期護理,觀察組產婦給予快速康復理念聯合心理護理,如下。
1.2.1 快速康復護理。
1.2.1.1 術前護理。在產婦剖宮產術前,要加強產婦的健康教育,告知其手術方法、實施流程、手術時機及可能面臨的風險、術中配合事宜。在此基礎上,同時向產婦介紹疼痛管理、術后康復計劃等知識,使產婦能夠提升對剖宮產術的認知度。指導產婦術前8h 禁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術前6h 禁食淀粉含量高的食物,術前2h 禁食流質食物,并給予葡萄糖液口服。
1.2.1.2 術后護理。(1)疼痛管理:術后給予產婦鎮(zhèn)痛泵鎮(zhèn)痛,并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產婦的術后疼痛程度進行評估,采取有效的鎮(zhèn)痛措施,將產婦的VAS 評分控制在1-2 分,保證產婦有良好的睡眠[4]。(2)體位管理:術后協助產婦采取合理的體位,保證產婦處于舒適狀態(tài)。對于BP>90/60mmHg的產婦,采取平臥墊枕位;對于生命體征穩(wěn)定、引流出血較少,且無頭暈、眼花、心悸等癥狀的產婦,可給予床頭抬高的半臥位,但床頭抬高不可超過30°,以產婦感到舒適為宜。在此基礎上,每2h 協助產婦翻身1 次。(3)撫觸按摩:在術后6h,由護士對產婦進行撫觸按摩。產婦取平臥位,護士清潔雙手后,掌心倒少許潤膚油,雙手沿著產婦的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以順時針方向按摩。按摩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切口,避免碰到切口,按摩力度要適中。在按摩期間可以通過播放舒緩的音樂來緩解產婦的心理壓力。每次按摩時間保持在10min 左右,每日3次。每次撫觸按摩結束后,幫助產婦調整舒適體位。(4)飲食護理:術后無需等待肛門排氣恢復,在術后4h 左右即可給予產婦少量多次溫開水飲用。在術后6h 即可給予產婦流質食物,在術后24h 左右可逐漸恢復正常飲食,以保證產婦的產后營養(yǎng)供給。(5)母乳喂養(yǎng)指導:術后2h 即可以指導產婦進行初乳喂養(yǎng),讓新生兒交替吮吸雙側乳房,并指導產婦與新生兒進行肌膚接觸,促進泌乳。并向產婦介紹早吮吸、早接觸的重要性,以及母乳的營養(yǎng)價值,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幫助產婦樹立其母乳喂養(yǎng)信心[5]。(6)早期運動:術后指導家屬為產婦按摩小腿、足部,并輕搖產婦雙腳,早期開展被動運動,每次按摩時間3min,3次/h。在按摩期間要加強對產婦的觀察,一旦有異常情況,則要立即停止按摩,并告知醫(yī)師。術后2h 即可鼓勵產婦開展主動運動,以頸部運動、四肢運動為主,運動以產婦可耐受的日常鍛煉習慣為原則。同時對產婦進行子宮按摩。(7)下床活動:術后12h 即可鼓勵產婦離床活動,如果產婦生命體征平穩(wěn),疼痛程度較低,且陰道出血較少,則可以在護士的協助下按壓鎮(zhèn)痛泵離床活動。在離床活動的過程中,要遵循“先站立再獨立,先床邊再周邊”的原則進行。在離床活動過程中,離床活動時間由產婦的感受決定,但需注意術后3d 內產婦每次的離床活動時間不得超過15min[6]。
1.2.2 心理護理。(1)術前心理護理:術前要向產婦簡單介紹剖宮產的必要性以及術中配合注意事項,護士要一直陪伴在產婦身邊,耐心地與產婦進行溝通,積極解答其疑問,并給予情緒安撫,讓產婦放心進行剖宮產分娩。護士可以握住產婦的手給與其安全感,幫助產婦消除緊張、恐懼和不安的情緒,并引導其保持以愉悅的心情期待新生命的降臨。(2)術后心理護理:胎兒娩出后第一時間告知其嬰兒性別,并注意安撫產婦情緒,避免其過度興奮或失望。胎兒娩出后,護士可夸獎產婦的奉獻精神,叮囑其放松休息,積極調整身心狀態(tài)。做好產婦和家屬的思想工作,著重叮囑家屬要給予產婦更多的關心和關懷,維持產婦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7]。
Spss21.0 分析數據,恢復時間、子宮底高度恢復用“±”和t 檢驗,術后并發(fā)癥占比用“%”和X2檢驗,兩組數據進行比對后有明顯差異性(P<0.05)。
觀察組產婦的術后排氣時間、進食時間、初次離床活動時間、惡露持續(xù)時間、疼痛持續(xù)時間、泌乳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術后1d 和術后2d 時的子宮底高度,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的子宮底高度恢復情況比較(cm)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觀察組7.55%低于對照組24.53%(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剖宮產作為一種常用的輔助分娩手段,在改善高危產婦的分娩結局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剖宮產在幫助產婦完成分娩的同時,也會對產婦的身體造成較大的創(chuàng)傷,引起產婦產生較為強烈的生理和心理應激反應。常規(guī)剖宮產護理僅僅是一些被動的、指導性干預,主要是對產婦剖宮產術后的注意事項、飲食和母乳喂養(yǎng)進行宣教式的干預,深入性不足,遠遠無法滿足產婦術后的護理需求。因此,產科臨床急需一種更加科學、有效的剖宮產圍術期護理方法[8]。
快速康復護理理念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護理理念??焖倏祻妥o理在開展過程中,根據當前圍術期護理中存在的不利于患者康復的因素,以循證護理證據為依據對現有圍術期護理方案進行不斷的優(yōu)化,旨在將手術對患者機體的創(chuàng)傷和干擾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從而實現術后的快速康復。同時聯合給予心理護理干預,最大程度上改善產婦圍術期的不良心理情緒,消除由于不良精神因素對產婦產后康復產生的不利因素,從而進一步增強產婦的術后康復效果[9-10]。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理念聯合心理護理能夠縮短剖宮產產婦術后的各項康復時間,改善其子宮底高度恢復效果,減少并發(fā)癥,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