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慶
南京鼓樓醫(yī)院集團儀征醫(yī)院泌尿外科,江蘇儀征 211900
輸尿管上段結石為臨床常見疾病, 多發(fā)生于腎臟或繼發(fā)于輸尿管疾病, 在疾病發(fā)作時可伴劇烈疼痛,并伴有放射性、加重性的特征,部分患者可伴發(fā)心悸、惡心嘔吐等癥狀[1]。 近年來,因飲食、生活習慣等因素影響,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給患者健康及生活質量均帶來了明顯不利影響, 故臨床應加以重視[2-3]。 對結石直徑、體積較大者,目前多推薦手術治療, 輸尿管硬鏡鈥激光碎石術為常用的腔道微創(chuàng)治療手段,術式成熟且療效可靠,能夠準確粉碎結石,并可對創(chuàng)面進行凝固止血[4-5]。而近年來研究中, 中醫(yī)藥在泌尿系統(tǒng)結石患者術后促排石治療中已經(jīng)有了一定應用,并起到了較好效果,排石顆粒則為南京同仁堂所生產(chǎn)的經(jīng)典中成藥制劑[6-7]。 為進一步提高對輸尿管上段結石者的治療效果, 該次研究便利選擇該院2018 年1 月—2021 年10 月收治的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92 例為研究對象,探討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聯(lián)合排石顆粒方案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便利選擇該院收治的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92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滿足輸尿管上段結石診斷標準[8];②擬行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③患者年齡18 歲以上; ④碎石術后能夠自行排出結石者;⑤病程2 年以下;⑥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特殊生理時期如妊娠、哺乳者;②嚴重臟器功能異常者;③不能遵醫(yī)囑用藥者;④用藥禁忌證者。以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46 例,男35 例,女11 例;年齡27~80 歲,平均(41.69±11.20)歲;病程3~24 d,平均(10.57±3.15)d;結石直徑0.6~2.4 cm,平均(0.95±0.14)cm。 觀察組46 例,男37 例,女9例;年齡27~81 歲,平均(42.03±11.15)歲;病程3~24 d,平均 (10.84±3.22)d; 結石直徑0.6~2.4 cm, 平均(0.98±0.16)cm。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該研究經(jīng)該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對照組采用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 使用德國威浮萊AURIGA-30 型30 W 鈥激光,術中腰硬聯(lián)合麻醉,患者體位取截石位,經(jīng)尿道向患側置入導絲,并在導絲引導下,置入8.0/9.0 FR 輸尿管硬鏡進行探查,找到結石后,拔除導絲,置入220 μm 鈥激光光纖,功率設定為0.8~1.2 kJ,頻率控制為10~15 Hz,直視下碎石,滿意后即可采用套石籃取出稍大的結石,而后退鏡,留置F6 雙J 管、導尿管。 術后第1天復查KUB,評估雙J 管位置,術后2~3 d 即可拔除尿管,常規(guī)靜脈滴注廣譜抗生素2~3 d 抗感染。術后叮囑患者多飲水,口服枸櫞酸氫鉀鈉顆粒劑(國藥準字H20181128,規(guī)格:97.1 g/100 g),2 次/d,5 g/次,并注意監(jiān)測尿液pH 值,根據(jù)尿pH 值監(jiān)測結果調整用藥劑量。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用排石顆粒(國藥準字Z32020071,規(guī)格:5 g×12 袋/盒)治療,從術后第2 天開始用藥,3 次/d,5 g/次,開水沖服。兩組患者均治療4 周后進行療效評價。
①兩組臨床療效比較。顯效:患者自覺結石排除或采集到排除結石標本,復查超聲未見結石影,泌尿梗阻、積水消失;有效:上段結石下移或結石體積縮小>20%,泌尿梗阻、積水改善,尿白細胞、紅細胞、蛋白等水平均下降;無效:結石減少不足20%或未發(fā)生位置下移,癥狀未改善或加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②兩組腎功能比較。 于治療前、治療4 周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分離血清后,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 ③兩組炎癥指標比較。 于治療前后評估患者C 反應蛋白、尿紅細胞評分、尿白細胞評分進行比較。C 反應蛋白檢測標本為血清, 予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 尿紅細胞、白細胞檢測以定性檢查結果進行評估,包括-、±、+、++、+++,分別代表0 分、1 分、2 分、4 分、6 分。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治療前,兩組Scr、BUN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Scr、BUN 水平均上升, 且觀察組水平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腎功能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2 兩組腎功能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P<0.05
?
治療前,兩組C 反應蛋白、尿紅細胞評分、尿白細胞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 反應蛋白、尿紅細胞評分、尿白細胞評分均下降,且觀察組炎癥水平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炎癥指標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3 兩組炎癥指標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P<0.05
?
輸尿管結石為泌尿外科常見疾病,上段結石多為單側發(fā)生, 占構成比約94%~98%, 由于結石位置特殊,常規(guī)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臨床多推薦予手術治療[9]。輸尿管硬鏡鈥激光碎石術屬于治療該病的常用術式,可利用人體自然腔道進行結石觀察,對患者的損傷小,術后恢復快,手術安全性高,近年來該術式在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治療中已經(jīng)有了較多應用[10]。 但采用該術式治療后,由于無直接外向通道,故在激光碎石并取出較大結石后,仍然存在一定結石殘留。受輸尿管上段結石解剖原因影響, 部分殘余結石很難排除,可導致結石復發(fā)、尿路感染及腎絞痛等[11]。 對此,西醫(yī)術后多使用枸櫞酸氫鉀鈉顆粒劑等藥物, 促進結石排除。 枸櫞酸氫鉀鈉能夠調節(jié)患者尿液pH 值,溶解小結石,并可抑制結晶形成,減少尿液中的鈣離子,對預防結石及防止復發(fā)均有較好效果,但排石效果仍不理想[12]。 從中醫(yī)角度看,該病可歸為“石淋”等范疇,其發(fā)生與腎氣不足、濕熱內蘊、煉液為石存在密切相關,治療時應以通淋排石、清熱解毒為原則。而該次研究所采用排石顆粒組方包括連錢草、 鹽車前子、木通、徐長卿、石韋、忍冬藤、滑石、瞿麥、苘麻子、甘草[13]。 該方中連錢草為君藥,能夠利水消腫、通淋解毒; 滑石可清熱祛濕利尿, 鹽車前子可利水通淋,苘麻子可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石韋、瞿麥則能夠利尿通淋,共為臣藥;配以忍冬藤、徐長卿為佐,前者能清熱解毒、止痛通絡,后者能夠溫通利水消腫;配合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藥性,諸藥共使,可起到利尿排石、清熱通淋的作用[14]。 且現(xiàn)有研究指出,連錢草中有機酸、黃酮類物質能夠起到溶解鈣離子的作用,石韋則能夠消毒殺菌,抑制感染,進一步證實了該方輔助治療尿結石的價值[15]。 且排石顆粒屬于中成藥制劑, 服用簡單方便, 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該次研究中,觀察組聯(lián)用排石顆粒治療后,總有效率(95.65%)高于對照組(80.43%)(P<0.05),提示聯(lián)用該藥可提高排石效果,改善患者癥狀。原因考慮為該藥物中有效成分能夠起到溶解結石, 抑制結石生長的作用,并可通淋利尿,促進結石排除,故可促進患者康復。 劉輝等[16]研究中,觀察組予通淋排石中藥治療后,總有效率96.34%,較西醫(yī)治療86.58%高(P<0.05),與該次研究一致,佐證了該次研究方案輔助治療輸尿管結石的價值。 由于手術影響及結石機械性刺激,使患者腎功能出現(xiàn)一定損傷,進而出現(xiàn)腎功能下降。 而該次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Scr、BUN水平分別為(110.17±7.98)μmol/L、(7.43±1.05)mmol/L,均低于對照組(126.59±10.24)μmol/L、(8.33±1.26)mmol/L(P<0.05), 則提示該方案有利于減輕患者腎功能損傷。 王青富等[17]研究中,觀察組予中藥排石湯干預后,Scr、BUN 水平分別為(108.96±10.41)μmol/L、(6.55±1.27)mmol/L,均低于對照組(P<0.05),也證實了該方對改善患者腎功能的作用。而在炎癥指標方面,該次研究觀察組治療后C 反應蛋白、尿紅細胞評分、尿白細胞評分分別為(8.42±3.67)mg/L、(1.32±0.40) 分、(1.22±0.42) 分, 均低于對照組 (13.91±4.15)mg/L、(1.76±0.55)分、(2.20±0.71)分(P<0.05),則說明該方可減輕機體炎癥反應。 周波等[18]研究中,觀察組予通淋排石方案治療后,CRP、尿白細胞評分、尿紅細胞評分分別為(9.95±3.10)mg/L、(1.04±1.14)分、(1.36±1.26)分,均較對照組低,也佐證了該次研究使用排石顆粒對改善機體炎癥指標的作用。
綜上所述, 對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采用輸尿管硬鏡鈥激光碎石聯(lián)合排石顆粒治療療效可靠, 能夠有效清除殘余結石,可改善患者術后腎功能,并可減輕機體炎癥反應,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