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 ?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至關重要。盡管絕大多數(shù)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給予一定的重視,而且也積極探索有效的實現(xiàn)路徑,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但仍然面臨諸多問題。對此進行了研究與探討,在分析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最后就如何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學、健康、持續(xù)發(fā)展,傾力培養(yǎng)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出優(yōu)化措施。
[關? ? 鍵? ?詞]?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45?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2)22-0172-03
在我國越來越重視人才戰(zhàn)略的時代背景下,高校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陣地,如何適應形勢發(fā)展需要,大力推動人才建設改革和創(chuàng)新,是高校需要高度重視的重大問題。盡管絕大多數(shù)高校把人才建設納入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當中,而且在組織實施方面也進行了實踐和探索,使高校人才建設的規(guī)范化和系統(tǒng)性在不斷提升,但仍然有一些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特別是還沒有將其納入“三全育人”機制當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特色化、實效性仍然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人才建設的深入開展。對此,高新應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上升到更高層面,既要深刻認識和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又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tǒng)思維,著眼于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采取更加科學、系統(tǒng)、有效的措施,扎扎實實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水平、上臺階,努力在高校人才建設方面實現(xiàn)更大的突破。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應深刻認識和理解大力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步入良性軌道。深入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突出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
(一)有利于完善高校教育體系
做好新時代高校教育,需要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高校教育體系,特別是要從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戰(zhàn)略高度組織實施,為國家、社會、企業(yè)培養(yǎng)更多、更全面、更優(yōu)秀的人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tǒng)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都關注學生“不出事”,并沒有從培養(yǎng)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戰(zhàn)略高度進行設計和安排。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只有大力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進一步優(yōu)化和完善高校教育體系,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性、互動性、滲透性更強,不斷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統(tǒng)化、全面化和綜合化。因而,從這一意義上來說,深入開展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使高校教育體系不斷完善,更能為高校實施人才建設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從根本上來說,高校教育的目標是要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大學生走出校門之后能夠適應社會、適應職業(yè)、適應發(fā)展。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很多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有失偏差,甚至還出現(xiàn)了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的傾向,不利于大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通過大力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大學生面臨的心理問題,使大學生看待事物更加全面、分析問題更加準確,正確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邏輯關系,使大學生具備全面發(fā)展的能力。例如,通過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深入開展青春期教育、學習態(tài)度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誠實守信教育、工匠精神教育以及自我調(diào)解能力教育等等,可以使大學生對自身有更加清醒的認識和理解,遇到問題時才不會鉆牛角尖,而是能夠對真善美、假惡丑有更強的識辨能力。
(三)有利于創(chuàng)新學生管理模式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的參與和支持。因而,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具有很強的基礎性、支撐性和保障性作用。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原因就是,通過大力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推動學生管理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價值,可以使學生管理工作有效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優(yōu)化和完善管理方法。有的高校為了能夠使學生管理工作更具有拓展性和融合性,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生管理工作當中,進一步豐富了學生管理內(nèi)容,使學生管理工作步入創(chuàng)新的軌道,如通過培養(yǎng)學生個性心理品牌,不斷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還將學生的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國家發(fā)展、民族發(fā)展進行了融合,使學生具備強烈的責任意識,促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持續(xù)提升。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運行情況來看,盡管已經(jīng)納入高校教育體系當中,而且很多高校在這方面進行了實踐探索,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過去相比有了進步,但仍然面臨諸多問題。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路比較傳統(tǒng)
通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比較突出的就是有的高校還存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路缺乏創(chuàng)新的問題,沒有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人才建設當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高。例如,有的教師不注重將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效融合,在應用積極心理學方面缺乏針對性和特色化,缺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調(diào)查研究與分析論證,在培養(yǎng)大學生責任心、自豪感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路缺乏創(chuàng)新,也包括有的教師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如何破解大學生心理失衡現(xiàn)象,還缺乏針對性的方法和措施。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不夠完善
健全和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機制,對于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向縱深開展具有很強的保障性,但有的高校在這方面還比較薄弱,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規(guī)范化、實效性不強。例如,有的教師不注重將“問題”與“人”分開,“人是人”“問題是問題”的意識不強,在開展心理咨詢、心理輔導以及心理教育的過程中沒有找出大學生自我認知的“關鍵點”。有的教師則不注重采取更加科學、有效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如“生活化教育思想”還沒有很好地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中,“閱讀療法”的應用相對較少,在推薦閱讀材料方面不注重從學生的理解能力、認知能力進行科學推薦,學生的積極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fā)揮。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載體相對較少
深入分析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除了思路比較傳統(tǒng)、機制缺乏創(chuàng)新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很多高校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其他教育教學相割裂,還沒有從構建“三全育人”機制入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全面、系統(tǒng)、綜合安排,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載體相對較少。例如,有的高校還沒有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效結合,生活式、活動式、交流式、互動式心理健康教育平臺還沒有建立起來。有的學校在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不注重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如缺乏對大學生的有效教育,在引導大學生通過社會調(diào)查、參與實踐、崗位鍛煉等形式認識和理解社會方面相對較少。此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融合性不強,“孝文化”“和文化”“茶文化”等還沒有廣泛應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
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來看,有的高校不注重創(chuàng)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化、針對性、拓展性、實效性不強。有的高校沒有把培養(yǎng)大學生知行合一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向,理論教育相對較多,實踐教育略顯不足。例如,在開展心理咨詢方面,盡管教師能夠從道理層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大學生也能夠理解,但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xiàn)“反復”,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究其原因就是大學生還沒有從實踐層面實現(xiàn)認知,“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并沒有得到有效落實。有的則不注重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特別是在線上教育方面缺乏多元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即時性不強,在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方面學生之間也缺乏互動。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優(yōu)化措施
(一)優(yōu)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路
培養(yǎng)具有較強綜合素質的大學生,是高校人才建設的重要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將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甚至會對大學生未來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具有重要的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涉及方方面面,而且也需要高校構建強大的合力。對此,高校應進一步優(yōu)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路,把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重要方向和目標,著眼于更好地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科學設計和系統(tǒng)安排,努力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現(xiàn)更大突破。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與分析論證,有針對性地組織實施,如對心理健康出現(xiàn)問題的大學生,教師應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開展專門的咨詢、教育、引導和服務,時刻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況,使大學生心理問題能夠逐步得到解決。
(二)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
要想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現(xiàn)更大突破,還要不斷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規(guī)范有序、富有成效。高校應當為有效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擴充師資力量,特別是要從“三全育人”的角度出發(fā),積極構建全程性、全員性、全方位性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努力形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教師在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應當不斷創(chuàng)新方法,特別是要將科學的方法有效應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中,如在應用“敘事療法”的過程中,根據(jù)不同學生存在的不同心理問題針對性地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正確處理好“疏”與“堵”的關系,采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式,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互動,拉近與學生的情感距離,并積極引導他們通過敘事解決心理問題。
(三)打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載體
為了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應當打造多元化的教育載體,努力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吸引力和影響力,進而可以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例如,要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生管理工作當中,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學生管理機制,同時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將“文化育人”與“實踐育人”進行有效結合,積極引導大學生多參與有意義的活動,在社團中加強溝通交流互動,通過參與“志愿者服務”了解社會、認識社會,進而使大學生能夠融入社會,這對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至關重要。要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中,如在課堂教學方面,教師應當科學設計多媒體PPT課件,內(nèi)容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大學生,并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引導大學生懂得真善美、假惡丑,只有大學生明辨是非,心理才能更健康。
(四)創(chuàng)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創(chuàng)新是進步的靈魂。為了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步入科學化軌道,還要在創(chuàng)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努力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現(xiàn)更大突破。要將積極心理學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礎,把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克服困難、自我調(diào)解能力作為重點,既要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疏導,又要積極引導大學生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如將“孝文化”“和文化”等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中,切實發(fā)揮“文化引領”的作用,并積極促進大學生知行合一。創(chuàng)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還需要教師積極探索具有系統(tǒng)性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推動構建學校綜合教育、家庭輔助教育、學生自我教育、社會參與教育“四位一體”格局,實現(xiàn)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習與生活相結合、思想與政治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破除與樹立相結合。
綜上所述,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強的基礎性、保障性和拓展性作用,能夠在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對此,高校應當進一步強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組織實施,重點要在優(yōu)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路、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打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載體、創(chuàng)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諸多方面加大力度,推動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最大限度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楊蕊.人的社會化視域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林區(qū)教學,2021(12):117-120.
[2]趙巖,周惠玉.探究茶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研究[J].福建茶葉,2021,43(12):179-180.
[3]孫克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與策略探賾[J].成才之路,2021(35):142-144.
[4]李萌,張一斐,賈華.新時代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選擇[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1,39(23):151-152.
[5]浦昆華,李東明,安丹丹.新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徑探究:以云南某高校為例[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1,39(23):153-155.
作者簡介:謝宗謨(1968—),男,山東淄博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應用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