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虎
新冠疫情讓人們注意保持社交距離。趨利避害是動物的本能,自然中的動物面對“不太對勁”的同伴,也會有意保持“社交距離”。我們今天就去看看那些聰明的動物吧。
眼斑龍蝦:快閃避病毒
美國佛羅里達的一處淺礁上,一只年輕的眼斑龍蝦剛結(jié)束夜間覓食。當它返回位于巖縫中的巢穴時,發(fā)現(xiàn)里面被另一只眼斑龍蝦不客氣地“鳩占鵲巢”了。它看了看這個“不速之客”又仔細嗅了嗅,空氣中來自這只龍蝦的尿液聞起來怪怪的,好像感染了眼斑龍蝦的致命病毒——眼斑龍蝦一號病毒。于是,這只剛回巢的年輕健康的龍蝦毫不遲疑地退出了巢穴巖縫。因為棲身之地并不好找,它只好逃入大海,遠離這種致命病毒。
眼斑龍蝦是高度社會性的動物,一般由20只龍蝦組成一個群體相互照應(yīng)、共同生活。這是因為眼斑龍蝦的天敵很多,如果獨居很容易遭受攻擊。但它們也很清楚,如果群體中有龍蝦感染了致命病毒,半數(shù)以上的龍蝦都會死亡。所以,它們寧可獨居,也不愿和生病的龍蝦生活在一起。所幸它們武力值還不錯,可以抵抗一般掠食者(例如扳機魚),加上所處海域分布著很多海綿、珊瑚礁或巖石縫隙,一時的獨居還算安全。
那么,眼斑龍蝦染病獨居,是自愿的還是被迫的呢?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在水族箱里放進三個人工巢穴,其中一個是空的,一個居住著幾只健康的龍蝦,還有一個則住著幾只染病的龍蝦。然后,往里面放進幾只健康的龍蝦。結(jié)果顯示,健康龍蝦偏好社會生活,會選擇有其他健康龍蝦入住的巢穴,但它們會極盡所能地回避染病同伴居住的巢穴,甚至情愿因此選擇獨居??梢姡毦拥娜静↓埼r大多是被群體“拋棄”的。
研究人員還對此進行了后續(xù)的實驗:他們用快干膠封住染病龍蝦的排尿器官后,健康龍蝦就不再回避染病龍蝦了。這是因為染病龍蝦的尿液中含有某些化學物質(zhì),對健康龍蝦是一種危險信號??梢姡】谍埼r是通過嗅覺來找出染病同伴的。
美國歐道明大學的研究團隊還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佛羅里達礁島上,把一只染病龍蝦綁在健康龍蝦的巢穴里,健康龍蝦情愿舍棄安全的避風港,逃入較容易遭掠食的開放水域。但如果被綁在巢穴中的是一只健康龍蝦,就不會出現(xiàn)龍蝦大規(guī)模出逃的現(xiàn)象??梢?,龍蝦發(fā)現(xiàn)感染個體時,愿意冒極大風險避開感染成員。眼斑龍蝦的做法不禁讓人想起老祖宗的至理名言——“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和傳染病患者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
黑毛蟻:不同成員不同選擇
黑毛蟻是一種有明確勞動分工的社會性群體。一般蟻群有蟻后和工蟻,有些蟻群還有兵蟻。這么龐大的群體,再加上它們很習慣相互碰觸身體,一旦爆發(fā)傳染性疾病,就會是聚集性感染。那么,黑毛蟻會怎么做呢?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團隊曾經(jīng)用微型數(shù)位標簽追蹤黑毛蟻。他們發(fā)現(xiàn),在綠僵菌(可以使黑毛蟻生病的真菌)爆發(fā)初期,從事覓食工作的健康工蟻與可能攜帶疾病的覓食工蟻仍會正?;?但當其中某些個體出現(xiàn)病征時,黑毛蟻會迅速做出反應(yīng),避免群體感染。
首先,其他健康的螞蟻會大幅減少社交活動。然后,不同的黑毛蟻會做出不同的選擇:負責覓食的染病工蟻會進行自我隔離,它們甚至不會進入洞穴;負責看護的工蟻會把幼蟲移至蟻巢內(nèi)部以減少與傳染源的接觸;有一些免疫能力比較差的黑毛蟻會被扔出洞穴……盡管我們?nèi)匀徊恢篮诿伿歉鶕?jù)什么線索,得知致病真菌入侵并快速采取行動的,但這種保持社交距離的策略相當有效,把感染的范圍降到了最低。
美洲家朱雀:依自身免疫力做反應(yīng)
鳥類也是一個聰明的群體,它們往往和家人一起吃住。當它們獲悉附近有染病同類時,又會采取怎樣的策略呢?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團隊曾經(jīng)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把美洲家朱雀放在3個相鄰的籠子中,左右兩側(cè)分別是健康的個體和病懨懨的個體(注射藥物使其昏昏欲睡)。然后,他們觀察中間籠子內(nèi)的個體停留在兩側(cè)的時間。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美洲家朱雀通常會避開病懨懨的同伴,但回避的程度又視自身的免疫能力而有不同——抵抗力越強、免疫力越高的美洲家朱雀,避開生病同伴的反應(yīng)越不明顯;而免疫力較低的美洲家朱雀,回避生病同伴的反應(yīng)則會更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