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農村野趣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幼兒教師在做野趣課程活動設計時,需要深入生活展開調研活動,尋找更多的課程資源。教師可以借助主題活動、游戲活動、親子活動、節(jié)日活動等推出適合幼兒參與的野趣活動項目,以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幫助幼兒建立學習體驗、提升知識認知能力。
關鍵詞:幼兒園;野趣活動;認知提升;健康成長
中圖分類號:G6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2)12-0057-02
農村有豐富的野趣課程資源,可為幼兒園課程建設提供豐富的素材支持。教師在組織幼兒參與野趣活動時,需要做出創(chuàng)意設計,以滿足幼兒的個性需求。同時,野趣活動形式眾多,主題活動、游戲活動、親子活動、節(jié)日活動都能夠吸引幼兒參與。因此,教師需要做出篩選和規(guī)劃,對活動內容、活動方式、活動調度、活動評價等做好創(chuàng)新設計,為幼兒順利參與活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一、設計主題活動,激發(fā)幼兒的野趣熱情
幼兒教師在做課程設計時,需要有資源整合意識,并要注意搜集、整理、分類、應用、反思野趣活動的課程素材。與此同時,教師應結合幼兒園的固定教材對課程做深入研究,并聯(lián)系農村生活實際,理性篩選野趣活動內容,以提升教學的適宜性,激發(fā)幼兒參與野趣活動的熱情。
此外,農村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幼兒雖然生在農村,但接觸自然的機會并不是很多,有些幼兒甚至分不清農作物的類別。因此,教師可組織一些主題性活動,如“田園樂”“鋤禾樂”“美食樂”“創(chuàng)意樂”等。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帶領幼兒進入大自然,通過觀察、討論、對比、分析等方式認識自然景物以及農作物,進而豐富學習體驗。例如,在進入“田園樂”主題活動后,通過教師布設的具體的觀察任務,幼兒能夠主動采集標本進行對比觀察和分析。在此期間,幼兒不僅了解了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還激發(fā)了其愛生活、愛勞動、愛農民的情感,教育作用顯著。
二、推出游戲活動,強化幼兒的野趣體驗
農村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社會資源,教師可以結合當?shù)剞r耕、農產品加工、鄉(xiāng)村文化等特點做活動設計,從而激發(fā)幼兒參與野趣活動的熱情,強化幼兒的野趣體驗。需要注意的是,野趣游戲要體現(xiàn)農村、自然等的特點,需要借助更多的材料、場地、環(huán)境等確保野趣活動的順利展開,以幫助幼兒在野趣游戲活動中建立知識認知體系。
除此之外,野趣設計要體現(xiàn)本土特色,這就需要教師有創(chuàng)新探索的意識,適時開展創(chuàng)編活動,推出一些個性化的野趣游戲,為幼兒帶來更多參與運動的機會。如“百變稻草”“玩轉玉米桿”“管子進行曲”“竹子樂翻天”等野趣十足的游戲都是幼兒的最愛,教師應在游戲規(guī)則設計、游戲組織、游戲調整、游戲評價等方面做出積極探索。以“管子進行曲”為例。教師可搜集一些適合的植物材料,現(xiàn)場做示范操作,制作出能夠發(fā)聲的“管子樂器”,引導幼兒“吹奏”,一旦激發(fā)起幼兒的興趣,他們便會主動展開操作和探索。
三、設計親子活動,拓寬幼兒的野趣視野
家長陪伴幼兒參與親子活動,不僅能夠為活動增加更多的安全系數(shù),也能夠為幼兒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家長發(fā)揮自身的知識技能優(yōu)勢,為幼兒做技術輔導,讓幼兒自然進入操作環(huán)節(jié),從而在探索中提升認知能力。與此同時,在野趣活動設計環(huán)節(jié),教師需征詢家長的參與意見,并對活動組織做適當?shù)恼{整,為幼兒帶來更多的學習契機。如“親子DIY”“親子小調查”“親子采摘”“親子社會實踐”等活動都深得幼兒喜愛,教師在活動組織環(huán)節(jié),可適當給家長提出一些要求,讓家長積極協(xié)助幼兒進行活動操作,為幼兒健康成長助力。以“親子采摘”活動為例。 在活動開始前,教師要為家長制定一些活動任務,首先是要確保幼兒的安全,做好具體防護,其次是要介紹果實采摘的相關知識,讓幼兒明確這些果蔬的生長習性、營養(yǎng)價值,豐富幼兒的勞動體驗。
四、延伸節(jié)日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野趣意識
農村一些獨特的節(jié)日能夠為幼兒帶來另類的活動體驗。基于此,教師要深入當?shù)厮鸭夭模瑢σ恍┡c幼兒相關的節(jié)日活動內容、形式、特點做深入研究,并適時與幼兒園活動做好對接,從而為幼兒提供一些特點鮮明的活動內容,培養(yǎng)幼兒的野趣意識和參與習慣。例如,幼兒對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有一定的認知,教師就可以抓住幼兒的參與心理展開設計、組織活動,帶領幼兒探索農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除此之外,農村節(jié)日也呈現(xiàn)出明顯的地域差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節(jié)日活動特征,因此教師要根據(jù)當?shù)孛袼滋攸c做活動設計,以提升節(jié)日活動的適合度。如“民俗節(jié)”“耕種節(jié)”“豐收節(jié)”“特產節(jié)”“巧匠節(jié)”等野趣節(jié)日活動都帶有濃厚的農村風味,教師在組織幼兒參與活動時,需要做好調動和安排等工作。以“特產節(jié)”為例。教師在組織幼兒進入參觀現(xiàn)場后,應指導幼兒仔細觀察各種特產,認真聽取特產講解和介紹,增加對當?shù)靥禺a的了解。
綜上所述,農村幼兒園野趣活動豐富多彩,教師需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抓住幼兒的心理特征,展開多種形式的課程資源整合活動,推出更多的活動任務和內容,為幼兒帶來運動、體驗、探索的機會,以滿足幼兒主動學習的需要,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杜春艷.農村幼兒園“野趣”園本課程構建路徑[J].新教育,2021,(32).
[2]陳英蘭,呂丹妮.立足園本實際的課程重構與實踐[J].福建教育,2021,(46).
[3]王 ? 緋.幼兒園以社區(qū)為基本場域開展主題活動的價值與路徑[J].學前教育研究,2021,(11).5B754C38-85E2-43DB-9B9A-B2CF03AF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