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松
教師在為學生講述語文寫作知識點時,要認識到小學生對這一知識點學習的難點——小學生生活閱歷不豐富,知識積累不多,寫作過程中常常會遇到思路打不開的問題。如果沒有從這一教學要點方面加強重視,沒有采取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必然會影響寫作教學質量效果。小學語文寫作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為有效提升學生綜合學習素養(yǎng),實踐教學中凸顯出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處于課堂中心,教師需通過創(chuàng)新多樣的作文教學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寫作方法,只有如此才能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目標
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需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有助于提高學生語文寫作能力,主要可以設置如下教學目標。
(一)提升歸納總結能力
小學生正處在學習寫作的基礎階段,學生的可塑性比較強,教師要對小學生學習的特征有充分的認識了解,以此提高學生歸納總結能力,讓學生成為寫作課堂中的主體,針對學生歸納總結能力進行培養(yǎng)。寫作和日常交流是不同的,小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匱乏,生活經驗不豐富,與人交流通常會顯得支支吾吾。以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目標設計寫作教學方案,改變了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學生在作文課堂中是主體,教師在調動學生寫作參與的基礎上,為學生設計感興趣的寫作話題,讓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觀點以及見解,讓學生能形成良好心理,從而有效提高學生語言能力。
(二)提高分析問題能力
在為學生講述語文寫作知識點中,教師針對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要注重教學設計。不同的語文教學階段,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所以為能有效提升學生綜合寫作能力,需教師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觀念,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寫作與學習,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水平。分析能力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應具備的重要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針對語文知識學習中的問題進行反思,從學生獨立思考的角度出發(fā),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案,從而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同時,能讓學生結合具體寫作要求展開創(chuàng)作,將自身所感所想融入文章當中,幫助學生正確運用修辭,引導學生分析寫作問題,提高學生問題分析的能力,這對學生寫作能力發(fā)展有著積極意義。
(三)促進學生想象力素養(yǎng)發(fā)展
語文寫作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必然要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針對學生想象力素養(yǎng)進行著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活躍,頭腦中有各種想法,教師要在寫作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從而為學生的學習進步打下基礎。教師在寫作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想象力的發(fā)展提供引導,為學生設計相應的題目,讓學生在創(chuàng)造過程中形成主觀創(chuàng)造意識,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問題
(一)寫作教學方式有待創(chuàng)新
寫作課堂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的方向,對影響作文教學的因素進行針對性分析,制定相適應的發(fā)展方向,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學習參與動力。寫作課堂中的教學方式是影響寫作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教師在為學生講述作文教學內容時,由于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方式,影響了學生在寫作課堂中學習參與積極性,無法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這必然不利于學生深度學習。教學方式影響語文寫作教學質量效果,教師如果在課堂教學中仍然按照灌輸式教學手段進行教學,而不加強對學生寫作綜合能力方面的重視與培養(yǎng),就會造成學生寫作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沒有明確
作文教學中需以明確的目標為導向,唯有如此,教師才能按照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案,學生才能在寫作課堂中有明確的學習方向,才能促進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采取優(yōu)化的教學手段,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以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為目標,制定完善可行的作文教學方案,從而提高學生綜合學習素質。但從實踐教學現(xiàn)狀中可以發(fā)現(xiàn),課程教學活動中缺乏明確目標,實踐教學中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語文知識學習的特點。教師在寫作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寫作的模板,而沒有為學生講述寫作的目的,無法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和動力,學生創(chuàng)作思維受到了局限。教師沒有在課堂中樹立正確的寫作觀念,學生很難在后續(xù)學習中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三)教學觀念沒有轉變
小學作文是學生學習語文中的重點知識,教師在為學生講述作文寫作內容時,要改變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結合新課標教學要求,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現(xiàn)階段作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并沒有創(chuàng)新教學思維,依然采用灌輸式的方式講述作文知識,使學生處在被動學習的位置上。機械化的講述無法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的動力,教師在沒有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情況下講解作文知識,必將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學生寫作積極性缺乏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沒有結合學生個體差異提供相應的寫作指導方案,學生在寫作課堂中感到索然無味,學習參與的動力不強。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優(yōu)化,必然會造成寫作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發(fā)生。學生在寫作課堂中如果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寫作的效果必然不佳。學生在實踐學習中由于對寫作有著固有的懼怕觀念,所以在實踐學習中動力不高,再加上教師在教學方法選擇上沒有適應小學生學習的需求,造成了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不利于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
三、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優(yōu)化措施
(一)引導學生積累素材,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教師在為學生講述寫作內容中,需突出學生在課堂中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參與,從而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綜合學習能力。學生之所以在寫作中能力薄弱,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寫作的素材,抑制了學生寫作的主動性。對此,教師在寫作教學方面要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課堂中主體,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有素材為支撐才能有助于學生在寫作方面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才能改變傳統(tǒng)語文寫作的現(xiàn)狀,讓學生在課堂中提升寫作的質量。語文寫作課堂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課堂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運用,讓學生改變傳統(tǒng)學習的方式,感受新的學習方式的趣味性,教師從中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有助于為學生后續(xù)學習積極促進。例如,“我的心愛之物”寫作主題中,教師可讓學生圍繞寫作的主題發(fā)揮想象力,讓學生通過觀察,記錄觀察的過程以及結果和感受,描寫事物以及寫故事等方式,讓學生從生活當中收集相關的寫作素材,促進學生在語文寫作課堂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有助于提升學生綜合寫作的能力。
(二)創(chuàng)新寫作方式,提升學生讀寫能力
寫作課堂教學中為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圍繞學生設計寫作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在課堂中增強學習的動力,在興趣驅動的基礎上展開學習,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學習素養(yǎng)。教師在為學生講述寫作知識點中,為有效提高學生寫作的質量,需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在寫作中主動參與,從而有助于實現(xiàn)學生學習既定目標;教師需激發(fā)以及提升學生寫作的興趣,針對學生讀寫能力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從而有助于學生高效參與。讀寫結合的方式有助于提升學生讀寫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學生體驗以及主觀思維角度出發(fā),讓每個學生都能有話說,促進學生提高表達的主動性,從而讓學生產生觀察的體驗,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入寫作狀態(tài)。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寫作展示平臺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參與,通過多樣化形式設計,豐富寫作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相應寫作成果的機會,明確學生寫作動機以及寫作思路,激發(fā)學生自我表現(xiàn)欲,只有從這一教學要點方面加強重視,才能有助于教學活動順利推進。
(三)語言建構,提高學生語言組織能力
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結合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主體地位,采取優(yōu)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中學習的動力。同時,注重學生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最大程度提升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幫助學生在課程中積累、梳理和整合語言內容,掌握語言文字組成特征及語言運用規(guī)律,語言實踐中也要注重對豐富經驗的運用,最大程度提高學生在語言情境中語言文字交流運用的能力。教師在寫作教學環(huán)境中為學生建構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實踐學習中整合課文當中關聯(lián)詞以及修辭手法等表達方法,通過遷移運用到寫作訓練過程中去,促進學生語言建構。例如,在寫作課堂中,教師在對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培養(yǎng)時,為學生布置相應寫作任務需有明確的目標方向,讓學生通過擬人修辭手法,運用關聯(lián)詞“有時……有時……”來造句,教師可先為學生示范,讓學生結合例句來模仿,以基礎性的寫作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作為要點,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抓住細節(jié)描寫,規(guī)范學生語言,保持流暢的句式,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組織能力。
(四)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觀念,豐富學生情感
在小學寫作教學課堂中,教師為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需在實踐中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課堂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語文寫作能力。明確學生學習主體身份,教師需構建宏觀的教學觀以及評價觀,例如,核心素養(yǎng)高的人不能和得分高的人劃等號。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對學生的寫作感受要充分重視,通過調動學生寫作情感,真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作文實踐教學中,教師要聚焦在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上,明確教學培養(yǎng)的方向,科學引導學生參與寫作活動,調動學生寫作情緒,豐富學生寫作的內涵。教師要以創(chuàng)新的觀念融入寫作教學中,豐富學生寫作的情感,讓情感作為寫作內容的靈魂,通過故事講述以及音樂激發(fā)等方式,讓學生在情感充沛的基礎上展開寫作,如此才能提高學生寫作的熱情,讓學生帶著情感進入寫作活動。教師在為學生設置寫作主題的時候,就要以學生熟悉的內容為主,例如,以“我的母親”為主題,讓學生能夠在寫作當中將媽媽的故事搬上書面,同時可以通過播放相關感性的音樂,激發(fā)學生情緒,讓學生在寫作中能用情感填充寫作的內容,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寫作的質量。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實踐學習中缺乏明確的方向,對寫作的重點不是很明確,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寫作活動中,要制定完善的方案,有序推進寫作活動,促進學生在實踐寫作中明確寫作要點。結合不同學生的狀況,采取不同的激發(fā)方式,讓學生帶有情感地進入寫作,從而有助于豐富學生寫作內涵。
(五)注重整合教學,優(yōu)化寫作教學過程
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充分注重采取優(yōu)化的教學方式,通過整合單元內容的方式,讓學生在寫作中利用相應的素材,或從素材中受到啟發(fā),促進學生寫作發(fā)展。教材內容教學活動中,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比較容易產生相同情感,在這一條件下開展寫作教學方面進行優(yōu)化設計,讓學生的真實感想得以表達。在前期的寫作訓練中,可以取消時間限制,讓學生能有充足的時間產生感想,通過準確的語言展開寫作。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述解《梅花魂》閱讀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就教學內容方面進行總結,讓學生結合單元習題題目、作者的童年往事回顧、整個單元內容、文中的寫作修辭手法等總結所學所思,讓學生學會在寫作中進行應用。
(六)合作方式,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寫作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形式,在寫作環(huán)節(jié)將學生的優(yōu)勢充分展現(xiàn)出來,促進學生在寫作中發(fā)揮主動作用,凸顯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優(yōu)化寫作教學過程,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寫作活動中,幫助學生學習進步。新課改背景下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教師要在實踐教學中采取優(yōu)化的方式,突出學生在作文寫作教學中主體地位,讓學生高效參與;以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目標,結合寫作教學要求,深度探究教學方案,促進學生在語文寫作課堂中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以此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師要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的方式,需將合作學習的方式與寫作教學相結合,引導學生從寫作活動中增強合作的意識,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例如,教師為學生布置寫作的內容時,以“我的心愛之物”為主題展開,可讓學生進行分組,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自己的心愛之物進行講述、記錄,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寫作思路。
四、結語
總之,寫作課堂對學生或教師都是一個挑戰(zhàn),教有教的難處,學有學的難處,為提升學生寫作的能力素質,教師無論在教學觀念或教學方法運用方面,都要注重創(chuàng)新,體現(xiàn)學生在寫作課堂中主體地位。通過不同的寫作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采取相應的激發(fā)方式,調動學生參與到寫作活動中,促進學生在寫作中發(fā)揮主體作用,將合作學習的方式以及整合教學資源等方式融入寫作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感受作文寫作是有趣味的。教師通過多樣化寫作教學方式,讓學生對作寫作產生新的觀念,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以及實現(xiàn)既定寫作教育目標。
(左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