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宇,隋卓君,王占新,李 強,陳 藝,王 飛,陳 爽,劉心怡,嚴專強,何 誠
(1.中國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中巴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服務中心,北京100193;2.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浮 527499)
鸚鵡熱衣原體是一類專性寄生于真核細胞內的革蘭氏陰性病原體,可引起多種動物頑固性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威脅著畜牧業(yè)的健康發(fā)展[1]。鸚鵡熱衣原體病在人群中也時有暴發(fā),尤其是密切接觸寵物鳥和家禽的人群。Hogerwerf等[2]統(tǒng)計結果顯示,鸚鵡熱衣原體感染造成1%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新發(fā)和死亡病例報道不斷增加,所以鸚鵡熱衣原體的防治具有重大的公共衛(wèi)生防控意義。尋找安全有效防治衣原體疾病的手段,研發(fā)制造新型的方便且安全有效的衣原體疫苗,防治鸚鵡熱衣原體的感染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3-4]。
佐劑可增強動物機體對于疫苗抗原成分的特異性免疫應答,包括免疫刺激復合物(lipophilic immune response stimulating complex,ISCOM)、霍亂弧菌菌影(Vibriocholeraeghosts,VCG)、寡聚脫氧核苷酸(CpG)佐劑、殼聚糖凝膠(Gel)佐劑等。其中ISCOM擁有抗原呈遞和佐劑的雙重功效,刺激體內的免疫細胞活化[5]。VCG在形態(tài)結構上與天然活菌有著高度相似性,可有效增強沙眼衣原體MOMP蛋白刺激動物機體產生高水平的體液免疫應答和Th1型免疫應答,誘導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DC)的活化和增強Toll樣受體的反應性[6]。CpG 能模擬細菌 DNA 的免疫刺激活性,有效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在機體抵抗病原體入侵和抗腫瘤等方面發(fā)揮一定的作用[7]。Gel有較高的生物安全性,可包裹抗原促使其持久緩慢釋放。Dixit等[8]運用納米材料作為MOMP肽M278的佐劑,兩者聯(lián)合制作衣原體疫苗,結果顯示可誘導機體產生高水平的特異性抗體。衣原體相關的疫苗需誘導高水平細胞免疫的佐劑,以實現(xiàn)誘導Th1型免疫應答和消除衣原體在細胞內的寄生。
本研究旨在探究VCG和Gel復合佐劑通過呼吸道免疫途徑增強鸚鵡熱衣原體滅活原體(elementary body,EB)免疫應答特點,以期為鸚鵡熱衣原體防控提供新的技術途徑。
1.1.1 試驗動物 60只7日齡SPF公雞購自北京勃林格殷格翰實驗動物有限公司,實驗動物質量合格證編號為110321210100412264。所有動物操作和管理嚴格遵循2017年修訂版《實驗動物管理條例》進行,試驗方法及試驗流程經中國農業(yè)大學實驗動物保護和利用委員會(IACUC)批準。
1.1.2 免疫材料 鸚鵡熱衣原體6BC株由中國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禽衣原體實驗室提供。VCG和Gel均由中國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禽衣原體實驗室制備。衣原體滅活抗原由鸚鵡熱衣原體6BC株通過紫外線滅活30 min后備用;VCG通過抗生素處理進行殺滅。采用膜過濾法對其進行抽提和過濾,去除內毒素,保留其蛋白外殼。
1.1.3 試劑盒 雞鸚鵡熱衣原體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由中國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研制,包被物為MOMP抗原;雞細胞因子(白介素-4(IL-4)、IL-10、IL-12和干擾素-γ(IFN-γ))檢測試劑盒均購自 Kingfisher Biotech 公司;衣原體LPS熒光染色試劑盒購自Thermo fisher公司;BrdU 細胞增殖 ELISA 檢測試劑盒購自Abcam公司。
1.2.1 試驗動物分組及免疫 60只7日齡SPF公雞隨機分成4組,分別為:殼聚糖凝膠對照組(Gel組)、鸚鵡熱衣原體滅活EB對照組(EB組)、EB+VCG和EB+VCG+Gel組,每組15羽。 7 日齡時,4組雞經滴鼻途徑免疫含有不同佐劑的疫苗,200 μL/羽,免疫程序為免疫2次,中間間隔14 d。試驗動物分組及免疫程序見表1。
表1 試驗動物分組及免疫程序
1.2.2 免疫后檢測指標 首免后第7、14、21和28天采集翅靜脈血液樣本,分離血清,以鸚鵡熱衣原體ELISA檢測試劑盒檢測其血清中的特異性IgG抗體水平。
脾臟淋巴細胞刺激指數(shù)和細胞因子測定:首免后28 d無菌采集10只SPF雞脾臟,通過70 nm尼龍膜網篩制備單淋巴細胞懸液,進行計數(shù),調整細胞量為1×106/mL。利用BrdU特異性染料進行標記,以滅活的鸚鵡熱衣原體純化EB為刺激物,感染復數(shù)(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為1時測定淋巴細胞增殖能力。利用酶標儀在450 nm波長下進行測定,淋巴刺激指數(shù)(%)=D450 nm值刺激組/D450 nm值對照組×100%。以特異性細胞因子試劑盒檢測上述淋巴細胞培養(yǎng)上清細胞因子IL-4、IL-10、IL-12和IFN-γ含量。
CD4+T細胞與CD8+T細胞比例:調整上述單淋巴細胞懸液細胞量為1×105/mL。利用特異性抗雞的熒光標簽與淋巴細胞避光共孵育30 min, 通過流式細胞儀測定其比例,評價免疫后雞的免疫應答狀態(tài)。
1.2.3 攻毒后檢測指標 首免后28 d對各組剩余的5只SPF雞進行喉頭攻毒,每只雞100 μL (108IFU/mL)鸚鵡熱衣原體EB。攻毒后檢測雞喉頭排菌量,剖檢后評價肺臟病變情況。
排菌量檢測:攻毒后每隔3 d,用無菌醫(yī)用棉簽采集雞喉頭拭子,通過免疫熒光抗體試劑盒進行計數(shù),評價各組對衣原體的清除效果。
肺臟剖檢積分:攻毒后7 d,將每組5只雞麻醉后頸動脈放血處死并進行剖檢,觀察各臟器的病理變化,針對肺臟損傷進行評分,得分為雙側統(tǒng)計總和。評分標準:單側肺臟,單側評分后需兩側相加:0分,肺臟正常,無明顯病理變化;1分,肺臟30%左右面積出血性壞死變化;2分,肺臟60%左右面積出血性或壞死性變化;3分,肺臟80%左右面積出血性或壞死性變化;4分,肺臟全部面積出血性或壞死性病理變化[9]。
試驗數(shù)據(jù)使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包括淋巴細胞增殖、細胞因子濃度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比較,利用最小顯著差異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進行多重比較??贵w滴度和肺臟衣原體 DNA載量的數(shù)據(jù),取對數(shù)轉化為線性數(shù)據(jù)后,采用與上述同樣的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病變評分使用Wilcoxon and Mann-Whitney檢驗進行分析。圖像均由GraphPad Prism 7.0軟件生成。P<0.05表示差異顯著,P<0.01表示差異極顯著。
首免后第7、14、21和28天采集各組SPF雞翅靜脈血液,分離收集血清,檢測鸚鵡熱衣原體特異性抗體水平。由圖1可知,IgG抗體水平呈持續(xù)上升趨勢,Gel組呈現(xiàn)較低的IgG抗體水平;EB+VCG組誘導中等抗體水平;EB+VCG+Gel組誘導的抗體水平分別顯著和極顯著高于EB+VCG和EB組(P<0.05;P<0.01)。
由圖2可知,Gel組呈現(xiàn)最低的淋巴細胞刺激指數(shù),EB組誘導較低的淋巴刺激指數(shù),高于Gel組;EB+VCG和EB+VCG+Gel組誘導較高的脾臟淋巴刺激指數(shù),且顯著性高于EB組(P<0.05),極其顯著性高于Gel組(P<0.01);EB+VCG和EB+VCG+Gel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
IL-4、IL-10、IL-12和IFN-γ含量檢測結果見圖3。由圖3可知,Gel和EB組細胞因子水平較低;EB+VCG和EB+VCG+Gel組誘導IL-12和IFN-γ含量,其中EB+VCG+Gel組誘導的IFN-γ含量極顯著高于EB組(P<0.01),顯著高于EB+VCG組(P<0.05);各組間IL-4和IL-10含量均無顯著差異(P>0.05)。
*,差異顯著(P<0.05);**,差異極顯著(P<0.01)。ns,差異不顯著(P>0.05)。下同*,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ns,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The same as below圖1 免疫后IgG特異性抗體水平Fig.1 Specific IgG responses against Chlamydia psittaci post immunization
圖2 免疫后脾臟淋巴細胞增殖指數(shù)Fig.2 Proliferation index of lymphocyte in different groups after immunization
圖3 免疫后脾臟上清液細胞因子含量Fig.3 Cytokine contents of spleen supernatants post immunization
免疫后采集雞脾臟,制作單細胞淋巴懸液,通過流式細胞儀檢測免疫后機體內CD4+T細胞與CD8+T細胞比例。 由圖4、5可知,Gel和EB組中CD4+/CD8+T細胞比值較低;EB+VCG組和EB+VCG+Gel組CD4+/CD8+T細胞比值顯著或極顯著高于EB和Gel組(P<0.05;P<0.01);EB+VCG和EB+VCG+Gel組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
采集喉頭拭子,通過直接免疫熒光檢測雞的排菌量,結果見圖6。由圖6可知,Gel和EB組攻毒12 d后仍保持較高的排菌量,與這2組相比,EB+VCG和EB+VCG+Gel組排毒量均極顯著降低(P<0.01);EB+VCG+Gel組攻毒后第9天喉頭外排衣原體水平明顯降低,提示EB+VCG+Gel組誘導的免疫應答可更快地清除體內的衣原體。
攻毒后第7天,剖檢觀察各組雞臟器的病理學變化,針對肺臟進行損傷評分。由圖7、8可知,Gel和EB組表現(xiàn)出嚴重的肺部出血、纖維素樣滲出,部分雞肺臟出現(xiàn)實變,肺臟損傷評分較高;EB+VCG組大體病變呈現(xiàn)無可見的滲出性炎癥,肺臟損傷評分顯著低于Gel和EB組(P<0.05),VCG+Gel+EB組肺臟損傷評分極顯著低于Gel和EB組(P<0.01),同時低于EB+VCG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說明VCG可起到較好的免疫保護效力,且三者聯(lián)用效果最佳。
①A,Gel組;B,EB組;C,EB+VCG組;D,EB+VCG+Gel組。圖7同。②Q1,CD4+CD8-;Q2,CD4+CD8+;Q3,CD4-CD8+;Q4,CD4-CD8-①A,Gel group;B,EB group;C,EB+VCG group;D,EB+VCG+Gel group.The same as fig.7.②Q1,CD4+CD8-;Q2,CD4+CD8+;Q3,CD4-CD8+;Q4,CD4-CD8-圖4 免疫后CD4+ T細胞與CD8+ T細胞流式細胞圖Fig.4 CD4+ T cells and CD8+ T cells flow cytometry post immunization
圖5 免疫后CD4+/CD8+ T細胞比值Fig.5 Ratio of CD4+/CD8+ T cells post immunization
圖6 鸚鵡熱衣原體攻毒后喉頭排菌量測定Fig.6 Determination of throat excretion of Chlamydia psittaci after challenge
圖7 鸚鵡熱衣原體攻毒后肺臟病變情況Fig.7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lung after Chlamydia psittaci challenge
圖8 鸚鵡熱衣原體攻毒后肺臟損傷評分Fig.8 Assessment of lung lesions post challenge
本試驗用的新型鸚鵡熱衣原體疫苗由VCG、殼聚糖凝膠作為佐劑,其中殼聚糖凝膠與滅活的EB以靜電吸附方式結合,衣原體抗原附著在殼聚糖凝膠上,保證了衣原體抗原在呼吸道黏膜上緩慢釋放,實現(xiàn)了持續(xù)刺激呼吸道黏膜免疫。殼聚糖是一種天然陽離子多糖,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黏膜黏附性[10]。為彌補殼聚糖不溶于水的缺點,Pawar等[11]評估了乙二醇殼聚糖(glycol chitosan,GC)納米粒子,以獲得經鼻腔施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全身和黏膜免疫應答,認為GC是一種與親水性乙二醇分支結合的水溶性兩性離子殼聚糖衍生物。殼聚糖可延長并維持抗原在不同黏膜系統(tǒng)中的停留時間[12]。此外,殼聚糖還具有高表面積與體積比及在一系列離子條件下的穩(wěn)定性,這使其適用范圍更加廣泛[13]。殼聚糖納米粒子包埋的抗原可增強呼吸道的黏膜IgA反應并在感染動物中提供有效保護[14]。由于殼聚糖所具備的各項優(yōu)點,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批準了該聚合物可用于傷口敷料和組織工程中[15]。Li等[16]采用殼聚糖納米顆粒作為佐劑的疫苗同時對小鼠進行肌肉和鼻內免疫,誘導了針對鸚鵡熱衣原體的強烈體液、黏膜免疫和細胞介導免疫應答,從而通過降低小鼠的鸚鵡熱衣原體載量并清除鸚鵡熱衣原體以達到預防呼吸道衣原體感染的目的。Fairley等[17]利用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裹MOMP制作疫苗,免疫小鼠后可促使其機體細胞和體液免疫應答顯著增強。本試驗采用的殼聚糖凝膠具有較強的黏膜吸附作用,可于免疫部位吸附抗原從而使其持久緩慢釋放,以達到長期有效的刺激效果,獲得持續(xù)穩(wěn)定的特異性抗體水平。
VCG佐劑具有成本低廉、易于大量制備、安全性好、長時間穩(wěn)定存在等優(yōu)點。Eko等[18]利用VCG作為遞呈系統(tǒng),遞呈沙眼衣原體的MOMP蛋白,發(fā)現(xiàn)rVCG載體本身具有佐劑的性質,刺激宿主產生強力的Th1型免疫應答,同時產生很好的體液免疫。進一步利用rVCG平臺同時表達Omp1和Omp2 2個抗原蛋白,證明二價苗的免疫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獨任何一個抗原。此外發(fā)現(xiàn)二價苗rVCG-PmpD/PorB不僅能有效刺激機體的免疫應答、抵抗衣原體的感染,同時能產生免疫記憶抵抗衣原體的再次感染。潘青[19]發(fā)現(xiàn),rVCG-Pmp18D能促進DC成熟,上調表達CD40、CD80、CD86、MHCⅡ分子,同時高表達細胞因子IL-1β、IL-6、IL-12 p70和MCP-1,增強DC的抗原遞呈功能,促進T細胞向Th1型免疫應答分化。本試驗也驗證了VCG+EB組無論在誘導脾臟淋巴細胞增殖、CD4+/CD8+T細胞比例、IFN-γ和IL-2等細胞免疫應答水平,還是在特異性抗體水平上都顯示了良好的增強作用。
目前,鸚鵡熱衣原體在不同家禽群體飼養(yǎng)中呈現(xiàn)較高的感染率,其中肉鴿、鴨是主要的感染宿主。隨著全基因測序的推廣和應用,鸚鵡熱衣原體致死人的報道不斷增加。家禽衣原體疫苗以注射免疫為主,如雞衣原體基因工程疫苗。對于大規(guī)模、集約化飼養(yǎng)及體型較大的種禽(種鴨、種鵝),注射免疫存在種禽應激較大、人員勞動強度過大、動物福利差等不利因素。本試驗結果表明,VCG+Gel+EB疫苗可通過滴鼻免疫方式誘導雞群獲得高水平的免疫保護,提示新型疫苗可采用氣霧免疫的方式實現(xiàn)大規(guī)模免疫,增強呼吸道黏膜免疫保護,阻斷鸚鵡熱衣原體通過呼吸道入侵,可實現(xiàn)理想的免疫保護,從而阻斷鸚鵡熱衣原體從動物群體向人群傳播。
殼聚糖凝膠可增強抗原黏附呼吸道黏膜的時間,持續(xù)刺激機體IgA反應,促使其在感染動物中提供有效保護。VCG可起到良好的遞呈抗原作用[20]。本研究通過滴鼻免疫后測定IgG抗體水平、脾臟淋巴細胞增殖和細胞因子的應答特點,攻毒后喉頭排出衣原體含量、肺臟損傷評分結果顯示VCG+Gel+EB疫苗優(yōu)于VCG+EB疫苗、滅活的EB疫苗,尤其可縮短排毒時間,這提示VCG與殼聚糖凝膠佐劑可增強鸚鵡熱衣原體滅活EB抗原的免疫保護效果,VCG+Gel+EB疫苗是一種新型黏膜免疫疫苗,有望開發(fā)成為防治鸚鵡熱衣原體的新型疫苗,豐富衣原體防治的技術措施。
綜上,本研究研制的VCG+Gel+EB滴鼻疫苗可誘導機體產生較強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應答,獲得較高的免疫攻毒保護效果,用于防治鸚鵡熱衣原體。這種滴鼻免疫的接種方式也可進一步升級為氣霧免疫方式,更加快速便捷,用于集約化養(yǎng)殖企業(yè)體重較大的種禽時可減少免疫應激,降低人員勞動強度和提高動物福利。
由滅活鸚鵡熱衣原體EB、VCG、殼聚糖凝膠制備的新型鸚鵡熱衣原體黏膜疫苗經鼻腔免疫后可提供較強的免疫保護力,阻斷鸚鵡熱衣原體從動物群向人群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