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詩蕾 倪瑜遙
越秀公園,游客在五羊雕塑前留影。圖/張志韜
當人們在疫情中似有考古新發(fā)現(xiàn)般、旗幟鮮明地提出“去公園吧,重建生活的日常”時,這頗受歡迎的號召似乎暗含了某種前提:公園儼然被線性發(fā)展的時代拋棄的古早之物,人在尋常生活中的休憩也仿似珍稀。總之,沒人喊口號要重新發(fā)現(xiàn)商場、CBD和公司吧?
放空、透氣,這些都市高頻詞注釋著人們的生活需求。世界各地公園的使用率都在疫情中激增。當人的活動范圍因疫情而忽大忽小,當供休憩的遠方變得飄忽不定時,人們(尤其年輕人)如夢醒般意識到,在生活的近處,城市里實則有一片一片開闊的自然。全國擁有最多公園的省份是有4330個公園的廣東省,2021年10月,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布的《2020年城市建設統(tǒng)計年鑒》顯示,廣州市以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3.35平方米,在樣本城市中位居第一。
一百年前,公園在中國還是最新潮的西方現(xiàn)代城市舶來品時,《廣州民國日報》已在感慨“廣州人的(公園)跳舞熱可算是厲害”。那時其他城市的市民還在因票價而難以把逛公園當日常,廣州公園就已有無業(yè)人士躺著曬太陽,苦力工人坐在草地唱歌,文學青年坐長椅讀新小說,又有市民嘲笑公園的磚墻,好似“大監(jiān)牢”。
在廣州,公園與市井交融。20世紀50年代建成的流花湖公園里,一度需用花船接食客到園內(nèi)高級酒樓吃飯,而公園外的西華路一年一度積雨過腰時,街道又從流花湖調(diào)來小船,送居民過街歸家和上班。
在新建筑層出不窮的城市里,沒有比老公園更令人安心的存在了,它們是鋼筋水泥中的生命體,容納一代代人活動的公共空間。這座內(nèi)涵豐厚的老城也隨時代變化被摘選出不同的特質(zhì),“先鋒”“生猛”被替換成“自在”“穿拖鞋自由”。公園里的連天大樹,好似提醒這世界還有其他的時間度量,這里每一棵你抱不住的細葉榕,都比如今的地標廣州塔在這座城市扎根的時間更長。
夏日的清涼總在日落黃昏時降臨。在廣州,散落在城市各處的公園晝熱消散,夜風徐來,阿公阿婆們搖著蒲扇慢悠悠地來到。晴朗的傍晚,梁先生與太太林婆婆搭半個多小時的公交車過珠江,晚上7點半來到東山湖公園。公園西南角的一片空地,是他們跳國標舞的天然舞池。
“今日你也跳?”他八十多歲,笑瞇瞇同人打招呼。粵語省去一個“先”,人人都回問梁生好。嶺南的細葉榕常青,一年中也總在落葉,梁生拿掃帚清出一片干凈場地,再從拉桿包里拿出音箱,摁下播放鍵,隨節(jié)奏熱身。他面色紅潤,頭發(fā)梳得齊整,日日著靚衫:短袖襯衫、短西褲,腳上一雙白皮鞋,這是他年輕時最新潮的裝扮。
在東山湖公園,梁生生命里的三十多個夏天悄然過去。退休后,他來公園跳舞,也教別人跳。海印橋跨過珠江水道、連接越秀和海珠兩個老城區(qū),橋北邊的東山湖公園是廣州在1950年代修建的四個人工湖公園之一,當時是利用建公園開挖人工湖來治廣州水患。
半個多世紀里,廣州的城市名片從粵海關(guān)、南方大廈變成廣州塔小蠻腰,與梁生的舞池一墻之隔,公園外的新地鐵站工地還在興建中。廣播還在輪番播報2022年這個炎熱夏天的高溫之離譜,但活到八十多歲,梁生對許多事已見怪不怪,在他的時間度量里,現(xiàn)下全國公認的廣州新地標“小蠻腰”也只是這十來年的事,一切也實在“唔使急”(不用急)。
而在公園里,時間好似凝滯了,各人做著各人的事。樹冠們成片籠著公園,隱去園外道路在周五晚上的塞車鳴笛,有人蹲在蓮葉與蘆葦叢間的小道發(fā)呆,另一頭荷花池旁的長廊里,民族唱腔的阿叔舉著手機練唱《我的祖國》,拉小提琴的人這晚沒有來,幾位跑男跑步穿行其中。入夜,湖邊長椅上的年輕男女還在聊天,落雨也不離去,只是撐開了同一把傘,又坐近一點。
到8點,東山湖公園的西南角空地,梁生的舞友們到齊,音樂響,跳國標。上世紀80年代,在公園湖心小島的露天舞廳里,新潮男女們來跳國標和迪斯科,如今舞廳早改成咖啡館,新潮男女已年逾七十,公園每晚最勁曲目還是1980年代紅遍大街小巷的粵語迪斯科《連鎖反應》,“紅的心似一粒,跳躍大豆……天和全球呈現(xiàn)了彩虹,形容詞全部在跳動……因有你陪我,海和斜陽全部變火紅,門牙和紅唇做美夢……”梁生跳到第一排中間,這群當年的新潮男女們再跳起牛仔,舞步一年比一年緩,音樂還停在40年前港女歌聲中的都市熱戀高溫。
拍拖時,阿車總愛來公園,他1993年生,到廣州十年。他覺得老派約會好浪漫,但需除去2020年公園在疫情后限制社交距離的那陣,他和女仔坐湖邊長椅上聊天,氣氛正動人,忽然公園保安跑來喊:“你們坐開一點!”
從2022年5月公司換址以來,每周五晚上,阿車下班后都去距公司最近的二沙島公園散步。雖然工作已是第七年,但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氣口,阿車還是需要公園來作自己的狀態(tài)轉(zhuǎn)換器。在廣州塔不遠處,地處珠江沙洲的二沙島體育公園在2021年翻新后向所有人開放,無圍欄、全開放式,是整座城里最嶄新、最新潮的公園。
一走進晚上的二沙島,阿車覺得像來到了城市宣傳片的拍攝片場,這里的新潮康樂活動擠得夸張:常規(guī)露營的,露營帳篷掛滿星星燈、放露天電影同城交友的,一家人玩飛盤(甚至還帶一只奔跑的小狗)的,踢球的、下象棋的、用整套功夫茶具沖茶的。還有在綠地放風箏的沉默阿叔,他們氣定神閑,手里一只夜光風箏遠得好似已入外太空。
“不過,廣東人嘛,說來說去還是生意佬?!卑④囌f。有次他在二沙島散步時,被人叫住,才發(fā)現(xiàn)路邊許多敞開后備箱的轎車是“走鬼”攤?!白吖怼?,即粵語的路邊攤,他小時候總見執(zhí)法部門和走鬼攤“貓捉老鼠”。現(xiàn)在,二沙島上,攤主個個潮人裝扮,打開轎車后備箱,還是賣冷飲、咖啡、手打檸檬茶、魚蛋車仔面。
阿車在一家新媒體工作,二沙島走鬼攤也成為他的工作選題,下班后他繼續(xù)來二沙島散步,和同事一邊采訪拍攝,一邊吃魚蛋。
接連幾晚,阿車跟著兩位在二沙島飛無人機的男生,看他們一邊拍著浮云大樹江流的夜景,一邊鏡頭搖向地面,看有無紅藍閃燈的城管小車經(jīng)過。緣由是手打檸檬茶的攤主付費300元,請男生們幫大家監(jiān)視城管動向。走鬼攤也是約會地,一位女生帶男生來買檸檬茶,兩小時后又帶來另一位。攤主手打檸檬時,女生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兩位都是相親對象,而自己工作太忙,正好散散步。
一來一往,散步客和攤主拉了微信群。每到日落黃昏,攤主們在群里發(fā)預告:歡迎大家過來玩!有咖啡/檸檬茶/雞蛋仔/手打魚蛋等等。阿車覺得很搞笑,明明是做生意,卻一副大家?guī)|西辦派對的架勢。“生活跟生計有時也分不開,有些人謀生計時,也在生活?!庇械臄傊饔龅綋踝∽约嚎达L景的顧客,便說沒咖啡賣,有的攤主為賺錢買房而打第二份工,每晚手打檸檬到手酸,身旁放一個播放喜愛音樂的小音響。
“最緊要是在做我開心的事情,賺錢是獎賞bonus(意外收獲),而不是目的。”他說。
阿車和同事最近一次去二沙島,是因為大中午要回去上班,三個人有點絕望。5月公司從珠江新城搬到珠江南岸的新開發(fā)區(qū)琶洲,他每天上班都要穿過大片廢墟般的工地,新寫字樓又悶。那個工作日正午,他和兩位關(guān)系好的同事吃完午飯,又下樓去買咖啡,點完咖啡,三人沉默,“我們就想說,難道我們又要上去了嗎?”
去二沙島的路上,三個人好像出逃去野外一樣激動。盡管只是20分鐘車程的距離,“白天的二沙島跟晚上完全是兩個地方?!卑④囘呴_車邊看。
白天的二沙島像一座飄在珠江上的嶺南陽光大花園。工作日正午沒什么人,氣溫38度,體感溫度47度,三人不敢下車走,在車里斯斯文文抿咖啡。坐車遛完一圈二沙島,阿車感到像穿行在幾年前去的新加坡露天大公園,他們看細葉榕、黃葛榕、幾米高的棕櫚樹,江闊天高,又高高興興回去開工。
阿車。圖/張志韜
阿車喜愛逛公園,但大多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逛。從順德來廣州讀大學,畢業(yè)后留廣州找工作,他先在區(qū)莊地鐵站附近住,周邊有為紀念革命烈士而建的黃花崗公園;又搬去小北,有全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越秀公園。工作越忙、壓力越大,公園對他就越重要?!袄鬄澈珗@、越秀公園、珠江公園去得最多,曉港公園也去?!痹诠緭Q址前,阿車去最多的是珠江公園。
前幾年,他每周五都無法按時下班,因為新媒體稿子要等他確認才能發(fā)推送,哪怕只有一會兒,他也要換好衣服先去珠江公園跑步,和同事說自己晚點回?!拔腋杏X去公園就是我在自己哄自己,好像下班了,但是又沒有完全下班,而且公園里好多和我一樣的人?!睆墓緦懽謽侨ブ榻珗@的七分鐘路上,他戴上耳機播喜歡的歌,終于可以喘口氣,轉(zhuǎn)換心態(tài):這周辛苦了,等下加班沒關(guān)系,現(xiàn)在先看看云。當他到珠江公園,開始拉筋暖身準備開跑時,看到好多和他一樣穿著運動服的人陸陸續(xù)續(xù)從寫字樓那邊走過來。
跑步時會起風,大腦忽然降噪,心跳、呼吸和風聲出落得清晰,公園跑步的風景總在重復,阿車覺得其實蠻無聊,但好在總有一群跑步阿叔,有些阿叔看得出大他三四十歲,但跑得比誰都快,“我想說我二十多比不過阿叔?”他加速,阿叔也加速,互相較勁中他經(jīng)常被阿叔甩出一整圈。
有時他跑完去水站買水,跳完舞的阿姨說小伙子好辛苦噢,白天工作那么累,晚上還要跑步。他忽然松下一直提著的那口氣,“唉,是,沒辦法。”
“其實我覺得好開心,這時一兩個人跟你聊閑話。這些人跟我沒有任何工作和生活上的交集,但我們在這一刻共同享受這個空間?!彼f。
林廣思喜愛去公園,但是為了做調(diào)研。他是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風景園林系教授,對公園的親近,有點像科學家對實驗室的親近。當偶遇雨后一株樹根積水的大榕樹時,林廣思驚喜地分享,“榕樹頭,小微藍綠基礎設施?!彼w和綠地,被稱為藍色和綠色的基礎設施,承載著生物(包括人類)的各種活動?!澳憧从幸恍﹤?cè)根在這坑里吸水,”他細細講,“樹根上還萌發(fā)了葉子,榕樹很聰明地利用水資源?!?/p>
2022年以來,多地政府鼓勵市民去公園并開放更多城市綠地,媒體和自媒體也號召人們?nèi)ド磉吂珗@重建生活的“附近性”。林廣思理解這些鼓勵和響應,“疫情下大家可能有點危機感,有機會出去走的時候,一定要出去走走?!彼f,城市郊區(qū)游也不能保證每個周末都能去,“人們?nèi)绻胱叩介_闊空間放松,綠色空間主要還是公園?!?/p>
在歷史上,滿目草地、樹木、鮮花、廊亭的風景園林一直都有,但大多是私家園林,古都則多了皇家園林。在傳統(tǒng)中國的城市,能讓人們聚集和游憩的公共活動場所大多是廟宇,和一些郊野的公共游樂地。
北京的第一座公園,恰是中國現(xiàn)代城市的注腳。1914年秋,經(jīng)過營造學社創(chuàng)始人朱啟鈐的倡導和改建,故宮西側(cè)的社稷壇被改建成“中央公園”,歷史上專供皇帝祭祀的社稷壇,成了面向普通市民開放的公共空間?,F(xiàn)在公園已改名為中山公園,東門對著故宮和筒子河,我和朋友以前常在晚上騎單車穿故宮午門時經(jīng)過東門,見河邊有人釣魚、拉手風琴。
荔灣湖公園,看粵劇表演的市民。圖/本刊記者 鄭潔
林廣思覺得去公園是一種日常,但他自己平時不去閑逛,因為做調(diào)研,廣州市各公園他去得實在已夠多。在風景園林領(lǐng)域,去公園游憩更專業(yè)的術(shù)語是“隨性休閑”,“就是玩耍、消遣類的活動,比如閑逛?!彼f,人在活動中,獲取短暫的享受和快樂,這些快樂不需要專業(yè)技能,甚至根本不需要努力。
前段時間,林廣思去越秀公園調(diào)研,看見一群居民戴著手套在山道上爬行。他看到時好驚訝,“但是后來很快也能理解,可能他們是以這種爬行的方式來鍛煉脊椎?!彼f。在公園,在山道爬行的居民們算一個“游憩單元”,在緩跑徑上跑步的阿車算一個游憩單元,在廣場上跳舞的梁生和學生們也算一個游憩單元,舞劍的、打拳的、下象棋的,都是游憩單元,他們都是“隨性休閑”。
而公園,林廣思覺得,這些面向每個普通人開放的公共空間,正是在人的游憩中,漸漸形成了各自的性格。在研究城市公園使用者的場所依戀影響因素時,他和學生們到流花湖公園和珠江公園調(diào)研,流花湖公園在越秀老城區(qū),大多是離退休老年人來,集體性活動為主,整體氛圍熱鬧、歡快、活潑。而阿車常去的珠江公園在商圈聚集的天河區(qū),年輕上班族居多,大多是跑步散步,公園寧靜、安謐。
“不同時段,這些公園的游憩單元密度也不一樣?!彼陔娫捓镎嬲\地建議,“你去這些公園逛一逛,很有趣的。”
疫情之前,科普作家瘦駝過著滿世界飛的生活,每年坐將近100趟飛機,飛行軌跡遍布22個國家、83個城市,這還是不完全記錄。在孩子寒假時出國去旅游,原本是全家人的保留項目。2020年1月,他和妻子原計劃帶兩個孩子在二十多里天游華盛頓、洛杉磯和舊金山,遇上疫情,一家四口在美國從冬天待到整個春天過完。
作為廣州新移民,北方人瘦駝一家搬來廣州三年,疫情占去兩年半?,F(xiàn)在瘦駝一家人時常去公園。小孩興趣廣,家長跟著發(fā)現(xiàn)很多小眾的興趣小組,無線電測向、定向越野、舞獅……這些集體活動都需要公共空間,開闊、沒有車流的城市公園成了接納活動的好場地。大兒子的無線電測向小組活動經(jīng)常安排在公園,一家人便一起去二沙島、天河公園,孩子和同伴們戴耳機,手里拿著帶天線的儀器,在公園的小坡跑來跑去。
在公園,瘦駝總站著看樹。因為學生物又做科普,以往他常收到朋友和網(wǎng)友的發(fā)圖問樹,我也問過很多次。而初到廣州時他懵了,“滿眼都是不認識的東西。”在北方被當盆景的細葉榕在這兒長到了兩三層樓高,濃密的樹冠蔭蔽街道,根系盤曲,氣根懸在空中。在嶺南漫長的夏天,他總是聞到烈日下彌漫著一股甜蜜而腐爛的氣息,公園和街道常種著綠化杧果(俗稱芒果)樹,等果熟蒂落時聽聲,“啪”是掉在地上,一攤黃色杧果泥,“咚”就是有人倒霉,車被砸。
林廣思。圖/張志韜
“廣州還是在持續(xù)地帶給我新鮮感。”在東山湖湖心島的咖啡館里,他說。公園近年還多了一座小美術(shù)館,這天有展覽,很多年輕人來拍照。四周總有蟲子叫,當我被連咬幾個包皺眉嘀咕蚊子多,他脫口而出,“當然了!公園不只有你這種動物,還有很多其他動物啊,還有微生物。這個樂園不光是你的樂園,也是所有生物的樂園啊?!?/p>
他喜歡嶺南公園里豐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東山湖公園有細葉榕、黃葛榕,一萬多株喬灌木。又多動物,青蛙叫、蟲子響、鴨子在水上漂。在流花湖公園,還有一個鷺島,偶爾停著黑臉琵鷺。從老家煙臺到廣州,他覺得自己像一株植物,從北方的整齊農(nóng)田遷移到南方的茂盛森林。北方四季更替分明,時節(jié)感清晰,而嶺南夏日漫長,時間的消逝感弱,在充足的光照和雨水中,他覺得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也跟著城市慢下來。
來廣州前,瘦駝在山東一所大學教生物,也做科普。他覺得現(xiàn)代都市人很容易忽視一個生物常識,人也是動物,人也受到光熱條件的影響。
1918年,廣州市市政公所發(fā)布告示:“西人稱公園為都市之肺腑,蓋市民借公園以救濟健康,猶人身借肺腑以呼吸空氣?!苯际泄珗@誕生于19世紀的歐洲,意在于工業(yè)時代誕生的住房簇擁、交通擁堵、冒工業(yè)廢氣汽車尾氣的超級城市里開出一片自然環(huán)境,而作為舶來品的公園在20世紀傳入中國時,建設者也強調(diào)這一工業(yè)社會城市產(chǎn)物的誕生本質(zhì)是為了肺。
而工業(yè)社會早已發(fā)展到信息社會,人更需被呵護的是大腦。當下的時間濃度大得驚人,即時通訊又如此便捷地將信息送至人的眼前。阿車有時覺得,一天刷一波信息,便深度疲憊。而城市里好像哪里都貼著字,入目盡是信息點,信息過載的更深一層含義是思維劫持,刺激人在腦中持續(xù)產(chǎn)生符號性關(guān)聯(lián),侵入性思維及信息過載是這個時代的“過勞”。當從寫字樓走到公園,阿車覺得好像走入城市的留白,大腦忽然降噪。
他常去的那些公園,都有大片留白,有時開闊的天空實在空無一物,只剩藍。湖,你走近,也真的只有湖。
“公園是一個特別能反映時代變化和時代價值觀的地方。”林廣思說,好似人一般,公園在不同階段有不同性格,因為人們對公園有不同需求,公園不像粵海關(guān)大樓這種強調(diào)要保護其原真性的建筑遺產(chǎn),“公園本身就是城市中的生命體。”
公園的生長,也受到其所在城市文化土壤的影響,“這座城市不會將建好的公園看作一個不能變動的古董。公園不是一次建成的,建好后出于功能需要再加些東西進去,這都是可以接受的?!绷謴V思覺得這也是廣州開放性的體現(xiàn),各方都有機會在這個城市的公共空間中加東西,上世紀在公園建酒樓,現(xiàn)在是咖啡廳、美術(shù)館,“這些痕跡像地層一樣累積起來?!彼谧鲅芯繒r,見到公園作為文化景觀所具有的豐富層次性。
在廣州,第一座城市公園就建在城市發(fā)展中軸線上。1918年,孫中山倡議將原先的廣東巡撫署所在地開辟為公園,接著公園開辟興建,原衙署內(nèi)的亭臺樓閣全拆除,只留下一株古榕。1921年落成時叫市立第一公園,四年后改稱中央公園。1929年,廣州第一家廣播電臺在公園一平房內(nèi)開播,請各類音樂人錄音,白色音樂亭常有樂隊演奏,樂迷“聽現(xiàn)場”,有人賣唱片。公園在1960年代改稱人民公園,1980年代全國集郵熱,廣州愛好者把公園西北角開辟成郵票集散地,大家交換郵票、相互欣賞,在公園其他各角,還有過小動物園、假山、金魚池、游樂園和游泳池……
一個世紀前,人民公園在建成之初,因為四周有磚墻包圍,被市民戲稱“大監(jiān)牢”。1933年磚墻拆除,公園圍墻改為疏鐵圍欄。到1999年,周邊搭建的一萬多平方米違章建筑和圍墻被拆除,同時免除門票,這座城里最老的公園與整個城市交融?!肮珗@最重要是一個開放的自由公共空間,所以它才能讓更多人愿意保護它。”林廣思說,城市的建筑名片不斷更迭,但公園長久保留,因為人們需要它。
林廣思喜歡去人民公園,觀察這里繽紛的游憩活動。公園里有很多小團體,幾個人或十幾個人,都有特定活動,跳舞類型好幾樣,有人唱歌,有人舞劍,“我自己把這樣的現(xiàn)象理解成一個‘游憩單元。”他說,人的活動都要場地,幾平方米或幾十平方米,每個活動團體之間,又有一些距離,保證相互不太打擾,共在同一個城市空間里。
東山湖公園。圖/張志韜
“在我兒童和青年少年成長期間,公園并沒有對我的生活起到任何作用?!绷謴V思說。他1977年出生在一個靠近粵西的鄉(xiāng)村里。農(nóng)村缺乏公園。而他在鄉(xiāng)鎮(zhèn)和縣城的中學學習期間,周邊也沒有市政公園。直到進入北京林業(yè)大學攻讀風景園林專業(yè),“公園”成了他學習的對象。他現(xiàn)在的工作就是研究這些。現(xiàn)在在廣州,公園已經(jīng)成為他在工作之余特別想念的地方。
人對城市風景的喜好偏好,和人的童年生活環(huán)境相關(guān)——按照“原風景”的假說,林廣思的原風景就是農(nóng)村的菜園、稻田、溪流和大樹?,F(xiàn)在生活在大城市,他依然會為一株樹根積水的細葉榕駐足,欣喜地凝視它。
建筑師王寧生于1982年,童年時代他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去公園。他家住在越秀東山口。父母工作日上完班,周末踩著鳳凰牌單車,一路輪流捎帶他到東山湖公園。公園門口,疊著幾排浩浩蕩蕩的單車,專門看單車的攤主有兩塊小竹篾,單車掛一塊,給王寧一塊,停車費從1毛錢慢慢漲到5毛。
1980年代,在東山湖公園的湖心島上,有一座兩層樓的舞廳,可在室內(nèi)跳,也可在露天舞池跳。島上碩大蓬松蒼翠的細葉榕樹冠從水面飄出去,這是當時廣州新潮青年們來的地方,人多得一度需要排號,進場要買門票。
當時周末來公園,王寧的媽媽要特意去理發(fā)店燙個卷頭,他記得媽媽總穿著深藍色長裙、小高跟涼鞋。那個年代的淺色裙子不多,阿姨們的深色長裙上有音符一樣的花紋。舞廳里,跳交誼舞的多,中間換牛仔、換恰恰。在他記憶里,那時的青年也羞澀,找好位置后,先站著看別人跳,跟著身體輕輕轉(zhuǎn),后面才加入。大人跳舞時,王寧坐一旁。在舞步中,阿姨們的裙擺一朵朵飛旋,裙面上的音符花紋好似飄帶一般在他眼前流轉(zhuǎn),像波浪般流動一圈又一圈。
跳完舞,一家人去劃船,有時也約上別的小朋友。東山湖公園33公頃,水域占去20.9公頃。湖面很多船,王寧喜歡兔頭船。來公園時,媽媽總會帶一包水果。劃船時,他就坐在船上吃橘子,槳一劃,湖水皺出漩渦,小孩把橘子皮往里丟,橘子皮也跟著在水漩中轉(zhuǎn)?!爱斈甓歼@么玩,很流行?!背酝晏牵烟羌埊B成小船放進水里,因此,大船邊上總是飄著糖紙小船。
“我想,從1975到1985這10年里出生的人,對公園的感情是特別深的。”他說。
東山湖公園里,裝著他整個成長過程。哪個門進哪里,哪里能攀過圍墻,他全清楚。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湖心島水旁那幾棵巨大的細葉榕,樹冠竟能飄出水面那么遠。小時候野,他爬上樹往前爬?,F(xiàn)在回想起來還后怕:“也不知道哪根枝干斷了就會落下去。”讀大學后,他去東山湖公園就少了。等戀愛時,他帶女友來這里,走到每一處,都要介紹那里是什么,像分享珍寶般告訴她自己和這個公園的關(guān)系。
又過很多年,他才知道東山湖正是父母這一代人挖出來的。上世紀50年代,廣州在低洼處開挖人工湖以治水患,修建了四個人工湖公園,東山湖公園是其中之一。政府發(fā)動群眾,大家自愿挖湖,覺得很光榮。義務勞動者從機關(guān)干部排到普通市民,單位組織,一次去一天。挖湖時,王寧的父母只管自己挖那一小塊,也沒想過那個湖將會有多大。
“那一輩人確實是挖泥,是挑擔子。一擔子一擔子挖出了一個人工湖?!彼f。
在王寧家的老相冊里,很多照片都是在東山湖公園拍的。相機和手機還沒有這么發(fā)達的年代,在公園照相是一樁大事。幾乎人人都在1980年代珍藏著一些在公園拍的照片,背景里有亭子、湖水和綠蔭,男女老少都神采飛揚。膠片沖洗出來貼好,如今泛黃了。那是當時珍貴的記憶。
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去東山湖打卡拍照。拍得最多的還是湖心島新咖啡店——以前的露天舞廳就在那兒。有樹、有湖、有小蠻腰,好“出片”,王寧在手機上也常常刷到,他感到一種關(guān)于照片的變化,落點在把圖修得多好看,而不是生活和記憶。
“那些打卡照片對應的位置,我一看就認得,就那么熟悉?!弊谧约旱慕ㄖぷ魇依铮鯇幮Α,F(xiàn)在他要隔好幾個月才去公園了。每次到東山湖時,還是會發(fā)現(xiàn)一些小變動。因為從小學畫畫,又當了建筑師,他對圖像記憶敏感。“公園里有些地方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走到那里時,腦里就會回想起當年的畫面。”舊時光和往事交疊在公園,在他心里,好像翻開一本空間的“命運合集”。
在公園外,他從小長大、至今生活的東山口也變成潮人大本營,到處走著打扮新潮的年輕人?!皷|山少爺,西關(guān)小姐”是廣州老話。“現(xiàn)在都好少人說粵語了?!?/p>
在他成長的八九十年代,整個廣州散發(fā)著“先鋒和生猛的氣息”,而現(xiàn)在這座城市被提得更多的是“自在”“穿拖鞋自由”。他眼見著海珠橋翻修,珠江水面的水上人家消失不見,商業(yè)最旺的地方從濱江的南方大廈、花園酒店,再到珠江新城。
只有東山湖好像扎根在城市里,又散開新葉迎接城市的一批批人。王寧每次去東山湖,還是愛在湖邊走,他小時候坐的兔頭船、天鵝船都還在。細葉榕看似從他4歲到40歲都沒變,但他知道樹根已經(jīng)越扎越深,樹冠一年比一年更蓬松蒼翠。他從上大學起就在外地跑,曾經(jīng)在香港打拼,2014年在東山口開建筑事務所時,在事務所的簡介寫,“使建筑扎根于每個特定環(huán)境中?!?/p>
城市拆拆補補,城市建設的概念也在變化。昔日的城市邊角地、閑置地和拆違空間被改造成“見縫插綠”的口袋公園。廣州已經(jīng)有兩百多個口袋公園,嵌入城市的街角,供附近居民活動、供過路人歇腳。這幾年,全國多個城市都開始建設口袋公園。有些口袋公園看起來很有設計感,但年紀大的阿伯阿婆爬不了那么高的臺階。住很遠的年輕人聽聞時尚打卡點,轉(zhuǎn)乘一小時地鐵趕來拍照。
當東山口也要建口袋公園,王寧所在的事務所積極爭取,用一百頁的方案文本競標成功。他想為自己長大生活的地方,建一個落地生根的東西。
建址在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qū)的南邊,他從小熟悉。這個拐角一直都是勞務工人等接散活的地方,很多帶小孩的居民便不來了,街坊常抱怨。施工時,王寧請他們來參與這個口袋公園的修建。建設中,最花預算的是花壇石頭,王寧廢了很大勁從外地運來,“希望是有溫度、不冰冷的椅子,坐上去很舒服?!苯ê煤螅壬⒒畹膭趧展と藗円廊辉?,波浪般的花壇石頭區(qū)隔出更多塊空間,附近的居民、過往的行人也走進來。
王寧。圖/張志韜
“口袋公園就是一個街道客廳,任何人,無論是否住在附近,都可以隨意進入?!彼X得無論這個城市的人講粵語還是普通話,最緊要是人在街市活得自在舒服。此前疫情,東山少爺公園成了街道排隊做核酸的地方,但比起那些在街面的核酸點,這里有樹蔭。東山少爺公園的設計獲得了好幾項建筑領(lǐng)域的獎項,但王寧最高興的還是晨昏路過時,看到街坊們坐在花壇上。
他在設計建筑時想復構(gòu)小時候在湖心島所見的光影,街頭原有的幾棵樹都好好留下。有時下班買菜回家,王寧也會過去坐。這個口袋公園,無論晝夜,街光和陽光會穿過枝葉婆娑的小葉橄欖,在地上落出有層次的斑駁光影,忽明忽暗。吃外賣的人,放工休息的人,年輕戀人們,搖蒲扇的阿婆阿公們,和他,坐在同一片光影里。
中元節(jié)的晚上,阿車還是去了二沙島公園。立秋剛過,落小雨,這時走鬼攤已經(jīng)被取締。那篇關(guān)于二沙島走鬼攤的稿件發(fā)出后,阿車收到很多留言,有人說讀后去了家附近的公園,有人發(fā)現(xiàn)走鬼攤主出現(xiàn)在海珠的洲頭咀公園門口,好似打游擊。讀者們在留言里接力更新走鬼的新?lián)c,阿車覺得好像小時候在家吃流水席。
這個周末,阿車回順德老家。每次回老家,他都在早上7點陪奶奶去家附近的公園晨練,公園里婆婆們圍住他夸“靚仔好孝順”。阿車中學時常來這座公園,他和喜歡的女生在不同學校,兩個家中間恰好隔著公園。只能等周末晚上才能見面,他們到公園散步,交換寫給對方的信?!澳阋然貙W校后再看?!迸⒆佣?。
“蝴蝶滿心飛,不過未走近。”后來他一直覺得老派約會浪漫。
這幾天跑步時,阿車耳機里循環(huán)著張?zhí)熨x的新歌《老派約會之必要》,歌里一直在散步,他懷念這種人和人的相處方式。他是新媒體編輯,總在新潮里,但有時也跟不上一些時代智慧,“情感被當成夏天水果攤的西瓜,一塊一塊按規(guī)格售賣?!彼:团笥训焦珗@散步,比起在咖啡館里面面相覷地互相高密度輸出,他覺得走神和留白里才會有真正的交流。長大后,他來廣州讀書和工作,在公園拍拖時,他們各做各的事,他跑步,她散步,離開公園后再并肩多行一段路。
去各個公園逛時,阿車發(fā)現(xiàn)每個城市公園都有一組“基礎配置”:拍拖的年輕人,幾個老年舞團,練太極的,自己帶小音箱唱歌、唱粵劇的,跑步的,隱藏在植物叢中演奏樂器的,水邊釣魚的……這樣的套餐增增減減,似乎可以放到任何一個公園。有時他甚至有種幻覺,好像公園是恒定不動的,只是換了一些人來出演這些“游憩單元”。
一百年前的《廣州民國日報》里記載的當時人們的公園活動,和現(xiàn)在似乎也差不多:“廣州人的(公園)跳舞熱可算是厲害?!痹谀菚r其他城市的市民還在因票價而難以日常逛公園時,廣州公園就已有無業(yè)人士躺著曬太陽,苦力工人坐草地唱歌,文學青年坐在長椅上讀新書。現(xiàn)在,青年阿車過雙貸生活,一天手機看屏時間9小時,但總可拿出幾分鐘看看云,和一百年前躺在公園草地的阿叔一樣。
“最后發(fā)現(xiàn)好像變來變?nèi)?,唯一不變的原來是生活?!彼f。生活本身是極牢固的。
每一個晴朗的傍晚,在東山湖公園,舞步翩然。到晚上8點,一起跳舞的街坊們陸續(xù)到來,退休的阿姨阿叔們慕名來找梁生學跳舞。這群老人年輕時是舞廳???。林婆婆至今記得市二宮的藝苑歌舞廳,1990年代,一張票賣五塊錢,集體票只要兩元。梁生還專門去學過跳舞。1995年,梁生工作的國企效益下滑,他無奈提前退休,去了老年大學的舞蹈班。“那時候要考試呢,考你慢三步慢四步,三百多個人里選了十來個?!?/p>
從舞廳到廣場和公園,從五十歲跳到八十來歲,梁生跳舞,也教人跳。夜晚的大部分時間,梁生都很忙,帶不同學員練習慢三和慢四。常有人記錯舞步,抱怨太難,梁生總是笑瞇瞇?!皣鴺擞欣『湍Φ牵±锓謧惏?、恰恰、牛仔、桑巴;摩登里又有華爾茲、探戈、狐步。”他很有講究地數(shù),但因發(fā)音含糊又聽力不好,林婆婆在一旁翻譯。
“跳跳舞!”見我杵在角落里不動,一位阿叔過來打招呼,“你要學舞找梁老師哦,九十多歲啦,跳舞跳得幾好噢!”
“不是八十多嗎?”
“唔緊要啦(不要緊啦)?!钡竭@個年紀,年齡的數(shù)字早已不再重要,他拉來梁生,“來,梁老師教她跳。”
音響里,鄧麗君、刀郎流轉(zhuǎn)著,三十多年里,公園的西南角空地總有新學生加入。后生仔,新手、老舞者,隨著梁生的步伐輕輕柔柔踩在細葉榕的光影上。梁生在夏夜晚風中轉(zhuǎn)呀轉(zhuǎn),步子靈巧好得意,又身子一轉(zhuǎn)安慰新手,“慢慢來,唔使急?!?/p>
從湖面往東望,流光溢彩的小蠻腰也在旋轉(zhuǎn)。對本地人來說,這個城市新名片更像一個社區(qū)告示牌,會滾動播放時政大事、本地新聞、節(jié)假日祝福,也插播廣告。夜里10點后,廣州塔褪去浮光,顯出原有的素凈。
只是塔身在熄燈前旋轉(zhuǎn)循環(huán)著“晚安”“good night”時,散落在城市的人看到,總要再補一聲“早唞(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