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云
昨晚我做夢了,夢中,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老家。剛到高臺子腳下,我就感覺到家里的熱鬧氣氛。我興奮不已,趕忙登階而上。當(dāng)我來到門前,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高懸的圓月發(fā)出明亮的光,正好朗照著整潔的稻場,父親在月下給幾位親友邊斟酒,邊說道:“不要客套啊,這菜啊,都是自家種的蔬菜,自家養(yǎng)的雞鴨,自家喂養(yǎng)的土豬,隨便吃點兒家常菜?。 ?/p>
“嗯,這個好吃,那個筋道,這酒度數(shù)高,但爽口……”
親人們興致正濃,我在一旁靜觀,餐桌上裊裊散開一股熱浪,那是豬蹄火鍋里冒出來的。家鄉(xiāng)人信奉中秋佳節(jié)吃豬蹄火鍋,寓意親人團聚,走得勤勉。我掏出紙巾,擦干嘴角溢出的口水。
我徑直移步堂屋,幾位偉人的端莊頭像畫掛在中堂上,一塵不染。畫的上端,直貼高堂頂部,直抵房屋檁條,我仰視著、沉思著—陰晴圓缺都休說,聚散浮沉尚已知。人生的起起落落,正是壘疊厚重生命的基石。
堂屋兩旁的廂房里,分別立著一個長方體,是父親用竹竿做成的,里面歸置舊物,外罩乳白色紗簾,變得整潔一新了。平整的四角飄逸下來,微風(fēng)吹拂,紗簾輕搖曼舞,如“仙女翠袖拋新月,神龍朱顏惜落暉”的景致。更令我欣喜的是,里面安裝了父親自制的中秋花燈,時而有“中秋快樂”四字隱現(xiàn),時而閃爍著星星點點。這是在輝映皎潔的月色嗎?
“上面要來檢查,特地布置了一番?!?/p>
“被評為最美農(nóng)家呢!”
?;垭p修的父親,發(fā)出渾厚有磁性的好聲音,回響在我的耳畔。
這里沒有多么金碧輝煌,卻是我心中的瓊樓玉宇!
我推開后門,一陣兒的“簌簌”聲響起,是秋風(fēng)在竹林里來回踱步呢,它慷慨得很呢?!耙惠喦镉稗D(zhuǎn)金波,飛鏡又重磨?!蹦瞧鹪缢?,對著竹林“學(xué)子”練膽量的老師,如今已桃李滿天下了吧?
那源源不斷地為延續(xù)家里的炊煙,為營造冬暖夏涼的天然氧吧,功勛卓著的楊柳、榆樹、泡桐、樟樹、桑樹等,在“好時節(jié),愿得年年,常見中秋月”里,枝枝丫丫依然繁茂著、蔥郁著呢!
那桂花、插荊條花、雞冠花、長春花、乒乓球花,那白的、紅的、粉的、黃的、綠的花兒,幻影成一個個笑臉,直直地盯著我。這甜甜的笑,印刻于我的腦海。沒有劇本,沒有導(dǎo)演,不用化妝,不用彩排,它們正按照自己的心性,你唱罷來我登場,表演著品質(zhì)純良的“連續(xù)劇”,繽紛著優(yōu)美精致的絕技。
“地道的家鄉(xiāng)‘鴻福老字號呢!”
“外酥里嫩,溫潤香甜?!?/p>
哦,這香氣,從前后門對流穿透而來??腿藗冋龂蓝?,享受中秋團圓飯后茶點。
月下品茶,嘗鴻福酥月,別有一番風(fēng)味。
酥脆的外殼有時會掉一些碎末,客人們便用稍有些油膩的包裝紙接著,還時不時地你一言,我一語,互道“福壽無疆”。
客人們不時地點頭,耳語一番:“鴻?!笔止ぞ?,外形褐黃,凸凹有致,分別配有美好寓意的“福祿雙全”“福壽綿綿”“福壽康寧”等燙金字樣,貴氣得很呢。這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結(jié)合的燙金字,在暗處就金晃晃的,白天喜人眼球,夜晚與月色碰撞,發(fā)出閃閃的微光,似乎在說:“除了鴻福酥月,什么蛋黃蓮蓉、五仁堅果、陳皮豆沙、碧玉翡翠,只要保留百年老味道,就一定經(jīng)久不衰,世人會永存記憶的?!?/p>
一陣兒一陣兒的秋風(fēng),奔著高臺上香噴噴的茶點而來。臺子半坡的雜樹,樹影斑駁,經(jīng)不住風(fēng)兒的推波助瀾,借助月色的威力,晃蕩于父親的腦門。見那日漸稀疏的寸草,我自巋然不動,又斜伸到父親漸瘦但硬朗的脊背,使得平整的稻場空地,有一個拉長的影子。父親挪移到客人身后,一次次添水、奉餅,這影子也在客人身后緩緩地轉(zhuǎn)悠起來……
我的夢就此中斷,恍兮、惚兮,卻早已淚眼蒙眬。
相隔上次回老家,已有一年半的時間。曾經(jīng)有多少次夢回老家,夢醒后都是淚濕衣巾。
從月缺至月圓,思念就像秋雨,由淅淅瀝瀝的匯聚成勢不可擋的雨柱,傾瀉而下……
中秋臨近,我對親朋的思念與日俱增。那思念又像七八歲的孩童“噌噌噌”生長的發(fā)絲,綴滿前額邊緣至后頸下緣,一縷縷、一圈圈、一層層,毛茸茸的,理也理不順。
“尋珠成獨步,掬月正當(dāng)時?!逼硗疫h(yuǎn)方的親人和朋友,長生帶月,福壽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