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濤
多么浩大的蒼涼啊!這古運河上空的明月,這2018年11月23日的明月,那么安靜,那么清涼。飄逸的流云擦拭她那皎皎的臉龐,她明凈如水;柔媚的柳枝輕拂她那款款的裙裾,她清涼似玉。
我望見了她那清澈、蒼涼的眼,她在訴說著姑蘇臺的地老與天荒,她在訴說著寒山寺的鼎盛與璀璨,她在訴說著古運河的喧囂與繁華。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云間。
勾踐征絕艷,揚蛾入?yún)顷P(guān)。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李白《西施》
2500年前的姑蘇城,月亮要比今晚更潔白圓潤、溫婉婆娑,那晚的西施比姑蘇城的月亮更婀娜多姿、風(fēng)華絕代。那晚的月亮多么慷慨,她捧出無數(shù)的銀子,送給那晚的姑蘇城。柳樹掛滿了銀子,御兒亭掛滿了銀子,西施的裙子掛滿了銀子,范蠡的寶劍掛滿了銀子……
“就這樣把我送走了,你真的這么狠心?”她依偎在他的懷里,清澈明亮的眼里流出月色般的銀子。
寥廓碧藍的天幕里,那輪圓月寂寞地游走著,哪里是她的方向?他把她摟得更緊了。他輕輕擦拭去她眼角的淚花,說:“我等你回來,等到地老天荒?!?/p>
她深情地看著他略顯滄桑的眼,那里住著皎潔似玉的月亮。她淚如泉涌。
“讓我最后再給你跳一次舞吧?!彼骠嫫鹞?,婀娜多姿。她是那樣投入,那樣忘我?!苞L聲壓卻三軍鼓,蜂腰舞動霸業(yè)根。”草間的蟲兒停止了吟唱,天上的月亮忘記了游走。
在這澄澈似水的月下,是誰,就著寒涼的月光,飲下離別的苦酒?是誰,踩著月光的裙裾,高蹈蒼涼的美麗?
范蠡的眼睛濕潤了。
《吳越春秋》和《東周列國志》等史書說,勾踐滅吳之后,為了派人將西施裝入牛皮袋,沉江而死,沉魚落雁,就此香消玉殞。但我更相信《越絕書》的說法:“西施亡國后,復(fù)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p>
這是西施和范蠡的約定,這美麗的約定,屬于姑蘇,屬于文學(xué),屬于愛情。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楓橋夜泊》
天寶年間的長安是繁華熱鬧的,但這繁華熱鬧與張繼無關(guān),他只有落寞與傷心。
他回到自己棲身的那個小客棧,買來一壺酒,一杯一杯灌下去,沒有玉盤珍饈,只有孤獨和悲傷。醉眼蒙眬中,他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戀人王曉薇朝自己走來。
他和王曉薇有個約定,他考中舉人,王曉薇的父母就同意他迎娶自己的女兒。王曉薇是張繼的初戀情人,年方二八的她面若桃花,風(fēng)姿綽約。她瘋狂地愛上了窮秀才張繼,甚至親手撕毀了與自己指腹為婚的婚約,說自己要嫁給張繼。父母得知張繼的家世,堅決不同意。王曉薇就以死相逼,無奈,她的父母妥協(xié)了。結(jié)果是:王曉薇可以嫁給張繼,但張繼必須考中舉人。王曉薇相信心上人的才華,就同意了,把父母的決定高高興興地告訴了張繼。為了美好愛情的約定,張繼走向了長安。
“我真是無能啊,曉薇,我對不起你啊!”成串成串的眼淚落進酒杯里,他端起杯子,一飲而盡。
長安街上空的月亮醉了,長安街古老的鐘聲醉了。
第二天醒來,張繼決定離開長安,離開這個令他傷心的城市。他知道自己沒有臉去見他的心上人。冥冥之中,他來到了蘇州。
姑蘇城的美景不但沒有消除他內(nèi)心的憂戚和相思,反而對王曉薇的思念更加欲罷不能。他只有借酒澆愁。一杯,兩杯,三杯……酒入愁腸,肝腸寸斷。
“公子,不要再喝了,夜深了,睡吧?!泵靠吹酱朔N情形,船家總會過來勸勸他。這是第幾個不眠之夜了?船家不知道,張繼也不知道。
船家的鼾聲響起,張繼搖搖晃晃走出船艙。
一陣涼風(fēng)吹來,他打了個冷戰(zhàn),人也清醒了不少。他走上河岸,眼前霧蒙蒙、白茫茫的一片。眾霜升天,霜天萬里。霜結(jié)在草上,草就綴上了珍珠;霜結(jié)在樹上,枝條就掛滿了銀鏈。十里楓橋都是玉??!“我要尋出最美的一款,戴到曉薇的項上?!彼d奮地彎下身來,沒有珠玉,沒有項鏈,只有滿手的冰涼。他的眼淚又出來了……
遠處有幾點漁火,閃閃爍爍,迷迷離離,那不是曉薇幽怨的眼嗎?她也在遙遠的地方思念著我嗎?
“曉薇!曉薇!”他朝那漁火喊了兩聲。夜是那么靜,他的呼喚是那么清亮。沒有回聲,風(fēng)送來了遠處寒山寺的鐘聲,一聲,一聲,敲打著這孤寂而又寒涼的楓橋之夜。
這一夜,他失眠了!
這是因緣際會,這是張懿孫和姑蘇城的因緣際會。他錯失了一個令他痛徹心扉的姻緣,他際會了一個令蘇州后人感恩戴德的因緣。
蘇州,張懿孫不是過客,而是歸人。
犖犖才情與世疏,等閑飄落傍江湖。
不應(yīng)泛駕終難用,閑看王孫駿馬圖。
—文征明《題王侍御敬止所藏仲穆馬圖》
成化十六年庚子的一天,那晚的月亮比任何一晚都要圓,都要亮。文征明一直望著那輪蓮花般燦爛的月亮,那樣專注忘我。望著,望著,他忽然感覺到自己的心中有一朵蓮花在蓬勃地盛開,他自然地張開了口,朝著明月,吐出了古老的秘密:“給我一支筆,我要寫字,我要畫畫?!?/p>
整個文府沸騰了,丫鬟們跑著,喊著:“說話了!少爺說話了!少爺開口說話了!”
文老爺和文夫人高興地抱著兒子又是親,又是咬,眼里溢滿了幸福的淚水。文林一直堅信:兒子一定會大器晚成!
這一年,文征明十一歲,“始能言語,就外塾”。
讓文老爺始料不及的是,如此才華橫溢、名震江南的兒子怎么在科舉考試中屢試不中?直到自己去世,也沒看到兒子中舉。九試不中,其中況味,非他人所能體會。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一個屢試不中的男人和另一個官場失意的男人相逢,就要演繹出一幕驚艷蘇州歷史的華麗大劇。
拙政園的締造者王獻臣官場失意,回到蘇州開始籌建拙政園。邀請好友文征明參與設(shè)計。
在以后的日子里,兩人飲酒、泛新舟、登虎丘,蘇州的大街小巷、園園林林,留下了他們美麗的足跡。
文征明為拙政園的每一個景點繪畫、作詩、題字,在他的筆下,蘇州的歷史底蘊愈加深厚、豐盈起來。
兩個失意的男人,締造了世界園林史上最宏偉的奇跡,莫非他們和蘇州有一個前世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