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溪
名師點評團
李仰臣,中學高級教師,一線教齡31年,安徽省界首市骨干教師、語文教學能手,教科研中心教研員。發(fā)表文章九百多萬字,獨立編寫或參與編寫中學語文教輔用書多部,并擔任多家語文報刊特約撰稿人、兼職編輯,指導學生發(fā)表數(shù)百篇習作或獲得獎項。
我是一只海鷗,我的生活無疑是自由自在的,可那一天,我差一點就失去了這種生活……
我們海鷗每天都起得很早。有時天剛亮,我便飛出巢去了。我在空中觀賞著金粉色棉花糖般的朝霞,涼爽的海風吹在我的羽翼上,為我打理毛發(fā)。當我餓了的時候,我就拍打著純白的翅膀從天空中俯沖下去,飛到金黃的沙灘上翻貝殼或小螃蟹吃。我用尖利的嘴啄開那些海物的硬殼,吸吮鮮美的蚌汁或柔軟的蟹肉。吃完食物后,我便又扇著翅膀飛上天空。從空中看到的海洋仿佛一大塊藍白交融的海鹽琥珀糖,偶爾經(jīng)過的帆船更為這“糖”添加了一些花樣。這樣的日子真是自在,偶爾我還能戲弄游人取樂。
可不知道從哪天起,我卻有點厭倦了這種生活?;蛟S是在經(jīng)歷過幾次大風暴,受到驚嚇夜不能寐以后,或許是看到老弱海鷗時常遭受凍餓之苦,擔心自己老了也會如此以后,又或許是在那次被偷襲的海雕抓傷,僥幸逃脫免于喪命之后……總之,我希望可以吃得更好,睡得更香,住得更安穩(wěn)……自從有了這個念頭之后,原來的樂趣仿佛突然都失去了魅力。
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她是鴿子介紹給我的。鴿子說,她可以解決我的困擾。于是,我興沖沖地去找了她。到了鴿子說的地方,我才發(fā)現(xiàn)她是只鸚鵡。
鸚鵡嘰嘰哩哩地對我說,她的主人想養(yǎng)一只海鳥,我是最好的人選。她熱情地向我說著她的日常,話中提到的許多事物都是我所不知的。她告訴我,她每天吃的東西都由主人送過來。她還說,她的主人天天用梳子和洗毛液仔細地為她梳洗羽毛。而毛發(fā)亂糟糟的我站在她面前,簡直是強烈的對比。她越說越自豪,好像她是個無憂無慮的、被捧在手心里的公主,而我越聽越羨慕。于是我問她:“那你住在哪里?”她聽完更驕傲了:“我的居所很大,帶你去看看!”我和她一起飛到一個大籠子前。我愣住了,啊!我可不要被困在這種怪物里!我像躲避瘟神似的,趕忙撲打著翅膀揚長而去。如果沒有自由,即使生活得再好,也毫無意義。我甩甩腦袋,把那些異常舒適但要用自由換取的“享受”通通忘了個干凈。至于鸚鵡,就讓她在籠中渾沌地過那“公主生活”吧!
我飛啊飛,一直飛到了海灘上。咸鮮的海風向我吹來,我感到這涼爽的風吹在身上是那么舒適而美好!
點評
這是一篇精美的童話佳作。作者大膽地放飛想象,采用第一人稱的視角,以一只海鷗自白的方式講述了“我”厭倦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滋生了“吃得更好,睡得更香,住得更安穩(wěn)”的念頭。然而當鸚鵡將“我”帶到她的居所(大籠子)面前時,“我”趕忙撲打著翅膀逃離。結尾寫“我”展開自由之翼,任由涼爽的風吹在身上,內(nèi)心感到舒適而美好,令人警醒,突顯“如果沒有自由,即使生活得再好,也毫無意義”這個主旨,無論海鷗的心理活動、生活習性,都合乎其身份和口吻,再加上新奇有趣的敘說,展現(xiàn)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駕馭情節(jié)的能力,也給讀者們上了動人的一課,字里行間流露出小作者對自由自在生活的珍惜之情,構思新奇,語言流暢自然,真不錯哦!
(李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