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昆宇 黃軍紅
[ 作者簡介 ]
宋昆宇,男,江西吉安人,中共吉安市委黨校,助教,本科,研究方向:黨史。
黃軍紅,女,吉安吉水人,中共吉安市委黨校,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黨史黨建。
[ 摘要 ]
黨史學習教育對于青年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項教育活動,黨史教育也正不斷地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理想信念。筆者以黨史教育促進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重要意義作為出發(fā)點,進而指出并分析現(xiàn)階段以黨史教育促進學生樹立理想信念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終立足于優(yōu)化黨史教育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的目標,隨后提出完善黨史教育促進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策略,使每一名青年學生在接受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更好地學習紅色知識,同時堅定其共產主義信仰和愛國主義情懷,從而讓黨史教育活動真正在學生的頭腦中為樹立理想信念生根發(fā)芽。
[ 關鍵詞 ]
黨史教育;學生;理想信念;完善策略
1 以黨史教育促進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重要意義
黨史包含的豐富內容,為廣大青年學生提供了一次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的光榮而坎坷的歷史過程的機會,學生通過黨史的學習活動,不僅能夠全面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而且也幫助自己樹立起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眾所周知,學生身心發(fā)展都無時無刻地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如果稍有不慎就會讓學生的價值信念發(fā)生偏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背道而馳,也就會產生錯誤的認識并做出錯誤的行為,這是黨和國家需要杜絕發(fā)生的現(xiàn)象。因此,以黨史教育促進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在此意義的要求下,深入研究和開展如何通過黨史教育促進學生樹立理想信念則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方面,學校是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陣地,黨史教育活動的開展和效果的取得,都需要學校通過思想政治課堂教育或者專題黨課進行貫徹落實,而黨史教育對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具有更加獨特的優(yōu)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黨史教育更能夠給學生以思想上的震撼力和深刻的歷史滄桑感,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黨的歷史,從而使其能夠真正地通過學習黨史達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重要目標。另一方面,提升黨史教育對學生思想塑造的效果則有利于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加全面地宣傳黨的歷史,以便在黨史中不斷汲取豐富的精神營養(yǎng),煥發(fā)出繼往開來與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萬丈豪情。鑒于此,學校推進黨史教育的情形下,有研究提升黨史教育促進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而在學術濃厚和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讓學生學習黨史知識。
2 現(xiàn)階段以黨史教育促進學生樹立理想信念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黨史學習教育的情況進行實際調研,可以發(fā)現(xiàn)當前很多青年學生在黨史教育中樹立正確理想信念的效果不佳,存在一些有礙正確價值觀確立和發(fā)展的問題,但在整體上仍有不斷提升的進步空間,為了更好地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之策,現(xiàn)將上述問題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2.1 部分思想政治教師不能較好地運用信息化方式開展黨史教育
黨史教育在學校的開展是一項嚴肅認真的工作,而在向學生傳授黨史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以便順利地開展黨史教育工作。但通過對現(xiàn)階段黨史教育的情況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部分思想政治教師和學工部門人員未能較好地運用信息化方式開展相關工作,這不僅與有關人員對黨史教育中信息技術手段未加重視有關,更說明了部分學校在開展黨史教育活動過程中的硬件配備存在一定的滯后性?,F(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能使學生更加直觀和深刻地感受到黨史教育對其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過程與力度,所以必須要重視信息化教學方式,才能解決上述問題。此外,不能較好地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相關授課活動,也暴露了部分教師教學能力的欠缺,這也是需要面對和解決的難點。
2.2 一些黨史教育的形式對學生而言缺乏具體性與創(chuàng)新性
調研發(fā)現(xiàn),盡管很多教師能夠在黨史教育過程中利用多媒體等設備展示相關內容來完成學生思想認識的塑造和提升,實際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通過深入探究可以看出,很多教師對如何采取更加豐富和適合的教學方式進行黨史知識的傳授并沒有達到十分熟練的程度,同時在相關教學的過程中缺少一定程度的針對性,忽略了黨史教育面對不同學生要進行因材施教的道理。原因在于,不同的學生本身就是處在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中,其價值觀念肯定存在巨大的差異,而學校進行黨史教育的目標就是要把這些參差不齊的學生思想進行統(tǒng)一,讓學生的理想信念朝正確的道路樹立和發(fā)展。然而,每個學生如何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就涉及教學方式方法的差異化問題,教師稍有不慎就會忽略這個問題,這與教師的工作環(huán)境和工作習慣有很大的關系,也間接表明現(xiàn)有的黨史教育的形式缺乏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性,以及面對整體學生認知水平和學習興趣的創(chuàng)新性。
2.3 學校在黨史教育學習活動結束后缺少對學生的測驗反饋機制
在調研活動中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很多學校在黨史教育學習活動結束后缺少對學生的測驗反饋機制。這說明學校層面對黨史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夠,相關的測驗反饋機制仍需要建立或強化。很多學生表示,學校通過教師講解了黨史教育活動的內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和認識了黨的歷史的內容和啟示,但事后的學習感受不深刻。主要原因在于,學校沒有對每一次的黨史教育活動進行學習效果檢驗。在日常教學中,每個學科都有對應的測驗考試,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卷面成績展現(xiàn)出來。因此,黨史教育學習也不應該例外,這種將黨史教育活動與日常學科教學完全區(qū)別對待的方式就直接導致了測驗反饋機制的缺位,長此以往,必將不利于判斷學生對黨史學習的效果如何,從而阻礙了學生正確理想信念的樹立。
3 以黨史教育促進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完善策略
3.1 提升教師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黨史教育的能力
針對部分思想政治教師不能較好地運用信息化方式開展黨史教育的現(xiàn)實問題,首要的解決之策就是學校要重視黨史教育的開展工作,將之視為提升學生品德教育的最為重要的載體,這樣才會在教學實施以及黨史教育師資方面提供全面、充分的各項保障。展開來說,一方面,學校應該劃撥出專項的黨史信息化教學的資金,主要用于添置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等硬件設施,以便讓各位教師在講解黨史知識時能夠更加便捷化、直觀化與高效化,為學生營造喜歡學習黨史的濃厚氛圍。另一方面,學校更需要不斷地提升思想政治教師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黨史教育的綜合能力??梢猿闪Ⅻh史教育學習領導小組,不斷地加強全校黨史教育的統(tǒng)籌規(guī)劃以及組織領導,制定出黨史教育學習的細致化方案,做到黨史教育學習在師生中的常態(tài)化與長效化,這樣才會讓每位教師深深地懂得黨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更加精準地開展相應的黨史教學。而在增強教師運用現(xiàn)代化方式開展黨史教育的細節(jié)方面,還需要借助培訓式、集體式、討論式學習的方式,同時利用自主學習的形式,強化教師自身的黨史教育能力。例如,校領導率先垂范、帶頭開展黨史教育聯(lián)學導學或者各級黨組織制定詳細的黨史教育學習路線圖,亦可邀請具有豐富黨史教育經(jīng)驗的黨校專家進行現(xiàn)場或者線上的專項講座。重點在于解決各位教師在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準備、講解黨史教育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講解線上創(chuàng)作、發(fā)布、互動、跟蹤以及信息反饋等全流程方面的操作方式,以便讓各位教師在交流互動之中增強對于黨史教育的認知與素養(yǎng)。
3.2 創(chuàng)新黨史教育形式以提高學生的深入學習熱情
面對一些黨史教育的形式對學生而言缺乏具體性與創(chuàng)新性的實際問題,學校需要優(yōu)化現(xiàn)有的黨史教育講述方式,創(chuàng)新性地開展黨史教育,主要就是通過打造沉浸式黨史教育情境、借助詩詞與紅色歌曲等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黨史教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第一,面對學習基礎具有差異性的不同學生,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及時調整教學方案,考慮到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在這種情形之下較好的教學方式就是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在沉浸式、可視化的氛圍中感受黨史知識。也就是說教師應該熟練地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在課程開始時播放《覺醒號角》《苦難輝煌》以及《中流砥柱》等珍貴的視頻資料,然后靈活應用情景模擬、扮演角色代入以及畫外音講解等形式開展“沉浸式”黨史教育,或者利用增強現(xiàn)實、虛擬現(xiàn)實等計算機視覺技術,引導學生在云端參觀瞿秋白紀念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等,讓學生在不出校門就能身臨其境地感受黨史教育以及感悟紅色精神。第二,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借助紅色詩詞與歌曲,以黨史解說、詩詞朗誦以及互動表演等形式開展創(chuàng)新性的黨史教育,形成“跟著詩詞學黨史”與“跟著音樂學黨史”的濃厚氛圍。比如,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時朗誦《沁園春·長沙》《太行春感》《念奴嬌·追思焦裕祿》等詩詞或者演唱《東方紅》《黃河頌》等歌曲,將學生帶入黨史學習的環(huán)境之中,在探尋詩詞與歌曲中蘊含的黨史故事基礎之上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以此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牢記黨史并培養(yǎng)學生深深的家國情懷。
3.3 利用多種途徑測試學生的黨史學習效果
為了能夠讓學校在黨史教育活動結束后加強相應的測驗反饋機制,需要明確檢測黨史學習效果的方式方法,真正地形成一種以測促學、真學真用以及學通弄懂做實的濃厚氛圍。具體而言,第一種檢測方式是在本次黨史教育學習結束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問卷星”等黨史學習App上的答題測試,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要同步做好相關的統(tǒng)計工作和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黨史知識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以便在接下來的黨史教育中加以調整與改進,為學生呈現(xiàn)出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黨史教育。第二種是在班級或者學校范圍內開展黨史教育的知識競賽,考驗學生的黨史知識儲備,比賽的題目設置要做到黨史內容的全面覆蓋,比賽的形式為筆試和快速搶答計分兩個環(huán)節(jié),并為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頒發(fā)“最佳參賽選手”等榮譽證書與獎品。此種檢測方式更容易讓學生對于歷史人物、歷史故事與精神產生思想上的共鳴,真正地檢驗學生是否學懂弄通黨史知識。同時,將學生從“我聽”變?yōu)椤拔抑v”,提升學生學習黨史知識的參與感與互動感,此時教師可以組織“永遠跟黨走”“學生黨員講黨史”大賽,大賽的主題包括但不限于黨的百年奮斗歷程、黨員的家國情懷、國家的發(fā)展成就等方面,讓學生在以事說理、以小見大的講述過程中堅定自己的理念信念,并且能夠讓愛黨、愛國與愛社會主義的情懷入腦、入心,以此提升廣大學生黨史學習的實際效果。
4 結論
總之,黨史教育對于學生來說是樹立正確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徑。盡管現(xiàn)階段仍存在部分思想政治教師不能較好地運用信息化方式開展黨史教育、一些黨史教育的形式對學生而言缺乏具體性與創(chuàng)新性、學校在黨史教育學習活動結束后缺少對學生的測驗反饋機制等三個方面的常見問題,但通過采取提升教師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黨史教育的能力、創(chuàng)新黨史教育形式以提高學生的深入學習熱情、利用多種途徑測試學生的黨史教育學習效果等三個方面的有效策略,就能夠讓黨史教育濃厚的學習氛圍在美麗的校園內達到新的高度,從而更好地提升廣大學生的愛黨愛國之情。在黨史學習中,學生的心靈受到觸動、思想得到升華以及精神更加振奮,形成和發(fā)展正確的理想信念,從而真正地做到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以及更加堅定理念信念。
參考文獻
[1]張明悅. 強化思政課教學中的中共黨史教育[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37(9):7-9.
[2]馮留建. 新時代青年黨史教育的目標和任務[J]. 人民論壇,2021(26):58-61.
[3]劉娟. 黨史教育對新時代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作用研究[J]. 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21,34(4):22-23,32.
[4]詹靜. 依托黨史教育,深入推進“理想信念”單元整體教學[J]. 中小學班主任,2021(14):4-6.
[5]陳欣,王秀成. 試論黨史教育對青年理想信念的培養(yǎng)[J]. 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21,31(4):9-13.
[6]高琪. 加強黨史教育 堅定理想信念[J]. 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2009(1):20-22.
[7]李澤華. 青年學生思政課中的黨史教育路徑探析[J]. 西藏教育,2021(12):17-21.
[8]徐輝. 如何將黨史教育和中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J]. 黑河教育,2021(12):87-88.
[9]李東玲,王巧珍. 新時代青年學生強化黨史教育的路徑探析[J]. 經(jīng)濟師,2021(10):32-33.
[10]張振中. 在黨史教育中開展學生品格優(yōu)勢教育的實踐路徑探析[J]. 理論觀察,2021(9):171-173.
[11]張萌. 沉浸式學習在學生黨史教育中的實踐研究[J]. 中國教育學刊,2021(增刊1):115-11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