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琳
人一定要愛著點什么,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
朋友小蔡是一名國畫老師,最近因為疫情防控,線下停課,居家已有一段日子了。有天晚上,我隨手打開朋友圈,看見小蔡發(fā)了一段自彈自唱的小視頻。畫面中,夜色柔和,燈影浮動,小蔡抱著一把吉他,投入又沉醉地淺唱著一首老歌《追夢人》,整個演唱所呈現的氛圍很是輕松自在。我本以為他居家時間長了,會倍感無聊,沒想到他竟有如此閑情雅致。
點開小蔡的視頻主頁,我發(fā)現幾乎都是他彈唱的視頻,一年四季,有時靜坐家中窗前,有時倚靠戶外樹畔,有時清晨,有時黃昏。無論何時何地,小蔡的歌聲都透露著一種快樂。
我便忍不住和他攀談起來。小蔡說,生活總有煩悶的時候,但只要唱起歌,就會沉浸其中,忘卻一切。所以即便疫情襲來,不能上班,也不會感覺無趣,因為有熱愛的音樂陪伴,他的生活依然豐盈生動。小蔡是一個能自得其樂、自我開解,并且自我和諧的人。
想起汪曾祺在《人間草木》中說:“人一定要愛著點什么,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這句話我曾摘抄在日記本里,每看一遍,都甚覺美好。草木在光陰中萌芽、生長,見雨露,見陽光,也會在光陰中枯萎、凋零。草木眷念生命,所以才鐘情光陰,任光陰演繹著它的一生。草木尚且如此,人更應有所熱愛。正如著名書法家孫曉云女士所說:“人無癖者不可交。你沒有癖好,沒有愛好,這樣的人,我們不能交往。你不琢磨自己喜歡的東西,你琢磨什么?琢磨人,琢磨你,琢磨他,太可怕了!”此話有深意,耐人尋味。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時間以同樣的方式流經每個人,而每個人卻以不一樣的方式度過時間。真正熱愛生活,才能于細微之處體察到生活的美好,發(fā)現自己心之所向。種花、犁田、讀書、品茗……也許有的事,在別人眼里寡淡無味,但在自己心里卻甘之如飴。因為心存熱愛,所以備感歡喜,生活也因此搖曳生姿。
小區(qū)業(yè)主群里有個喬姐,去年46歲時,陷入中年危機,被迫從公司離職。這個年紀再就業(yè)難度太大了,她閑在家里一段時間,一度心態(tài)消沉、情緒低迷。后來,她愛上了烹飪,做短視頻直播,經常在群里發(fā)各種親手做的美食,廣式的、泰式的、湘式的……各地菜系都做得有模有樣。常有鄰居向她請教做法,她不厭其煩一一解答。不管是發(fā)文字,還是語音,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快樂。有時在樓下遛彎相遇,看著她容光煥發(fā)的樣子,似乎一下年輕了,像換了一個人。原來,有一份專屬的熱愛,不僅可以為生活錦上添花,還能改變人的處境。
是啊,當你熱愛生活,生活也會反過來熱愛你。人生之路起起伏伏,身處低谷,仍懷揣對生活的熱情,保持一份熱愛,會讓生活重現光芒,也會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唯有熱愛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消磨和考驗。
草木鐘情光陰,光陰也對草木贈以深情。所以,只有真正熱愛生活的人,才能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有滋有味。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