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興芳
繪本閱讀教育是通過將閱讀內(nèi)容以生動形象的圖畫配上簡潔的文字展示出來。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如果教師在閱讀中采用機械性的教學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而且很可能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認為閱讀學習枯燥乏味,甚至產(chǎn)生逆反心理。而繪本能讓孩子沉浸于靈動的世界,采用繪本閱讀方法能幫助學生奠定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持續(xù)學習提供動力。
一、繪本閱讀教學的意義
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小,缺乏閱讀的興趣和能力。如果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僅以識字為目標,采用閱讀識字的教學方法,很可能會使學生受到阻礙,從而喪失閱讀的興趣。而利用繪本進行閱讀引導,即使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也可以通過圖畫進行解讀,而且這也能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故事情境中理解陌生的字詞。所以,為了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繪本已經(jīng)成了教師和家長的首選讀物之一。通過以圖畫配上文字的方式講述故事,可以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利用繪本閱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引導學生進行繪本閱讀的時候,教師可以依據(jù)繪本中的圖畫,讓學生仔細觀察筆記和文字解讀故事含義。繪本中的繪畫是豐富多彩的,當學生打開繪本之后會被其中的內(nèi)容所吸引,而通過對圖片的觀察和以激發(fā)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在已有的認知內(nèi),構建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再創(chuàng)編、再創(chuàng)造,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現(xiàn)狀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繪本閱讀教學是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掌握的一種教學方法,但是由于繪本閱讀教學時間較短,而且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落實程度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也造成教師對繪本閱讀的重視程度存在差異,使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沒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另外,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只是單純地讓學生進行繪本閱讀,沒有幫助學生深刻分析和理解相關內(nèi)容,也沒有以此調整教學方法,從而使繪本閱讀過程比較單調,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核心素養(yǎng)下低年級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策略
(一)關注重點,提高繪本教學價值
在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認為,繪本閱讀的目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他們在開展繪本閱讀的時候,比較注重繪本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教學重點,導致教學質量大打折扣。因此,為了保證繪本閱讀教學質量,教師一定要融入教學重點,既要采用有趣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需要保證繪本閱讀的價值,關注重難點知識的講解,這樣才能夠保證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如在學習《亡羊補牢》的時候,教師可以以繪本畫面的方式呈現(xiàn)生動的故事,讓學生快速了解故事內(nèi)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要讓學生抓住教學重點,快速掌握其中的重點生字詞,并通過制作圖畫的方式,讓學生學以致用,從而促使學生將所學到的新知識內(nèi)化,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為小學生閱讀學習打下基礎。
(二)利用繪本留白,激發(fā)學生想象
在對小學生進行繪本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合理地利用繪本留白,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思考,有利于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再次生成,學生深入地理解和感悟文本,同時更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的發(fā)展。如在學習《小毛蟲》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教學的時候,針對繪本故事適當留白,引導學生思考。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小毛蟲在與世隔絕的繭屋里面是什么樣的情景,并引導學生想一想小毛蟲在繭屋里面的體驗和感受,以及它在里面能做什么呢?當展示小毛蟲變成蝴蝶的時候,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想一想,小毛蟲在變成蝴蝶的時候內(nèi)心想法是什么,它想做哪些事情呢?以及它所經(jīng)歷的那些黑暗的時光對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影響?通過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度思考,開闊學生的閱讀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同時,這樣還可以讓學生設身處地地融入故事閱讀中,更好地領悟其中的道理,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轉變教學觀念,正確認識繪本閱讀
在新世紀,繪本閱讀已經(jīng)得到了廣大教師的認可,但是還有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在教學的時候不重視繪本教學。因此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利用繪本給予學生視覺上和精神上的創(chuàng)新體驗,以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多元智能,從而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升。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文化知識教育,還需要著重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而采用繪本閱讀教學方法,將繪本閱讀教學融入閱讀教學中,可以提升學生的基礎理論教育和個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文明行為,進而使學生的道德觀念、思想水平得到提高。
(四)通過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繪本情境
為了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為其提供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情境教學法是小學階段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而且受到較多教師的青睞。通過在情境教學方法中采用角色扮演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能力,同時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譬如,教師在執(zhí)教《動物王國開大會》一文時,可以對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角色扮演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閱讀文章角色的認識和體驗,使他們更好地梳理文章情節(jié),提高對文章的認識和感悟。同時,通過角色扮演方法,也可以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進行閱讀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五)結合生活實際,深化情感感悟
在對小學生進行繪本閱讀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教師可以滲透生活實例進行教學。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高情商,建立融洽的親子關系,讓學生感受到親情的珍貴,教師可以借助有關親情的繪本,一方面進行閱讀指導,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回顧生活中受到父母關照的事情,再適當?shù)匾龑Ы虒W內(nèi)容,將學生引導到文章內(nèi)容學習中,從而促進學生情感感悟。一方面可以開展一些親子活動,促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如安東尼的《我媽媽》這本繪本是值得每個孩子閱讀的,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插圖,設計簡單的談話問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理解文本,感受親情。同時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比如,同學們,平時是誰給你們穿衣服的?家里的衛(wèi)生是誰打掃的?自己的早飯是誰做好的?自己在家里面做了什么,有沒有做家務等。通過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引入繪本內(nèi)容,帶領學生閱讀有關媽媽的故事。通過結合生活實際和圖片內(nèi)容進行講述,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媽媽的辛苦,增強學生對母親的尊敬和喜愛。
(六)結合教材,進行繪本閱讀教學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繪本教學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對閱讀文本深度挖掘,提煉其中的文學和學科素養(yǎng)。在利用繪本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合理設計教學方案,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剖析繪本中蘊含的哲理或學科知識。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習內(nèi)容中包含很多寓言故事,因此在對小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將這些故事以繪本的方式展示出來。如在學習《烏鴉喝水》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繪本展示烏鴉喝水的過程,每個環(huán)節(jié)配一張圖畫,這樣可以讓學生快速了解文章內(nèi)容。如烏鴉找水,喝不到水放石子,成功喝到水的過程。教師可以將此通過一張張圖畫的方式展示出來,然后再對文章中的生字詞采用繪本的方式進行標注解讀,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快速理解故事內(nèi)容,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通過故事講解,還能夠讓學生學會克服困難,學會自主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毅力和戰(zhàn)勝困難的精神。
(七)引導學生對繪本內(nèi)容進行思考
在對小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探究閱讀內(nèi)容,通過繪本的方式引導符合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學生愿意主動思考和探究。通過繪本閱讀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促進學生長遠發(fā)展。如在學習《小馬過河》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一些有趣的繪本故事,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繪本故事吸引。這時,教師再提出相應的閱讀問題,如小馬為什么要過河?松鼠和老牛對水的深度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你是小馬,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你會怎么做?通過繪本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教材內(nèi)容,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使他們在今后的生活中,懂得如何處理生活中的事情,不能片面地聽別人的意見,而是要自己動腦筋思考和實踐,以此使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升。
四、結語
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要有廣闊的思維,站在更高的角度,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積極利用繪本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作為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要明確繪本閱讀對促進小學生快速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性,并通過將繪本與教學內(nèi)容結合,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感悟。采用故事留白的方式,促進學生想象。并結合生活實際,增強學生的感悟,促進學生思考,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