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號航天員要在太空出差六個月,他們的日常生活備受關注在太空該怎么睡覺呢?航天員向我們揭秘在太空微重力環(huán)境下,人可以站著睡、躺著睡、橫著睡、豎著睡甚至飄著睡。但是,天和空間站內有專門的睡眠區(qū),那里有固定的睡袋。睡覺時必須乖乖將手放入睡袋中,否則睡醒時會被自己面前“飛舞”的雙手嚇大跳。
永恒冰火:在哪里可以報名?我也想成為航天員!
方頭博士:@永恒冰火“神奇星球太空訓練營”即將開啟,你要不要來試試呢?
透過迷霧見亮星
船底座AG是位于船底座的一顆恒星,距離地球大約20000光年。它非常巨大,質量是太陽的70倍,而且非常明亮,但它被自己吹出的星際物質遮擋起來,人們在地球上無法用肉眼看到。不要小看這層“迷霧”,它的直徑達到5光年,超過了太陽到比鄰星的距離。借助哈勃空間望遠鏡,人們才見到船底座AG的真面目。
不懂就問的Allen:這是用兩張圖片拼接的嗎?
宇宙最帥的男孩雷多:@不懂就問的Allen 沒錯,這是分別在可見光與紫外線波段拍攝的兩張圖片拼接而成的,這樣可以補充我們靠肉眼看不到的細節(jié)。
“多腳怪”的真相
這只很多腳的鳥可不是多手怪的親戚,而是只辛勤的鳥爸爸。這種鳥叫作非洲水雉(zhì),它們有一個特殊的本領,只靠一雙大腳,就能在荷葉上行走。比較特別的是,非洲水雉幼鳥孵化出來后由爸爸照顧,在水面嬉戲和覓食。如果有危險,爸爸就會把小家伙們夾在翅膀下面保護起來,只露出腳,這也就使它看起來像“多腳怪”一樣。
非洲水雉:看我?guī)匏掀?/p>
達普:@非洲水雉 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
人類探測器首次觸摸太陽
“帕克號”探測器成功穿越了太陽大氣層,成為首個觸摸太陽的人造物。它在高達數(shù)萬甚至數(shù)百萬攝氏度高溫的環(huán)境下,捕捉到了日冕內部的畫面,探測到了珍貴的磁場和粒子數(shù)據(jù)。未來它還將多次接近太陽飛行,為地球傳回太陽的第一手資料。
冒個小泡泡:數(shù)百萬攝氏度?探測器都要熔化了吧!
大嘴吞四方:加油!勇敢的追日者!
大眼怪:@冒個小泡泡 溫度并不等同于熱量。其實日冕中的粒子非常稀疏,探測器并不會碰到那么多高溫粒子,“帕克”帶著一塊可以抵御1400攝氏度的盾牌,就可以承受住高溫。
奇怪的鳥飛機
腦洞大開的設計師帶來了一個非常超前的創(chuàng)意。這個裝置有翅膀、鳥腿起落架、履帶鳥爪,能夠接近垂直起降。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在沒有跑道或專用停機坪的情況下也能自由起降。這是未來飛行器的趨勢嗎?你想看到它變成現(xiàn)實嗎?
A113:有想法就值得贊一個
指尖微型相機
這是一款粗鹽顆粒大小的微型相機,獨特的鏡片只有0.5毫米寬,上面竟然還有160萬個形狀獨特的小柱子。別看它這么小,功能卻非常強大。它拍攝的全彩圖像要比其他微型相機更清晰,和比它大50萬倍的專業(yè)相機的鏡頭的成像效果不相上下。將相機變得越來越小并不是要去申請世界紀錄,它們有自己的重要任務,成為醫(yī)療機器人的眼睛成為醫(yī)生診斷的好幫手。
冠冠像朵花:太不可思議了,這是地球黑科技!
結晶武士:太好了,以后做檢查時吃下幾個相機,就不需要做痛苦的胃鏡了。
誰切開了神秘巨巖
阿納斯拉巨巖矗立在沙漠中,正中央有一條裂縫,將巨巖完美分成兩半。這條裂縫幾乎與地面垂直,切口平整,且裂縫的寬度上下一致,像是被切了一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根據(jù)巨巖上的巖畫和周圍的考古發(fā)現(xiàn),它大概有四千年歷史。由于古代沒有高科技切割設備,因此有不少人懷疑這塊石頭是外星人切開的。
現(xiàn)在,地質學家給出了一種解釋,裂縫可能是因為“凍融”這種現(xiàn)象自然形成的——當水分滲入巖石裂縫后,因溫度下降而凍結,由于水變成冰后體積膨脹而導致裂縫變大。當溫度升高時,冰融化成水,又繼續(xù)滲入更深的巖縫,這個過程不斷重復,直到將巖石一分為二。
克魯魯:我們外星人才沒這么無聊呢,沒事切一塊地球的石頭干什么?
獨角熊:有沒有可能是閃電熊來劈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