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麗宏
地上的生靈萬物中,論高大挺拔,莫過于樹。隨便一棵樹,幾年工夫便聳入了天空。云,從樹枝間飄過;鳥兒,在枝頭棲息。
樹是仰視中的風景。
如果你看過一棵樹的地下部分,它完整的根系,你會發(fā)出驚嘆——毫不含糊地說,樹根,就是一棵樹的“倒影”。樹冠有多婆娑葳蕤,根系就有多繁茂發(fā)達。
樹大,必定根深。根,是一棵樹立身的基。它們在暗處支撐著樹的榮光。
不只是樹,在整個植物界,幾乎都是如此。植物在暗處的成長與用力,比比皆是。
非洲草原上,生長著一種尖毛草,在最初生長的半年時間里,它是草原上最矮的植物。當炎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尖毛草只有一寸來長,看上去毫不起眼。半年后,雨季到來,尖毛草忽然猛醒發(fā)奮,開始以每天半米的速度瘋狂生長,三五天時間就能長到兩米的高度。
經(jīng)過探尋,人們發(fā)現(xiàn)了尖毛草的秘密。其實,最初看上去沉寂的那段時間,它們并沒有停止生長,而是一直在地下不斷壯大自己的根系——往下深鉆,往旁邊游弋。尖毛草的根部最長能達到28米,龐大的根系為它們集聚著營養(yǎng)和能量,一旦時機到來,便能厚積薄發(fā)。
在沉默期內(nèi),它們付出了遠遠超過其他植物的艱辛和寂寞,它們用隱忍和堅持來積蓄向上的力量。
清代學者金蘭生說:“把意念沉潛得下,何理不可得;把意志奮發(fā)得起,何事不可為。”就連歷史上的許多名人志士,也都有一段或長或短的沉潛發(fā)奮史,也是靠這種卓絕的功夫卓然于世、名揚天下的。只有耐得住寂寞,挺得過寒冬,才可以在春天歌唱。
那么,就讓我們懷抱追求,俯下身來,讓時間蓄積我們的能量,讓生活醞釀我們的爆發(fā)。當全部能量凝聚于一點,最終會萌發(fā)出碧綠綠的葉芽。
那,正是我們突破自我、創(chuàng)造人生新高度的精彩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