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欣寧
【文題延伸】改變;________中的歷史;走過……
粥,清亮如鏡,映出生活的辛酸;粥,溫暖養(yǎng)胃,撫慰學(xué)子的心;粥,豐富可口,照耀小康的美滿。粥中看時代,粥中見變革,粥里見春秋。
上世紀60年代,連年饑荒致百姓食不果腹、瘦骨嶙峋。每日中午外公頂著灼人的驕陽頭暈?zāi)X脹地回家,等待他的只有一碗粥,清澈透亮得寒酸。攪動“粥”,少得可憐的數(shù)十顆米粒浮上碗面,隨即零零落落、消沉地躲回碗底。用勺舀起,無精打采的米粒隨波逐流,順著幾乎是水的“粥”墜下,“滴滴答答”水聲四起,淹沒在時代的眼淚中。外公輕嘆,端起碗一飲而盡,“粥”化為烏有,人心冷卻悲涼。
90年代,偏遠城市的孩子終于可以吃上飽飯。似血殘陽、炊煙裊裊中,還是中學(xué)生的父親拖著疲憊的身子歸家,屋內(nèi)已是熱氣彌漫、大鍋沸騰,盛出地瓜粥裝進大盆,取一碟咸菜,便已是極豐盛的晚飯。迫不及待盛起一碗,地瓜的香甜和著稻米的清新,舀起一勺,米粒個大飽滿,地瓜塊閃著鮮亮的橙色;送入口中,糧食別樣的氣味在唇齒間彌漫開來;滑入腹中,定是濃烈的暖意吧。寒冷冬夜,樸實的粥慰藉一顆學(xué)子的心。
時過境遷,身于21世紀的我走在城市大街小巷,在粥店門口搬把椅子坐下,靜候粥的到來。片片牛肉晶瑩剔透,呈現(xiàn)出肉的別樣光澤;顆顆干貝豐滿軟爛,散發(fā)干貨的微腥與咸鮮;攪動肉粥,勺子在其中艱難地轉(zhuǎn)動翻身,輔料馬上溢出碗沿,幸虧拯救一把,否則它們即將“命喪餐桌”。絢爛都市燈火中,捧一碗肉粥,大口咀嚼,品味尋常煙火、人間清歡。肉之色澤照耀出小康生活的美好。
一碗粥,走過了春秋,從一窮二白到衣食富足;一碗粥,留住了人心,從希望渺茫到無憂無慮;一碗粥,見證了變革,從建國初的百廢待興到如今的溫馨安定。粥里見思念,粥里見情懷,粥里見春秋。
福建省廈門市外國語學(xué)?!笇?dǎo)教師: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