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城區(qū)一座科技金融大廈的17層,打開女廁所旁邊儲物間的門,里面有一個別樣的世界:僅有三四平米的狹小空間里擺著凳子、畫架,地上散落著油畫顏料和畫筆,左側(cè)整齊地擺著幾幅已經(jīng)完成的油畫。坐在畫架前的王柳云穿著灰色清潔工工服,身材瘦瘦小小,56歲的她是湖南新化人。2021年下半年起,這個儲物間成了她的畫室和家……
出路
2017年,51歲的普通農(nóng)婦王柳云迫于生活壓力在浙江臺州找了一家賓館做清潔工。她偶然從電視上看到福建寧德雙溪鎮(zhèn)油畫村有免費的繪畫教學服務,在那里,一位70多歲的老人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花了7天時間就畫成了一幅油畫。更吸引王柳云的是,那段專題片聲稱,在雙溪鎮(zhèn)學成的畫師,作品可以當做裝飾畫賣出,有人的畫作甚至能夠賣出上萬元。
這條專題片意外激發(fā)了王柳云對生活的新想象。她盤算著,按照電視上的說法,學會畫畫,就有可能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成為畫師。這個嘗試成本并不高,寧德距臺州僅有三百多公里,坐火車過去花費不到百元,三個小時就能到達,當?shù)匚飪r也不貴,回家也方便,在當?shù)匾部梢源蚬べ嶅X。
和家人商量后,王柳云帶著女兒給的幾百元錢,踏上了到寧德的火車,來到雙溪鎮(zhèn)油畫村。王柳云此前從未畫過畫,但她卻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興趣和某種天分。畫到第三天,她的畫就得到了助教的贊揚,第四天,她畫的一幅“馬燈”就在油畫村的平臺賣出去了,售價150元。幾天后,她又賣出了一幅風景畫。她開始有了點信心。
但賣畫的收入畢竟不穩(wěn)定,她開始一邊打工,一邊畫畫。2017年上半年,王柳云陸續(xù)賣出了不少畫作,她也成為雙溪鎮(zhèn)上比較受人矚目的“農(nóng)婦畫家”之一。
冒險
2017年下半年,裝飾畫市場突然變差,王柳云的畫銷售遇到了一些困難。恰好身邊有畫友勸她一起去裝飾畫最著名的生產(chǎn)基地——深圳大芬村繼續(xù)學畫。2018年春節(jié)前夕,王柳云在農(nóng)信社貸款5000元作為學畫的基金,前往深圳。
深圳的現(xiàn)實是堅硬的。王柳云年紀大,手中的錢也不多,很難拜師。女兒每月會給她500元生活費。但這點錢在深圳杯水車薪。她只能一直在大芬村各處寫生的人群之間偷師。不久,一位畫友介紹她去河南柘城一所民辦公助學校當美術老師,工資1500元。
校長欣賞她的畫作,對她充分信任,讓她教一到八年級的美術課,一學期23節(jié)課,兼任德育老師。好容易安頓下來,大環(huán)境又跟王柳云開起了玩笑。2020年春節(jié)過后,新冠疫情突發(fā),柘城的學校停課,她也被困在臺州家中。而經(jīng)過之前幾年的折騰,她打工、賣畫賺來的錢還完貸款,也沒剩下多少。想來想去,她決定去北京打工。
成名
到北京的前半年里,她幾乎沒拿起過畫筆。她找了一份清潔工的工作,工資4000元。找工作、適應新的人際關系,在出租屋忍受嘈雜的環(huán)境……每件事都是消耗。
北京的媒體人周志軼買過她的畫,得知王柳云到了北京,周志軼鼓勵她繼續(xù)畫畫。王柳云才又拿起了畫筆。后來,媒體開始報道她的故事,她慢慢成為了社交網(wǎng)絡上知名的“儲物間畫家”。但她至今并不知道北京有哪些藝術區(qū),沒去看過畫展,依然負擔不起學畫的錢。為了生存,她的生活范圍只能局限在做清潔工的那幢寫字樓附近。
王柳云對現(xiàn)在的生活很滿足。下午三點多,完成工作后,公司例會之前,她會休息一會。最近她常讀的一本書是《夜航船》。那是明朝人張岱所寫的一本包羅萬象的奇書,從某個角度去看,書中的世界和她筆下的世界是對生活的一種抵抗。“你看,我開心得像朵花一樣?!彼煤先颂赜械挠哪Z調(diào)調(diào)侃自己,努力地笑得很燦爛。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總第1065期 仇廣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