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陳蕊
其實我沒想過自己能留住你。
——題記
自我記事開始,你的形象便是模糊的。但我對你的感覺很清晰——愛恨交織。
我恨你,因為你害我沒能體會父愛的滋味。我4歲那年,你和母親離婚。你“拋棄”了我和母親……或許不是“拋棄”吧,我不想用這個詞形容。你會慚愧嗎?九年來,你與我相聚的時間總和不超過兩個月。你會后悔嗎?不能一直陪著你的女兒。或者,你會想我嗎?
我記性不好,但那一天我忘不了。
半夜的蟬鳴預告你的離開,盤子的破碎聲將我吵醒。母親用刀指著你,眼里、臉上全是淚。你緊皺眉頭,將半截香煙丟在地上:“隨便吧,那就聽你的,離婚!”說完摔門而去,只剩下母親孤零零地待在原地。她哭了,聲音很大,繼而無助地蹲下。我從床上爬下來,跨過滿地的盤子碎片、砸爛的水果,到達母親身邊,踮起腳尖,用小手擦她的淚。母親抱緊我,喃喃道:“媽媽只有你了?!蔽夷菚r小,不懂發(fā)生了什么,但是看著母親大哭,便在她懷里和她一起哭。
那時候我還小呢,哪知道你一走就是九年??!而且我也沒想到,這么多年,你一直都留在這座城市,卻一次都沒有回來看過我。
我愛你,因為你是我的父親。不過,九年沒聯(lián)系,見面時卻很尷尬——畢竟沒有交集,也就沒有話題。沒關系啦,有你在就好了。
去年寒假,我得到母親允許,和你一起回云南老家。十多個小時的車程避免不了聊天?!把绢^,這次你能待幾天?”
“看情況吧。”我擺弄手里的書。
“看情況?又是你媽說的?”
“你們倆能別提對方嗎?拜托,我又不是你們發(fā)泄情緒的垃圾桶……”我把書合上,死死盯著你。
你轉過頭看我:“你知道爸爸為什么留在這個城市嗎?因為你。這地方除了你,沒什么值得我留戀的。爸爸希望你能懂事,不然我留在這里干嗎?一直想跟你說,對不起,我沒能陪你長大……”父親的聲音低下去,低到我眼睛里,酸酸的。
我沉默了一會兒,說自己想睡覺,就把頭扭過去了。你不知道吧?其實我哭了,我沒想過你留在這座城市竟然是因為我,從來也不敢想。
父親,既然我留住了你,那么以后,你陪我長大吧!
評語? 很多人看這篇作文會淚目,真情使然之外,還有孩子敘事的冷靜與淡然,特別令人心酸。十幾歲的女孩子,花朵一樣的年紀,正是天真爛漫,享受父寵母愛之時。但是才4歲,小作者就目睹了父母以刀相向、家庭分崩離析的悲劇。她“跨過滿地的盤子碎片、砸爛的水果”,到達母親身邊給她擦淚,不明原因地跟她一起哭的細節(jié),把老師的心揪得生疼。
對父親的感覺,愛恨交織。一個詞,四個字,寫起來容易,但是孩子花了九年的時間來寫,恨有多深,愛就有多深。孩子恨父親,但是連“拋棄”這個詞都舍不得用在父親身上;“慚愧”“后悔”,是她的猜測,但她更渴望的是父親對自己的不舍與思念啊。那句“沒關系啦,有你在就好了”,看似輕描淡寫地放在那里,卻是一個女兒對父親多大的寬容?也是在世事無常面前多大的豁達?
“留住”這個動詞,是受主觀意識支配的,是“我”可以掌控的。但是細品此文的“留住”,它是“我”未知狀態(tài)下發(fā)生的。當發(fā)現(xiàn)是自己留住了父親時,孩子哭了,她扭過頭掩飾的動作,她不敢想的心態(tài),都揭示了這個孩子一路走來的負擔沉重,她的眼淚是父愛從未失去的驚喜,也是父愛失而復得的委屈……
題記其實是謎底,是孩子對父親的真情告白。
最后的“既然”緊承文意,也照應題記,“那么以后,你陪我長大吧”這樣的結尾,最大限度彰顯了孩子的柔軟善良?;腥艨匆姾⒆訋I的臉龐綻放笑顏,春暖花開,一切都過去了。盼孩子心里的恨被眼淚過濾后,只剩下美好的希望與未來。
(講評教師? 楊?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