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珍
中國人口眾多,受地域和經濟等方面影響,教育發(fā)展不平衡。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偏遠山區(qū)的孩子由于家庭貧困等原因,無法安心完成學業(yè),很多品學兼優(yōu)的孩子往往由于交不起學費,夢斷求學路。幸運的是,共青團中央發(fā)起、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簡稱“中國青基會”)在1989年實施了希望工程,用以救助貧困地區(qū)少年兒童。這一舉措,點燃了無數“大眼睛”的希望之燈。希望工程改善了貧困地區(qū)辦學條件,有力促進了偏遠地區(qū)的基礎教育發(fā)展,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社會公益事業(yè),對于發(fā)展我國基礎教育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長遠戰(zhàn)略意義。許許多多愛心人士和企業(yè)為希望工程捐款,助力貧困學子的求學路,茅臺集團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始于2012年7月。中國青基會、全國33家省級青基會聯合發(fā)起了“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簡稱“茅臺圓夢行動”),茅臺集團每年出資1億元,在當年參加高考并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錄取的考生中,選擇農村家庭、經濟困難且品學兼優(yōu)的大學新生進行資助,解決其“從家門到校門”的交通與生活費,資助標準為一次性5000元/人。
僅2012年一年,就有兩萬名寒門學子,帶著茅臺圓夢行動的祝福步入了大學校園,開啟圓夢大學的新旅程。迄今為止,已經走過10個年頭的茅臺圓夢行動已惠及20余萬名受助學子,覆蓋全國31個省份的2700余個縣(市、區(qū)、旗)。
2021年,在茅臺圓夢行動十年成果交流分享會上,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指出,茅臺集團10年來一以貫之,持續(xù)支持希望工程,10年累計捐資10億余元,開啟了希望工程歷史上企業(yè)累計捐資最多、覆蓋范圍最大、受益對象最廣、合作程度最深的公益捐贈,成為國有企業(yè)積極履行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標桿典范。茅臺圓夢行動項目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贊譽,成為新時代中國公益事業(yè)的一張靚麗名片。
10年來,無數學子因茅臺圓夢行動受益,他們得到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資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感召——茅臺品牌蘊含的社會責任與擔當,無形中傳遞給了年輕學子們,在他們心中撒下了一顆顆種子,一如已經畢業(yè)的“國之棟梁”代表們——鄒明瑞、陳仕立、李敏、李文超等,他們用行動詮釋著對責任、擔當的理解,并用行動交出一幅幅生動的答卷。
1999年出生于貴州普安的陳仕立,2018年考入貴州大學,并于今年結束了16年的求學生涯,即將奔赴下一段征程,他已經成功考取貴州省望謨縣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公務員職位,展望未來,他躊躇滿志。
陳仕立知道,大學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他家住山區(qū),父母常年打零工維持一家四口的生活,“我家生活條件并不算好,但我很知足,父母親很愛我們。原本,我和哥哥也可以像村里有些孩子,初中畢業(yè)就出去打工掙錢補貼家用,父母可以不那么辛苦,但他們總是告訴我們,好好讀書,爭取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彼透绺鐝男〕煽儍?yōu)異,這也給了父母極大的安慰,一家四口雖然生活清貧,但其樂融融。哥哥考入上海海洋大學,隨后,他又考入貴州大學,學費壓力可想而知。拿到通知書后,他也為大學的生活費和學費發(fā)過愁,茅臺圓夢行動的5000元,為他解了燃眉之急,更讓他感受到了濃濃的社會關愛。原來,他的認真與努力有人看得到,他遇到困難時,會有人伸出援手。
“到了大學,還有專門針對貧困學生的專項貸款和助學金,有了這些,大學生活就基本有了保障?!标愂肆⒃诖髮W承擔的多項學生工作之一,就是幫助貧困學生申請貸款和助學金。包括自己在內的諸多學子,在黨的政策和社會關愛下得以順利求學,也極大地影響著他的價值觀和選擇,成為一名黨員的內心聲音越來越強烈。他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憑借優(yōu)異成績和積極奉獻的志愿精神,在大三那年成為了一名預備黨員。也是在這一年,他決心考公務員,立志成為一名能為社會服務的人,這也是他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初心。
大三上學期,陳仕立除積累相關知識外,也參與了很多實踐活動,貴州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就是其中之一。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中,他以《貴州省生態(tài)養(yǎng)生產業(yè)發(fā)展的SWOT分析》為主題,進行資料收集和方案研究,項目獲省級立項。2020年,他參與貴州大學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實踐期間前往貴州省普安縣,對江西坡茶葉基地實地走訪,訪談縣內龍頭制茶企業(yè),同時對村委會及農業(yè)合作社走訪調研等,在“三下鄉(xiāng)”實踐中獲評校級先進個人。2020年5月,他又參與了2019年脫貧攻堅績效考核的實踐,以隊員身份隨隊對黔西南州興義市地方脫貧進度及情況進行考核;參與思政課大賽,以隊長身份帶領組員參與評比……種種實踐增進了他與鄉(xiāng)村和大地的連接。關于未來,他愿意繼續(xù)感受泥土的氣息,帶著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去田野間,到群眾中,扎根在他深深熱愛的土地,全心全意服務于人民,以回報社會給予他的溫暖與愛。
鄒明瑞已經習慣了新疆的作息時間,當內地已經繁星滿天時,新疆的天光還透亮著;當遠在內地的家人已經進入夢鄉(xiāng)時,暮色才悄悄降臨在他身上?!靶陆纳詈臀蚁胂笾胁顒e不大,飲食方面也挺習慣的。”來新疆一年多,他已經習慣了這里的生活節(jié)奏。
鄒明瑞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記得大四找工作時,暗暗說過,要去最遠的地方,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于是,他來到了烏魯木齊,來到了喀什地區(qū)巴楚縣,“我見到了烏魯木齊常年不化的積雪,見到了喀什喀斯特地貌的紅色巖山;見過十點鐘初升的太陽,見過晚上九點搖搖欲墜的夕陽。”這位內心充滿詩意的理工科男生,有時會安安靜靜地在手機備忘錄里寫下一行行詩句。
1998年,鄒明瑞出生于陜西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他從小好學上進,學習成績優(yōu)異,因為擔心因家境原因輟學,他在上初中時就開始用自己的伙食費批發(fā)火腿腸售賣,賺取學費,那是一段雖然貧寒但快樂的生活。上高中后,他學習成績依然很好,但總會擔心考上大學沒有學費和生活費。2017年,他考入北京建筑大學。高考錄取通知書到了,茅臺圓夢行動的助學金也到了,他長舒一口氣,“從家門到校門”的費用有了著落,開學時如期來到北京建筑大學報到。
大學期間,鄒明瑞一邊努力學習,一邊勤工儉學,他發(fā)過傳單,也在烈日炎炎下穿過人偶服裝為商場烘托氣氛。在北京,勤工儉學的機會很多,既鍛煉了能力,又補貼了生活費,他也開始安心感受大學生活。
“大學時,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學校選了一些學生參與其中一個方陣,和大家排著隊、揮著手走過天安門,印象深刻?!编u明瑞回憶著當時排練的場景,“早晨天還不亮就去排練,大概練了兩個月,雖然有點辛苦,但能參與這樣的盛事,再累也值得?!?/p>
大四下半學期,鄒明瑞與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簡稱“中建八局”)簽約。2021年7月,他離開校園前往新疆,成為中建八局西北公司的一名新員工?!敖洑v了一個半月的培訓,我穿上紅色馬甲正式開始工作,主要負責巡查管轄區(qū)域的安全。”鄒明瑞說,“我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大部分工作是在戶外,需要長時間走動,勘察施工現場安全隱患,壓力肯定有,但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節(jié)奏。”無論什么工作,都需要付出責任心與耐心,還有持久的學習力,這些,鄒明瑞都有。
工作一年多,鄒明瑞成長為中建八局西北公司一名安全工程師,跟隨項目從南疆巴楚來到烏魯木齊。中建八局牽頭承建的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是國家“十三五”和“十四五”重點機場建設項目,也是我國西部地區(qū)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重點建設工程。置身其中,看著鋼筋搭建的叢林,一天一個模樣,他有時不由感嘆人力之偉大。大型項目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排查更是要仔細再仔細,他整日戴安全帽在工地巡查,不敢有絲毫懈怠。
“有時候也曾想過是否太辛苦,不過如果再來一次,我還是會走一樣的路。”鄒明瑞說,“關于未來,還是要在專業(yè)上繼續(xù)精進?!贝髮W時代,鄒明瑞喜歡待在圖書館,讀詩、看小說,也寫詩。“印象深的有《月亮與六便士》、《人間失格》,現在很忙,很久也沒看過小說了,大多看專業(yè)書籍。”他笑笑,不過心中的月亮,他從未有片刻忘記。
李敏住校,就住在她任教的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小覺鎮(zhèn)西漂村小學。學校坐落在村里一個山坡上,一到夜晚,孩子們回家去了,校園里只有她和幾位同事駐守。夏天的晚上,常常能聽見池塘里的蛙鳴,更深的夜,能聽得見遠遠的村莊狗吠的聲音。
李敏很喜歡校園生活,每周末才回一次家,她笑稱和學生時代的感覺差不多。同事們也都住在學校宿舍,大家一起做飯、吃飯,關系融洽單純,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有時,大家晚飯后會沿著校園后的山坡散步,看星星,任外面世界如何喧囂,她們都會守著自己的那份清凈。
1994年,李敏出生于石家莊市平山縣的農村家庭。她從小就好學上進,2013年,她考入了廊坊師范學院,村里大學生很少,能夠考上大學不易,家人很為她高興。懂事的李敏清楚家中經濟狀況,當時想再補習一年,讓家里境況緩和一下,家人則覺得,再難也要支持孩子讀書。幸運的是,茅臺圓夢行動的資助解了李敏的燃眉之急,她如期來到大學報到。
從小,李敏就想當一名老師,她覺得老師無所不知,對這一職業(yè)心生向往,大學里就開始為當一名優(yōu)秀老師積極做著準備。她學習各種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并在大三通過了教師資格證考試。大學畢業(yè)后,她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準備特崗教師招聘考試,最后如愿以償,進入了教師行列。
盡管對鄉(xiāng)村小學的環(huán)境有心理準備,但是剛來到時她還是有些吃驚,“學校并不大,教學設施的配備不是很齊全,學生也不是很多?!崩蠲艋貞浿鴦倎韺W校的第一感受,“但看到孩子們熱切的眼神,心底一股熱浪涌來,我一定要竭盡所能,讓孩子們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特崗教師要求教授全科知識,也就是說,所有的科目李敏都要負責。她現在帶的是四年級的全科和三年級的數學,一天的工作量很大。班里孩子不多,以前有十幾個,現在不到十個,這些孩子從語數英到信息技術課都是她負責。
“剛剛進入課堂教學,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并且要教授所有科目,對自己是很大的挑戰(zhàn)。幸好有同事的幫助,我積極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總結課堂經驗,努力提高教學能力和技巧?!崩蠲粽f,“同事們傾囊相授教學經驗,我也嘗試著把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發(fā)現能更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幫助他們更好地記憶知識,激發(fā)出更多興趣。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們也很活躍,課堂氛圍很好。”
參加工作第一年,她就因教學成績優(yōu)異,被縣教育局評為“優(yōu)秀教師”,其后又連續(xù)獲得“優(yōu)秀教師”稱號,她熱情、過硬的教學能力也獲得了老師們的喜愛和認可。屈指算來,李敏來到西漂村小學已經有四年了,她也從一名青澀的大學畢業(yè)生成長為穩(wěn)重成熟的青年教師。
如今的李敏已經成家,并有了一個可愛的寶寶?;楹蟮睦蠲暨€繼續(xù)著自己特崗老師的工作,家人都很支持她的選擇。富有愛心的李敏很注意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皩W生們水平各有差異,作為老師要正視學生的差異,要關注每個學生,不但要傳授知識,還要關注學生各個方面的發(fā)展。要善意對待犯錯誤的學生,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彼钪蠋熯@份職業(yè)的特殊性,和在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重要性。她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并想讓這份意義綿延持久,抵達孩子的內心最深處。
李文超的聲音清脆、熱情,語音尾調中有了很明顯的新疆口音,這個從小在山東長大的女孩,在新疆扎根六年后,身心已融入了這片熱土。
李文超的家鄉(xiāng)位于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她從小活潑開朗,學習成績優(yōu)異。2012年,她順利考入煙臺大學,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她卻喜憂參半,父親年事已高,母親患有疾病,家中經濟情況堪憂,懂事的她開始為學費發(fā)愁。恰在此時,茅臺圓夢行動的資助給她帶來了一份驚喜,這筆錢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那年夏天,李文超作為臨沂市希望工程受助學子代表發(fā)言,“也是從那一刻起,做社會主義有志青年成為我始終不渝的信念,支持著我遠離家鄉(xiāng),毅然踏上西行的路,用自己有限的力量,支援邊疆、奉獻青春、揮灑熱血?!币淮问苤?,改變了她的一生。
曾經得到過愛與幫助,善良的李文超也想將愛傳遞給更多的人。在緊張的學習之余,李文超積極參與并組織了各種公益活動。作為“紅色愛心之家”高校隊長之一,她曾聯系煙臺中心血站舉辦兩次煙臺大學“獻血車進校園”活動,受到媒體關注和報道,獲得“獻血優(yōu)秀志愿者”稱號;她還曾與同學一起組建關愛留守兒童愛心支教隊伍,到煙臺福山區(qū)東院頭村小學支教,給那里的孩子帶去歡樂與溫暖。工作能力突出的李文超還擔任過院學生會秘書處干事、班級學習委員、校級公益社團副會長等職務,連續(xù)三年分別獲得優(yōu)秀學生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優(yōu)秀學生干部獎學金,并獲得多項校內榮譽。臨近畢業(yè),她獲得了“省級優(yōu)秀畢業(yè)生”稱號。2019年,希望工程實施三十周年之際,她又獲得了中國青基會頒發(fā)的“希望之星”榮譽稱號。
畢業(yè)在即,李文超得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委組織部聯合山東省委組織部,面向山東高校招錄大學畢業(yè)生,赴南疆四地州鄉(xiāng)鎮(zhèn)做公務員。未經猶豫,她選擇前往新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揮灑熱血、奉獻青春,她知道,這個選擇一旦決定,便是一輩子。
“我外公是一名退休干部,也是一名老共產黨員,從小我就愛聽他講共產黨員如何奉獻的故事,很小心中就埋下了為人民服務的種子?!崩钗某f。也因此,南疆的嚴寒酷暑、漫天風沙并未阻擋她那顆渴望奉獻的心。
2016年,李文超踏上了前往喀什地區(qū)英吉沙縣的征程,迎接她的是一張張熱情樸實的維吾爾族同胞的笑臉?;鶎庸珓諉T事務繁多,常常需要加班加點,踩著星星回到宿舍后,她偶爾也會問自己,當初這一選擇值得嗎?但第二天,看到迎面走來的一張張笑臉,她會在心里重重地點頭,值得,當然值得。
李文超全力以赴投入到當地基層工作,2017年,擔任鄉(xiāng)社會事務辦干事的一年里,她積極組織群眾參加歌詠比賽,排練小品演出,組織體育競技比賽,成為了當地人心中的好朋友。那年過年,李文超回家探親,收到一個村民發(fā)來的彩信,是一次活動的合影,并附言:“你回家了嗎?山東美嗎?快點回來,想念你。”那一刻,李文超心里暖暖的。
在南疆的風沙洗禮中,李文超迅速成長著。由于工作能力突出,2018年,她被組織提拔為鄉(xiāng)鎮(zhèn)副鄉(xiāng)長,主要負責干部人事管理、黨員發(fā)展、檔案管理等工作。2021年,李文超再次履新,成為鄉(xiāng)鎮(zhèn)黨委委員、英吉沙縣政協(xié)委員。她以一貫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投入參政議政工作,在入村走訪過程中,她注意到村主干道路況較差,需要維修,她據此寫了提案,得到相關部門重視,村主干道很快得以修繕,極大方便了出行群眾,她也在履職過程中感受到人生的價值與生命的意義。
在新疆工作6年間,李文超獲得了成長,同時也建立了美滿的家庭。她就像一棵樹,根須已經深深扎入這片土地?!皩ι?,我很感恩,周圍的人都很喜歡我,讓我很有歸屬感。”李文超笑著說。這個心里總是裝滿感恩和愛的姑娘,一直記得給予過她幫助的人,“我記得在參加茅臺圓夢行動活動時,一位茅臺集團代表的一句話令我印象很深,他說‘做人做事要信念堅定,凡事靠自己?!标P于未來,李文超充滿信心,活力滿滿的她會帶著熱情、勇氣和一顆奉獻的心,繼續(xù)做好本職工作,腳踩大地,頭頂星空,未來一定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