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自我認同感其實是青春期孩子必須經(jīng)歷的階段,在這一時期,需要他們相信自己,證明自己的存在有意義,所以孩子會有種種“炫耀”性質(zhì)的行為,以期能夠引起家長、同學(xué)們的關(guān)注,一邊是特立獨行,一邊又是矛盾的情緒,因此要幫助孩子獲得真正的自我認同感就顯得刻不容緩。
孩子想獲得認同的表現(xiàn)有哪些?
第一,他們會力圖展現(xiàn)與眾不同,來強調(diào)自己是獨特的。我們常??吹角啻浩诘暮⒆哟┢嫜b異服,染奇怪的發(fā)色,打奇怪的耳釘,然后笑話自己的父母,“你們out了,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啦?!痹谕g人中,他們也會利用這些方式讓自己獲得贊賞,這是他們對獨特性的追求。
但同時,這些青春期的少年們又會非常在意別人對他們的看法。所以為了保證自己能夠和同齡人一致,他們就會產(chǎn)生一種從眾心理,也就是說大家怎么樣,我也怎么樣。這個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在獨特性和從眾心之間來回搖擺,這就是青春期孩子的特質(zhì)。一方面他們希望被認同、被看見、被大家接納,被群體接納,同時又希望自己是獨特的,在這個群體當中是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青春期的自我認同就是從這樣混亂的狀況開始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去幫助孩子建立自我認同感呢?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我認同感?
首先,家長一定要做到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而不是盲目否定。假設(shè)孩子跟你說,“媽媽,我發(fā)現(xiàn)我最近胖了好多?!弊鳛榧议L,我們該跟孩子說什么?“不會,你一點都不胖” “胖一點可愛” “有什么關(guān)系,你現(xiàn)在就應(yīng)該好好學(xué)習(xí),關(guān)心什么胖不胖”“我覺得你很好,你不要總想著減肥”……
這些話都會讓孩子覺得你很敷衍,當孩子覺得自己長胖的時候,我們更應(yīng)當做的是問孩子,“你覺得你哪里胖了” “你的理想體重是什么樣的呢”……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能夠和孩子建立一個共同健身的目標,每天幫助孩子合理控制飲食,陪伴孩子運動,幫助孩子完成目標,是不是讓我們跟孩子的關(guān)系又進了一步呢?
同時又增強了孩子的意志力,讓他明白如果想要達到目標,就必須付出努力和頑強的意志力。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如果只是采取敷衍、否定的態(tài)度,孩子就不會再從家長這里獲得認同感,他會嘗試從外界尋求幫助。
當孩子對家長說出困惑時,很多家長都是否定的態(tài)度,例如,“你不要這么想” “你這么想是不對的”,然后就開始給孩子灌各種正能量的心靈雞湯,有用嗎?一點用也沒有。孩子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孩子想要的是你不管怎樣,都愛他、接受他。他們想獲得的并不是關(guān)于“到底胖不胖”這個問題的答案。
正能量和心靈雞湯當然很好,但我們換個角度去想一下,為什么當孩子說出一個我們不太欣賞的話題時,我們第一反應(yīng)是去否定他,然后給他傳播正能量和心靈雞湯呢?因為你接不住孩子的情緒,比如說當孩子說“我好想死”,這個時候家長第一反應(yīng)是勃然大怒,“怎么可以有這個想法?”
你對孩子發(fā)過一次脾氣之后,他就不會再跟你說這樣的話題了,你誤以為孩子把你的話聽進去了,事實上他只是不再告訴你而已。
為什么要發(fā)火?很多時候是家長接受不了,沒有辦法去承擔孩子一些話題背后的東西,所以選擇用憤怒的方式去掩飾內(nèi)心的無助。
當家長沒有辦法去接觸、消化情緒時,孩子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處理問題,他又怎么能夠從你這里完成自我認同呢?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客觀、正確地去看待我們的孩子,欣賞孩子的長處,分析他們還有哪些需要努力的地方。
一個人只有對自己有了清醒的認知、準確的定位,他才能夠知道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自信,知道在什么樣的領(lǐng)域之內(nèi),可以稍微理智地放棄。
王倩蕓,安徽新聞出版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教師,安徽社會心理學(xué)會理事,從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王老師小貼士
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就是在這種不斷試探、觸壁、反彈以及犯錯中逐漸形成的。家長要做的就是接納孩子的情緒,陪伴他走下去,要欣賞他、肯定他,同時也要讓他知道自己有所足,有所不足,有所為,有所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