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全忠
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誰是為我們處理遺物的人?誰來照顧我們珍視的作品、賬號、書籍、玩偶?90后女孩西卡以成為遺物整理師為志,試圖填補這個存在于逝者、生者以及遺產(chǎn)管理人之間的空白。
從廣告人到遺物整理師
西卡本名叫王澤宇,但認識她的人更習慣叫她的英文名“西卡”。1990年,西卡出生在華北油田一個普通的職工家庭里,高中畢業(yè)后,她被成功保送到了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大學畢業(yè),她留在上海,進入了一家知名會計師事務(wù)所當稅務(wù)師,第二年她又跨行轉(zhuǎn)向了廣告業(yè),成為了一名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的廣告人。
加班、熬夜,工作的忙碌,讓西卡的身體開始吃不消。2018年她上了一次小手術(shù)臺,面臨失明的風險。在那個時間段,她曾密集地看書、看紀錄片,迫切地想了解生命的意義是什么。也是在那之后,她決心辭去廣告業(yè)的工作,決定要做一份切切實實用自己雙手影響到別人的工作,哪怕只能做到一點點。
日本整理專家近藤麻理惠那本在全球賣出800多萬冊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讓西卡怦然心動。通過整理物件,重啟人生,讓人們過上更幸福的生活,這與西卡對生命質(zhì)量的關(guān)注和對職業(yè)發(fā)展的需求相符,并且,愛改造房間的她,覺得自己對此或許有些天分。
心動就行動。西卡開始自學,參加培訓,接觸同行,做調(diào)研,在緊張工作之余,利用周末和休息時間,免費給客戶做上門整理……這樣試水半年,2019年初,她赴美參加近藤麻理惠的咨詢師研討會,通過考核,成為中國地區(qū)第二位近藤麻理惠官方注冊的整理咨詢師。之后,一鼓作氣創(chuàng)業(yè),成立自己的整理團隊。
這個過程里,西卡沒有得到多少支持。家人和朋友都不明白,有份體面工作的西卡,為什么非要折騰著做一種前景不明、收入未知,甚至都還不被視為職業(yè)的職業(yè)。
當家居整理的口碑慢慢建立起來后,她開始琢磨著把“整理”和自己關(guān)心的“大命題”結(jié)合起來,做遺物整理。為此,她向律師、公證員求教意定監(jiān)護、遺產(chǎn)管理的內(nèi)容,參與“死亡咖啡館”的討論,有時還往墓地跑,拜訪殯葬行業(yè)的人。
事實上那段時間她四處碰壁,通常在線上找到殯葬從業(yè)者,線下見面,“搭訕”半個小時左右就結(jié)束了。最長的一次是遇到一個在墓地工作的姑娘,帶著她逛了一圈墓地。
2020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肆虐。一篇名為《武漢遺物》的文章刷爆網(wǎng)絡(luò)。這篇文章描述了5位市民因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去世的經(jīng)過,記錄了他們留下的遺物帶給家人的哀痛和思念:手寫的五線譜、乘車卡、手機、獎杯、艾草……
西卡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到武漢去,幫助這些失去親人的家庭整理遺物。
這是一個大膽到瘋狂的念頭:她從沒去過武漢,也沒有武漢的朋友,甚至不知道能不能進入這座被疫情圍困的城市,更不用說,如何找到這些失去親人的家庭,說服他們接受她的服務(wù)。
但西卡還是行動了。武漢解封后,她瞞著家人帶了一身防護服去了這座陌生的城市。為了以防萬一,她臨行前以錄音的形式向一位至交好友留下口頭遺囑。
到武漢后,聽她說明來意,很多朋友和陌生人自愿加入,幫助西卡聯(lián)系近百位遺屬,但遭到各式各樣的拒絕。最終,有3戶人家同意西卡為他們的親人做遺物整理工作。
整理生活,整理生命
這是西卡“遺物整理”想法的第一次落地。在逝者敖醒吾的遺像前,西卡默哀、鞠躬。緊接著,書房內(nèi)的物品被一件一件地陳列在地板上,逝者父親的毛筆、水寫字帖,母親收藏的卷筆刀,父親送給兒子的文房四寶等等。當一個人用過的東西被完整地陳列出來,常令人感慨,怎么會有這么多。整理的方法是一樣的,分別給每一件物品分類,決定去留,做好標注。
最后,一家人共用的一套茶具被找出來,妥善地放在書房的陳列柜上。它成為了一種紀念品?!拔視3O氲胶退黄鸷炔璧臅r候?!蔽腥四赣H說。
到武漢整理遺物時,西卡被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打動,報道里說他感染新冠后,還隨身帶著曲譜進了病房。西卡猜想他一定是熱愛生活的人,待她真的走進老人的家里,才發(fā)現(xiàn)老人會薩克斯、大號、小號等好多樂器,老人的夢想是在小區(qū)里組建一支樂隊。
在另一位逝去的老先生房間里,西卡曾發(fā)現(xiàn)一張用過的巧克力包裝紙,其中一面標注著巧克力的生產(chǎn)說明,在紙張的背后,清晰地寫著“某某的遺物”,那個名字是老先生早已故去的妻子。這是一張有愛的,又令人有點悲傷的紙,西卡發(fā)現(xiàn),老先生保留了許多妻子的遺物,同樣做了標注,這張大概是他妻子生前很喜歡吃的巧克力品牌包裝。
“遺物不是隨意丟棄的垃圾,其實是一個人精神、意愿的集中體現(xiàn)?!蔽骺ㄕf,整理遺物也是與逝者的一次對話。
這次整理的過程被媒體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下來,這部《我在武漢整理遺物》的紀錄片打動了許多人。西卡也把遺物整理寫進了自己的業(yè)務(wù)介紹:“懷著敬意而非處理垃圾的態(tài)度,將物品分類裝箱,標注說明,清理并還原一個新的房間?!?/p>
2021年7月,上海的一家公證處聯(lián)系西卡進行“遺物清點”工作。所謂的“遺物清點”工作,主要是基于民法典中確立的“遺產(chǎn)管理人制度”,遺產(chǎn)管理人基本職責包括清理遺產(chǎn)并制作遺產(chǎn)清單、向繼承人報告遺產(chǎn)情況等。現(xiàn)實中的遺產(chǎn)管理人,比如律師、公證人員、居委會等,并不具備快速清點的技能,于是便委托西卡這樣的整理師,對逝者遺物清點、記錄遺物清單。
在這個案子里,逝者是87歲的漆畹生先生,沒有兒女,生前通過“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將自己的房產(chǎn)留給照顧他的護工。公證員執(zhí)行遺產(chǎn)繼承手續(xù)時,需要做遺物清點工作,于是找到西卡協(xié)助。
漆畹生的家講述著他過去的生活,地板和柜子有些老舊,家里還存放著早年的飯票、郵票、水煤電賬單。整理的重頭在書房,需要查看所有記有文字的物品,西卡目測,這里至少有上千本書。她在成捆的書籍和紙張堆中、書的夾縫里,發(fā)現(xiàn)了大量書信。這些書信都來信于同一人——漆畹生的弟弟漆黔生。通過漆黔生信中敘述,大家發(fā)現(xiàn)漆黔生還有一個孩子默默活在人世間。這個孩子叫“小明”,患有孤獨癥,被送至福利院。黔生老人筆下的孩子,如今已經(jīng)三十多歲,一切安好。
西卡突然想為小明做點什么。她馬上行動起來,與漆畹生繼承人商量,能否將兩位老人的信件展出。敲定后,她又聯(lián)系策展人、志愿者,編寫《生前整理筆記本》,連同漆畹生老先生的書籍、兩位老人來往書信的掃描圖,一起放到展廳售賣,賣的錢則專門用于志愿者對小明的探望。
2021年底,“融愛融樂”組成專門的探望小組去看望小明。這是小明住進福利院10年以來,第一次有“親人”探望。
此后“探望小組”建立定期探望制度,北京曉更基金會為小明建立了專項基金?!疤酵〗M”的志愿者們?yōu)樾∶魉腿ダL本、紙和筆,并且教他學會寫字。為孤兒找到“親人”,為逝者達成未竟的遺愿,這是通過遺物整理做到的奇跡般的善舉。
跨越時空的對話
西卡將遺物整理分為兩類,像漆畹生那樣需要走公證或法律流程的,要很嚴謹、詳細地一一登記清楚。如果是情感寄托類的遺物整理,她會花大量時間和委托人溝通,一件一件確定遺物的處理方式,尤其是照片、日記、信件等存有過往記憶的物品。西卡說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是一個陪伴者和傾聽者?!?/p>
西卡將遺物整理比作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遺物會說話,但很多人只將財產(chǎn)視作遺物,其他東西匆匆燒掉,也燒了遺物背后的話語和愛。物品中,藏著主人的影子與他們留下的最后訊息:為什么有些老照片被尤為仔細地珍藏?為什么生前每個親友給的紅包都被標上名字,放進鐵盒子,保存得那么好?為什么有老人將妻子的靈堂物品全部包進塑料袋,寫上“親愛的,走好”,卻又把這些東西擺在容易拿取的位置?當整理開始時,遺物整理師和委托人一起面對“死亡”這件事,“傾聽”遺物中包含的感情,遺物整理是對逝者的尊重。
整理遺物是為了讓活著的人更好地活著,它能夠給生者帶來一些可能,讓他們更了解逝者,同時,反思自己的生活。西卡認為,物品中承載著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流動,遺物整理的意義之一,正是傳達這種流動。
有客戶在整理爺爺遺物時,第一次看到爺爺年輕時的照片,說:“我原來總覺得爺爺就是爺爺,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爺爺也是個男人?!?/p>
“你會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獨立、完整的個體。你或許沒去走心地了解過,你的媽媽、你的爺爺并不止是‘媽媽‘爺爺這些稱呼下的那個人?!蔽骺ㄕf,整理師的工作也影響了她自己與親人的相處,她開始張口問家里老人一些過去沒問過的問題。她過去不會跟長輩聊他們小時候、年輕時候的事,不會問他們覺得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有一次,西卡搜到豆瓣上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的討論區(qū),看見有人在問中國有沒有這個職業(yè),從網(wǎng)友們的討論里,西卡汲取到了能量?!皶r代真的在進步。這兩年,我看到了更多希望,接觸到很多心態(tài)更開放的年輕人,也遇到過思想先進、主動提出做生前整理的老人。也許時機真的要到了?!痹诙拱甑挠懻撎永?,西卡回復(fù)網(wǎng)友們的關(guān)注:“就算再小眾,再‘叛逆的職業(yè),只要它能幫到人,哪怕只有0.00001%的同胞需要我們——他們可能是孤老,可能是獨居的年輕人,可能是一些殘障孩子的父母,可能是無助的房東——我們也有堅持下去的意義。”
現(xiàn)在,西卡的團隊已經(jīng)有10個同齡的小伙伴了,她始終堅信,不遠的將來,愿意為親人進行遺物整理的人,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