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小翎老師寫作課堂”。
在平時的寫作中,你是否有這些困惑:明明課外閱讀了不少書籍,寫作時仍然做不到“下筆如有神”;寫人、物的文章時,毫無細節(jié),情感缺失;敘事文章選材不新穎,內容空泛,缺乏文采……如果這些問題正困擾著你,那就跟隨我們一起走進“小翎老師寫作課堂”吧。在這里,你會學習到怎樣調動眼、耳、口、鼻、手去觀察事物,怎樣搜集寫作的素材,怎樣抒發(fā)真情實感,怎樣合理展開想象,相信你會從中受益匪淺。
還不趕快跟上?
先來認識小翎老師
小翎老師原名劉小玲(“小翎”是她發(fā)表兒童文學的筆名),一級作家,編審,小翎文學坊創(chuàng)辦人、導師,廣東省小作家協(xié)會文學導師。從中學時期開始發(fā)表文學作品,出版兒童文學著作六部,曾五次在“廣東兒童文學評獎”中獲獎。并獲廣東新人新作獎、秦牧散文獎、冰心圖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是廣東省首屆優(yōu)秀點燈人。
狀物作文是說明文的一種,是描述物體的文章。這個物體包括一切具體的物件,也包括動物、植物。
“狀物”,顧名思義,就是描寫物體的形態(tài)、外貌等,狀物作文的描述應該抓住“物”的外部特征和功能來寫。
世間有萬物,當我們面對“狀物”這個寫作要求時,首先是要選材——“狀”什么“物”呢?對于中低年級剛開始學習寫作的同學來說,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定睛自己家里。因為家里的物品每天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我們對它的外觀有一定的認識。而且這個物體和我們的日常息息相關,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我們對它有著一定的情感,在其中選擇,可以說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今天我們以“說說我家的……”作為習作的題目,把選材范圍限定在家里,讓同學們能快速地找到描寫對象。
我們先來作個分類:
家電類:冰箱、電視、空調、電腦、風扇……
廚具:煤氣爐、水龍頭、鍋、餐具……
客廳用具:燈具、計時器、沙發(fā)、各種家具、各類擺設……
房間:床、書桌、窗簾……
回家看看,我們一定能找出很多上述物品。這些物品與我們朝夕相處,但我們往往是“熟視無睹”,真是忽略了它們呢。當我們帶著目的,重新注視它們,觀察它們的外貌,了解它們的功能,回想它們曾經給予我們的各種幫助時,就會對它們有新的認識。
除了物品,家中還會有另外一些“成員”,它們可能是你陽臺上的植物,或是你養(yǎng)的小動物。在狀物作文的描寫對象中,它們也是重要的家庭成員。
選好描寫對象后,就進入觀察階段了。在我們的印象中,冰箱是長方體的,沙發(fā)就擺在客廳里,抽油煙機在廚房隆隆作響……平常我們卻并不關心它們,但當你帶著一種目的去審視,就會有許多令人驚喜的發(fā)現(xiàn)。觀察的時候,要帶著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如下定義、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等,這會讓你對一個物體有整體的、生動形象的認識。
狀物作文包含以下元素:
1.定義、分類(要寫出物體所屬的類別);
2.形狀描寫(外形描寫,形狀、顏色、內部結構等,為了能更生動地描寫,可以用上比喻等修辭方法);
3.功能(它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4.與作者的關系(在寫《我家的……》題目特別需要);
5.在寫《我家的動物(植物)》時,還要寫上動植物的生活習性和作者與動植物的故事。
狀物作文可以采用不同的文體,如說明文、童話、物體自述等,不同的文體在內容上都必須具備以上元素。說明文文體,能把物體準確、簡明地描述出來;童話文體,可以把物體描繪得更加生動形象;自述文體,變換一個角度,以物體作為第一人稱描述,會讓讀者感到更親切。同學們可以嘗試一下。
同窗佳作
說說我家的鬧鐘
廣州市海珠鎮(zhèn)泰實驗小學三年級? 鄒俊熹
我家有一個普普通通的鬧鐘,它長著圓圓的腦袋,身穿雪白的衣裳,有兩只既短又尖的腳。
鬧鐘的計時器鐘面由12個阿拉伯數字組成,還有時針和分針。它為什么會轉動呢?原來它里面有大小不一的齒輪,通過齒輪的帶動,指針就可以走動起來。它的后面還有兩個按鈕,一個是用來設置鬧鈴的,另一個是重新設置時間的。(描寫很準確?。?/p>
鬧鐘是我最忠誠的朋友,它放在我書桌上最顯眼的地方。每當我看見指針在不停地走動,我就想起一句話:“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小鬧鐘告訴我,時間是非常寶貴的。(展開想象,回應計時器與時間的關系,很好。)
每天早上一到七點,小鬧鐘就像瘋了似的,瘋狂地叫我起床,那“叮鈴鈴”的聲音震耳欲聾,無論是多么貪睡的人,都得敗下陣來,乖乖地起床。久而久之,我就養(yǎng)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寫出鬧鐘與自己的關系,有生活氣息。)
這就是我最酷最帥的小鬧鐘。
小翎老師點評:一篇特別爽的佳作,文字干凈利落,內在元素充分,層次分明,既符合說明文的文體要求,又不失活潑,有感情。
我家的小小金魚
廣州市白云區(qū)廣園小學三年級? 劉雅楠
我家有一個非常大的魚缸,里面有很多魚,長得別提有多好看了。
這些魚五顏六色,有金色的,身上散發(fā)著光芒,有許許多多鱗片,遠看,像金子一樣,閃閃發(fā)光;有藍色的,身上仿佛穿了一件美麗的婚紗,我真的懷疑這條魚是大海中的女神。(很有想象力,描寫生動?。?當然,還有紅色、黑色、橙色、白色的……(這個“當然”回應了“五顏六色”,詳略得當。)
魚兒喜歡在半夜玩捉迷藏。晚上,我從房間里偷偷走出來,我要去看魚。這時,家里烏漆墨黑的。結果,我竟然連一條魚都沒看見。我非常驚訝,但我太困了,就只好回去睡了。早上起來,我發(fā)現(xiàn)所有魚都在,一條都沒有不見,這是為什么呢?難道,昨晚我眼花了?其實,不是我眼花,而是魚躲在小洞里了。我想:它們是不是見到鯊魚了?(作者在這里安排了一個故事,讓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巧妙地寫出了金魚的生活習性。而生物習性的描寫是一個重要的元素。)
魚缸里還有一條魚,它雖然不美,但是它會吃垃圾,是水里的“掃垃圾之王”。它把魚缸打掃得干干凈凈,它的功勞真是無魚可比。
一個金魚缸,一個活潑的世界,它帶給我家更多的生活樂趣,所以我和家人都喜歡這些小小的金魚。
小翎老師點評:很多家庭都會有一個魚缸,養(yǎng)一群小金魚。小小金魚生動活潑的形態(tài),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只要你愿意靠近它們,觀察它們,不僅會有很多有趣的發(fā)現(xiàn),還能享受到被“治愈”的快感。雅楠對小小金魚的描寫充滿了感情,特別是深夜起來看金魚的那一段,充滿懸念,把人與生物的關系寫得細致動人。整篇文章抑揚頓挫,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