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芹 彭柳云
第19屆亞運會召開前,由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組成的亞運主場館“蓮花”在錢塘江畔靜靜綻放。杭州市小和山幼兒園中二班孩子們眼中的亞運會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奧運會落幕后,“體育迷”點點興奮地告訴班里的小朋友:“我最喜歡的運動員是陳夢和馬龍,他們是中國最厲害的乒乓球運動員,我想在亞運會上看他們比賽!”“亞運”這個詞引起了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經(jīng)過討論,他們得到了一些關(guān)于亞運會的信息:
●亞運會是亞洲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體育賽事。
●亞運會上有很多比賽項目。
●第19屆亞運會吉祥物是琮琮、蓮蓮、宸宸。
●亞運會有很多比賽場館,人們可以去相應的場館觀看比賽。
對爸爸媽媽說:通過討論,孩子們明白了亞運會是亞洲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得知第19屆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辦,孩子們別提有多自豪了,他們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關(guān)于亞運會的信息。
我也想建造亞運場館
孩子們對第19屆亞運會展現(xiàn)出旺盛的求知欲。
土豆:我媽媽說亞運場館像蓮花一樣,就在錢塘江邊上。
朵朵:我爸爸學校也有一個亞運場館,那個場館還在造。
聽聽:不止一個場館,因為有些場館已經(jīng)建好了,有些還在建。
通過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
●亞運會的主場館是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它像一朵漂亮的蓮花盛開在錢塘江邊。
●本屆亞運會共有56個競賽場館,分布在杭州、寧波、溫州、湖州各地。
●離小和山幼兒園最近的是朵朵說的板球館。
●一部分亞運場館已經(jīng)建造完成,還有一部分正在建造中。
勒勒:哇!這些運動場館好漂亮,我也想造亞運場館!可可:我要搭跳水館,我知道跳水運動員全紅嬋很厲害!妞妞:我想搭乒乓球館,請乒乓球運動員馬龍來比賽。
糖糖:可以搭建得再牢固些。
朵朵:我們搭的跳臺太小了,好不容易站上去,跳水板就翹起來了,沒法跳。
宸宸:我想搭游泳館,請汪順來比賽。
勺勺:我喜歡看舉重比賽,我要搭舉重館。
對爸爸媽媽說:孩子們對運動場館充滿了向往。教師順應孩子的興趣,決定支持孩子的無限創(chuàng)想。
請叫我“亞運場館設計師”
有了想法,孩子們開始馬不停蹄地設計“亞運場館”!
欣欣:我設計了多功能運動館,很多項目都可以在這里比賽。
小九:我設計了圓形場館,還設計了彩虹跑道。
宸宸:我設計了海洋游泳館,旁邊有觀眾席,大家可以給運動員加油!
這么多亞運場館你最喜歡哪一個呢?經(jīng)過激烈的投票、拉票,4位設計師的場館設計圖脫穎而出。
對爸爸媽媽說:活動以設計比賽場館為主題,因為有了前期的經(jīng)驗建構(gòu),孩子們很有想法,他們根據(jù)自己的設想有序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積極展開討論。他們的場館設計讓我們驚嘆。
分組搭建亞運場館
有了設計,接下來就是搭建。孩子們通過分組討論搭建方案、收集相應材料、分工搭建,一個個場館初具雛形。
完成第一次搭建之后,孩子們進行了試玩。在試玩的過程中,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
聽聽:場館太小了,座位太矮,看不到比賽。
曉曉:我們在里面稍微運動了一下,場館就破了。小葫蘆:可以把場館造得大一點。
對爸爸媽媽說:搭建游戲結(jié)束后,通過試玩環(huán)節(jié),孩子們自
發(fā)展開討論,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并思考對策,助推游戲進一步發(fā)展。
場館改造中
在試玩的過程中,孩子們發(fā)現(xiàn)他們搭建的場館只能看,不能用。怎么辦呢?場館改造拉開了序幕。
跳水館看上去不錯,但是人站上去后,跳水板馬上翹了起來,無法進行跳水活動。孩子們將原來的跳板改為大型木梯,并在木梯下面墊了墊子,起到保護作用。改造之后,點點站了上去,成功地跳了下來,她開心地笑了。
在戶外活動中,孩子們又發(fā)現(xiàn)戶外玩具場地上高低錯落的設備就像不同高度的跳水臺。他們萌發(fā)了利用戶外玩具搭建一座大型跳水館的想法。
小迪:哇!這些臺子太像跳水臺了,我們在這里搭個跳水館吧。
小土豆:這里這么大,我們怎么搭建呢?
可可:我們可以分工合作。
琳琳:我想搭跳水臺!
點點:我想搭觀眾席!
在孩子們的創(chuàng)想下,各種各樣的跳水臺應運而生:“1米跳臺”“80厘米跳臺”“40厘米跳臺”,戶外玩具中這些不同高度的臺子都被孩子們很好地利用了起來。站立式、蹲跳式、側(cè)跳式、飛躍式、跪跳式、單腳式……一個個姿勢被這群愛探索、敢挑戰(zhàn)的孩子在不同高度的跳臺中解鎖。后來,孩子們還搭建了“雙人跳臺”,這非??简瀮晌贿\動員的默契程度。
在游戲體驗中,孩子們感受樂趣的同時進行了思考。
糖糖:我們不知道誰是第一名,誰是第二名。
心心:比賽應該有裁判,我們還可以搭個裁判席。
教師:裁判席怎么搭呢?
點點:可以在跳水臺的前面用積木和墊子搭。
聽聽:我看過跳水比賽,里面不僅有運動員的裁判,還有裁判的裁判,他們面對運動員的位置不同。
糖糖:什么是裁判的裁判呀?
聽聽:東京奧運會上,郭晶晶就是裁判的裁判呀!
教師:東京奧運會上,跳水運動員郭晶晶是國際泳聯(lián)跳水技術(shù)委員會委員。她的任務就是給裁判打分,看裁判有沒有做到公正公平。
有了新的想法,孩子們開啟了第二次改造。
我們根據(jù)孩子們的猜想嘗試改造裁判席。在搭建時,孩子們發(fā)現(xiàn)幼兒園里的木梯和真實比賽中裁判坐的高椅很像,于是決定用它來搭建裁判席。他們還利用輪胎、墊子、木塊搭建了一張長桌子。孩子們往上一坐,記錄員的范兒馬上就出來了。
跳水館改造完成后,孩子們建議來一場跳水比賽。根據(jù)興趣,孩子們自主選擇角色游戲。運動員紛紛拿出看家本領(lǐng),裁判員公平公正地評判每個動作,記錄員認真仔細地記錄每項成績,觀眾熱情地為自己喜愛的選手加油助威。
后來,孩子們又改造了乒乓球館、舉重館和游泳館。改造乒乓球館時,孩子們將座位增高,觀眾可以坐在高臺上俯視球場,視線不會被遮擋。改造舉重館時,孩子們擴大了場地,新增了候場區(qū),方便運動員們做賽前準備。游泳館改造后,賽道變得又寬又長,一聲令下,選手們從起跳臺出發(fā),可以順暢地在升級版的賽道里比賽。
對爸爸媽媽說:一個個場館從小型到大型,從模型到實操,每一個想象的實現(xiàn)都源于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通過親身經(jīng)歷去體驗、感知,并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當問題出現(xiàn)時,孩子們并不懼怕。在一次次的學習、討論、思考、嘗試、調(diào)整中,他們迎難而上,收獲了成長。
活動仍在繼續(xù)
正當“亞運場館”活動即將畫上圓滿的句號時,孩子們在自主游戲中的一個發(fā)現(xiàn),譜寫了這個活動的另一段故事。
一次區(qū)域自主游戲時,美工區(qū)的笑笑拿著作品向小朋友們介紹。
笑笑:瞧,我用超輕黏土做了一個迷你跳水臺,這個小人要跳水了,你們快來給他打分呀。
小九:太有趣了,我也來做一個不一樣的運動項目!
提提:我也要,我也要!
對爸爸媽媽說:當孩子用超輕黏土設計并制作出跳水臺的時候,我們的內(nèi)心十分激動。讓我們追隨孩子們的關(guān)注點,傾聽他們的需求,鼓勵他們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成為游戲的“導演”,推動游戲進一步發(fā)展。
在這場“沉浸式”的活動中,我們以孩子們的興趣為基點,從他們的視角出發(fā),展開了一場“了解亞運—走進亞運—了解場館—改造場館—展開比賽”的活動,每個活動的背后都蘊含著孩子們的無限創(chuàng)想和探索。在幼兒園的角角落落,孩子們自由選擇想挑戰(zhàn)的“亞運”項目,讓我們見證了一場場不一樣的“體育盛會”。我們的場館搭建并沒有結(jié)束,未來,越來越多的場館相關(guān)主題活動將在孩子們的創(chuàng)想中誕生,持續(xù)為亞運精神注入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