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兒果
遷徙是自然界最了不起的行為之一,令人贊嘆、稱奇。每年的七到九月,非洲的動物大遷徙開始了。無數(shù)食草動物排著浩浩蕩蕩的隊伍,轟鳴著穿越塞倫蓋蒂大草原,你能想象那是多么震撼的場面嗎?
除了非洲草原的食草動物們,還有一些動物,或龐大或渺小,它們也會選擇固定時間行進(jìn)在遷徙路上,從未改變。
最壯觀的遷徙
為人所熟知的塞倫蓋蒂大草原被譽(yù)為“野生動物的天堂”,這片地處坦桑尼亞西北部與肯尼亞西南部的廣大區(qū)域,棲息著世界上種類最多、數(shù)量最龐大的野生動物群。每年由角馬、斑馬、湯姆森瞪羚等食草動物組成的遷徙大軍一路向西、向北,走過草原,蹚過河流,最終到達(dá)馬賽馬拉國家公園。
數(shù)以百萬計的食草動物在遷徙,它們的捕食者早就嗅到了食物的氣味,一直伺機(jī)而動。食肉動物與食草動物之間不定時上演追逐與逃脫的戲碼,真是緊張又刺激。一路警惕、逃跑、前行,終于來到馬拉河。前有對岸青草的誘惑,后有捕食者緊追不舍,遷徙大軍只有一個選擇——渡河。
橫渡馬拉河的場面混亂而危險。因為爭先恐后、慌不擇路,很多食草動物渡河前就摔死在岸邊;還有的食草動物,在渡河時躲避不及,成了水中殺手——鱷魚的美餐。最終的幸存者們抵達(dá)目的地,雌性食草動物懷上小寶寶后,大部隊會踏上返鄉(xiāng)之旅。回到塞倫蓋蒂大草原,小寶寶們順利降生,并飛速學(xué)習(xí)奔跑,等待再一次遷徙。
它們也在遷徙
在所有具備遷徙習(xí)性的動物中,大塊頭座頭鯨是很有特點的存在。別看它游泳速度不快,但遷徙距離極長,可以超過8000公里??恐淖陨碇荆宦飞喜怀圆缓炔恍菹?,以減少旅途的時間。
鮭魚的遷徙,更準(zhǔn)確地可以稱之為“洄游”。它們出生于淡水中,在海洋里生活,幾年后逆流而上、歷盡艱險,返回出生地繁衍后代。這樣做是因為鮭魚的卵和幼苗只能在淡水中成活。
個頭兒很小的椋鳥,會在冬天從歐洲遷徙到其他地區(qū)。它們成千上萬聚集在一起,在天空不斷擺出快速變化的各種形狀,那陣勢足以嚇唬和驅(qū)趕天敵。
北極燕鷗是一種美麗的小鳥,每年秋季,它們從北極飛往南極,來年春天再飛回北極。雖然不過二三十年的壽命,但一生積累下來的遷徙距離可以在地球與月球之間往返兩三次,真是創(chuàng)造了鳥類遷徙的奇跡。
在高海拔地區(qū)繁殖的斑頭雁,冬季會去溫暖的地方過冬。它們飛得實在是太高了,可以直接飛過喜馬拉雅山脈,平均飛行高度6000—7000米,個別甚至能飛過珠穆朗瑪峰峰頂,飛行高度超過8800米。
黑脈金斑蝶是一種生活在北美大陸的蝴蝶,又被稱為帝王蝶。每年千百萬只黑脈金斑蝶在北美大陸從南飛到北,又從北飛到南,遷徙距離超過4000多公里。它們的生命周期只有十幾天到幾十天,因而一次完整的遷徙需要黑脈金斑蝶家族的三到四代來完成,真是用生命在遷徙呀!
為什么要遷徙
動物遷徙指的是動物由于氣候變化、覓食、繁衍等原因而進(jìn)行一定距離的遷移,并且分為周期性遷徙和非周期性遷徙。我們前面提到的那些都是周期性遷徙。
人們通過大量研究可以得出的基本結(jié)論是:遷徙是動物為了生存而做出的選擇,如果無法在一地長期生存,那么就利用多種棲息地的資源存活下去。遷徙的具體原因,通常包括躲避極端的天氣變化和季節(jié)更替,為了找尋充足的食物和水源、舒適的氣候或是利于繁殖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