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
古詩詞鑒賞是中考語文重要考點之一,它可以充分考查考生的語言表達和審美鑒賞能力,是對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考查。因此,盡管這一考點的題型不算復(fù)雜,卻是一個難點。下面,我們結(jié)合具體題目,談?wù)勥@一考點的??碱}型及備考策略,供同學(xué)們參考。
一、畫面描述題
例1:
夜過鑒湖
[宋]戴 昺①
推篷②四望水連空,一片蒲帆正飽風(fēng)③。
山際白云云際月,子規(guī)聲在白云中。
【注釋】①戴昺(bǐng):宋朝詩人。②篷:篷船的篷頂。③飽風(fēng):指帆乘風(fēng)鼓起的樣子。
請將詩的前三句所展現(xiàn)的畫面描繪出來。
例2:
宿業(yè)師①山房期丁大②不至
[唐]孟浩然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涼,風(fēng)泉滿清聽。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之子③期宿來,孤琴候蘿徑④。
【注釋】①業(yè)師:業(yè)禪師的簡稱,法名業(yè)的僧人。②丁大:丁鳳。大:指排行第一。③之子:這個人,指丁大。④蘿徑:藤蘿懸垂的小路。
請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把畫線句子所描寫的景象描繪出來。
例3:
入 山
[元]劉 因
草露蛛絲晴日明,亂蟲秋意有先聲。
屈盤未轉(zhuǎn)坡陀①盡,蒼翠忽從懷抱生。
一徑峰回失南北,兩山云近異陰晴。
天公若會登臨意,可信傷心畫得成?
【注釋】①陀:不平坦。
請描繪詩中畫線句子呈現(xiàn)的景象,并寫出詩句表達的情感。
參考答案:
例1 詩人推開船篷環(huán)望四周,見水天相連,茫茫無際;(詩人乘坐的)小船張起蒲帆乘風(fēng)而行;山與云的交界處,白云繚繞,一輪明月高掛在云端。
例2 月光傾瀉松間,靜靜的夜晚平添些許涼意;清風(fēng)與流泉相和,在耳畔奏鳴。
例3 一片青蒼翠綠撲面而來,仿佛忽然從懷抱中產(chǎn)生似的。表達了詩人的驚喜之情。
方法歸納:
1.找出詩歌中所描寫的對象,保證意象全面。如例1中的船篷、水、天、蒲帆、山、云、明月等意象在答案中都要呈現(xiàn)出來。
2.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將各意象聯(lián)系起來,可適當調(diào)整意象順序,形成和諧的畫面。如例2中對松、月兩個意象的聯(lián)想,例3中對“忽從懷抱生”的想象,在畫面描述中要注意使用“仿佛”“好像”等詞語。
3.扣住畫面特點,在中心意象前加適當?shù)男揎椩~語,完成畫面呈現(xiàn)。
二、語句賞析題
例1:
玉樓春·戲賦云山
[宋]辛棄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時相對兩三峰,走遍溪頭無覓處。
西風(fēng)瞥起①云橫度,忽見東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舊住。
【注釋】①瞥(piē)起:驟起。
請從修辭角度賞析畫線句子。
例2:
望 ? ?岳
[清]李因篤
太華三峰列峻屏,晴霄飛翠下空溟。
曉云東抱關(guān)河紫,秋色西來天地青。
玉女盆①中寒落黛,仙人掌②上接明星。
亂余林壑饒遺客,縹緲幽棲賦采苓。
【注釋】①玉女盆:華山建有玉女祠,祠前有石臼,稱“玉女洗頭盆”。②仙人掌:華山三峰之一。
請從修辭角度賞析詩中畫線句子。
例3:
浣溪沙①·漠漠輕寒上小樓
[宋]秦 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注釋】①浣溪沙:詞牌名。
請從修辭角度說說畫線句子在表達上的妙處。
例4:
霽① 夜
[宋]孔平仲
寂歷簾櫳深夜明,睡回清夢戍墻鈴。
狂風(fēng)送雨已何處?淡月籠云猶未醒。
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
明朝準擬南軒望,洗出廬山萬丈青。
【注釋】①霽:雨停,天放晴。
請從感官運用的角度賞析詩中畫線句子。
例5:
后庭花①·清溪一葉舟
[元]趙孟
清溪一葉舟,芙蓉②兩岸秋。采菱誰家女,歌聲起暮鷗。亂云愁,滿頭風(fēng)雨,戴荷葉歸去休。
【注釋】①后庭花:曲牌名。②芙蓉:荷花的別稱。
請從動靜結(jié)合的角度賞析畫線句子的景物描寫。
參考答案:
例1 詞句運用了擬人、設(shè)問的修辭手法?!巴啤辟x予浮云以人的動作,生動而巧妙地寫出了青山被浮云遮覆的景象。設(shè)問的一問一答間,富有情趣。
例2 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引起人們豐富的想象。直插云霄的仙人掌山峰,似乎可以與明星相接,極言山峰之高。
例3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飛花”比作“夢”,把“絲雨”比作“愁”,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飛花輕盈、細雨蒙蒙的特點,新奇?zhèn)魃瘛?/p>
例4 從視覺、聽覺、觸覺的角度,描寫了雨后秋葉飄落、流螢閃亮、清涼宜人的秋夜景色。
例5 有“清溪”“一葉舟”“芙蓉”的靜景,有“暮鷗”被采菱女的歌聲驚飛的動景,動靜相映,生動地描繪了水鄉(xiāng)優(yōu)美的秋景。
方法歸納:
1.從表達方式的角度入手分析。表達方式有記敘、說明、議論、描寫和抒情五種,在詩歌中常用的是描寫和抒情。對這兩種表達方式在詩歌中的運用要熟練掌握。描寫中有調(diào)動多種感官、動靜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等方法,例4和例5就是對前兩種角度的考查。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
2.從修辭的角度入手分析。初中階段要求掌握八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包括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設(shè)問、反問和反復(fù)。在詩歌鑒賞中,比喻、擬人、夸張是最常見的三種手法,設(shè)問、反問、對偶等也時有出現(xiàn)。詳見例1、例2、例3。
3.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入手分析。對比、照應(yīng)、象征、以樂寫哀等是詩歌表達的常用手法,在鑒賞時要適當關(guān)注。
三、煉字題
例1:
唐多令①·雨過水明霞
[宋]鄧 剡②
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昂尬黠L(fēng)吹世換,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華,烏衣日又斜。說興亡、燕入誰家?惟有南來無數(shù)雁,和明月、宿蘆花。
【注釋】①唐多令:詞牌名。該詞作于南宋滅亡之后。②鄧剡(yǎn):文天祥的同鄉(xiāng)和朋友。
這首詞中“寒”字內(nèi)涵豐富,請加以簡析。
例2:
清平樂①·別來春半
[南唐]李 煜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②。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注釋】①清平樂:詞牌名。②愁腸斷:也作柔腸斷。
詞中“滿”字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請加以品味。
例3:
豐樂亭①游春(其三)
[宋]歐陽修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注釋】①豐樂亭:在滁州西南瑯琊山幽谷泉上,距離醉翁亭不遠,為歐陽修所建。
詩中三、四句傳達了游人怎樣的情感?請結(jié)合具體的詞語加以賞析。
例4:
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
[宋]蘇 軾
徐州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yīng)。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①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fēng)來蒿艾氣如熏。使君②元是此中人。
【注釋】①耦耕:這里指詞人與農(nóng)民一起耕作。②使君:蘇軾自稱。
詞中加點字“潑”用得極好,請加以賞析。
參考答案:
例1 “葉聲”“西風(fēng)”寫出了季節(jié)之寒,“恨”“吹世換”“落天涯”表現(xiàn)了作者由亡國之痛和漂泊之苦引起的心寒。
例2 “滿”字既寫出了詞人剛剛拂凈身上的落花,隨即又落滿一身的景象,又寫出了詞人離愁別恨郁積于心、難以排遣的苦悶。
例3 這兩句寫出了游人的惜春之情?!安还堋薄皝硗眱蓚€詞寫出了美好的春天即將過去,游人們依依不舍地在亭前盤桓、欣賞暮春景色的情狀。
例4 “潑”字形象地寫出了鄉(xiāng)村景物的清新、明麗,表達了詞人愉悅的心情(或?qū)μ飯@生活的喜愛之情)。
方法歸納:
1.詩詞中能夠用來賞析的字詞,通常來說都是意蘊深刻的,往往具有多重含義。在賞析時,同學(xué)們要特別關(guān)注它們的多重含義,即表層意思和深層意蘊。例1的“季節(jié)之寒”和例2的“滿身落花”就是表層意思;例1的“由亡國之痛和漂泊之苦引起的心寒”和例2的“難以排遣的苦悶”就是深層意蘊。
2.注重常規(guī)的“釋含義、明手法、表情感”?!搬尯x”一般要注重語境義,如例4的“雨后陽光下的桑麻葉面光亮,像潑了水一樣”。
在中考詩詞鑒賞中,除了以上詳述的三種題型外,還有情感分析題。但情感分析往往不獨立存在,而是共存于畫面描述、語句賞析、煉字等題型中,答題時最好全面分析。
葉嘉瑩先生說:“對詩歌之欣賞實在當具備兩方面的條件:其一是要由客觀之理性對作品有所了解,其二是要由主觀之聯(lián)想對作品有所感受。”這一觀點和詩歌的考查點是相近的。對內(nèi)容、手法的理性了解,由聯(lián)想、想象形成的主觀感受,都是詩歌鑒賞的重要內(nèi)容。希望同學(xué)們在閱讀訓(xùn)練中多加注意。
(作者單位:大連市第三十四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