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顏色
王國梁
①長長的夏天,仿佛一幅巨型的畫。構圖宏大,畫面豐富,包羅萬象。那么,夏天是什么顏色的呢?
②夏天是綠色的。毫無疑問,綠色是夏天的底色。沒有哪一個季節(jié)的綠,能像夏天的綠這樣酣暢淋漓;沒有哪一個季節(jié)的綠,能像夏天的綠這樣濃郁生動。綠意流淌,翠色欲滴,滿世界都是綠。大自然的綠色畫筆仿佛是在隨意點染,又像是用心描摹。綠草、綠樹、綠田、綠山、綠水,到處都是綠意盈盈。深的、淺的、濃的、淡的、遠的、近的,所有的綠來了個大集合,綠色有了深淺變化,有了層次之美。真的沒法給這些綠色命名,它們太豐富了,讓整個夏天都變得有了豐饒的姿態(tài)。每每出門,就像一腳踏入了綠色的海洋中一般,人立即便會被綠色的海洋所淹沒。夏天有了綠色,人才感到幸福。綠色能夠帶給人清涼,“綠樹陰濃夏日長”,夏天的綠樹為人們撐起一樹樹陰涼,為夏日增添一抹難得的清涼。試想一下,如果沒有綠色,炎熱的夏天會像沙漠一般了無生趣。夏天是綠色的,夏天的綠比春天更厚重濃郁,比秋天更新鮮靈動。綠色的夏天,是值得人們愛的。
③夏天是粉色的。相比其他季節(jié),夏天是非常喧鬧的。喧鬧的夏天,偏偏開出清雅出塵的荷花。荷花多是粉色,開起來便鋪天蓋地?!敖犹焐徣~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边@是夏天特有的景致。碧綠的荷葉綿延到天邊,畫面壯闊無比。荷葉之上,荷花亭亭玉立。你看那些潔凈無塵的荷花,粉嫩嫩顯出溫婉雅致的模樣,仿佛是大家閨秀,舉手投足都散發(fā)著大氣迷人的氣度。荷花千朵萬朵,開起來有規(guī)模有聲勢,為夏天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無邊的荷塘中,荷花搖曳出萬千風情,有的是含苞待放,顯出嬌羞的模樣;有的大朵盛開,顯出磊落大方的氣質(zhì)。人們用荷花來裝點夏天,讓漫長難熬的夏日多姿多彩起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自古以來就是高潔品格的象征。一片清爽怡人的粉色荷花,香遠益清,帶給人們安寧和幸福。
④夏天是黃色的。夏天的向日葵,是綠色的底子上跳入人視野中的一片明黃色。這片明黃色,太過耀眼,太過明艷,太過燦爛,簡直像是夏天的一首抒情詩,在不停地歌唱著夏天的豪情與夢想。烈日灼灼,向日葵卻始終追隨著太陽的蹤跡。它們目標明確,從來不會違背內(nèi)心的愿望。大片的向日葵,仿佛是綠色底子上的一塊黃綢緞,在夏風中輕輕舞動,舞出了壯美和豪情。夏天的向日葵,是屬于夢想的。它們豪放而張揚地開在路邊、田野,彰顯著季節(jié)的夢想。無論太陽如何暴烈,向日葵初心不改,忠誠追隨,直到秋風吹起,它們才會在季節(jié)中圓夢。夏天的向日葵,是夏天抒寫的絕句,精悍凝練,寓意無窮。
⑤夏天是什么顏色的?夏天是紅色的,紅薔薇開出一片輝煌;夏天是白色的,梔子花開出一片馨香;夏天是紫色的,牽?;ㄩ_出一片燦爛……夏天的顏色,繽紛浪漫,美麗神奇,讓我們深深沉醉。美麗的夏天,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美好的夢想,屬于我們每一個人。
⑥夏天是什么顏色的?夏天顏色豐富,繽紛絢麗,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
(選自《牛城晚報》2021年6月25日)
1.第②段首句寫道:“夏天是綠色的?!毕闹G有什么突出特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③段中引用兩句著名的古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逼溆靡馐鞘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修辭角度賞析第⑤段畫線句子。
夏天是什么顏色的?夏天是紅色的,紅薔薇開出一片輝煌;夏天是白色的,梔子花開出一片馨香;夏天是紫色的,牽?;ㄩ_出一片燦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選文第⑥段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北 張希波供稿)
為古詩詞奉獻一生的“士大夫”
稽振頡
①1924年,葉嘉瑩出生在北平的一個書香門第。幼年時,伯父教她誦讀唐詩,從此以后,她的世界便充滿詩意。院中的青竹,花壇中的繁花,花間飛舞的彩蝶和蜜蜂,都會成為她詩詞創(chuàng)作的對象。
②葉嘉瑩進入輔仁大學的國文系,師從一代國學大師顧隨先生。她的性格拘謹羞怯,總是與同學一同去,見到先生后只是靜聆教誨,很少發(fā)言。不過,顧隨先生很快發(fā)現(xiàn)了葉嘉瑩腹中才華。一般說來,顧隨對她的習作改動的地方不多,但就是一兩個字的修改,卻能給她很多啟發(fā)。
③比如葉嘉瑩的作品《鷓鴣天》,最后一句原先是“幾點流螢上樹飛”。顧隨先生建議將“上”字改為“繞”字。葉嘉瑩體會到老師遣詞用字的精細,將精益求精的精神應用到此后的創(chuàng)作中,詩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④葉嘉瑩本來對詩詞就非常有天賦,大師的親炙讓她進一步領略到詩詞世界之玄妙。她在專著中寫道:“上過先生之課以后,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內(nèi)的飛蠅,驀見門窗之開啟,始脫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萬物之形態(tài)。”
⑤完成學業(yè)后,葉嘉瑩成為一名老師,隨丈夫輾轉(zhuǎn)臺灣和美國,先后任教于臺灣大學、密歇根大學、哈佛大學。由于學貫中西,葉嘉瑩可以用英語講授中國古典詩詞。
⑥不過,葉嘉瑩覺得心中缺了什么。盡管可以用英語授課,但是無法精確地表達出博大精深的中國詩詞的美感。1979年,她終于再次踏上故鄉(xiāng)熟悉的土地。
⑦此后的二十余年,葉嘉瑩的身影出現(xiàn)在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諸多國內(nèi)著名高校。有人以為,像她這樣的大咖級人物,學校請她要花費不菲的講課費。但是人們想錯了,這些年她沒收取一分錢,免費給莘莘學子教授中華古典詩詞。
⑧學生們來到葉老師的課堂,驚訝地發(fā)現(xiàn):葉老師在上課期間沒有坐下來休息過,常常會一連幾個小時站著講課。學生們擔心她身體吃不消,曾有人給她搬來一把椅子,但是葉嘉瑩拒絕了,堅守著這個幾十年不變的習慣。
⑨時至今日,只要有人邀請,她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滿足別人的需求。談到為什么要站著上課的原因,她說這是為了表達對詩詞的敬意。
⑩葉嘉瑩一輩子都獻給了古詩詞文化,個人著作差不多等身。隨著年事漸長,她越發(fā)覺得傳承詩詞文化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幾年前,她把所有在海外講課的錄音、錄像以及研究資料裝在150個紙箱中都運了回來,希望利用短暫的余年,和一群喜歡詩詞的年輕人一道,把這些錄音、錄像的資料整理出來。
⑾開設講座固然可以影響一批人,但是范圍畢竟有限。必須采用其他方式,讓更多年輕人喜歡上詩詞。她想到了捐贈款項,鼓勵那些矢志于詩詞研究的晚輩。2018年6月,她將北京及天津的兩處房產(chǎn)出售所得的1857萬元捐贈給了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2019年,她又捐出了1711萬元,目前已累計將近4000萬元。
⑿年過九旬,葉嘉瑩依舊奮戰(zhàn)在教學、研究的一線。她覺得如果不能夠傳輸給下一代,是對不起年輕人,對不起古人,也對不起師長。這位為古詩詞文化奉獻一生的“士大夫”動情地說:“如果有來生,我還要做老師,仍要教古典詩詞。”
(選自《思維與智慧·上半年》201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