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源起
在“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的展廳里,玻璃展柜內靜靜地擺放著一床印花被。這床印花被是“半條被子”故事的后續(xù)情緣,是鄧穎超、蔡暢、康克清等15位參加過長征的女紅軍,為了完成當年三位女紅軍未了的心愿,特意買了一床嶄新棉被,委托羅開富于1991年臘月送到徐解秀家中的。
“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2016年10月21日,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情講述了“半條被子”的故事,一時間溫暖全國,溫暖了千千萬萬老百姓的心。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徐解秀送別女紅軍后,“半條被子”的故事還在續(xù)寫,還有鄧穎超等老紅軍給徐解秀贈送新棉被的暖心故事。
盼紅軍
鄧穎超等老紅軍給徐解秀送新棉被,緣起羅開富寫的一篇新聞報道。1984年11月7日,時為《經濟日報》記者的羅開富重走長征路,來到汝城縣文明鄉(xiāng)沙洲村。
沙洲村的群山依舊巍峨,環(huán)繞的滁水河照樣流淌。在村口的橋頭,有一位老人在眺望著遠方,她就是徐解秀老人。每年11月的那幾天,也就是紅軍離開沙洲村的日子,徐解秀老人都會佇立在這里等著女紅軍歸來,從青絲等到了白發(fā),這時她已經80多歲了。
羅開富采訪了徐解秀老人,一見面,徐解秀老人就問道:“記者同志,當年給我半條被子的3名紅軍姑娘,你曉得她們如今在哪里嗎?” 老人把他領到一間廂房里,那是當年三位女紅軍住過的地方。房間有十六七平方米,只有一個小窗戶,比較陰暗,床鋪上豎著4根竹竿,橫著2根,是掛蚊帳用的,床鋪和竹竿都因年代久遠而發(fā)亮了。徐解秀指著簡陋的木板床念叨著: “那3個姑娘走后,我就沒有再搬動過。心里總在想,紅軍姑娘會回來看我的?!彼龘崦艘幌抡眍^說:“我們5個人,兩個女紅軍睡一頭,我們母子和另一位女紅軍睡一頭,橫蓋著她們的被子。”
徐解秀一邊擦眼淚一邊接著講:“ 你們說, 一條被子能剪下半條給窮人,天底下哪有這樣好的軍隊!她們要爬山、過水,風里來雪里去,我哪能要她們的被子?可她們不依。她們離開時,還一步三回頭地對我說:‘大姐, 天快黑了,你先回家吧,等革命勝利了,我們給你送一條新被子來?!薄?名女紅軍都是20多歲,剪短發(fā),長的也都好。請記者同志幫忙打問,她們在哪里,請告訴她們,我一直想念著她們?!?/p>
淚水在羅開富的臉上悄悄滑落。他握著徐解秀的手說:“徐大娘,我一定盡力幫你找到她們。”
尋紅軍
告別徐解秀,告別沙洲村,心潮難平的羅開富在燭光下寫了《三個紅軍姑娘在哪里》一文。1984年11月14日,《經濟日報》頭版《來自長征路上的報告》欄目發(fā)表了這篇文章,3名女紅軍給徐解秀留下半條被子的故事就這樣傳播開來,也引起了參加過長征的紅軍女戰(zhàn)士的關注。
鄧穎超、蔡暢、康克清等紅軍女戰(zhàn)士看到報道后十分感動,特地委托謝飛代表健在的女紅軍接受采訪。謝飛說:“悠悠五十載,滄海變桑田??赡切┰诟锩钇D難的時候幫助過紅軍的父老鄉(xiāng)親們,我們沒有忘記?!薄皼]有沿途群眾的支持,無法想象紅軍如何能到達陜北?!奔t軍所經之地,像“半條被子”一樣體現軍民魚水情深的感人故事,是很多的。
“我們也想念長征路上的大爺大娘大哥大嫂們……要想辦法找到徐解秀婆婆想要找的那3名女紅軍?!敝x飛代表健在紅軍女戰(zhàn)士轉達了對那些父老兄妹的懷念之情、感激之情,并表示要想辦法幫徐解秀婆婆找到那3名女紅軍。在鄧穎超親自倡導下,一場尋找3名女紅軍的行動在全國展開。
贈新被
要尋找到那3名女紅軍是極為困難的,因為長征路上,不斷有覺醒女性擔起革命重任加入紅軍。張愛萍將軍、楊成武將軍、耿飚將軍等也努力想辦法尋找那3名女紅軍,但是始終沒有確切的音信。這一找就是7年多,老紅軍們一直在關心這件事情,一直在關心徐解秀阿婆。遺憾的是英雄已無覓處,3名女紅軍最終沒有找到。為了完成當年3名女紅軍未了的心愿,1991年,鄧穎超等15位參加了長征的女紅軍特意買了一床嶄新的棉被,委托羅開富送到徐解秀家中。然而老人剛剛過世,未能親手收到這份來自紅軍的溫暖。
雖然等了一生,盼了一生,徐解秀都沒有等到3名女紅軍歸來,但那半條被子的熱度,一直溫暖著她的內心。而徐解秀的后輩和沙洲村,終于等到了女紅軍期望建成的幸福新社會。水果種植,田園綜合體,紅色旅游,今天的沙洲村舊貌換新顏,村民們家家戶戶都有了暖和的新被子、有了漂亮的新房子和有奔頭的新生活。
見證人的話
陳海霞【“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館長】:鄧穎超等15位女紅軍給徐解秀老人送新棉被,接續(xù)了“半條被子”的溫暖,完成了3名女紅軍的承諾。紅軍留下“半條被子”,中國共產黨送來“幸福日子”,如今,沙洲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昔日的貧困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色旅游村,村民過上了小康生活。這一切,無不體現著人民群眾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無不印證著中國共產黨人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作為新時代生力軍,我們要始終銘記“半條被子”故事留給我們的巨大精神財富,堅持黨的領導、堅定理想信念,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以奮斗的姿態(tài)在新時代長征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