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Odette @新加坡
歷經(jīng)10年改造,新加坡國家美術館于2015年開館。曾經(jīng)老舊的政府大廈和最高法院大廈兩座古跡如今是收藏和展示東南亞藝術品的殿堂,美術館內(nèi)部開設的餐廳Odette也讓美食化身為藝術品的樣貌,呈現(xiàn)可以“用眼睛吃”的料理。開業(yè)第三年就摘下米其林三星,并拿下《亞洲50最佳餐廳》榜單榜首,這間拿獎到手軟的餐廳由法國主廚朱利安·羅杰(JulienRoyer)主理。Odette 的名稱是為了致敬主廚的祖母,點出回歸食材大過技巧的料理初心和不加掩飾的料理風格。餐廳內(nèi)部裝潢由國際知名設計公司 UniversalDesign Studio 操刀,粉色、淡金色和灰色構建出空間柔和優(yōu)雅的基調(diào),配合大理石、黃銅和天鵝絨等材質(zhì),整體溫馨卻不失現(xiàn)代氣質(zhì)。本土藝術家 Dawn Ng(黃慧蓮) 為餐廳創(chuàng)作了懸掛雕塑《萬物理論》,它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一般,在高聳的天花板上靈動搖曳,讓整個用餐過程充滿浪漫。
藤子.F.不二雄博物館Museum Cafe
@日本川崎
哆啦A夢咖啡廳位于藤子.F.不二雄博物館的三層,這間咖啡廳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餐點設計,它打破了周邊咖啡廳只是在餐品和餐具上印角色圖案的常規(guī)操作?!岸呃睞夢的耳朵”就是一款融入了互動巧思的人氣甜品:主廚把白巧克力蛋糕設計成耳朵的形狀,頗有一種讓食客“背上吃掉哆啦A夢耳朵的鍋”的幽默,讓人不禁邊吃邊笑。除了長期供應的銅鑼燒、記憶吐司等漫畫里耳熟能詳?shù)牟忘c,咖啡廳的限定更是有趣.例如6月的胖虎生日月,就推出了讓所有餐品變大一倍的“胖虎店長”系列,其中的一道主菜胖虎燉菜(Gian Stew)取自《小學三年生》連載1977年1月號的漫畫內(nèi)容,大意是有人突發(fā)奇想,做了一鍋名為胖虎什錦鍋的惡搞玩意兒強迫大家吃,隨餐附贈的小卡片如實還原了漫畫中的食譜:絞肉、胡蘿卜、鹽腌食品、果醬、魚干、麻薯……不過,咖啡廳的做法是奶油湯底加上馬鈴薯、胡蘿卜和肉類,再把食譜里的其他食材作為小菜呈上,供好奇食客嘗試搭配。
蒙克博物館 Kranen Bar
@挪威奧斯陸
藝術家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在1944年逝世時,把所有作品遺贈給了奧斯陸市政府。2021年,奧斯陸的比約爾維卡(Bj?rvika)街區(qū)迎來了一個世界級的文化目的地——蒙克博物館新館。新館收藏了4.2萬件展品,包括著名的《吶喊》的多個版本。西班牙的建筑團隊EstudioHerreros 設計了新館建筑體,他們用波浪狀的再生鋁板構造出通透利落的建筑外觀,而60米的高度重新塑造了奧斯陸的城市景觀。開幕后,位于博物館頂樓的露臺酒吧 Kranen成為城中的熱門場所,當參觀完館藏的游客疲憊地登上13層,發(fā)現(xiàn)這里竟然擁有鳥瞰奧斯陸峽灣的絕佳視野時,他們頓時豁然開朗,一掃疲勞。由于 Kranen不需要購買博物館門票便可進入,且營業(yè)至午夜,所以這里也是本地年輕人小酌一杯的去處。當夜幕降臨后,酒吧里紅色的霓虹燈照亮吧臺,室內(nèi)紅光幽微,光影搖曳,室外海風徐徐,夜景迷人,勾勒出一派不一樣的北歐夜生活圖景。
東京宮美術館
le Dome @法國巴黎
如果巴黎的博物館有特立獨行比賽,位于右岸的東京宮美術館一定能位列前三。一來是開放時間別出心裁,從中午12點到午夜12點,這使得美術館的空間屬性從文化場所拓展到公共生活場所,這里甚至成為了年輕人的夜生活去處;二來是東京宮因其廣闊的廣場和大理石臺階而成為巴黎滑板運動的圣地,滑手還給它取了一個非官方的名字——圓頂(le Dome)。
在巴黎街頭,滑板并不是一項常見的運動,但東京宮仿佛為滑板運動量身打造:大理石地面平整光滑,高高低低的階梯是表演上坎下坎技巧的舞臺,而寬大的扶手是新手練習此類動作的天然道具,加上以埃菲爾鐵塔為背景,很快在滑板圈口口相傳開來。很多高水平的專業(yè)滑手都嘗試過東京宮滑板場,但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是自發(fā)形成的,而不是規(guī)劃的,就像東京宮美術館包容多樣性藝術表達一樣,圓頂提供人人都可以輕松進入的滑板場。
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
電影檔案館 @美國紐約
或許大家默認MoMA是看展覽的地方,所以即使是紐約人,也很有可能沒有去那里看過電影。但如果你走進MoMA地下去參觀電影檔案館,你會驚嘆其豐富的收藏量。MoMA電影檔案館成立于1935年,館藏3萬部電影和150萬張電影劇照,還有全世界最全的格里菲斯電影收藏。2015年,MoMA開始為新加入館藏的影片辦專題展,包括多蘭的《幻想之愛》、阿巴斯的《原樣復制》和貝拉·塔爾的《都靈之馬》等。MoMA的電影策劃有不亞于林肯中心的學術性,但相比后者,它的選片更傾向電影史上知名度不高卻重要的影片。除了從電影內(nèi)容出發(fā),電影資料館還策劃過《陰翳美學》( The Aestheticsof Shadows)這種從電影技術角度,來串聯(lián)電影史的電影。在電影檔案館,人們通常帶著看展覽的嚴謹態(tài)度來看電影,嚴守觀影禮儀,所以商業(yè)影院里鬧哄哄的場面絕不會在電影資料館里出現(xiàn)。無論是內(nèi)行來看門道,還是外行來看熱鬧,在MoMA的電影資料館里看一場電影,都是看展之后難得的休憩。
角川武藏野博物館
圖書館 @日本所澤
角川武藏野博物館于2020年開幕后就迅速成為日本流行文化粉絲的新?lián)c。擅長使用各式材料打造建筑外觀的建筑大師隈研吾,這次用2萬片花崗石板砌成博物館外立面。角川武藏野博物館結(jié)合了博物館和圖書館兩種業(yè)態(tài),共五層樓高:一層藏有漫畫和輕小說書籍;二層為咖啡廳和大廳;三層是EJ動漫博物館;從四層延伸至五層的書架劇場是全館最精彩的空間,挑高近10米,三萬冊出版物錯落環(huán)繞四周,但書架劇場的重頭戲是引入了時下熱門的聲光設備,定時播放的三分鐘動畫投影把書籍映得閃閃發(fā)光,配合適時的音效,讓人仿佛置身于魔法學?;舾裎制澋膱D書館一般。
臺南市美術館2館
南美春室 @中國臺灣
位于臺南市美術館新館內(nèi)的南美春室 The POOL,是由臺灣老品牌“春池玻璃”打造的集餐飲、選物等多功能概念的復合式空間。觀眾觀展后可以搭電梯到五層,在入口吧臺買一杯興波咖啡,再向右來到餐飲區(qū)吃嘉義木更的戚風蛋糕、晶英酒店的雞肉涼面,或是嘗嘗阿霞飯店的啤酒鹵肉米糕和蜷尾家的創(chuàng)意氣泡飲;也可以左轉(zhuǎn),逛逛朋丁企劃運營的選物空間,這里精選臺南講究永續(xù)、感官和材質(zhì)的循環(huán)經(jīng)濟店家。即使什么也不買,不妨走上來看看由日本建筑師坂茂以“樹”為主題建造的臺南市美術館的屋頂:透亮的玻璃穹頂上裝飾著幾何圖案的碎鋁片,陽光穿透“枝葉”投射進全白的室內(nèi)空間,溫潤的木質(zhì)Ton梯和由回收綠玻璃制成的高腳椅也勾勒出樹干和樹葉的意象,室內(nèi)室外輝映,隨日照變化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讓人產(chǎn)生站在天空中的樹屋的夢幻之感。
MAP浦東美術館數(shù)字體
驗中心 @中國上海
2021年開館的浦東美術館背靠東方明珠,面向黃浦江和對岸的萬國建筑群,占據(jù)“史詩級”的地理位置,但法國建筑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化繁為簡,為摩天大樓林立的外灘獻上了一座通體潔白、純凈透亮的“至上主義”風格建筑體,至今為上海市民奉上了5場國際水準的大展,包括泰特美術館珍藏展和西班牙藝術家胡安·米羅作品展等。由于疫情、地域等種種限制,許多人錯過了這些精彩活動,所以歷經(jīng)半年籌備,位于四層的數(shù)字體驗中心應運而生。這間數(shù)字體驗中心實際上是一座美術館中的圖書館,但又不僅僅是圖書館,因為它的載體不是實體書,而是云端檔案。美術館團隊通過大量拍攝、記錄、軟件開發(fā),將美術館過去的文字、影像資料、展覽物料等儲存進云端,訪客可以在多媒體展示區(qū)的16面LED展示屏和投影墻上播放這些數(shù)字資源,或者在數(shù)字互動區(qū)使用平板電腦,虛擬游覽美術館的過往展覽。當然,數(shù)字體驗中心并沒有完全摒棄紙質(zhì)書,在閱讀休息區(qū)陳列著藝術、設計、建筑類畫冊和配合展覽挑選的書籍,以供游客取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