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wèi)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注重發(fā)展學生個性,同時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根據(jù)動作技能形成規(guī)律,以多樣的練習方法與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效達成學生對肩肘倒立技術動作的學習,并在技能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通過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性學習,將集體學練、小組練習與個人練習結合,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技能,教學中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通過學、練、賽達成學習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及不畏困難、互助向上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肩肘倒立”選自《科學的預設 藝術的生成》水平三《技巧與游戲》單元,是水平三的重要教學內容,也是小學體操教學的重要內容。本單元教學內容的分配課時數(shù)為5課時,本課為第2課時,新授課。
肩肘倒立是由直角坐開始,由向后倒肩、收腹舉腿、夾肘支撐,立腰展髖等動作組成。肩肘倒立的練習可以發(fā)展學生的腰腹肌力量、身體協(xié)調能力、平衡能力,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堅韌的意志品質和互學互評、互幫互助的意識。同時與初中的體操教學內容相銜接,具有承上啟下的特點,為今后掌握難度更高的體操運動項目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為六年級學生,他們在水平一、水平二學段已經學習了一些體操動作,有了一定的體操技能儲備,同時學生的力量素質、協(xié)調能力等都有一定提高,但學生對肩肘倒立動作還較陌生,特別是對動作的協(xié)調發(fā)力及支撐平衡等技術環(huán)節(jié)還不熟悉。
六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期,有較強的想象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并具備相當強的表現(xiàn)欲,但學生的腰腹力量較差,協(xié)調平衡能力也不足,情緒容易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有所波動。肩肘倒立技術動作的學習相對比較單調枯燥,加之學生之間,尤其是男女生之間素質差異較大,對正確掌握動作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動作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以4個問題拋出并遞進解決,練習方法與手段多樣化,做到因材施教,盡可能滿足每一名學生的發(fā)展需求。
四、教法與學法
本課主要采用設問教學法、語言法、糾正錯誤法等教學方法,通過如何“倒得快”“壓得住”“立得穩(wěn)”“伸得直”等問題情境,層層解剖動作的重點,突破動作的難點。
本課主要采用自主練習法、小組合作法、探究學習法等學習方法,以技術動作的主要環(huán)節(jié)為問題的切入點,誘導學生層層遞進地完成技術動作的學習。
五、教學流程及思路
課堂常規(guī)(宣布課的任務及教學重點難點)→慢跑熱身→韻律操(將翻臀、夾肘、展髖等技術融入)→“倒得快”(學習前傾快速后倒)→“壓得住”(腳過立墊等練習體會翻臀、壓墊)→“立得穩(wěn)”(腳過豎墊等練習學習翻臀舉腿、夾肘撐腰)→“老鼠夾”“仰臥舉腿”等(多種誘導練習幫助完成完整動作的學習)→“伸得直”(鞏固提高技術動作)→分層練習(因材施教,差異化教學)→“風火輪”(彌補主教材學習中體能練習的不足)→“感恩的心”手指操(身心放松,融入德育教育)→總結講評→收歸器材。
六、設計意圖
開始部分通過“聽字母→擺造型”游戲自然誘導出本課的主教材內容,同時集中學生注意力,通過熱身操練習,巧妙地把撐腰夾肘、體前屈、繃腳尖等技術動作融入其中,為主教材學習做好技能鋪墊。
基本部分以“報字母、擺造型”游戲的情境導入,自然導入課堂教學內容——肩肘倒立,并通過字母的變化逐層剖析肩肘倒立中的“倒得快”與壓臂“壓得住”的技術動作,并通過練習達成技能學習目標,通過動作技術的難度的變化及相對應的誘導性、輔助性練習有效地完成“撐得住”及“立得直”問題的解決,課課練部分以“拍拍樂”游戲方式呈現(xiàn),一方面充分利用場地器材,另一方面通過多人的拍拍樂,增加練習的次數(shù)與人數(shù),提高練習密度,彌補主教材教學中體能練習的不足,有效地達成技能目標。同時通過學生的互幫互助等,有效地在技能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結束部分的“感恩的心”手語操放松練習,既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種身心放松的意境,又是對學生的一次德育滲透,讓學生學會感恩,進一步促進情感目標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