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冬面
“你的眼睛怎么了?”這是從小到大,第一次見到我的人都會問的話。從抗拒、自卑,到麻木、公式化地回答,我已經(jīng)對“耷拉眼”習以為常。但心里總是偷偷想著,如果有一天,我能夠擁有一雙正常的眼睛,看清楚這個世界該有多好。小時候的手術失敗,讓我遲遲不敢邁出修復的步子,直到遇見孫峰主任,我才擁有了一雙平常人與生俱來的正常雙眼,這是所有上瞼下垂患者最渴望的“平凡”。
在我們家里,我不是唯一一個有眼瞼下垂問題的人。我媽媽有輕度的上瞼下垂,但從外貌上看并不太突兀,也不是很影響生活。
而哥哥和我,是實打實的病理性眼瞼下垂。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但我們兄妹倆的“窗簾”遮擋住了部分“窗戶”,眼睛看起來無精打采、疲憊,最重要的是嚴重影響到了視力發(fā)育,我的弱視就是這樣得來的。
媽媽看我們兄妹二人都隨她有這樣的問題,心里的痛苦一點也不比我們少。她說我們兄妹的眼睛是她最大的心病,就算傾家蕩產(chǎn)也要給我們看好。
在信息不太發(fā)達的年代,媽媽選了一家基層醫(yī)院為我和哥哥做了上瞼下垂手術,結果卻不是很理想——眼皮改善并不明顯,依舊睜不開,可以說是做了一次“無效手術”。
看著媽媽失望的樣子,我和哥哥都極力安慰她,絕口不提想要再修復一次的事情。
哥哥是男孩,對外貌沒那么在意,童年手術失敗后,他放棄了矯正上眼瞼的心愿。
但我始終無法接受自己的“耷拉眼”,尤其是我長大成為一名護士后,眼皮下垂和視力問題,對于日常工作是個很大的阻礙。
在全國知名三甲醫(yī)院工作的護士表姐一直知道我的心結,在工作中留心幫我尋找善于做上瞼下垂修復手術的醫(yī)生,最終,她給我推薦了她曾經(jīng)的同事——西安國際醫(yī)學中心醫(yī)院眼整形中心主任孫峰。
媽媽很重視我的面診,她和我一起去見孫主任。面診后,我看到了希望,但興奮之余,發(fā)現(xiàn)手術費成了一座橫在面前的大山。
我上班只有一年,沒有多少積蓄,家中也不富裕,媽媽當了一輩子家庭主婦,爸爸靠在外做短工供養(yǎng)我們長大,一下子要湊齊修復手術費,很難。
孫主任下門診后看到我和媽媽在外面為難的樣子,主動詢問,在得知我是一名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的核酸機構護士后,他說:“你在工作中幫助了那么多人,也會得到別人善意的回響?!?/p>
他主動為我申請了西安國際醫(yī)學中心醫(yī)院發(fā)起的“學科教研補助”公益減免援助基金,讓我作為整形外科術前術后的數(shù)據(jù)提供者,為《中國人體美學標準數(shù)據(jù)庫及臨床診療后數(shù)據(jù)采集調研》的教研課題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
手術當天,媽媽在外焦急地等待著結果,待換藥打開紗布后看到我的第一眼就哭了起來,她抱著我止不住淚水:“我女兒眼睛變大了,變漂亮了!”原來孫主任不僅雪中送炭地為我修復了上瞼下垂,還錦上添花地為我打造了雙眼皮。
我終于知道雙眼完全睜開是什么滋味,我想用這來之不易的正常雙眼看清楚這個世界,并用愛回饋這些善良的人們。
孫峰:西安國際醫(yī)學中心醫(yī)院眼整形中心主任,西南醫(yī)科大學中西醫(yī)結合學院附屬中醫(yī)醫(yī)院客座教授。原西京醫(yī)院整形外科體表腫瘤中心組長,中國整形美容協(xié)會眼整形分會委員,中華醫(y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眼整形學組委員。擅長眼周整形、脂肪移植、面部年輕化、體表腫瘤等項目。
“上瞼下垂”是怎樣的一種疾???
很多人對上瞼下垂最直觀的感受是“耷拉眼”,但是這與我們常見的老年人眼皮松垂是不一樣的。上瞼下垂是一種眼部疾病,是由于上瞼提肌功能的減弱或者喪失,導致患者的上瞼部分或全部遮蓋住瞳孔。舉個例子,當你的視線上下范圍被強行縮小,就只能通過后仰或者抬額等非正常方式去看清東西,久而久之,視力就會受到影響,還會影響容貌,產(chǎn)生抬頭紋等“副產(chǎn)品”。除了實質性身體損害外,伴隨疾病還會產(chǎn)生自卑、孤僻、自閉、焦慮等心理問題。眼瞼下垂不會自愈,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肌無力的問題會越發(fā)嚴重,視力問題同樣會加深。
“上瞼下垂”手術是“一勞永逸”的嗎?
一般兒童期做這個手術的患者比較多,像珊珊這樣成年后再次修復的情況也有。這種二次手術的情況,一般是兩個原因造成的,首先可能是第一次的提肌矯正沒有完全到位。比如有些上瞼下垂的眼睛,只是在眼皮上做了文章,患者上瞼提肌的力量并沒有得到任何的改善調整,因此只能依舊借助額部肌肉或眉部的力量來睜眼,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上瞼下垂的問題。
其次就是患者在手術時年齡較小,瞼裂、五官都沒有發(fā)育完全,肌肉的彈性隨生長發(fā)生變化,出現(xiàn)上瞼提肌再次松弛的情況。所以上瞼下垂手術是有復發(fā)幾率的,但一般經(jīng)過積極治療后,可以矯正。
“上瞼下垂”手術有最佳手術時機嗎?
像雙眼皮整形美容手術,我們一般會建議求美者在18歲后再做,而上瞼下垂這類的眼部疾病患者則恰恰相反,需要在童年盡早糾正,輕度和中度下垂的孩子兩三歲就可以做手術,重度下垂的孩子甚至過了一歲就可以安排手術。
很多家長會問,手術做得早,孩子在發(fā)育過程中上瞼再次下垂怎么辦?其實,早做手術,是為了讓孩子在視力發(fā)育的黃金時期不受阻礙,如果等到孩子長大后再做手術,就耽誤了視力發(fā)育的寶貴時間,而且重度下垂造成的弱視非常頑固,所以無論是從視力角度還是兒童心理角度來看,上瞼下垂手術都是越早做越好。
講述人:珊珊(化名)
耷拉下來的左眼,既讓珊珊在成長道路上自卑多年,也給她造成了弱視。長大后她成了一名核酸檢測機構的護士,為他人付出愛心,也得到了他人最大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