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萍
摘? 要:我國的教育體系處于一個久經(jīng)考驗的教育環(huán)境中,目前學校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并不是非常重視學生理論知識向實際的發(fā)展和學生情感的表達。教授語文的真正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但是,在所有以升學率和錄取率為標準的學習環(huán)境中,教育的真正目的已被掩蓋了。小學階段應在情感教育中滲透語文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作文訓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本文主要探討小學作文教學,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進行詳細分析,就如何提高他們運用作文情感的能力,進一步促進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提出一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情感教育;作文教學
一、明確作文教育的教學內(nèi)容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依據(jù)
人的情感教育影響著情感和價值觀。感官教育與漢語教育具有獨特的統(tǒng)一性,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思維的工具和文化的載體,漢語教育是一項實用的漢語活動。當然,中國實踐的主題是人類,而中國教育的主題也是人類。從語文教育的內(nèi)在目的來看,語文實踐是一種獨特而豐富的生活活動,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有所不同。教師可以根據(jù)理性因素探索深層的情感因素,與情感豐富的學生一起學習教科書,并為學生灌輸健康的審美情趣。在實施感官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考慮科學因素和課文中的情感因素,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良好情感素質的目的。
(二)情感教育符合社會的要求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提倡合作與競爭的和諧社會。如果一個人冷漠或缺乏情感,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就很難在社會群體中生存和發(fā)展。因此,必須培養(yǎng)人的情商,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旺盛的階段,是個性培養(yǎng)的黃金時代。他們需要美麗的情感熏陶來促進健全的人格修養(yǎng)。語文作文情感教育在心理智力提升、預防和糾正問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語文的人文性決定了其在情感教育上的優(yōu)勢。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經(jīng)典和實例來學習和感知感官教育和美育。
(三)情感教育是作文教學的根基
情感教育可以培養(yǎng)人們樂觀的心態(tài),讓人們懂得如何控制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思想豐富、態(tài)度端正的人。因此,情感教育是作文教學的基礎,培養(yǎng)全面的思想道德教育人才是情感教育的根本價值取向。寫作能力是在個人生活實踐和社會群體文化的影響和制約下形成的,寫作是對個體智力和情感的感知。只有擁有美麗的情感才能寫出美麗的文章,恰如司馬遷對屈原的評價:“志向純正,故稱無方。”
二、小學作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現(xiàn)狀
(一)作文興趣不濃厚
學生不喜歡寫作,對寫作沒有濃厚的興趣,之前在課堂上一直貫徹“教師的興趣指引”。興趣是人們進行一些實際活動的基本情感刺激,它可以直接驅動學習動機的形成,也是個人情緒管理的重要來源。當學生對此不感興趣時,他們在寫作過程中會感到不舒服,不僅很難提高他們的寫作表現(xiàn),還會造成一個糟糕的循環(huán),使學生感到寫作無聊。由于對寫作缺乏興趣,學生不是很清楚寫作的目的。
(二)寫作習慣尚未形成
目前,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良好的寫作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不注意材料的選擇和積累,不做新的事情或可能引發(fā)思想的事情。例如沒有在生活中寫日記、記筆記的好習慣,面對學習或生活中出現(xiàn)的鼓舞人心的想法,不能及時將它們轉換成文字并記錄下來。在日常寫作實踐中使用模板,甚至抄襲一些優(yōu)秀作文的優(yōu)秀片段;寫完一篇文章,沒有及時修改;面對教師的意見和改進措施,不能及時總結;為了在考試中獲得高分,迎合考試制度的偏好,作文的寫作風格反映了學生對挫折的焦慮、恐懼和急功近利的渴望。他們希望作文能夠滿足教師的興趣,達到考試標準。如果發(fā)生這種情況,學生將失去對寫作的熱情,再加上缺乏良好的寫作習慣,寫作過程已經(jīng)進入了消極厭惡的惡性循環(huán)。
(三)生活情感體驗缺失
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提倡學生通過描寫更多能引起內(nèi)心共鳴的人和事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并通過許多例子,說明了如何寫這樣一篇文章——描寫人物。在寫這篇文章時,必須突出人物的個性。在描述事件時,一定會偶爾有起伏。無論是構圖題材的選擇,還是材料和手法的選擇,都有大量的教學實例。即便如此,很多學生還是寫不出現(xiàn)實的文章。其實在這個階段,學生的日常生活是非常單調(diào)的。他們在學校學習,回家后還是學習,疲于面對各種各樣的家庭作業(yè)和考試,沒有更多的空閑時間參與生活,難以進行經(jīng)驗和情感的積累。他們沒有注入真正的情感,缺乏創(chuàng)新、思考和想象,由于缺乏時間和精力,許多學生的課外閱讀相對較少。而忽略閱讀,就沒有更豐富的思想背景。在寫作時,學生只能模仿一些出色的作品,思維相對固定,寫作方式相對單一。
三、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一)激發(fā)小學作文情感
大多數(shù)小學生將寫作視為瑣事,當他們談論寫作文時,有一張悲傷的臉。在寫作中,他們要么是愚蠢的、難以理解的,要么是敷衍的,這使得作品的內(nèi)容空洞而乏味。我記得曾經(jīng)給學生布置作文,寫一個熟悉的人。結果,班上一半的學生都在寫有關母親的文章,內(nèi)容相似。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問題:小學生不知道該寫些什么和怎么寫。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給予作文指導時應清楚地告知學生:寫作是一種交流和溝通的方式,就像與朋友聊天和與自己的靈魂聊天一樣。無須假裝或保護自己和你的朋友,只要敞開心,就能深刻感受到交流的樂趣和快樂。
(二)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作文能反映客觀事物以及作者想要在文章中表達的觀念,與學生的思想和觀念是否正確息息相關。因此,作文教學始終需要營造一個學習環(huán)境,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欲望,為學生提供具體的作文內(nèi)容,以提供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使之了解生活、展現(xiàn)生活。
例如當我向學生布置“可愛的城市”這一作文題時,我不會給他們布置空洞的題目,也不會要求他們寫城市的美麗、表達對城市的熱愛,而是動員學生去調(diào)查,讓學生達成了一個共識:只有通過改革和開放,加上自身的努力與奉獻,國家才能變得更加富強。這大大提高了學生對祖國和城市的熱愛,寫出來的習作才是有血有肉的。有孩子會寫到:我的城市富饒,美麗,可愛,低層破舊的老房子被獨特的高層和新建筑所取代。古老的、泥濘的道路不見了,寬闊的高速公路橫穿四面八方。車輛停在寬闊的柏油路上,道路兩旁都是樹木,人們來來往往。環(huán)顧四周,會看到成排的新高層建筑,兒童游樂場充滿樂趣。豐富的文化活動和娛樂活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舒適和無盡歡樂。
(三)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本身是豐富多彩的,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小學作文教學應注重促進兒童代表性活動的發(fā)展,使他們逐漸展現(xiàn)出鎮(zhèn)定和活力。兒童記憶庫中視覺效果的寧靜度和活力越高,則越適用于此過程;思維越活躍、越有創(chuàng)意,就越有可能撰寫具有真實內(nèi)容的高質量文章。因此,教師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教學生如何“愛”。我愛高山、水和有趣的地方;我愛我的父母、教師和我周圍的人;我愛植物、動物和小東西;我喜歡閱讀,收集和制作手工。當孩子帶著愛去感受和學習時,會有更多的感悟。
參考文獻:
[1]魏鵬娟.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情感教育[J]. 學周刊A版,2020,2(05):55.
[2]田禮禮. 淺談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 新作文:教研,2020(03):75.
[3]孫欣云.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J]. 新課程(綜合版),2019(08):236.
(責任編輯: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