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昕祎
作者自畫
我熱愛閱讀,沉浸在書的海洋里,我就像是一只快樂的魚。閱讀增長了我的見識、拓展了我的眼界、豐富了我的思想,也為我的寫作奠定了基礎。我還喜歡親近大自然,時常去爬山、露營、觀星,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滿著無窮的魅力,深深吸引著我,久而久之,我能從細微的事物上捕捉情感,也會思考一些深邃的哲學問題。我喜歡將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錄下來,因為寫作讓我更加充實和快樂。
十七歲,花樣年華,正是吃零食、打游戲的年紀。而我的太爺爺在他的十七歲那年完成了人生的兩件大事:結婚、參軍。
解放前,太奶奶家太窮了,十歲那年就給了太爺爺家做童養(yǎng)媳,裹著小腳,走起路來搖搖晃晃,一口氣走上一兩米,就得歇一歇。在太爺爺?shù)挠洃浝?,太奶奶就是個“姐姐”,幫著做家里的活,因為裹著小腳不方便,也不能下地種田。小時候太爺爺沒少嫌棄這個姐姐,覺得她就是家里的一個幫傭。突然有一天,家里掛上紅燈籠、貼上大紅喜字就說結婚了,娶的就是家里的“姐姐”,太爺爺心里一萬個不? ? ? 樂意。
1946年解放軍在臨沂駐扎招人,太爺爺跑進了軍營,隨軍南征北戰(zhàn),還隨大軍渡長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渡江戰(zhàn)役。戰(zhàn)役中,大家都照顧太爺爺是個孩子,渡江時一直摁著太爺爺?shù)哪X袋,不讓他探出頭來,子彈在太爺爺?shù)亩吅魢[著,很多戰(zhàn)友都應聲倒入江水中,長眠于長江。太爺爺渡過長江,打入了浙江。
解放戰(zhàn)役過后,1951年太爺爺帶著軍功衣錦還鄉(xiāng)。太奶奶等在家門口,太爺爺正眼也不看太奶奶一眼,進了屋,和家里的父母兄弟高談闊論,聊著這些年打仗的驚心動魄。太爺爺?shù)哪赣H把太奶奶推到太爺爺身邊說:“你和恩忠(太奶奶名字)聊聊!”太爺爺說:“哦。”“大哥,這些年,大嫂子一直忙里忙外的,種地、家務,她都沒閑著,俺們家要是沒大嫂,都不成樣了!”小叔叔扯著太爺爺?shù)囊陆笳f,“我最喜歡大嫂了!”太爺爺聽了這話才看向太奶奶,太奶奶不好意思地紅著臉說:“應該的,應該的?!?/p>
接下來的日子,太爺爺發(fā)現(xiàn),太奶奶繡的一手好刺繡,燒的一桌好菜。太奶奶賢惠、勤勞、堅毅的品質(zhì),深得太爺爺?shù)馁澷p,太爺爺不知不覺就喜歡上了這個個子矮小、裹著小腳、笑起來憨憨的女人(來自太爺爺親口描述)。
后來太爺爺?shù)牟筷狇v扎在寧波石浦的海島,太奶奶去看望太爺爺,帶著爺爺坐了整整一天的小船,暈船吐得連黃膽汁都吐出來了,就為給太爺爺送上她親手烙的山東煎餅。后來太爺爺把太奶奶和孩子們接到浙江,并在衢州落了戶。
一晃好多年過去了。從我記事起,每年大年三十到太爺爺太奶奶家過年,太爺爺都會扶著拄著拐杖的太奶奶小心地坐下,挑選著桌上的菜肴,嘴里念叨著:“這個你媽能嚼得動,這個你媽能吃。”然后夾起菜肴輕輕地放到太奶奶的碗碟中,遇到有些燙的,還都要放到嘴邊吹一吹。太奶奶呢喃著我聽不懂的方言,笑瞇瞇地望著太爺爺。我悄悄地問媽媽:“太奶奶是小朋友嗎?太爺爺那么小心,怕她不會吃?”媽媽總會笑著說:“那是太爺爺愛護太奶奶,媽媽也希望爸爸這樣呢!”太爺爺說:“你太奶奶比我大六歲,以前是她照顧我,以后,我要照顧她!”
去年正月里,太奶奶走路時不慎摔倒,一旁的太爺爺心一急,去拉太奶奶,結果也摔倒了。兩位老人雙雙骨折,被送進醫(yī)院。在醫(yī)院,太爺爺一覺睡醒,看到太奶奶不見了,趕忙問我爺爺:“你媽去哪了?”爺爺告訴他:“去檢查了”,太爺爺這才安心。太奶奶若是發(fā)現(xiàn)太爺爺不見了,就會哭鬧,鬧得全醫(yī)院都知道是六床的劉洪恩不見了!我和媽媽說:“太奶奶哭喊得那么厲害,怪丟臉的?!眿寢寘s說:“你不懂,這就是愛情!”
原來愛情并不都如小說中那般轟轟烈烈、生離死別,也可以是相敬如賓、相濡以沫,直至終老。
(指導老師:鄭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