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吳娟
班級管理是一項重要工作,班主任要加強對班級學生的思想管理,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促進學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引導學生向真善美邁進。學生的德育教育任重而道遠,班主任是學生的導師,是學生思想的引導者,更要緊抓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控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新型人才。
一、日常生活中提高學生是非判斷能力
班主任是學生在校的主要管理者、領導者、組織者,起著上傳下達的作用。學生對是非的判斷正在形成階段,其是非觀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建立在環(huán)境影響中。教師與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教師在日常的工作中,是非觀念要強,辦事要公正,學生以教師為學習標準,對于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矛盾,也會以良好的是非觀念來評判。
1.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人們崇尚真善美,摒棄假丑惡。當學生犯錯時,教師所做的不應是批評,而是思考怎樣的教育才能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這就要從日常小事做起。學生的道德認知與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學生通過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根據(jù)周圍人的是非判斷,日積月累,逐漸形成自己的是非觀念。
2.對身邊小事進行評判
班主任是學生思想行為的指導者,每天班級上都會發(fā)生這樣那樣的事情,班主任要加強學生的道德評價能力,鞏固對真善美的認識,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比如,班上的某位學生抄襲同桌的作業(yè),被同學發(fā)現(xiàn)并報告給老師了。該學生不服氣,因此討厭舉報自己的同學。就這件事,教師可以將之攤開,讓大家評判對與錯。有的學生說該同學抄作業(yè)本身就是不對的,要改;有的說,抄作業(yè)是不對,但舉報的人有小人之嫌。有的同學站起來辯論,舉報的人有小人之嫌嗎?認為這是幫助同學的好辦法,該同學抄作業(yè)是不對的,舉報的人知道自己制止不了該同學的行為,報告給老師,是為了該同學好,也是為了整個班級學風的風清氣正。該學生一開始還憤憤不平,在聽了大家的辯論后,主動站起來承認了錯誤。班主任及時引導學生,對于不懂的問題,可以問班級的學習委員或者向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請教,也可以詢問老師,老師布置作業(yè)是為了學生能真正掌握知識,抄作業(yè)的行為是為了應付老師,這種行為應該嚴厲制止。在此事之后,班上再也沒有人抄作業(yè)了。
二、在班級管理中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班級管理是需要精力和愛心的,學生活潑好動,但自控力差,常常在不經(jīng)意間就違反了班級常規(guī)。班主任既要提醒學生遵守班級常規(guī),又要在常規(guī)允許的情況下,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班級事務,積極為班級做貢獻。
1.約束自己,增強自身責任感
學生的責任感是在活動中被樹立起來的,當學校進行“文明班級評選”時,大家為了集體榮譽,都時刻保持室內(nèi)外衛(wèi)生,有的學生還主動跑到班級包干區(qū)進行衛(wèi)生檢查,生怕有外面的垃圾飄進校園,“文明班級”不但要求講衛(wèi)生,還重視文明禮儀。班級學生講普通話,看見教師就敬禮。跑操時大家穿上班服,整齊劃一,在班長的口令下動作整齊。通過文明班級評選活動,學生的思想受到了觸動,禮儀文明得到了進一步鞏固,責任感得到了增強。
2.奮力拼搏,積極為集體爭榮譽
班級是大家的,班級榮譽也是大家的,作為班集體的一員,有責任也有義務積極為集體爭得榮譽,用自己的才華為集體爭光。比如,在“校園藝術(shù)節(jié)”中,有的學生懂書法,積極參與書法比賽,為班級爭榮譽;有的學生舞蹈出色,參加舞蹈隊進行舞蹈表演,為班級爭光彩;有的學生擅長繪畫,參與“百米畫展”“小畫家作品展”;有的學生有百靈鳥般的嗓子,參加了“校園百靈鳥”唱歌比賽;有的學生還自由組合,參與“小合唱”,大家用自己的才華為班級爭榮譽。
三、利用突發(fā)事件培養(yǎng)學生的關愛之心
班主任可以通過突發(fā)事件了解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增強學生的道德認知,鞏固學生的道德行為,培養(yǎng)學生間的關愛之心。
1.利用安全演練,提高學生的秩序感
班級每學期都會組織形式多樣的地震演習、消防演習等,目的是讓學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識與能力。在地震演習、消防演習中,學生都會在教師的組織下有序地撤離危險地帶,集中奔向安全的地方。有時候,教師為了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會隨時拉響消防或者地震警報,觀看班級學生的反應情況。第一次,學生看到?jīng)]有老師來,地震警報一響,都躲到桌子下面避險了。隨即在后面的疏散環(huán)節(jié),教師從監(jiān)控中看到:有的學生爭先恐后地跑向樓梯口;有的學生拖拖拉拉地收拾自己的物品;有的學生在走廊中與同伴推推搡搡,秩序感不強。針對上述問題,教師對此展開了嚴肅的談話,讓學生自己明白,若真的是地震來臨,這樣的做法會產(chǎn)生怎樣的嚴重后果。學生紛紛發(fā)表意見,展開了新一輪討論。有的認為生命第一,應該抓住機會扶同學一把,同學之間要友愛;有的說,若自己遇到摔倒的情況,沒人扶自己,自己會很絕望,所以不管怎樣,同學之間都應該相互幫助。在此后的第二次、第三次安全逃生演習中,即使老師沒有及時趕到教室,班上的學生也能緊張有序地進行安全撤離,爭搶現(xiàn)象沒有了,有人摔倒了,大家也能自動自覺地扶一把。
2.日常突發(fā)事件中,培養(yǎng)學生的關愛之心
同學之間要相互友愛,相互幫助,克服困難,和睦相處,使班級成為一個友愛的大家庭,人人都能從班級中汲取溫暖與關愛,產(chǎn)生歸屬感與榮譽意識。
作為班級的一員,要有主人翁精神,關愛同伴,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集體服務。班上同學生病后,自己是漠視還是主動幫其倒茶接水,服務他人,幫助其找老師,輔助送醫(yī)院。作為新時代下的好少年,要有愛心,愛父母、愛同伴。對于漠視同伴的人,班主任要積極提醒,促其反思,使其明白,人要有一顆熱血之心,不要做冷漠的人。有時班上某個窗戶壞了,某個桌椅釘子松了,某個圖書被撕壞了,學生發(fā)現(xiàn)后,也要有主人翁意識,主動積極地幫助班級解決困難??梢院吧贤瑢W,大家一起修圖書、修桌椅,保護公共財物。
總之,班主任要緊抓班級常規(guī)管理,利用日常小事,增強學生的是非判斷能力。同時,班主任要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鼓勵學生積極為班級服務,為班級爭取榮譽。班級是大家的,作為班級中的一份子要對同伴有關愛之心,讓小學生活成為學生一生中的美好回憶。